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高鐵建設新機遇 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關於高鐵時代對...

2020-12-14 中國江蘇網

  編者按 2019年12月16日,隨著徐宿淮鹽鐵路的開通運營,宿遷正式跨入了高鐵時代。高鐵時代是一個大交通時代、大合作時代、大紅利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了新引擎;同時,又是一個發展大競爭、要素大轉移、產業大調整時代,面臨新挑戰。目前,各地搶抓高鐵時代新機遇、開闢發展新局面的勢頭非常迅猛,這要求我們必須審時度勢,超前謀劃,積極擁抱高鐵時代,加快推動宿遷實現高質量發展。市人大常委會課題調研組這篇調研報告,緊扣「高鐵時代對宿遷中心城市發展的影響」這一重大課題展開,很有現實和長遠意義,得到了時任市委書記張愛軍的重要批示:「這篇調研報告很有價值,分析充分,研究深刻,點題準確。請發改、交通、城建、文旅、教育、衛健、民政、工信等部門認真學習研究。『十四五』期間,如何充分利用和防範『高鐵時代』到來的正反影響,是一個大課題、大文章,要未雨綢繆。」當前,正是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關鍵時刻,需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現全文刊發,以饗讀者。

  徐宿淮鹽高鐵的開通運營,標誌著我市正式迎來了高鐵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充分利用高鐵時代的交通紅利、跨越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是我市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解答的問題。為此,近期,市人大常委會課題調研組就「高鐵時代對宿遷中心城市發展的影響」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專門召開動員部署會,多次召開調研座談會,與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等29家單位一起探討高鐵時代的現實和預期影響,並徵求了部分企業和客商意見,共同分析利好、研判形勢、謀劃對策,旨在對我市中心城市發展有所裨益。

  在宿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聯組視察宿遷高鐵開通運營準備工作

  跨入高鐵時代

  中心城市發展擁有強大「助推器」

  我市位於江蘇省北部,屬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沿海經濟帶以及淮海經濟圈的交叉輻射區,核心區位優勢不明顯,加之高鐵的長期缺位嚴重製約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而今,經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終於迎來了翹首以盼的高鐵時代。目前,我市行政區域內已建成或納入規劃建設的高鐵主要有徐宿淮鹽高鐵、合宿新高鐵、新淮(新沂-淮安)高鐵。已建成的徐宿淮鹽高鐵,正線全長316公裡,在江蘇境內與連淮揚鎮鐵路形成京滬高鐵第二通道,線路標準為客運專線,設計速度250公裡/小時,我市境內63.5公裡,途經宿城區、宿遷經開區、市洋河新區和泗陽縣,設宿遷站、泗陽站,預留洋河站。即將開建的合宿新高鐵,起於安徽省合肥市,由新合肥西站引出,途經宿遷後進入新沂。採用客運專線標準,設計速度350公裡/小時,我市境內76.5公裡。該項目已納入《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新沂至宿遷段為京滬二通道的組成部分,工可報告於2020年9月24日通過國鐵集團審查。規劃中的新淮高鐵,已納入《江蘇省「十三五」鐵路發展規劃》,起於淮安,經沭陽後終至新沂,未來將與寧淮鐵路貫通,形成南京至北京全程速度350公裡/小時的又一條高鐵通道。隨著徐宿淮鹽以及未來合宿新、新淮鐵路的開通運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必將發生深刻變革。主要利好表現為「五優化、五加快」。

  (一)優化經濟地理區位,加快融入核心經濟圈。根據國家2016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未來我市將形成貫穿南北、連接東西的高速鐵路「十字格局」,向北連通京津冀城市群、環渤海城市群,向南銜接長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向東直通沿海發展軸,向西連接成渝城市群。同時,我市是國家京滬高鐵輔助通道上的重要節點,與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距離將大幅縮短,與國內主要大城市間的快速聯繫構築了新的途徑。統計表明,高鐵開通後我市一日生活圈達到了45個城市(地級市),相較於高鐵開通前的13個城市,提升了3倍以上。

