小長假紅色旅遊成新寵 益陽兩項旅遊指標增速全省第一

2020-10-10 紅網益陽站

情景歌舞劇《那山那水那鄉愁》劇照。

紅網時刻 記者 劉志雄 通訊員 周志武 莫瓊 益陽報導

秋風陣陣,丹桂飄香。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益陽市城區變景區,23萬餘盆花卉點「靚」「銀城」,市中心的奧體公園遊人如織,益陽首部大型跨界融合情景歌舞劇《那山那水那鄉愁》吸引萬人觀看。

這個8天小長假,益陽市共接待遊客430.75萬人次,同比增長0.84%;實現旅遊收入28.53億元,同比增長23.98%。兩項指標增長速度均居全省第一。

小學生與國旗合影。

國慶中秋氛圍濃,紅色旅遊成新寵

10月1日,益陽各地舉行了隆重的升旗儀式,以喜迎新中國成立71周年,益陽市城區主幹道、廣場、公園等地均懸掛國旗,擺放花卉,營造喜慶節日氛圍,為城市添彩。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來湖南尋訪「半床被子」的故事帶動了紅色旅遊新高潮。這個小長假,愛國主義深入人心,紅色旅遊成為研學旅遊、休閒旅遊的新寵。眾多市民參與了國慶紀念活動,獲遊覽紅色景區景點,或參觀紅色紀念館等。南縣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累計接待遊客位列全市景區景點接待人次數第二。

假期「韶山-益陽紅色旅遊」國際旅遊精品線路、「紅色記憶之旅」益陽特色主題旅遊線路迎來遊覽高峰。

遊客觀看「多彩非遺 魅力益陽」攝影大賽優秀作品展。

文旅融合出新,擊中遊客內心情緒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益陽市文旅系統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利用國慶假期這一重要契機,深入推動文旅融合,主動講好益陽故事。

在山鄉巨變第一村清溪劇院上演的《那山那水那鄉愁》,座無虛席,反響熱烈,好評如潮。該劇原計劃演出7場,後應觀眾要求,加演兩場,吸引萬餘名市民遊客前往觀看。

國慶中秋小長假期間,益陽市各文化場館推出展覽、講座25場次,市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還推出親子閱讀節、月餅製作、手工燈籠DIY等各類親子文旅體驗活動,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參觀參與。其中市博物館「多彩非遺 魅力益陽」益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展持續到10月底,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領略家鄉益陽人文風物之美的好去處。

以鄉愁為題的演出、系列親子民俗活動等,給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家庭團聚和節假旅遊增添了絲絲溫情,也為益陽文旅市場復甦帶來了濃濃暖意。

遊客帶著孩子們一起模仿根雕形象。

鄉村遊、自駕遊仍是益陽小長假主力

近期益陽市繼續推動開展「長沙人遊益陽」「益陽人遊益陽」等活動,鄉村近郊度假出遊佔主體,舉家出行感受鄉村慢生活的旅遊方式盛行。長益高速複線開通以來,「益山益水益美益陽」的美名進一步擴大,吸引大批的自駕遊遊客來到益陽。

在山鄉巨變第一村、黃家湖旅遊度假區等旅遊熱點目的地,到處擠滿了外地自駕遊車輛。自駕車遊客以廣東、廣西、貴州、江西、福建等地遊客居多。

小長假期間,天意木國「擁抱一帶一路、為祖國點讚」活動百餘件國際木雕作品驚豔亮相,赫山區現代農業示範園系列親子互動活動歡聲笑語不斷。安化的雲臺山風景區不僅是全國各地團體旅遊目的地,也是闔家出行兩到三日遊的絕佳選擇。

