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築起「迷彩堤壩」

2020-12-15 人民網江西頻道

深夜,一群身著迷彩服的防汛人員,靠在沙袋上稍事休息後,與戰友換崗,徹夜堅守防洪陣地……近日,一段短視頻,讓南昌縣退役軍人抗洪搶險突擊隊「火了」,退役軍人忙碌的身影感動了廣大網友,大家紛紛點讚留言,感恩他們的默默付出。

「我們永遠都是兵」

近日,受強降雨等不利因素疊加影響,南昌縣濱湖地區水位快速上漲,防汛形勢嚴峻。

汛情變化牽動著每個人的心。7月11日,南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響應廣大退役軍人自願申請,組建一支由45名(成立之初的規模,隊伍仍在壯大)黨員幹部、退役軍人組成的抗洪搶險突擊隊,奔赴防汛前線,充分發揮退役軍人在抗洪搶險、應急救援等方面的特長。

7月13日中午,記者在該縣南新鄉山上村的一棟民房裡見到了突擊隊三班的隊員們。由於前夜忙碌到凌晨3時,大部分隊員還在休息。南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突擊隊臨時黨支部書記何建國,正在迎接剛從杭州坐高鐵趕來的戴小平。

「我的戰友也在這邊抗洪。昨晚,我和他通了電話,了解到家鄉汛情嚴重,並且人員緊缺,於是我今天就趕了回來。」戴小平站得筆直地說。

在戴小平到達前,在縣城開辦禽蛋加工廠的退役軍人公強,放下企業,帶著司機一同趕來加入隊伍。「雖然已經退伍16年,但是每當面對重大災害的時候,軍人的使命感總是驅使著我參與搶險救援。現在家鄉防汛形勢嚴峻,我義不容辭。」

安置好已有8個月身孕的妻子後,火速趕來支援的劉文堅;上半年主動參與疫情防控,現在又主動請戰防汛的金文榮;周末瞞著家人從撫州趕來的秦佳豪……隊員們主動請戰,用實際行動兌現了「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

「雖已退役,但我們永遠都是兵!」突擊隊三班班長王輝自豪地說,「我們的本領還在,國家培養了我們,在危難時刻就該衝在前面。」

「一聲令下就能投入戰鬥」

14時,根據任務安排,突擊隊三班要對劃分的責任堤段進行巡查排險。經過村幹部介紹以及班長的分工,隊員們迅速進入狀態,分三段對4.7公裡長的責任堤段進行仔細排查。

「一上堤就能進入狀態,一聲令下就能投入戰鬥,因為我們中大多是服役了12年以上的老兵。」多次參與抗洪搶險的秦佳豪自信地說。

董誠、劉文堅、王武、羅燕華、章劍,2012年參加北京房山特大雨水災害救援;

公強,2003年參加霍邱縣淮河流域搶險;

應洋洋,2015年參加南京勝利圩抗洪搶險;

秦佳豪,先後參加撫州唱凱、上饒鄱陽昌江、九江江新洲和棉船抗洪搶險;

戴小平,2008年參加汶川大地震救援;

…… ……

正如秦佳豪介紹的那樣,這支突擊隊的隊員們大多數都有過突發性事件救援經歷。他們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素質過硬,隊伍從開會集結到奔赴一線只用了短短4個多小時,到達南新鄉南新聯圩後便立即投入戰鬥,手舞鐵鍬,肩扛沙袋,渴了喝口涼水,餓了啃口麵包,累了席地而睡。

據統計,自7月11日下午投入防汛任務以來,突擊隊共在南新聯圩築起高1.6米、長300米的沙袋、土袋防線,進一步加固了堤防。同時,隊員們分三班配合當地村幹部開展常態化巡堤工作,共排查處置險情2處。「一日是兵,終身是兵。」他們在責任堤段築起了一道「迷彩堤壩」。(李 慳 記者 範志剛)

(責編:毛思遠、邱燁)

