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已久,這裡就是當時歷史上著名的中國疊溪大地震的地方

2021-01-19 去巴黎拉菲

本文章由去巴黎拉菲獨家發布,給點點關注~~

疊溪海子是九環線西線途中重要的一處景點。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為疊溪城,為古代邊防重鎮。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肅交通要塞。歷代為重兵把守。據《茂州志》記載;漢元點六年(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蠶陵縣,後歷代多變。民國時屬茂縣所轄疊溪區,城內商賈雲集頗為繁華。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疊溪發生75級地震。 疊溪城中心部分在劇震發生的幾分鐘內幾乎筆直地陷落,呈單條階梯狀地震的下滑距離達五六百米。疊溪城及附近21個羌寨全部覆滅。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個堰塞湖。傷亡人數近萬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中國疊溪大地震」。

疊溪海子就是由於這次大地震而形成。其最深處達98米,平均深度82米, 蓄水k量達15億立方米,湖面面積350多萬平方米。站在突出的觀景臺上,俯瞰腳下鱗光閃動的海子,心情多少有些感傷。據說每到月夜,湖面上都會傳來悽涼的哀號, 那是在地震中喪生的冤魂穿過水麵向上天述說著他們對生的渴望。欣賞完湖景,可以挑選-一隻最壯的白色犛牛騎上,因為現在的九寨溝裡由於環保的原因已沒有犛牛可供騎照了。抵達九寨溝口已是傍晚時分, 氣溫明顯下降, 怕冷的夥伴已裹上長袖衣服。

九寨溝交通遙遠,物資全靠外界運輸,所以吃得條件相當有限,好吃的朋友最好別指望什麼,能吃飽就不錯了。晚上可以在溝口轉轉,也可以去看看當地的風情演出。雖然很多人都說不值, 但既然去了,也不必吝嗇這點錢,個人覺得還是可以去看看的,至少他們的服裝和演出技巧還是挺有水平的。晚上早點睡,第二天一定要早起,要爭取趕在第一 批進溝,旺季九寨溝會分批放遊客進入。九寨溝內是統一的環保車,和i ]票組合銷售的車票當日全程無限次使用,所以一定要保管好。目前[ ]票已經漲到310塊了,估計是國內景點最貴的了吧。

九寨溝縱深40多公裡,總面積6萬多公頃,以三溝一百-十八海為代表,包括五灘十二瀑,十流數十泉等水景為主景, 與軌寨十二峰聯合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觀。景區面積62平方公裡,現遊覽區面積50平方公裡。九寨溝景觀分布在成Y型的樹正、日則、則查窪3條主溝內,總長50餘公裡。主要有樹正景區,長75公裡,有盆景灘、樹正群海、樹正瀑布、雙龍海、火花海、臥龍海等景點組成;日則溝景區,有諾日朗、珍珠灘、高瀑布三大瀑布,有鏡海、熊貓海、芳草海、天鵝海、劍巖、原臺森林、懸泉、五花海等景點;則查窪溝景區,有長75公裡的長海和五彩池等景點;扎如景區,有魔鬼巖扎如寺等景點。

九寨溝的美是一定要自己親身去體會的。水是九寨溝的靈魂,湖、泉、瀑、河、灘連綴一體,飛動與靜謐結合,剛烈與溫柔相濟。翠海、疊瀑、彩林、雪山、藏情、藍冰「六絕」馳名中外。有『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和「世界水景之王」之稱。早早地來到溝口正門,已經有人比我們還要早在排隊了。看來真是沒有最早只有更早啊!進溝後,建議選擇直奔日則溝,該溝景點最多,且多為需要步行的精品。從溝口坐觀光車-直到日則溝底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不必要逗留太久,建議快速遊覽後趕在 人群前面坐車至熊貓海開始沿棧道只有這樣和人人流拉開一 個時間差,才可以享受到一邊漫步寧靜悠遠的棧道,一邊欣賞無邊美景的自然和愜意。