  (二)優化要素分配效率,加快區域合作進程。以省內的淮安、鹽城、徐州、南京和省外的北京、上海、青島、杭州、鄭州等城市為例,高鐵開通後各地到我市的可達性大幅提升,其中,近距離200公裡以下普遍提升55%以上,中距離200公裡-500公裡普遍提升65%以上,遠距離600公裡以上普遍提升60%以上。高鐵加快了區域一體化進程,使得高鐵沿線城市不再是孤立單元,而是緊密相連、相互依存。我市與沿線城市區域之間的人才、信息、資金等資源將更加便捷高效地互促互通、共享共聯,產業選擇、基礎設施、旅遊休閒、商貿流通等領域的合作也將成為內生需求。

  (三)優化城市營商環境,加快經濟活力激發。高鐵的發達程度是招商引資的重要條件,過去因交通不便導致許多好項目無法落地,高端人才不斷流失。而今高鐵的建設發展,將大大縮短企業投資安全半徑,為企業引進周末專家、提供及時售後服務、促進人員交流等提供極大便利。同時,也將進一步促進我市「168」招商機制發揮更大作用,有助於推動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專業招商局緊緊圍繞全市千百億級產業,深耕重點招商區域,主動對接產業鏈上下遊,大力開展龍頭型、基地型、關鍵配套環節等項目招商,激發經濟活力。據統計,今年1-9月份,全市新籤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32個,協議投資2628.3億元,同比增長17.27%;達到開工條件項目217個,協議投資1113.2億元,同比增長11.57%。

  (四)優化內暢外聯布局,加快城市能級提升。圍繞無縫對接、有效銜接高鐵時代,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強前瞻性研究、制度性安排、項目化推動,《宿遷市快速路網規劃(修編)(2018-2035)》《宿遷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50年)》《宿遷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一系列重要規劃有序推進,綜合客運樞紐、迎賓大道和上海路快速化改造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圓滿收官,快速公交、智慧綠路建設等一系列重點項目順利實施,中心城區內暢外聯能力進一步增強,高鐵帶來的勢能得到進一步顯現。例如,高鐵新城吸引了大量的購房需求,活躍了整個中心城市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提升了中心城市建設品級。據統計,2019年宿遷經開區商品住宅銷售71.45萬平方米,佔市區銷售總量的24%,同比上升9.16%。

  (五)優化交通出行方式,加快民生福祉改善。高鐵開通,我市廣大市民第一時間享受到了高鐵帶來的愜意與便利。截至今年10月底,共發送旅客超過86.3萬人次,到達旅客超過88.5萬人次,高鐵在市民交通出行方式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朝發夕至、一日千裡不再是廣大市民遠行的夢想,昔日還是稀罕物的高鐵,越來越成為我市廣大市民出行的首選,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出行多樣化需求,切實回應了人民群眾對於快捷舒適交通出行的期盼和嚮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進一步增強。

  把脈高鐵時代

  中心城市發展面臨挑戰「雙刃劍」

  高鐵時代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隨著高鐵的規劃建設和開通運營,必將催生區域發展時空觀、邊界觀、區位觀和資源觀的重大變革,需要我們居安思危,預判風險,應對挑戰。

  (一)交通弱項影響城市發展「加速度」。當前我市高鐵總體規劃建設還處於「補償式」發展階段,路網布局不完善、供給規模小、服務水平低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面對徐州、淮安、連雲港、鹽城等國家戰略大通道規劃建設,我市還缺少國家戰略支撐,或者說還不是國家幹道線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截至目前,我市建成高鐵(指時速250公裡/小時及以上)裡程63.5公裡,密度0.74公裡/百平方公裡,為蘇北和全省的81.5%、60.0%,人均擁有高鐵0.11公裡/萬人,為蘇北和全省的76.4%、70.0%。預計至2035年,我市建成高鐵裡程最多191公裡,密度2.23公裡/百平方公裡,為蘇北和全省的60.5%、45.8%;人均擁有高鐵0.34公裡/萬人,為蘇北和全省的56.7%、53.5%。呼應高鐵時代促進物流運輸方式轉變不夠,物流業總體規模小,發展不均衡,物流通道基礎設施短板明顯,缺少旗艦型物流企業,成本相對周邊較高,缺乏競爭優勢。2019年我市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重為15.7%,遠超全國(14.7%)和全省(13.8%)的平均水平。與高鐵速度相配套的快速路、公共運輸、停車收費等還有待優化。開通的8條高鐵公交線路,站點多、速度慢,乘坐公交時間較長,對市民吸引力不足,市民反映意見較多。

