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廠區將變身新地標!原來這些年,松江針織十廠地塊變了這麼多

2020-12-09 澎湃新聞

雲間糧倉對面有一處兩萬多平方米的老廠區,曾是繁榮一時的針織廠,後來隨著產業淘汰,逐漸沉寂。在去年,松江區消防部門自檢中發現有消防不達標違規住人的情況,經調查核實,被列入2020年度全市重大火災隱患掛牌督辦整改區塊。

情況複雜,市級、區級、街鎮三級對接,中山街道、車墩鎮、方松街道、區民政局多街道多部門協調,物業成立專門辦公組,一起啃下硬骨頭。最終花費近四個月時間清退租戶。令人高興的是,這給了老廠區華麗轉身的新契機,未來,這裡將以老廠區對標老糧倉,成為松江又一文化地標!

中山街道轄區內松江針織十廠地塊位於松金公路10082號,隸屬於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地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陸續改造,廠區面積25994平方米,現委託上海申暢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因消防不達標,被列入上海市2020年度重大火災隱患掛牌督辦整改區塊。

早先,在廠區11號樓裡,居住了六七十戶租戶,近百人,而且多數為老年人,最高年齡為90歲。消防設施不達標,一旦發生火災,後果嚴重。

文件正式下發是在今年6月底,收到文件後,中山街道主動上門,與物業溝通。雖然是市屬企業,但物業跟市屬企業溝通報備後,積極向街道尋求建議。為切實落實屬地政府管理責任,街道立即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專項負責地塊整改工作的協調與推進。並分享「五違四必」工作中的經驗,為物業減輕壓力。

打通市級、區級和街鎮三級管理通道的同時,街鎮委辦局也搭建了溝通平臺。「這裡涉及人員包括車墩鎮動拆遷老人,還有一戶方松街道的,為此我們和車墩鎮以及方松街道一起做工作。老人們搬出來之後住哪裡?對一些困難群體,區民政局和我們的工作組對接,也進行了商討。」

一幢樓的「老年社區」

「老年人多,天氣熱,不能斷水斷電。」成立工作組後,物業艱難開始清退工作。一聽到這個消息,老人們情緒激動,十分牴觸。「我籤字不要你們負責。」「我住了一段時間,什麼事都沒有,我不搬走。」往日裡一團和氣的老人們擰做一股繩,氣鼓鼓地一步不肯退讓。

為什麼不肯搬?對此,物業公司負責人也表示理解,「之前不知道有消防隱患,只是作為過渡。沒有發生意外,大家抱有僥倖心理。而且樓裡老人住久了也有感情,這幢樓就像一個小社區。」

敲開了第一戶的門

怎麼打開突破口?物業辦公室一共5人,為此他們在牆上貼上了一張紙,掛圖作戰。

收集各戶老人資料,調解工作齊上陣,在夏天從白天到晚上,反覆進樓做宣傳。面對像「鐵板」一樣的「老人團」,無數次被拒之門外。「老人在家也不樂意開門,情緒不好時,還會罵幾句。」回憶當初的艱難,物業負責人也很感慨。「後來我們找到老人們中最有聲望的幾位,請他們來喝茶,心平氣和聊一聊。講清楚安全隱患有多嚴重,以及問清楚老人們的顧慮。其實此前我們關係一直很好。」這樣,終於敲開了第一戶門。

接著,物業上門詢問老人子女情況,爭取到子女聯繫方式,再跟子女也溝通,告知清退理由,由他們也勸勸老人。白板上的資料越記越詳細。

雖然還是吃閉門羹的情況多,卻能感覺到老人們態度鬆動。「以前會跟我們生氣,後來看到我們在走廊裡走來走去,夏天天熱,衣服都溼透了,老人不忍心,覺得我們『可憐』,鬆了口,『歇一歇,我也會搬的。』」