編輯:李淑/審稿:袁立雪/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如有發現必追究其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疊溪地震震中唯一倖存者:地震那天是城隍老爺「穿衣」日
    「那裡就是疊溪老城,1933年疊溪大地震後,堰塞湖潰壩形成了我們眼前看到的10餘個海子,這是其中之一……」導遊一手舉旗,一手指著遠處的山體,向遊客講述疊溪海子的由來。老人仍是保持之前的姿勢,倚在欄杆一角,悶不作聲地看著遊客們拍照,再看汽車遠去。  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那一直沉默站著的老人就是80年前那場疊溪大地震震中地區目前唯一在世的倖存者。
  • 疊溪山體大垮塌,與1933年地震有關,那場地震當時是怎樣的情形
    事後,經專家踏勘分析,造成這次重大山體垮塌災害的原因,除汶川地震影響外,八十多年前,同樣發生在茂縣疊溪的7.5級地震,對當地山體造成的影響是主要誘因。同樣是茂縣,同樣是疊溪。當年的疊溪古鎮早已深埋進地震形成的堰塞湖中,成為如今美麗的松坪溝旅遊風景區。但是,那場慘烈自然災害帶給疊溪人的創傷,卻永遠難以撫平。
  • 茂縣1933年曾遭遇大地震 疊溪古鎮至今埋在堰塞湖
    川報觀察:【關於疊溪】疊溪鎮早在1933年8月25日發生了7.5級強烈地震。疊溪城中心部分在劇震發生的幾分鐘內幾乎筆直地陷落,呈單條階梯狀地震的下滑距離達500-600米。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個堰塞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中國疊溪大地震」。疊溪海子就是由於這次大地震而形成。
  • 1933年四川地震 茂縣疊溪古城消失(圖)
    近代四川境內也曾發生過損失慘痛的一次地震,一個建制於唐朝、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城,一瞬間被地球母親張開大嘴吞食了下去,它在人類的歷史上留下了極為恐怖的一頁——  1933年,四川茂縣疊溪古城地震中消失  師商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
  • 四川茂縣:疊溪海子,一處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地震遺蹟景觀地
    而這次地震後的第45天,由於岷江上遊陰雨綿綿,白臘寨公棚地震湖崩潰,江水猛增。疊溪海子,實際上就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湖面寬約1公裡,但是長卻有10公裡之多,海子由上下兩處接連而成,形如腸狀。倖存下來的人們就將這一串高原堰塞湖稱作「疊溪海子」。
  • 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震遺蹟景觀——疊溪海子
    疊溪海子位於我國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太平鄉境內,此處距成都250多公裡。在岷江上遊岷山腳下。疊溪海子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湖面寬只有大約1公裡,長約12公裡,海子由上下兩處接連而成,形如腸狀。
  • 13億打造疊溪地震遺址挖掘羌族風情文化
    四川新聞網消息       今日,在四川省2006年海外華人華僑洽談會上,大陸希望集團將與阿壩茂縣政府正式籤訂協議,由大陸希望集團投資13個億打造「中國疊溪災難遺址公園」項目。
  • 四川汶川地震我們都知道,可那場7.5級大地震我們又知道多少呢?
    這是近代地震史上著名的7.5級疊溪大地震。 人們很難相信,這個建制於唐朝,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邊塞重鎮,這座有過繁榮昌盛的歷史、也經歷過戰禍兵燹的古城,竟是如此輕易地就在那白色地光閃過的一瞬,隨著山搖地動,飛沙滾石,被生它養它的地球母親張開大嘴吞食了下去。 這次地震有感範圍北至西安,東到萬縣,西抵阿壩,南達昭通。
  • 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震遺蹟景觀——疊溪海子
    疊溪海子位於我國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太平鄉境內,此處距成都250多公裡。在岷江上遊岷山腳下。疊溪海子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湖面寬只有大約1公裡,長約12公裡,海子由上下兩處接連而成,形如腸狀。海子周圍青山環抱,湖岸翠草叢生,湖水碧波蕩漾,景色優美迷人。海子出水口十分狹窄,水流湍急,浪花飛濺,似顆顆珍珠閃躍。
  • 中國地震局專家:茂縣山體垮塌與疊溪、汶川地震無直接關係
    中國地震局專家:茂縣山體垮塌與疊溪、汶川地震無直接關係 李晨陽、王佳雯/「中國科學報」微信公眾號 2017-06-25 21:08
