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店門緊閉,晚上開門迎客,門上沒有牌匾,只在門口立著一個「足療」的燈箱。昨日記者從瀋陽市工商部門了解到,這樣的小足療店大都沒有營業執照。
白天關門晚上營業
入夏後,瀋陽小街巷內的小足療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了一大批。
「許多小足療店都不掛牌匾,只在晚上營業時在門口立一個燈箱,而他們大都沒有營業執照。」瀋陽市工商局皇姑分局工作人員黃福光這樣告訴記者。昨天下午,記者按照市工商局皇姑分局塔灣工商所前期暗訪的地點,在皇姑區溪水街旁一個小巷裡發現了一排足療小店。這些店都沒有掛大牌匾,如果走近些,會發現緊閉的玻璃大門裡立著一個「足療」的燈箱。附近居民表示,這些小店基本都只在晚上營業。
昨天悶熱的天氣讓一家足療店「破例」在下午開門納涼,一位30多歲的中年婦女蹺著腿坐在門口,旁邊就立著一個「足療」字樣的燈箱。見記者要往裡進,她攔住了記者說:「現在不營業,晚上7時以後再來吧!」「為啥非得晚上來?」她上下打量記者一番後說:「告訴你晚上開就晚上開。」「你家叫啥名?怎麼連塊牌子都沒有,咋找啊?」記者問她,可這名中年婦女不耐煩地說,你晚上來肯定能找著。
不辦執照就為逃稅
這種現象不僅在皇姑塔灣地區存在,在東陵區、大東區的城郊地區和中心城區的小街巷裡也常常可見。工商人員告訴記者,每年夏季,這種無照的足療店就會興盛起來,各工商所雖然不時進行突擊檢查,但這些小店流動性非常大,今天關了明天換個地方就能再開一家。而且這樣的小店設施簡單,只需買幾張按摩床,好的床一張才300元,要是自己的房子有3000元就夠了。
黃福光告訴記者,這些足療店不辦照的真正目的是想逃稅。為了躲避檢查,它們乾脆白天關門,晚上營業,甚至連塊牌匾都不掛。
1/3足療店無照經營
記者從市工商局了解到,2004年在市工商局登記含有足療項目的企業只有188家。保守的講,沈城仍有1/3的足療店沒有登記。
目前一些小足療店中存在很多問題,尤其以無照經營比較嚴重。而且,小足療店的環境條件差、設施差,有的足療場所使用的消毒水和手巾很不規範,有的乾脆不用藥水,直接用白開水。
這些小足療店的技術水平也較差,按有關規定,從事足療服務的技師應該具有相應的資格證書或者國家認可的專業按摩師證書,但是實際上取得證書的寥寥無幾,大都是農村來的或是下崗女工;還有就是超範圍經營,有的足療屋做頭部按摩、手療、腹療、腎療甚至還有話療,不排除個別足療場所存在賣淫嫖娼等違法犯罪活動。記者馮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