相關焦點

  • 新載體新方法築起全民禁毒思想堤壩
    清遠市副市長、市禁毒委副主任、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畢洪波在致辭中指出,本次活動作為清遠近年來徵集範圍最廣、參賽熱情最高、投稿人數最多、作品質量最好、展覽規模最大的禁毒文藝作品展,旨在通過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禁毒文化藝術形式,築起全民抵製毒品的思想堤壩。下一步,清遠將全力推動整治突出毒品問題三年行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水陸並進,武警官兵洪水中搶築「生命堤壩」!
    7月20日,安徽省蕪湖無為大堤水家樓段,武警第二機動總隊交通救援專業力量正在洪水中不間斷科學作業,緊急搶築下九連圩保安站防汛擋水堤。受連日強降雨和上遊來水影響,安徽蕪湖無為大堤水家樓段出現滲水險情。長江無為大堤是保護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八縣區數百萬人口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屏障。
  •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築起道道「迷彩」防線
    仙龍鎮武裝部在各村組設立民兵先鋒崗,按照 「一人一戶一專班」模式,深入大街小巷、田間地頭中開展「大排查、小廣播、微服務」活動,協助地方搞好防疫知識宣傳、聚集人員疏散、居家隔離戶物資配送等工作。當前,疫情防控已進入新的階段,區人武部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練兵備戰,廣大幹部職工、文職人員、專武幹部、民兵隊伍堅守崗位、勇於擔當、樂於奉獻,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築起一道道「迷彩」防線,他們用行動告訴人民,疫情不退,戰鬥不止。
  • 鄱陽湖畔,官兵們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迷彩大堤」
    鄱陽湖畔,官兵們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迷彩大堤」■中國軍網記者 喬楠楠 特約記者 郭冬明 梅永前 饒澤華「一身男兒血,滿腔報國志,戰士生來就為上戰場。」
  • 蚌埠市小溪鎮:黨員突擊隊搶築堤壩保家園
    五河縣小溪鎮香廟村小香圩堤段,巡堤人員深一腳淺一腳地行走在沙袋鋪築成的堤壩上,他們不時俯下身子仔細查看,觀察腳下的圩堤有無滲漏。「昨夜沒下雨,但水位還在上漲,巡堤時還是要仔細再仔細。這是咱好不容易守住的堤壩,一定不能馬虎。」在香廟村防汛值守點,完成了第三輪巡堤後,香廟村黨支部書記俞綿榮正在與下一班的防汛人員進行交接,連續幾天下來她的嗓音已經沙啞。
  • 跨區增援 築起「橙色堤壩」
    7月13日,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預置於南平武夷山的260名跨區域抗洪搶險增援力量馳援江西,堵管湧、除泡泉,固堤壩、排險情,形成了一道立在洪魔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橙色堤壩」。
  • 用擔當築成堅強堤壩
    在險情面前,全省黨員幹部緊急行動起來,用擔當築成銅牆鐵壁,志在打贏這場防汛抗旱的攻堅戰。    在洪水和內澇面前,擔當精神就是一道堅強的堤壩。在關鍵時刻,黨員幹部往前站一步,群眾的安全就多一分;在危急關頭,黨員幹部多擔當一分,群眾的損失就能少一分。面對汛情,黨員幹部帶頭扛起責任、衝鋒在前,群眾就會有信心,防汛抗災也就有了勝利的保障。
  • ...東營市水務局:在抗擊颱風搶險救災中築起一道衝不垮的「堤壩」
    在防汛防颱風和搶險救災過程中,市水務局統籌協調,全員上陣,充分發揮「指揮部」「參謀部」「保障部」「先鋒隊」和「主力軍」作用,在抗擊颱風、搶險救災中築起一道衝不垮的「堤壩」,為全市搶險救災快速高效開展提供了堅實支撐保障。  發揮牽頭抓總、綜合調度的「指揮部」作用。
  • 餘姚:為百姓築起平安堤壩 打造節水城市浙江樣板
    從2014年年初起,全省11地市90個縣(市、區)連續半年時間,在浙江日報上以「五水共治百城擂臺」為題,刊發各地「五水共治」作戰指揮圖和治水承諾書。如今,近三年時間過去了,當年的承諾有沒有從「紙上」落到「地上」?
  • 多型大疆無人機齊出動,築起科技防汛減災「新堤壩」
    堤壩巡護續航長、圖傳遠,暴雨中持續監測受上遊來水持續加大和長江洪水頂託等影響,洞庭湖水位持續上漲,7 月 4 日,洞庭湖的標誌性水文站——城陵磯站水位超警戒,自此洞庭湖水位全線超警。為了更好監測汛期水情,7 月 5 日起,湖南省水利部門開始利用大疆無人機對洞庭湖河段開展防汛檢查。大疆經緯 M300 RTK 從嶽陽城陵磯七裡山水文站起飛,沿洞庭湖北上約 7 公裡後與長江相遇。藉助遠達 15 公裡的圖傳系統,無人機持續為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中心穩定傳輸影像,幫助防汛專家第一時間掌握情況。
