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群身著迷彩服的防汛人員,靠在沙袋上稍事休息後,與戰友換崗,徹夜堅守防洪陣地……近日,一段短視頻,讓南昌縣退役軍人抗洪搶險突擊隊「火了」,退役軍人忙碌的身影感動了廣大網友,大家紛紛點讚留言,感恩他們的默默付出。
「我們永遠都是兵」
近日,受強降雨等不利因素疊加影響,南昌縣濱湖地區水位快速上漲,防汛形勢嚴峻。
汛情變化牽動著每個人的心。7月11日,南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響應廣大退役軍人自願申請,組建一支由45名(成立之初的規模,隊伍仍在壯大)黨員幹部、退役軍人組成的抗洪搶險突擊隊,奔赴防汛前線,充分發揮退役軍人在抗洪搶險、應急救援等方面的特長。
7月13日中午,記者在該縣南新鄉山上村的一棟民房裡見到了突擊隊三班的隊員們。由於前夜忙碌到凌晨3時,大部分隊員還在休息。南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突擊隊臨時黨支部書記何建國,正在迎接剛從杭州坐高鐵趕來的戴小平。
「我的戰友也在這邊抗洪。昨晚,我和他通了電話,了解到家鄉汛情嚴重,並且人員緊缺,於是我今天就趕了回來。」戴小平站得筆直地說。
在戴小平到達前,在縣城開辦禽蛋加工廠的退役軍人公強,放下企業,帶著司機一同趕來加入隊伍。「雖然已經退伍16年,但是每當面對重大災害的時候,軍人的使命感總是驅使著我參與搶險救援。現在家鄉防汛形勢嚴峻,我義不容辭。」
安置好已有8個月身孕的妻子後,火速趕來支援的劉文堅;上半年主動參與疫情防控,現在又主動請戰防汛的金文榮;周末瞞著家人從撫州趕來的秦佳豪……隊員們主動請戰,用實際行動兌現了「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
「雖已退役,但我們永遠都是兵!」突擊隊三班班長王輝自豪地說,「我們的本領還在,國家培養了我們,在危難時刻就該衝在前面。」
「一聲令下就能投入戰鬥」
14時,根據任務安排,突擊隊三班要對劃分的責任堤段進行巡查排險。經過村幹部介紹以及班長的分工,隊員們迅速進入狀態,分三段對4.7公裡長的責任堤段進行仔細排查。
「一上堤就能進入狀態,一聲令下就能投入戰鬥,因為我們中大多是服役了12年以上的老兵。」多次參與抗洪搶險的秦佳豪自信地說。
董誠、劉文堅、王武、羅燕華、章劍,2012年參加北京房山特大雨水災害救援;
公強,2003年參加霍邱縣淮河流域搶險;
應洋洋,2015年參加南京勝利圩抗洪搶險;
秦佳豪,先後參加撫州唱凱、上饒鄱陽昌江、九江江新洲和棉船抗洪搶險;
戴小平,2008年參加汶川大地震救援;
…… ……
正如秦佳豪介紹的那樣,這支突擊隊的隊員們大多數都有過突發性事件救援經歷。他們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素質過硬,隊伍從開會集結到奔赴一線只用了短短4個多小時,到達南新鄉南新聯圩後便立即投入戰鬥,手舞鐵鍬,肩扛沙袋,渴了喝口涼水,餓了啃口麵包,累了席地而睡。
據統計,自7月11日下午投入防汛任務以來,突擊隊共在南新聯圩築起高1.6米、長300米的沙袋、土袋防線,進一步加固了堤防。同時,隊員們分三班配合當地村幹部開展常態化巡堤工作,共排查處置險情2處。「一日是兵,終身是兵。」他們在責任堤段築起了一道「迷彩堤壩」。(李 慳 記者 範志剛)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