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你心目中的好導師是怎樣的呢?是風度翩翩還是談吐不凡?是言傳身教還是春風化雨?現在,把你對他們的愛都呈現在這裡吧!湖北大學第一屆「我心目中的好導師」評選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快來為你的導師投票啦 !文末有投票選項哦,截止時間:5月1日。
哲學學院 強以華
強以華,於1984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碩士生),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然後進湖北多人多集團任副總裁、執行總裁併兼任多人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於1991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博士生),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最終選擇當老師,任教於湖北大學,並於2007年赴美國康乃爾大學任訪問學者。曾出版過專著《存在與第一哲學》《經濟倫理學》(獲湖北省人民政府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企業:文化與價值》《企業文化》(全國高等教育自考教材)、《西方倫理十二講》《西方哲學普遍性的淪落》,翻譯出版過哈奇森的著作《邏輯學、形上學和人類的社會本性》,合編過著作《毛澤東鄧小平思維方式比較研究》《書與社會》等。同時,在《哲學研究》《光明日報》《倫理學研究》《哲學動態》《世界哲學年鑑》《江漢論壇》《法國研究》等報刊上發表過有關西方哲學、中國哲學、經濟倫理學等一批學術論文。
文學院 周少華
周少華,出生於1978年12月,祖籍湖北利川,曾就讀於湖北大學和華中師範大學,先後獲得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及博士學位,2011年入職湖北大學文學院,現為副教授職稱,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學,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參編《湖北文學通史·當代卷〉(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詩韻華魂——現當代詩歌精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大學語文教師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等,編選《曹禺研究資料彙編》、《戴望舒作品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等,主持在研國家社科一般項目《清末民初文學批評轉型研究》。
歷史文化學院 雷平
雷平,男,湖北松滋人,歷史學博士,現任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清代學術史的教學與研究。迄今已出版專著1部,在《光明日報》、《清史研究》、《史學月刊》、《漢學研究通訊》(臺灣)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論文,數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摘或《新華文摘》論點摘編;曾參與國家社科重大專項課題《清史·思潮志》纂修並擔任主持人學術助手,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漢冶萍公司檔案的搜集整理與研究》子課題負責人;曾獲湖北省第八屆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武漢市第十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湖北省第四屆青年學者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
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 鄒愛華
鄒愛華,男,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後,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湖北大學拉美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湖北省法學會理事、湖北省法經濟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農業法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仲裁法研究會理事、武漢市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武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曾獲湖北大學「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學子心中的魅力教師」提名獎、第七屆「十佳師德標兵」等榮譽。2015年,被評為湖北省十佳優秀班主任;2016年,被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17年被授予「湖北省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稱號。
商學院 毛澤春
毛澤春,男,1964年生,湖北大學商學院金融系教授。200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05-2014年期間數次獲得年度湖北大學優秀教師、優秀教師標兵等榮譽稱號。2004年被聘為《Mathematical Review》(美國數學評論)評論員(2004-2015)。2000-2012年主要致力於非壽險精算、概率統計及風險理論等領域的研究,在保險索賠次數的分布規律方面有較深造詣及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擁有Python編程、Monte Carlo模擬、量化投資策略回測等技術專長,且最近的研究興趣在於金融文本信息挖掘、證券投資策略開發,已有所成就。師風優良,與學生亦師亦友,及時幫助其解決學術和生活困難,因學術研究能力之強、新興事物接觸之快、學生問題解決之妙被班級成員稱之為「神奇老師」。
外國語學院 張慶宗
張慶宗,院長,學術成果豐碩,先後在國內外語、教育核心期刊及其他刊物共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15部。目前,已完成、主持國家社科項目、教育部項目、湖北省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其中,張老師在2006年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項目「大學生英語學習情感心理研究」,實現了外語學院國家社會科學項目立項零的突破。作為學院院長,張老師致力於推動學院整體發展。近年來,外國語學院獲得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外國語言文學被確定為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學院由單一英語系發展為英、日、法、葡系多語種協調並進。學院發展迅猛,這些都離不開張老師兢兢業業的工作。
教育學院 靖國平
靖國平,湖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北中小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哲學、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育、智慧教育。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院校評估專家,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國家級培訓專家,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教學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教育學會教育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特邀專家,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專項津貼專家。
藝術學院 譚崇正