  (二)虹吸效應引發生產要素「逆流動」。高鐵開通將加速城市之間生產要素的流動,可使人才、信息、物資等向發展環境更優越、生產效益更高的地方集聚,形成「逆向流動」,特別是中小城市、欠發達地區將可能面臨人才流失、資金流出、企業流走的風險。2019年以來,我市外出勞動力58.1萬人,外出務工地主要集中在蘇南、滬浙、京津等經濟發達地區,外來勞動力6.18萬人,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四川、山東、湖南、湖北、江西等周邊地區或經濟欠發達地區。從2020年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情況看,勞動力轉移總量也由194.45萬人增至196.9萬人,增加2.45萬人。因此,進一步優化環境、集聚人氣,避免本地優質資源外溢尤為重要。

  (三)同城理論加劇行業競爭「同質化」。高鐵的開通,既為相鄰城市打破行政界限抱團發展創造條件,也將觸發城市間資源的激烈競爭,從而加劇資源稟賦相似、產業結構相仿、政策支持相近的城市間「同質化」競爭,造成產業轉移蛋糕分割變小和截流問題。以旅遊業為例,徐宿淮鹽高鐵沿線城市擁有各類景區40餘家,其中徐州普羅旺斯花海、鹽城荷蘭花海、淮安吳承恩故居等20餘家景區與我市景區存在「同質化」情況。為爭奪遊客資源,2019年12月17日高鐵開通第二天,淮安就發布了「跟著央視秋晚遊淮安」旅遊嘉年華活動,赴北京、濟南開展「水懂我心,自然淮安」文化旅遊推介會,對市外組團旅行社給予獎勵和門票、住宿、購物等優惠,一時間極大地拉動了客源,刺激了旅遊消費。據了解,淮安旅遊產品一經推出,就贏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首批來自浙江台州的遊客就超過5000人次,創造了淮安歷史上外地團隊遊客最多的紀錄。

  (四)供給不足催生生活消費「候鳥族」。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拓展了人們的生活半徑,催生出全新的生活理念,加劇了異地置業、異地消費、異地工作、異地就醫、異地就學、異地養老的趨勢。以外地就醫為例,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異地就醫備案達102986人次,較去年97275人次同比上漲5.8個百分點,究其根本原因在於我市高等級醫院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高質量醫療服務供給等方面與周邊差距較大。比如三級醫院,我市市區有三級醫院3所,其中三甲綜合醫院有2所,淮安市區有三級醫院8所,其中三甲綜合醫院3所、三甲專科醫院4所。我市省級以上西醫臨床重點專科只有3個,而淮安則有21個,是我市的7倍。再從異地就學和教師流失情況看,高鐵開通至10月底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異地就學1744人,今年以來全市教師流失128人,值得重視。對比同類地區,我市院校、物流園、科研院所等公共服務,同樣存在小、散、弱等問題,供給明顯不足。比如,本科院校,我市僅有1所,淮安有2所。旅遊住宿接待方面,全市星級旅遊飯店15家、市區上規模經濟型酒店70家,還存在著高端客房沒人住、低端客房不夠住等供求結構失調問題。

編者按2019年12月16日,隨著徐宿淮鹽鐵路的開通運營,宿遷正式跨入了高鐵時代。旅遊住宿接待方面,全市星級旅遊飯店15家、市區上規模經濟型酒店70家,還存在著高端客房沒人住、低端客房不夠住等供求結構失調問題。

編者按2019年12月16日,隨著徐宿淮鹽鐵路的開通運營...