  • 他們在抗洪一線築起「堅固堤壩」
    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我市各地各部門堅決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全力以赴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緊盯薄弱環節,抓住重點部位,毫不放鬆、嚴陣以待、嚴防死守,在抗洪一線築起一道道牢不可摧的「堅固堤壩」,守護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巢湖公安:以黨心警心築牢保護人民群眾 生命財產安全的「堤壩」
    巢湖市公安局全體民輔警以戰洪「魔」捨我其誰的責任擔當,以決戰決勝的信心勇氣,扛沙包,築堤壩,轉移被困群眾……夜以繼日地戰鬥在抗洪搶險一線,以黨心警心構築起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牢固「堤壩」。鳳凰山街道雙橋河水位猛漲,堤壩隨時面臨著崩塌的危險。城北派出所黨支部書記、所長王松濤帶領20多名突擊隊員緊急出動。風雨中,他扛起40、50斤重的沙包奔跑著,任密集的雨滴抽打著他的身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他隊員一個接著一個緊跟著他,將一袋袋沙包及時運送到除險人員手中。暴風雨中,黨徽、警徽閃耀,成為搶險現場最為靚麗的風景。「關鍵時刻,公安有戰鬥力!」
  • 用激情與汗水築起「四個堤壩」——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防汛...
    用初心築牢「紅色堤壩」。面對汛情,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迅速號召全廳幹部職工報名參加防汛救災,僅半天時間就收到120餘名黨員、團員和青年職工的「請戰書」,從中選出22名「精兵強將」組建了防汛救災青年突擊隊。突擊隊成立臨時黨支部,由2名處級幹部分別擔任正、副書記,並設立黨員先鋒崗。「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堅強堡壘」。
  • 抗洪勇士,請築好「健康堤壩」
    由於抗洪一線環境較為惡劣,有的官兵在抗洪搶險過程中出現一些健康問題。為此,筆者連線了武警江西總隊醫院內科主治醫生陳燕,為官兵講解如何防治抗洪搶險中的常見病症。做好防護謹防曬傷江西鄱陽烈日當空,地表氣溫高達40攝氏度。在抗洪搶險過程中,戰友小徐的胳膊上出現了大面積脫皮、水皰。
  • 衝不垮的堤壩
    災情面前,那一個個滿身泥巴、汗水溼透衣背的迷彩身影又出現在人民群眾身邊。風雨之中,他們一趟趟穿梭,搬石扛沙,滿身泥水,連續奮戰;洪水面前,他們一次次衝鋒,救護群眾,身處險境卻託舉平安……他們中有十八九歲的青春兒郎,有脫下軍裝的熱血老兵;他們就像一道道衝不垮的堤壩,守護著深愛的土地與人民。
  • 長興太湖街道五裡橋村幹部群眾築堤壩 搶救被淹農田
    風雨中,大家齊心協力,將泥土裝進編織袋,築起一道道臨時防洪堤壩。險情就是命令。由近20名幹部群眾組成的搶險隊奮戰了整整一晚上,用掉了700多隻編織袋,雖有限降低了漫壩的速度,卻仍不能徹底擋住河水。天一亮,馮偉琪就打電話叫來了挖機。經過大型機械作業,當天中午在離航道100米的地方築起了新的防線。同時,村幹部及時打開機埠排水,儘量搶救種糧大戶上周剛種下的秧苗。
  • 紫霄:民兵築牢抗擊疫情「迷彩」防線!
    紫霄:民兵築牢抗擊疫情「迷彩」防線!在一位行動不便的老大娘家中,藕塘村民兵連長李金龍與老人的對話裡,充滿了「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民兵」的職責與擔當。
  • 彭澤縣稅務局:用責任和擔當築起「衝不垮的堤壩」
    組織全局幹部職工衝鋒戰鬥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用責任擔當組建一支牢不可破的「藍色」大軍,用責任和擔當築起「衝不垮的堤壩」。迅速集結,築牢「防護堤」頭頂烈日背沙袋,夜臥長堤不敢眠。所有抗洪搶險幹部在東湖大堤集結,局領導帶隊,24小時不間斷開展巡堤排險工作。
  • 一道別樣的抗洪堤壩!江西堤壩上的「媽媽團」用愛守護搶險隊員
    上午10時的圩堤上,氣溫已經超過了30度,這群阿姨們頂著炙熱的陽光和年輕的搶險隊員們肩並肩裝沙袋,加固堤壩。有這樣一群阿姨和自已並肩作戰,搶險隊員們雖然辛苦,心裡卻也倍感溫暖。&nbsp&nbsp&nbsp&nbsp搶險隊員們給這群阿姨起了個暖心的名字「媽媽團」,她們下雨時煮雞蛋、天晴時熬綠豆湯,用點滴質樸的行動,默默築起一道別樣的抗洪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