相關焦點

  • 這個小長假益陽旅遊亮點紛呈
    紅網時刻 通訊員 莫瓊 益陽報導「五一」小長假,益陽市春色盎然,踏青出遊正當時。「湖南人遊益陽」「千萬人遊鄉村」精彩紛呈,假日旅遊如花綻放,從城市到鄉村,展開了一幅幅浪漫春遊的美麗畫卷,假日旅遊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的目標。
  • 清明小長假117.38萬人次遊長沙 拉開今年旅遊旺季的序幕
    清明小長假117.38萬人次遊長沙,拉開今年旅遊旺季的序幕 尋紅色記憶 賞大好春光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鄒麟 攝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吳穎姝)清明小長假昨日收官。天公作美,假日期間春光明媚氣候宜人,「紅色遊」、賞花遊和鄉村遊拉開了今年旅遊旺季的序幕,形成全市春節後的第一個旅遊高峰。據市文化旅遊廣電局統計,3天假期全市共接待遊客117.38萬人次,同比增長17.69%,實現旅遊總收入16.18億元,同比增長17.93%。
  • 貴陽這個旅遊景點,熱度攀升至全國第一!
    貴州第二大高鐵站,綜合換乘中心出爐; 貴陽這個旅遊景點,熱度攀升至全國第一。 祝大家假期愉快,安全回家~ 332.97億元;按可比口徑,兩項指標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84.10%和76.71%。
  • 2018年江門市人均GDP增速全省第一
    全市GDP增速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第二,人均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三;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速高居珠三角第一;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一……  近日,江門市統計局官網公布了《2018年江門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 益陽今年多通道接軌長沙中心城區
    1月12日上午,益陽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益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瞿海主持開幕大會,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值恆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確保常益長高鐵益陽段基本建成報告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益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其中益陽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左右,增速持續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 益陽市組織開展旅遊飯店服務技能大比武
    紅網時刻益陽10月26日訊(通訊員 周志武)10月26日,2020年湖南省旅遊飯店服務技能大賽益陽地區選拔賽在通程國際大酒店舉行,來自市旅遊飯店星級評定委員會的9位專家擔任大賽評委,全市8個區縣(市)共派出10支代表隊45名選手參加比賽。
  • 益陽市8處重點紅色旅遊景區(點)亮相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11月15日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益陽市「山鄉巨變第一村」等8處重點紅色旅遊景區(點)亮相本次展會。本屆紅博會以「紅色土地全面小康」為主題。益陽市在展會上設置了180平方米的展區,通過現場講解、播放視頻、發放資料、展示紀念品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豐堆侖革命舊址、山鄉巨變第一村、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金家堤湖南農村第一個黨支部、德昌公園、安化培英堂、達人襪廠益陽第一個工業黨支部、馬跡塘戰史陳列館8處景區(點)的發展成果。
  • 小長假「紅色旅遊」大熱 出遊者超七成為青少年
    同程旅遊發布的「9·3」小長假出遊盤點數據顯示,假期期間抗戰歷史類景點及旅遊線路的在線預定量同比增長了90%,形成了一股明顯的「紅色旅遊」熱。著名抗戰紀念地成國內遊熱門線路,14歲以下遊客佔比近四成同程旅遊發布的「9·3」小長假出遊盤點數據顯示,假期期間各地的抗戰歷史紀念基地、場館等遊客接待量同比增長了七成多,包含著名抗戰戰場的旅遊線路的出遊人次同比也增長了近八成,與抗戰歷史相關的旅遊產品(含門票和旅遊線路)預訂量同比增長了90%。
  • 湖南益陽將開通動車 旅遊景點翹首期盼
    益陽有著豐富的山水旅遊資源,安化茶馬古道、山鄉巨變第一村清溪村、桃花江竹海等景區深受旅遊者青睞。安化「茶馬古道」同「絲綢之路」一樣,也是我國古代與西方國家進行物質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馬幫文化是前人留人我們的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的茶馬古道雖然已經喪失了昔日的功能,但隨著現代旅遊業的興起,卻依然可以讓我們體驗、品味一把當年行走茶馬古道的艱辛與刺激。