相關焦點

  • 河北承德:搶抓高鐵機遇 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水平和景區管理...
    年遠景目標,並緊密結合文物保護和景區建設工作實際,對下步全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和「共謀高鐵時代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把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與謀劃文物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結合起來,自覺將文物工作納入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破解重點難點問題,奮力突破目前全局存在的發展困境,謀劃創新文物保護和景區發展新方式新辦法,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以高度的責任感貫徹好、落實好黨中央、省市委的決策部署,努力開創「十四五」時期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 日照:擂響旅遊產業搶抓高鐵機遇的鏗鏘戰鼓
    原標題:擂響旅遊產業搶抓高鐵機遇的鏗鏘戰鼓 9月18日上午,日照迎高鐵時代加快實施旅遊富市戰略推進會議召開。市直部門單位、各區縣工委、鄉鎮街道、旅遊景區、酒店、旅行社、旅遊協會等180餘名代表共聚一堂,擘畫高鐵時代日照旅遊的美麗圖景。
  • 「高鐵時代」頭道牌樓街道:搶抓高鐵機遇 加快循環發展
    一條鐵路可以改變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一條重要的高鐵關乎一座城市的發展前景。伴隨著承德市高鐵時代的到來,高鐵經濟也將成為雙橋區發展的新動能,成為加快推動產業合作、資源互惠、文旅交融,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進入高鐵時代 熱議湛江機遇
    湛江迎來高鐵時代,也是我們家電企業迎來大發展時代,企業改造升級融資渠道拓寬了,引進人才也容易多了。南寧吳川商會會長劉永發:高鐵開通意義非凡,通過高鐵連接,把湛江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兩小時經濟圈。從人才交流角度來看,有利於湛江企業吸引一線城市人才,也有利於湛江人才走出去進修提升,共享更多培訓和教育資源。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高鐵巨龍騰飛,託起美好願景
    鹽通高鐵讓便利出行的夢想變咫尺。鹽通高鐵通車後,鹽城到南通運行時間約40分鐘,將快速融入上海都市圈,不僅改善百姓出行條件,也為沿線人們生活帶來質的提升,更為鹽城發展崛起騰飛輸出牽引力,引領鹽城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物暢其流,為區域添機遇。鹽通高鐵為區域經濟帶來新「引擎」。
  • 常州高鐵新城規劃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實錄
    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建設高鐵新城是常州提升城市和區域競爭力,搶抓長三角一體化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長江大保護戰略區域的需要,今天,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邀請市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向新聞媒體介紹常州高鐵新城規劃建設相關情況。
  • 江西龍南:深挖客家元素 搶抓高鐵機遇 打造全域旅遊
    除此之外,龍南縣交通便捷,是贛粵兩省立體交通網絡的中心和重要樞紐,105國道、京九鐵路、贛粵高速、大廣高速縱貫全境,龍南通勤機場被列入江西省新一輪民航機場布局,已經開工建設的贛深高鐵更是推動龍南融入到珠三角1小時交通圈、經濟圈、生活圈、旅遊文化圈。
  • 【履職為民 奉獻萍鄉】政協委員楊慶康:搶抓高鐵新區發展新機遇...
    ,標誌著萍鄉進入高鐵時代,2019年渝長廈高鐵長贛段開工建設,經萍鄉並站,萍鄉將成為高鐵樞紐。隨著高鐵開通,萍鄉地緣優勢進一步凸顯,對於區域產業協作、承接產業轉移,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贛湘開放合作和萍鄉融入長江經濟帶、對接「一帶一路」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也給萍鄉帶來了區域經濟競爭更加激烈、生產要素存在大量流出等風險等嚴峻的挑戰。  市政協委員楊慶康認為,充分發揮高鐵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效應,就可帶來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更好地推動萍鄉經濟社會大變樣。
  • 站在新起點搶抓新機遇 遂寧安居區加快建設遂潼一體化發展先行區
    (圖片由安居區委宣傳部提供)  戴賓表示,安居區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要節點城市,有著先天的區位優勢,如何搶抓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重要的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特別是在遂寧與潼南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如何積極主動順應開放潮流?
