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沒見過大海,可是這片海灣竟讓一個經常旅行的我未之心跳不已。臺灣太遠,不如就來東山吧,如果不是這個地方交通不是很方便,我想,它早就該火了吧。上帝過分寵愛這裡了,給予了最美的海灣,最文藝的村落,最豐盛的水產。離開東山島後我一直無法忘懷的是這片藍色的海。
玉龍海灣34樓
首先說明,這不是一個景點,是一棟只有大部分本地人知道這麼一棟民宅,目前樓盤已經全部賣出去了,所有房子都在裝修。但就這樣的地方卻是讓我讓東山島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因為在它的樓頂(34樓)可以同時看到東山島超美的兩個海灣,一個是馬鑾灣,一個是金鑾灣,中間由一個心形的島嶼分開。
兩個海灣形成了愛心的上半部分,心形的島嶼又是一顆愛心,天水懶得如藍寶石一般,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有戀人在這表白,求婚,應該很浪漫吧。上帝怎麼可以這麼偏心這個地方,給予了如此多的美好給這裡。
馬鑾灣名字的由來還與南宋末代皇帝有關,這裡的漁船以及水上運動十分豐富,在樓頂就能看到海灣某處密密麻麻的漁船。而金鑾灣顯得相對寂寥,因為海灘只有兩頭可以進行海上活動,也正是因為如此,金鑾灣的海灘極其乾淨,明亮的如一面鏡子,藍得也不可思議。
蘇峰山
不說與宋帝有關的那些人文故事,本地人一般逢年過節會到蘇峰山腳下的廟去祭拜。蘇峰山上有兩個觀景臺,開車可直接到達,那裡也可以望到整個海灣,可以拍出很多臺灣清新風格的照片。
巖雅村
許多旅遊網站都會告訴你到東山應該去澳角村,除非你特意去搜巖雅村這個地方,否則遊記裡面都不會告訴你這麼一個地方。它是一個十分小眾,很文藝的一個地方,從蘇峰山自駕過去並不遠。
村子主要是石頭建的,某些房簷上會鋪著一些海螺。整個村落好多房子連門都沒有,有時看到破舊的房子裡只躺著大黃狗,一路上都很少碰到村民,只有一棟綠藤修剪得連招牌都沒有的小賣部偶爾有點人氣,仿佛就是個遺失的村落。
從馬路邊上來,隨著往海邊處走的街道細細探尋古老的村落。這裡的海邊散布著各種各樣的石子,吸引了眾多的石頭愛好者來這拾石子。
以上是筆者跟尋本地土著探尋的一些私藏的目的地,下次你們去東山島時,到這些地方就可以拍美美的照片了!如果還想住美美的民宿我也可以幫忙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