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過程中,哪種海灘可以「倖存」?

2020-12-15 騰訊網

英國德文郡斯拉普頓沙灘

今年3月,歐洲科學家在《自然 氣候變化》雜誌中提出:世界上近半數的海灘會在21世紀消失。然而,在10月27日發表的論文中,來自英國、法國和南非等國家的學者卻提出了相反觀點——他們認為基於現有的全球數據和數值方法,無法做出這種全球性的預測。

新研究的主要論點是:隨著海平面上升、海岸線後退,只要還有可移動空間,海灘將保持總體形態不變,向更靠近陸地的位置移動。相關成果同樣發布於《自然 氣候變化》雜誌中。

研究人員將海灘分為兩類——一類是與低洼沿岸平地、鹽鹼地或是淺瀉湖相接的海灘,另一類是倚靠堅硬的海岸懸崖或工程結構(如海堤)的海灘。前者雖然可能會隨著海平面升高被拔高,逐漸向陸地遷移,但不太可能走向「滅亡」。只有後者確有可能在未來消失,因為它們首先會經歷「沿海擠壓」,寬度隨之變小,最終完全被淹沒。

研究人員在新論文中表示,目前還沒有關於兩類海灘數量的確切信息,因此,他們無法量化從現在到2100年全球將消失的海灘比例。

英國阿爾斯特大學教授Andrew Cooper說:「科學家需要一種新方法來預測海平面上升對海岸的影響。他們需要更好的海岸形態數據集,並完善對特定環境下海岸線反應機制的理解。隨著海平面的上升,海灘可以保留。海灘存續的最大威脅來自沿海防禦結構,它限制了海灘的遷移能力。」

論文作者、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教授Gerd Masselink曾在一項研究中表示,隨著海平面上升,島嶼「溺水」並非不可避免。

他說:「海平面正在上升,並且很可能會持續多年,這將導致更嚴重的海岸侵蝕。我們必須預測未來的土地流失情況,並在沿海規劃中加以考慮,從而避免將更多建築和基礎設施置於險地。在英國,沿海變化管理區域(CCMAs)作為規劃工具正變得越來越重要。CCMAs指明了未來可能遭受沿海變化影響的區域,可以幫助政府和居民避免損失,並防止海岸擠壓和海灘『退化』。」

類似海堤之類的海岸結構,阻礙了海灘向陸地的遷移,影響了海灘對海平面上升的自然適應。在這種情況下,也許只有調整、拆除這些結構(人工方案)或者進行海灘養護(自然方案)才是守護海灘的最好方案。

科界原創

編譯:雷鑫宇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自然 氣候變化》

期刊編號:1758-678X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0-10-beaches-survive-sea-level-space.html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關焦點