10月正式貼上封條

對於老人而言,搬走後住哪裡?為此,物業和中山、車墩、方松相關部門,坐下來為老人們搬走後續繼續「操心」。

有子女的先聯繫子女,沒有子女的有沒有合適的租方,街鎮也行動起來,為老人物色。一些家庭租房困難,為此工作組又聯繫上了區民政局,諮詢政策,為老人爭取補貼。在白板上,可以清楚看到備註一欄裡,還寫著老人們搬出去後遇到的問題。

每一戶搬出,物業負責人都會送別。「就是問候一下,希望老人們安好。」終於在今年10月30日,最後一位租戶正式搬出,樓空了,大樓貼上了封條。

後續

10月30日,此次重大火災安全隱患整改標的建築11號樓內的原居住人員,已全部清退完畢,並且整樓已封閉貼封條,不再涉及安全隱患問題。物業的工作重點由清退租戶轉向企業。「接下來我們的重點工作就是企業,每到期一戶清退一戶。原先34家有幾家合約到期,目前還剩近30家,最晚的一戶明年8月到期。」

「真的沒想到這麼順暢。」中山街道管理辦也很感慨,回顧整體推進過程,這是困難的事嗎?是,重大火災隱患區域,且涉及這麼多戶租戶。但通過一次自我體檢,打通了市、區、街鎮城市管理的「斷頭路」,並以此為契機,就園區規劃達成一致。

「針織廠的對面就是雲間糧倉,過程中除了整治工作,我們最多提及的就是老糧倉變身文化創意園,以及中山街道府城文化的整體規劃。」中山街道管理辦負責人表示,這打動了東方集團。接下來,老廠區或將對標老糧倉,充分利用現有園區結構優勢、地理優勢把該區域改造成一個功能性和現實性兼具的園區,打造凸顯府城特色的地標項目。

以安全為底線,消除安全隱患,整治工作整改推進成果顯著,展現出擔當與責任心。既有打通三級政府的通力合作,又有查違法、治根源、管後續的鐵腕溫情。並就園區提出進一步清退落後產業,結合新一輪中山發展新格局,整體改造針織十廠地塊,配合府城片區全方位轉型。將盲點變亮點,將險事變成了好事。

從曾經繁榮一時的市屬企業,到落後產能被淘汰廠區被空置,到變成重大火災隱患區,令人唏噓。如今,藉此契機,結合屬地片區特色,頂層設計與建設理念達成一致,提升產業能級的同時,更是精細化管理城市面貌的突破與創新。

