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之間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日本和中國自古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特別是從唐朝開始,日本的文化就是提取的中華文化的精華,然後加以改變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雖然近代史上,日本和中國經歷的前所未有的關係改變,也給中國帶來了很多的戰爭創傷,但是對於日本的文化開放和科技研發方面,依然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確實,日本在服飾、建築、文字和部分生活習慣延續了中華文化的傳統,現如今在精密製造方面更是成為世界的佼佼者,其實這和日本的文化是有著很深的關係。從二戰後,日本能迅速成為繼美國和蘇聯後的第三大經濟體,並且於蘇聯解體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就能看出,這個民族的活躍性。
日本國土雖然狹小,而且資源也是極度的匱乏,但是這個民族骨子裡的文化是開放和包容的,能夠迅速地取長補短,發展精密尖端科技,這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雖然在幾十年前,因為戰爭帶來的憎恨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曾經軍國主義衝昏了頭腦,但是為了我們民族的發展,我們就該虛心地學習。
從很多網絡媒體上我們也能看到,日本在某些生活文化方面的開放性,一直成為很多人議論的焦點,在網絡媒體上更是存在著多種討論的陣營。這些也不足為奇,可以說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每個人都有自己推崇的文化,我們不能因為喜歡或者不喜歡而去說三道四的。
日本某內衣公司轉做蕾絲口罩
就在疫情爆發的時候,世界範圍內口罩成為了稀缺之物,中國的很多企業都轉做口罩,以此來彌補國內口罩供應量的不足。因為這些企業的積極動作,確實每天生產了不少量的口罩,以此來維持了抗「疫」前線需要的口罩數量。當然,我們也關注到了,日本的某個做內衣的企業也轉做口罩了,他們生產的口罩與我們平時戴的口罩大有不同,外觀上就不普通,他們做的居然是「蕾絲」口罩,想必看到這樣的消息以後,很多人會感覺這又是一個奇葩的「發明」。
因為在人們的概念裡面,蕾絲材質一般都是內衣或者內褲才用到的,日本的這家公司居然做蕾絲材質的口罩,先且不說能不能防塵防病毒,就外觀就充滿了畫面感。說真的,一旦有人給你買了,你敢戴嗎?估計大部分人還真的會感覺無法接受!
文化的不同,確實會引起很多的尷尬和不適,這些年來,日本某些企業還真的發明了不少的我們看起來很奇葩的東西,像馬桶形狀的餐具、蠕動大腸形狀的充電線、睡覺神器等等,這足以證明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當然這些就中國正統文化裡面是無法接受的,因為什麼的思想一直都是中規中矩的。
就像這個「蕾絲口罩」一樣,其實就是一個外觀的設計罷了,對於追求個性或者是追求美觀而言,這樣的創造還是一個新穎的做法。就像疫情發生以前,街上戴口罩的就被看作是另類,如今因為疫情,我們不得不戴口罩出門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那麼的彆扭,因為口罩一戴,幾乎沒人知道你是誰誰誰了!
所以,對於新的事物總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如果真的走紅的話,也有可能成為女性的寵愛的物件,具體為什麼,大家心裡應該都清楚。不要用一種文化去抨擊另一種文化,因為它們本身就有自己的獨特性!
對於「蕾絲口罩「你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