  • 海平面上升或將由幾十釐米升至幾十米
    當時,研究人員將影響海平面上升的所有單獨過程都加入其中,也只能解釋1961年到2003年期間所觀測到的海面上升現象的60%。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海洋學家、即將發布的IPCC報告中海平面上升部分的作者之一John Church說:「整體要大於所有部分的總和。」   因此Rahmstorf決定追求一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模型。
  • 澳報告:海平面上升或導致墨爾本部分地區遭破壞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雪梨6月25日電 據墨爾本《時代報》報導,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墨爾本一些低洼地區在20年內遭受侵蝕破壞,包括聖基爾達、庫克角、莫迪亞洛克、西福德和弗蘭克斯頓等區域均有可能受到影響。
  • VOA慢速 | 海平面上升 夏威夷告急!
    Rising sea levels could flood Hawaii's famous Waikiki Beach and the city streets of Honolulu in the next 15 to 20 years.海平面上升可能在未來15年到20年內淹沒夏威夷著名的威基基沙灘以及檀香山的城市街道。
  • 邁阿密:海平面上升之殤
    新環境保護署首席懷疑二氧化碳在氣候變化中的重要作用,而最近川普總統籤署了一項傾覆碳排放削減的行政命令。白宮預算草案建議削減31%的環保預算,減少20%的僱員人數,大幅削減NOAA的研究資金,消除海洋基金項目,包括佛羅裡達17所大學關於海平面上升問題的研究。
  • 全球變暖已無可挽回,海平面將進一步上升
    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與研究的主要作者米恰裡·金說,格陵蘭島的冰蓋每年向海洋傾瀉的冰塊超過2800億噸,使其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貢獻者。她說,近年來冰的損失非常大,以致引起了格陵蘭島上引力場的明顯變化。
  • 海平面不斷上升會帶來什麼影響?印尼和斐濟面臨覆滅危機
    眾所周知,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在地球上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導致冰川融化,從而使得全球海平面上升。在十年前,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海平面上升只是一種不可靠的預言,但從如今越來越多島嶼受到淹沒威脅的情況看來,這一預言似乎正在慢慢實現。
  • 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大部分城市將被淹沒,你家在這名單裡嗎?
    首先,現代化工業社會的不斷發展,大量傳統資源被燃燒,比方說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同時也會汙染環境,比方說近年來很嚴重的霧霾。此外,人類的生活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比方說如今滿道跑的汽車,它們也是大氣汙染最主要的汙染源之一,所以,近年來才會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目的就是減少尾氣排放。
  • 海島· 旅拍要趁早,印尼海平面上升又有兩座海島消失
    近日有報導稱,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已有兩座小島因海平面上升消失。位於蘇門答臘的Betet島和Gundul島目前已分別在海平面之下1米和3米。另有四座島嶼也很可能會被淹沒,目前這四座島僅高於海平面不到四米。因為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現在很多島嶼都將面臨消失的危險。
  • 海平面上升怎麼辦?科學家們試圖控制海沙的運動,以重建海岸線
    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的斯凱勒·蒂比茨(Skylar Tibbits)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測試如何利用大自然自身的力量,來幫助維護和重建受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島嶼的海岸線。世界上約40%的人口生活在未來幾十年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脅的沿海地區,但卻鮮有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
  • 海平面上升超3米?「光散射」阻止變暖,北極海冰整體下降
    根據科學報導稱,美國加州的沿海已經被警告做好準備,因為通過科學的預測來看,到2100年,海平面將會出現上升超過約3米的可能,沿海指南草案已經明確的給予了警告,希望大家多多注意下。根據美國委員會早期的預報,初步預測的是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約1.8米,然而新的科學報告出,到本世紀末,可能我們的冰川融化會更加的嚴重,也就是會有更多的冰川融化,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約3.1米的極端情況,更初步強調的3米高度不分上下,指南草案警告說,美國的南加州三分之二的海灘「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而完全喪失」。
  • 海平面上升!304米「水下牆」被認為是阻止南極冰蓋坍塌的原因
    科學家稱,巨大的水下牆可以阻止南極冰蓋的崩塌,防止世界範圍內海平面的上升。研究人員在迅速融化的斯韋茨冰川上運行計算機模型,該冰川大約相當於英國的大小。他們的計算機模型預測,海底巨大的冰柱有30%的可能成功減緩冰川的崩塌。
  • 如果全球冰川溶解,海平面上升70米,全世界哪些國家會消失?
    隨著全球氣溫的變暖,地球上的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如果全球冰川溶解,海平面將會上升70米,到時候很多沿海國家就會被海水淹沒。那麼到底有哪些國家會因此消失呢?目前地球上除了有大量的海水包圍著大陸,在地球的南北兩極還有規模龐大的固態水,這些固體水以冰川的形式存在,冰川形成大型冰山以及冰原等等自然現象與海洋裡的海水等一起構成了地球的水資源。
  • 馬爾地夫因海平面上升欲購土地舉國搬遷
    海平面上升或將令島國風光不再。  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17日召開了全球首次水下內閣會議,總統和內閣官員在水下簽署倡議書,呼籲各國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暖。馬爾地夫現有人口為38萬,而可以住人的小島僅有250個,全國最高的兩座島嶼距離海平面也只有2.4米。在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中,馬爾地夫一度有2/3的國土慘遭淹沒。(阿南)  馬爾地夫 欲購國土舉國搬遷  馬爾地夫在全球變暖面前的脆弱性在其首都馬累就能看出來。
  • 格陵蘭島冰塊加速融化,將使海平面不斷上升
    根據CIRES主導的新評估,這些板塊反而將融水溢出到海洋中,有可能在2100年之前將該國對海平面上升的貢獻提高2.9英寸。儘管迄今為止冰塊的徑流量增加了不到一毫米的全球海平面,但隨著冰塊在氣候變暖中繼續擴大,這一貢獻將大幅增加,CIRES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員Mike MacFerrin領導研究,今天出版自然。
  • 自然資源部: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19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和《中國海平面公報》。2019年,我國沿海共發生風暴潮過程11次(統計範圍為達到藍色及以上預警級別的風暴潮過程),其中「利奇馬」颱風風暴潮造成沿海多省較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我國近海共發生有效波高4.0米(含)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39次,其中颱風浪15次,冷空氣浪和氣旋浪24次。2018/2019年冬季,渤海及黃海北部的冰情為較常年明顯偏輕。
  • 全球平均氣溫持續上升:海平面隨之上升
    全球溫度正越來越高,這對於環境來說並非是好事,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海平面上升將直接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存在。現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最新報告顯示,如果全球溫室效應以現有速度發展,在2030年到2052年間,世界平均氣溫將比工業革命前高1.5度。
  • 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出最高預測
    在氣候變化帶來的許多威脅中,海平面上升無疑將是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到本世紀末,近百萬平方公裡的海岸線將無法居住,有可能使全球超過1億人口流離失所。這種威脅的嚴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幾十年海洋將上升多少。
  • 度假天堂馬爾地夫欲舉國搬家應對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印度洋島國岌岌可危,旅遊業收入將用於購買未來定居之地 「度假天堂」馬爾地夫欲舉國搬家 飛機穿越印度洋的上空,深藍色海平面上散落著像綠寶石一樣耀眼的馬爾地夫群島。藍天、陽光、海洋、沙灘……這裡被人們喻為「度假天堂」。然而,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這個天堂島國面臨「消失」的危險。
  • 迎接海平面上升:從造壩攔水轉向與水共生(圖)
    六成人口、一半國土位於海平面下的國度——荷蘭  本報記者正跨洋越海  尋找海平面上升之地  「上帝創造了地球,而荷蘭人創造了陸地。」當吐瓦魯、馬爾地夫等發展中國家被動性地以搬遷來等待和應對氣候變暖和海平面上升時,荷蘭卻超前地提出「與水相伴相生」(livewithwater),在與海水和洪水奮鬥了數百年後,荷蘭開始反思自己的治水之道,給水讓出空間、建立百年規劃、籌建浮動的房子,荷蘭以一個積極的態度迎接著海平面的上升。
  • 全球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 我國沿海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
    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較2018年高8.5毫米《藍皮書》顯示,1870—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過去十年(2010—2019年)平均值高於1870年以來的任何一個十年,2019年比常年(1981—2010年,下同)高0.27℃。1955—2019年,全球0—700米海洋熱含量增長速率為3.1×1022焦耳/10年~3.8×1022焦耳/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