  • 搶抓「雙區」建設歷史機遇 推動鹽田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
    「雙區」建設歷史機遇 推動鹽田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 信息來源:鹽田區 信息提供日期:2020-11-23 17:18 【字體:大中小 】 視力保護色:
  • 市政府關於印發宿遷市2020年度中心城市建設重點工程計劃的通知
    宿遷市人民政府 宿遷市人民政府2020年1月21日(此件公開發布)宿遷市2020年度中心城市建設重點工程計劃為持續完善城市功能、滿足民生需求、繁榮城市經濟、提升城市形象、挖掘城市內涵,推動中心城市發展水平再上新臺階,經深入調研、徵求意見、風險評估、研究論證,特制定《宿遷市2020年度中心城市建設重點工程計劃》如下:一
  • 漢中興元新區調研行之四:高鐵時代 機遇還是挑戰?
    漢中興元新區調研行之四:高鐵時代 機遇還是挑戰?,漢中正在瞄準高鐵時代的新需求,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同時發力,激活民間資金擴投資,全力迎接高鐵時代到來。我們建設興漢(元)新區漢文化建設項目,將文化、旅遊、宜居等有機結合起來,說到底就是看到了這一機遇。」    楊海明介紹,高鐵時代的來臨對漢中來說機遇挑戰並存。目前漢中的旅遊旺季集中在春節油菜花開的時候,其餘時間段遊客量都比較平穩。高鐵開通後,將拉近漢中與周邊各景區之間的空間距離,使得遊客「用腳投票」的趨勢更加明顯。
  • 四年向市民連發四封公開信:高鐵時代 建德如何加速裂變
    「以窗口的擔當、責任和使命,搶抓38分鐘高鐵時代機遇,加速建德跨越趕超新崛起。」4月27日,建德市民又收到一封公開信。這是4年裡建德市委向市民發的第4封信。2017年春天,杭黃鐵路開通一年半前,建德市委向全體市民發出第一封公開信報喜:5年內,杭黃、金建、衢建3條高鐵將全部建成,建德將成浙西綜合交通樞紐。
  • 「高鐵時代」中華路街道:斬獲高鐵經濟紅利 搶佔城市發展先機
    承德迎來高鐵時代,將實現承德與北京的「同城化」,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暢通,必將開啟雙橋區新時代開放帶動戰略的新階段。高鐵時代到來,將徹底破解交通瓶頸,催生一批新業態,全面激活各類潛在優勢,疊加釋放各類機遇。
  • 浙西江城四年向市民連發四封公開信——高鐵時代,看建德如何加速裂變
    浙江日報「以窗口的擔當、責任和使命,搶抓38分鐘高鐵時代機遇,加速建德跨越趕超新崛起。」4月27日,建德市民又收到一封公開信。這是4年裡建德市委向市民發的第4封信。2017年春天,杭黃鐵路開通一年半前,建德市委向全體市民發出第一封公開信報喜:5年內,杭黃、金建、衢建3條高鐵將全部建成,建德將成浙西綜合交通樞紐。
  • 城市東擴,烏當區搶抓機遇啟動建設「加速度」
    在貴陽東部產業新區核心功能集聚區建設的棋局中,烏當區搶抓機遇,謀劃未來,按照區委確定的打造「美麗烏當·花園之城」的戰略部署,緊扣建設大健康產業新高地、鄉村振興新標杆、城鄉社會治理新樣板,一步一步紮實推動新一輪發展。
  • 高鐵新時代:銀西高鐵正在規劃建設,甘肅的這座城市受益「最大」
    銀西高速鐵路將於2017年12月26日開始建設,預計2020年年底完工,開通後,從銀川到西安的巴士運行時間將縮短到3小時以內,銀西高鐵226孔梁的預設計已經完成77.4%,預定11月月底完成,完成後意味著銀西高鐵的重要部分已經完成。
  • 南京要理直氣壯講城市首位度 藍紹敏解碼新南京「關鍵詞」
    創新名城、國家科學中心、城市首位度……新時期南京的發展有很多新的關鍵詞,影響深遠。  城市首位度  南京要成為全省中心樞紐  省委省政府對南京的發展提出了「兩高兩強」要求,其中第一個「高」,就是要打造首位度高的省會城市。為了支持南京提升城市首位度,省委省政府正在研究南京建設綜合交通樞紐的政策意見。
  • 乘勢而上,慶陽文旅「高鐵」速度謀新篇
    面臨高鐵時代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宣傳營銷,讓慶陽文化旅遊搭乘高鐵展示形象風採;如何引客入慶,打造銀西高鐵黃金旅遊線;如何科學規劃,開創「十四五」文化旅遊發展新篇,都是慶陽文旅人面臨的新課題。為此,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搶抓機遇,主動作為,提前謀劃,隨著銀西高鐵開通運營,跑出慶陽文化旅遊發展「加速度」。
  • 太和:抓高鐵機遇 謀發展良策
    搭乘高鐵時代東風,太和縣也將插上騰飛的翅膀,迎來發展新機遇。高鐵將給太和縣帶來哪些紅利?面對機遇和挑戰,太和縣將如何破局蛻變?近日,記者走訪了太和縣相關部門人士。 此外,張振宇認為,高鐵時代的到來,對於優化市民出行、提升太和形象等方面也將產生重要影響。「商合杭高鐵開通後,將徹底結束太和不通高鐵的歷史,改變太和縣現代交通相對落後的局面,從而提升太和縣知名度和美譽度。 促進太和旅遊升溫 太和縣文化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旅遊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劉剛,從高鐵對太和旅遊的促進方面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