原標題:《老廠區將變身新地標!原來這些年,松江針織十廠地塊變了這麼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原振華玻璃廠四宗地塊高價成交!老廠區將變身新型住宅區
    7月29日上午 備受關注的振華地塊 於德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拍賣 四宗土地均以高價成交 這片因企業遷址已閒置五年之久的老廠區 將崛起棟棟高樓,再現生機與活力
  • 279億,長拖、老機車廠等老廠區,將變「生活秀帶」
    1、推進重點保護單元展示重點開展長影早期建築、中東鐵路寬城子車站歷史文化街區等集中連片工業遺產的活化利用工作;支持一汽集團和汽開區編制生產區和生活區的保護規劃,促進一汽早期建築的合理開發利用;支持長春機車廠老廠區地塊產業轉型升級和長春拖拉機廠工業遺產改造工作。
  • 揚州老磷肥廠地塊舊貌換新顏 破舊廠區「長」出靚麗公園
    而大橋南側,原先有公路管理處、閥門廠、磷肥廠等企業單位,同時還有眾多單位的職工宿舍及砂石碼頭等。8月25日,記者在大橋南側的老磷肥廠地塊看到,原先的磷肥廠地塊等舊貌換新顏,原有的房屋、作業場地等建築物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綠樹、鮮花和草坪,原先破舊的廠區「長」出了靚麗公園。
  • 上海又一地塊啟動城市更新,混凝土廠將變身「空中花園」
    繼「力波啤酒廠」成功轉型之後,上海閔行區又一處工業老廠——天利混凝土廠全面啟動城市更新。上海閔行區天利混凝土廠全面啟動城市更新。本文圖片均由上海閔行區提供12月27日,位於梅隴鎮的天利地塊升級轉型項目「品域·上高地」發布暨招商推介會舉行,澱浦河畔將建成一個融合科技、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為一體的空中花園式商業辦公園區,成為居民休閒、娛樂、消費的好去處。
  • 不輸798:二七廠1897科創城,北京這個網紅打卡新地標!
    不輸798:二七廠1897科創城,北京這個網紅打卡新地標!1897年 二七廠的前身是 始建於1897年的 「盧保鐵路盧溝橋廠」 3年後遷往長辛店 廠區就從未變過 此後更成為 後來「二七工人運動」的主要策源地
  • 桂林又一家老廠要拆了!未來將這樣打造
    ,有些則廢棄已久……你知道當年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老廠房,如今都變成了什麼樣?2017年象山區政府將這一地塊的開發列為招商項目對外推介,方案顯示地塊佔地270畝,當時的招商方向選擇了高科技信息產業、孵化園項目。
  • 海岸路36號老廠區用地變商住區 配套齊全(圖)
    原標題:老廠區用地變身商住區 海岸路36號原電氣制修廠與棚戶區改造共同開發  晚報訊 今日,市規劃局公示了市北區海岸路36號片區的改造論證方案,位於海岸路36號的原電氣制修廠用地和海岸路30號3、4、5及36號甲1、2、3棚戶區改造用地將統一開發,總佔地面積超過6.6萬平方米,規劃總建面超過28萬平方米。
  • 原大連柴油機廠聯合路廠區地塊項目規劃方案公示
    據大連市自然資源局公告,原大連柴油機廠聯合路廠區地塊項目規劃方案現已向社會公示。如相關部門及利害關係人有異議,可提出書面申請,逾期或無異議,該項目將依法獲批。信息顯示,原大連柴油機廠聯合路廠區地塊項目位於沙河口區聯合路西側、振工街東側,屬居住用地,建設單位為大連建中置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為大連先鋒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根據綜合技術經濟指標,該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為11987.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7023平方米(不含不計入容積率的地下車庫建築面積),容積率為1.42。
  • 口碑至上品質為先 老廠迎來蝶變 元首針織62載「溫暖」濟南人
    在濟南,只要提起元首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周末空閒時坐上公交車,去北園大街元首針織廠區隔壁的專賣店買上幾件元首出品的內衣,這場景刻進了無數老濟南人的記憶。優質的面料,精良的做工,讓濟南人幾十年裡愛穿元首衣的習慣始終未變。
  • 廣船國際抄底龍穴或變土豪 廠區土地補貼百億
    10月公司上演「蛇吞象」資本大戲,欲將華南地區最大的現代化大型船舶總裝企業——龍穴造船有限公司攬懷;土地流轉概念風生水起,公司50萬平方米的老廠區被認為估值突破百億。儘管造船業仍然低迷,公司卻稱從三季度開始接單驟增、產能趨緊。  多重刺激之下,公司股價11月飆漲四成半。廣船國際是否真發生神奇逆轉?《金證券》獲悉,11月底一幹研究員同赴調研,一窺究竟。