  • 四川小眾打卡地之中國古羌城,疊溪松坪溝,你知道的有哪些?
    打卡地:中國古羌城茂縣是阿壩自治州的下轄縣,這裡生活了17個少數民族,人數最為眾多的當屬羌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地。不同於許多新聞媒體對少數民族民族的報導,當地人非常的熱情,而古羌城便屬於茂縣境內。
  • 疊溪懷古——蠶叢王石刻造像探究和三星堆和金沙
    爾尼斯特·亨利·威爾遜(英)攝於1910年8月30日1933年8月25日一場7.5級的大地震,把羌族最大最精美的蠶陵古鎮——疊溪瞬間沒入了地下,只殘留少許古城遺址和「蠶陵重鎮」四個石刻大字。1985年9月,我到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現茂縣)較場——疊溪遺址一帶調查疊溪地震災害及訪問疊溪地震倖存者。獨自走進山谷,站在山崖上,耳邊風聲悽厲,空谷傳響。眼前一片荒涼破碎,山谷中地震痕跡依然清晰可見,扭曲的山巖、縱橫的巨石顯示著當年那場地震的慘烈。
  • 鄒藍||山崩:疊溪海子瞬間滄海桑田
    不過只有高山和高緯度地區才有冰川,大多數地方只有水和風的衝蝕。地震以及人類破壞植被,開山採礦等,都會影響山坡穩定,導致崩塌和泥石流。我走過一次岷江河谷,從灌縣、汶川、茂縣、松潘一路到南坪,又原路返回成都。這一路走過5·12大地震前這個地域另外一個大地震的遺蹟,茂縣的疊溪海子。所謂疊溪海子,是岷江被一次大地震所震下的高山巖石堵出的高山堰塞湖。
  • 四川茂縣疊溪山體垮塌與汶川地震有關 探尋失聯人員名單背後
    據搶險救災指揮部介紹,有300餘名受災群眾已被轉移安置在附近的疊溪鎮疊溪小學和白臘寨村白臘酒店。指揮部安排專人陪護進行心理疏導,並發放食品、飲用水、棉被等物資,安排基本生活。 據了解,目前救災現場已經實施交通遠端分流,保障救災生命通道暢通。為防止發生次生災害,現已設立地質、環保、氣象和水務監測崗點14個,全天候監測預警。
  • 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最大的地震遺蹟——四川疊溪海子
    我們期待這些交織了歷史、學術甚至政治的考察影像,在更為深入的研究中顯現其真正的價值。——1933年中國疊溪7.5級大地震遺蹟在這個湖泊下,曾經有一個繁華千年的古城,在1933年一個普普通通的下午,在頃刻間被地震從地圖上抹掉了……讓人驚詫的是這個遺蹟的美
  • 四川疊溪海子旅遊
    四川新聞網消息       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疊溪海子位於中國最大的羌族聚居地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境內,岷江上遊岷山腳下,是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黃龍旅遊沿線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疊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為疊溪城,為古代邊防重鎮。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肅交通要塞。歷代為重兵把守。
  • 四川汶川地震我們都知道,1933年那場四川大地震又了解多少呢?
    四川在印度洋與亞洲板塊的衝撞區,其實離地震帶並不遠,也造成四川地區多災多難。2008年的汶川地震,曾經給四川與全國人民帶來痛苦。其實在1933年,四川還發生了一場7.5級的大地震。一座建造於唐朝,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古鎮,從此消失在世人眼中。
  • 疊溪無桑不養蠶 為啥叫蠶陵重鎮
    原標題:疊溪無桑不養蠶 為啥叫蠶陵重鎮 漢代設立蠶陵縣,五代十國及兩宋時期更名為蠶陵郡,明朝初期蠶陵設置千戶所,清朝時更名為蠶陵重鎮。 國道213線,茂縣的深山叢林中有一塊長6米、高4.1米的巨大巖石,上有楷書橫刻「蠺陵重鎮」四個大字,右側題記「光緒戊寅年孟秋」,左側落款「渝州溫存厚書」,這就是著名的蠶陵重鎮石刻。 在這裡看不見一株桑樹,也沒有一戶人家養蠶,為啥這個地方還叫蠶陵重鎮? 現今的茂縣疊溪鎮是《禹貢》記載的「古梁州之域」。
  • 鄭貴興/美麗的疊溪海子(巴蜀行五)
    一股濃鬱的少數民族風情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每個人的心情開始明朗了起來,我們的車在北川下了都汶高速,上了藍磨線,車繼續沿著岷江在兩座大山之間行駛,根據地勢的需要,我們的車時而行駛在江北時而行駛在江南,我們看到這裡的房屋樓宇都建在兩山之間狹長地帶,山坡上也建有零星房屋,透過車窗望去,顯得很矮小,有的房屋就建在刀削斧劈懸崖腳下。
  • 騎行茂縣,茶馬古道知識點,疊溪海子有淵源!
    吃完出門已將近9點了,這時才看到入住的地方是「羌寨飯店」,和老闆致謝道別,他囑託我們前面路程海拔漸高,注意高反,備好雨衣,並歡迎我們下次再來。記住了這個地方,溝口鎮的「羌寨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