  • 陵水多樣旅遊品種激發消費潛力 個性化旅遊成遊客新寵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9日消息(記者 利聲富)作為疫情防控常態下的首個黃金周,在多樣旅遊品種激發下,陵水旅遊實現質效雙增。全縣累計接待遊客29.33萬人次,同比增長41.5%,旅遊總收入16771.97萬元,同比增長22.57%。其中,生態鄉村遊倍受青睞、個性化旅遊產品成新寵等拓展了陵水旅遊消費新空間。
  • 長益高速複線開通,長沙人遊益陽活動啟動,獎勵辦法同步出臺!
    8月31日,長益高速複線正式通車,長沙、益陽兩地車程進一步縮短。為促進長益兩地的文旅交流合作,深化拓展旅遊市場,今天,「快樂益起來 益城益精彩」——長益高速複線通車迎客暨長沙人遊益陽活動啟動儀式在益陽舉行,現場發布《益陽市旅遊促銷獎勵辦法》。
  • 益陽市紅色旅遊品牌精彩亮相「國」字號展會
    紅網時刻益陽11月14日訊(通訊員 周志武)11月14日,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紅博會)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益陽市山鄉巨變第一村等8處重點紅色旅遊景區(點)亮相本次展會,首次成規模集中向全國人民展現益陽紅色旅遊風採和發展成果。
  • 張家界貴州旅遊聯合營銷走進益陽
    紅網時刻張家界5月31日訊(通訊員 吳勇兵 都娟)5月30日,張家界貴州聯合營銷團走進素有「銀城」「麗都」之稱的益陽,向當地旅行商和市民推介兩地奇美的自然山水、民俗風情和多元化的休閒旅遊產品。在益陽市區的海洋城廣場,現場促銷宣傳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民俗歌舞表演、張家界非遺展示、圖文視頻產品推介、市民互動、現場掃碼抽獎等吸引眾多益陽市民熱情參與。2個多小時現場活動,眾多市民熱情參與。益陽市民陳先生說:「疫情過後大家可以多出去走走,張家界是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風景好、空氣好,與益陽隔得這麼近,要多去常去。」
  • 「紅色文化」銅仁旅遊新亮點
    在這裡,建立了雲貴高原上首個紅色政權——黔東特區,實現了紅軍長徵中的首次勝利會師,並孕育了紅二方面軍。近年來,我市充分挖掘整理本地紅色資源,依託「一帶兩園三帶多點」優勢,以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紀念館為載體,加快推進黨性教育基地的建設和申報力度,深入挖掘生動鮮活的紅色故事,堅持傳承紅色基因,不斷推動紅色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紅色文化在黔東大地熠熠生輝。
  • 漢中市旅遊收入下滑分析 緣何從全省第一落到第四
    今年清明小長假,漢中旅遊收入超西安排在全省第一,成為業內議論熱點。而五一小長假,漢中的旅遊收入突然下降,排在西安、寶雞、安康之後,排名第四。在短短一個月之內,我市旅遊收入從「第一」下滑到「第四」,究竟是何原因?
  • 蘇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
    昨天,市統計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蘇州居民收支情況,經江蘇調查總隊核定,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77元,位居全省第一,比去年增加2459.8元,增長8.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24.5元,同比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97.3元,同比增長9%,增速分別比上半年提高0.4和0.1個百分點。
  • 國慶小長假 省內紅色景點成旅遊「爆款」選項
    據介紹,今年十一小長假期間,我省紅色景點成為遊客們推崇的「爆款」之地。10月6日,已經接近長假尾聲,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信陽市新縣境內的許世友將軍紀念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等地看到,遊客紛至沓來,開啟紅色之旅
  • 全省旅遊接待人數和 旅遊收入均增長兩成多
    本報訊 9月15日,記者從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根據第三方抽樣調查和銀聯大數據綜合評估,中秋小長假,全省旅遊接待人數為1395.97萬人次,旅遊收入為9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94%、25.89%。
  • 湖南特色旅遊:益陽現代農業嘉年華27日開園
    據悉,2017年以來,益陽赫山區累計投入4.32億元,打造了全省唯一以現代農業為主題的綜合性展館(一碑五館),建成了荷塘月色、智慧農業第一村等20多個精緻節點工程,推動現代農業與特色城鎮、美麗鄉村、溼地公園及文旅、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 增速全省第二,長三角核心區16城第一!
    增速全省第二,長三角核心區16城第一!據統計,上半年,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172.50億元,增長3.8%,保持全省第2位,列長三角核心區16城市第1位;增速較一季度提高1.2個百分點、高於全市GDP3.2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1.7個百分點,為全市經濟持續向好做出貢獻。不僅如此,服務業的稅收貢獻超「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