  • 從工業走廊到甬江時尚東外灘,寧波漁輪廠地塊將崛起城市文化新地標
    寧波漁輪廠舊址位於江東北路305號,作為寧波遺留不多的工業遺產之一,自1956年寧波修船廠建成至今。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雲,這棟數次更名的偉岸老工業遺存建築在漁輪廠地塊將煥發怎樣的生機?漁輪廠地塊即將迎來從工業遺存到寧波中心區時尚文旅新地標的華麗蝶變。這裡,將打造以「演藝+」為核心,集旅遊集聚、會展博覽、產業孵化、休閒娛樂、時尚科技於一體的國內首個中央區文旅演藝綜合體:愛珂演藝廣場。
  • 不輸798:二七廠1897科創城,北京這個網紅打卡新地標!
    不輸798:二七廠1897科創城,北京這個網紅打卡新地標!1897年 二七廠的前身是 始建於1897年的 「盧保鐵路盧溝橋廠」 3年後遷往長辛店 廠區就從未變過 此後更成為 後來「二七工人運動」的主要策源地
  • 東莞舊廠區變身文化新地標!打卡新聖地!太驚豔了
    東莞將有一座文化新地標誕生了! 有著三四十年歷史的莞城鰜魚洲舊廠區, 正在進行整體改造, 最近一波靚照曝光,超驚豔! 必將成為東莞新的打卡聖地!
  • 探訪濟南老廠房:部分變身文化創意園,有的拆遷改造待重生
    「老企業改造和轉型都是相對比較困難的。這些年來公司探索了很多思路,最後決定借濟南發展文化旅遊的契機,提出了『1908魯豐創意』的思路。」高印濤稱,2019年初,他們正式動工改造,原計劃在今年夏天完成,但受疫情影響部分還在完善當中。「從造紙廠到如今的改造,引進商鋪為企業增添了活力,同時實現了國有企業資產收益的最大化。
  • 又一棟「爛尾樓」將華麗變身新地標!
    又一棟「爛尾樓」將華麗變身新地標! 拱北, 珠海商業氛圍最濃厚的區域。
  • 臨安: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打造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
    原來,這是8300文化體驗中心「新鮮上市」的「臨安線上市集」,也是當地部門通力協作,將老一輩昌化人情結深厚的工業遺存改造提升的「又一力作」。據了解,昌化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在臨安縣昌化、昌北山區等地建設了一批電子和國防企業,俗稱「小三線」工業。
  • 工業遺產尋訪│濟南啤酒廠老廠房有望變身大型演藝場
    1954年9月,濟南酒精廠與黃臺酒精廠合併為國營濟南酒精總廠,濟南酒精廠變成了國營濟南酒精總廠分廠。1958年,國營濟南酒精總廠劃歸山東省輕工業廳,有變身為山東省的地方國企。同年8月,國營濟南酒精總廠改稱山東酒精總廠。國營濟南酒精總廠分廠改稱山東酒精總廠濟南分廠。1965年,山東酒精總廠移交濟南市第一輕工業局,又變成了濟南市的一家市屬企業。
  • 北京第二熱電廠老廠區將變身文化創意園
    原標題:北京第二熱電廠老廠區將變身文化創意園 法制晚報訊(通訊員 曹蕾)第十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今天開幕。記者從文博會西城主會場了解到,有著30多年歷史的北京第二熱電廠老廠區正式宣告轉型,將建設成具有國際水準、產業高端、行業領先、業態豐富的綜合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園區建設將分三期進行,一期工程改造工作於年內啟動,預計2016年年中完成。北京第二熱電廠位於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6號,總佔地7.9萬平方米。
  • 杭州臨安: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打造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
    原來,這是8300文化體驗中心「新鮮上市」的「臨安線上市集」,也是當地部門通力協作,將老一輩昌化人情結深厚的工業遺存改造提升的「又一力作」。這些企業填補了臨安電子工業的空白,也為今日當地精密元器件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90年代後,這批老工業企業相繼改制或撤離,但這些老廠房卻一直保存了下來,是臨安現存最大規模的工業遺址,銘刻了一代代8300人奮鬥拼搏的青春記憶。
  • 朝陽60家老廠房轉型特色文創園 廠區變身工業博物館
    原標題:廠區變身工業博物館   本報訊(記者朱松梅)隨著傳統製造業轉型,曾經的工業重鎮朝陽區探索利用老廠房,推動城市更新。目前,總共有60個老廠房轉型特色文創園。   五方橋東南角,北京天海科技廣場今年完成了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