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糧倉對面有一處兩萬多平方米的老廠區,曾是繁榮一時的針織廠,後來隨著產業淘汰,逐漸沉寂。在去年,松江區消防部門自檢中發現有消防不達標違規住人的情況,經調查核實,被列入2020年度全市重大火災隱患掛牌督辦整改區塊。
情況複雜,市級、區級、街鎮三級對接,中山街道、車墩鎮、方松街道、區民政局多街道多部門協調,物業成立專門辦公組,一起啃下硬骨頭。最終花費近四個月時間清退租戶。令人高興的是,這給了老廠區華麗轉身的新契機,未來,這裡將以老廠區對標老糧倉,成為松江又一文化地標!
中山街道轄區內松江針織十廠地塊位於松金公路10082號,隸屬於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地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陸續改造,廠區面積25994平方米,現委託上海申暢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因消防不達標,被列入上海市2020年度重大火災隱患掛牌督辦整改區塊。
早先,在廠區11號樓裡,居住了六七十戶租戶,近百人,而且多數為老年人,最高年齡為90歲。消防設施不達標,一旦發生火災,後果嚴重。
文件正式下發是在今年6月底,收到文件後,中山街道主動上門,與物業溝通。雖然是市屬企業,但物業跟市屬企業溝通報備後,積極向街道尋求建議。為切實落實屬地政府管理責任,街道立即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專項負責地塊整改工作的協調與推進。並分享「五違四必」工作中的經驗,為物業減輕壓力。
打通市級、區級和街鎮三級管理通道的同時,街鎮委辦局也搭建了溝通平臺。「這裡涉及人員包括車墩鎮動拆遷老人,還有一戶方松街道的,為此我們和車墩鎮以及方松街道一起做工作。老人們搬出來之後住哪裡?對一些困難群體,區民政局和我們的工作組對接,也進行了商討。」
一幢樓的「老年社區」
「老年人多,天氣熱,不能斷水斷電。」成立工作組後,物業艱難開始清退工作。一聽到這個消息,老人們情緒激動,十分牴觸。「我籤字不要你們負責。」「我住了一段時間,什麼事都沒有,我不搬走。」往日裡一團和氣的老人們擰做一股繩,氣鼓鼓地一步不肯退讓。
為什麼不肯搬?對此,物業公司負責人也表示理解,「之前不知道有消防隱患,只是作為過渡。沒有發生意外,大家抱有僥倖心理。而且樓裡老人住久了也有感情,這幢樓就像一個小社區。」
敲開了第一戶的門
怎麼打開突破口?物業辦公室一共5人,為此他們在牆上貼上了一張紙,掛圖作戰。
收集各戶老人資料,調解工作齊上陣,在夏天從白天到晚上,反覆進樓做宣傳。面對像「鐵板」一樣的「老人團」,無數次被拒之門外。「老人在家也不樂意開門,情緒不好時,還會罵幾句。」回憶當初的艱難,物業負責人也很感慨。「後來我們找到老人們中最有聲望的幾位,請他們來喝茶,心平氣和聊一聊。講清楚安全隱患有多嚴重,以及問清楚老人們的顧慮。其實此前我們關係一直很好。」這樣,終於敲開了第一戶門。
接著,物業上門詢問老人子女情況,爭取到子女聯繫方式,再跟子女也溝通,告知清退理由,由他們也勸勸老人。白板上的資料越記越詳細。
雖然還是吃閉門羹的情況多,卻能感覺到老人們態度鬆動。「以前會跟我們生氣,後來看到我們在走廊裡走來走去,夏天天熱,衣服都溼透了,老人不忍心,覺得我們『可憐』,鬆了口,『歇一歇,我也會搬的。』」
10月正式貼上封條
對於老人而言,搬走後住哪裡?為此,物業和中山、車墩、方松相關部門,坐下來為老人們搬走後續繼續「操心」。
有子女的先聯繫子女,沒有子女的有沒有合適的租方,街鎮也行動起來,為老人物色。一些家庭租房困難,為此工作組又聯繫上了區民政局,諮詢政策,為老人爭取補貼。在白板上,可以清楚看到備註一欄裡,還寫著老人們搬出去後遇到的問題。
每一戶搬出,物業負責人都會送別。「就是問候一下,希望老人們安好。」終於在今年10月30日,最後一位租戶正式搬出,樓空了,大樓貼上了封條。
後續
10月30日,此次重大火災安全隱患整改標的建築11號樓內的原居住人員,已全部清退完畢,並且整樓已封閉貼封條,不再涉及安全隱患問題。物業的工作重點由清退租戶轉向企業。「接下來我們的重點工作就是企業,每到期一戶清退一戶。原先34家有幾家合約到期,目前還剩近30家,最晚的一戶明年8月到期。」
「真的沒想到這麼順暢。」中山街道管理辦也很感慨,回顧整體推進過程,這是困難的事嗎?是,重大火災隱患區域,且涉及這麼多戶租戶。但通過一次自我體檢,打通了市、區、街鎮城市管理的「斷頭路」,並以此為契機,就園區規劃達成一致。
「針織廠的對面就是雲間糧倉,過程中除了整治工作,我們最多提及的就是老糧倉變身文化創意園,以及中山街道府城文化的整體規劃。」中山街道管理辦負責人表示,這打動了東方集團。接下來,老廠區或將對標老糧倉,充分利用現有園區結構優勢、地理優勢把該區域改造成一個功能性和現實性兼具的園區,打造凸顯府城特色的地標項目。
以安全為底線,消除安全隱患,整治工作整改推進成果顯著,展現出擔當與責任心。既有打通三級政府的通力合作,又有查違法、治根源、管後續的鐵腕溫情。並就園區提出進一步清退落後產業,結合新一輪中山發展新格局,整體改造針織十廠地塊,配合府城片區全方位轉型。將盲點變亮點,將險事變成了好事。
從曾經繁榮一時的市屬企業,到落後產能被淘汰廠區被空置,到變成重大火災隱患區,令人唏噓。如今,藉此契機,結合屬地片區特色,頂層設計與建設理念達成一致,提升產業能級的同時,更是精細化管理城市面貌的突破與創新。
原標題:《老廠區將變身新地標!原來這些年,松江針織十廠地塊變了這麼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