譚崇正,1994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現為湖北省國畫院副院長,湖北大學院中國畫研究所所長,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開明畫院副院長,湖北書畫院院士,《中國書畫》雜誌社書畫院院聘畫家,榮寶齋畫院劉曦林工作室助教,北京水墨行動組委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教齡三十多年,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他從不固步自封,緊跟時代步伐,努力踐行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近幾年,他指導的學生作品三次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專業美展,獲優秀獎一次;學生兩人次在湖北省教育廳、文化廳主辦的「學院空間」青年美展中獲金獎,在全省美術院校中名列前茅;幾十幅學生作品參加全國、省級專業美展,指導學生的論文獲省級優秀論文。
馬克思主義學院 周芳
周芳,1965年生於湖北鍾祥,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道德教育,擔任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專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專題、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等研究生課程教學。工作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通過課堂教學、課題研究、日常交流,鍛造學生的綜合素質。迄今培養和正在培養碩、博研究生43人。曾被湖北省教育廳評為「『兩課』教學先進工作者」,獲湖北大學「教書育人獎」和「十佳師德標兵」「十佳女職工」「優秀共黨員」「優秀教師」等稱號。
新聞傳播學院 胡遠珍
胡遠珍,女,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研究生碩士生導師,從事新聞傳播教育已30年,相繼獲得湖北大學優秀教師、優秀教師標兵、本科教學優秀質量獎、最受學生歡迎的魅力教師、湖北大學教學名師稱號。系中國新聞史學會公共關係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新聞史網絡傳播史研究會理事、武漢市記者協會理事、湖北省社情民意專家庫成員、湖北省廣告協會廣告委員會評審專家,全國金旗獎評審專家。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 鄭大彬
鄭大彬,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理學博士,現任湖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副院長。研究方向為編碼學、密碼學。曾於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在中科院研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美國德拉瓦大學訪問、學習。鄭大彬老師熱愛科研,學術造詣深厚,先後在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主流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30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和多項省部級項目,曾獲國際計算機協會(ACM)符號與代數專委會頒發的第31屆國際符號與代數計算(ISSAC2006)年會最佳論文獎。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王瑞龍
王瑞龍,男,理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物電學院實驗實訓中心主任/物理學系副主任。主要從事磁學和磁性材料方向研究,研究方向為Ni-Mn-Z鐵磁形狀記憶合金和稀土摻雜鈣鈦礦結構錳(鉻)氧化物中的相變、磁性和磁電阻、交換偏置等物理效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教育廳重點/優秀中青年人才項目、國家博士後基金等科研項目多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J. Phys. D、J. Appl. Phys、Phys. Status Solidi RRL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十餘篇。
化學化工學院 劉志洪
劉志洪,男,湖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96年獲大連理工大學工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武漢大學分析化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2002-2003年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微生物遺傳學博士後;2006-2007年Ohio State University化學生物學博士後,2010年香港理工大學訪問學者。2004年晉升副教授,2010年晉升教授,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6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7年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2018年入選「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
生命科學學院 張冬卉
張冬卉,2010年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並於2011年-2017年先後在杜克大學、哈佛醫學院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2017年7月正式入職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擔任學院黨支部書記。她在幹細胞生物學、組織工程等研究領域頗有建樹。她首次構建了人誘導性心律失常體外組織模型,並結合基因編輯與光遺傳學技術,提出「功能性」基因修復策略;她還構建了線粒體損傷小鼠模型,研究了線粒體損傷導致活性氧升高在心肌細胞增殖過程中的抑制作用。
體育學院 方春妮
方春妮,副教授、博士,現任湖北大學體育學院社會體育與休閒體育系主任,湖北休閒體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英國拉夫堡大學訪問學者,湖北省體育局和武漢市體育局體育產業諮詢專家。已經主持完成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多項省部級及廳局級項目。社會服務成果突出,正在主持和已經完成政府相關部門委託服務項目近十項。
資源環境學院 胡道華
胡道華,男,1969年生,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導。長期從事旅遊規劃與開發方向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主持、主研旅遊規劃項目60餘項,發表教科研論文20餘篇。榮獲第五屆「湖北大學十佳青年教師」、「湖北大學楚才學院第二屆優秀專業導師」、首屆「湖北大學學子心中的魅力教師」提名獎等榮譽。曾任湖北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美國孟菲斯大學孔子學院首任中方院長。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施德安
施德安,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出生於1967年12月,199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高分子化工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3年畢業於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材料系高分子材料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理學博士學位。師從殷敬華研究員從事聚烯烴功能化及高性能化的研究。2003.2~2005.9 在香港城市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系做博士後研究;2007~2009年雪梨大學航空材料與機械工程系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興趣是高性能聚合物合金材料及功能化納米複合材料表面組裝技術和應用、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電解質的製備和高性能工程塑料的3D列印。目前已經發表SCI論文80多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重點項目1項,授權發明專利6項。20次在各種國際學術會議受邀做邀請報告和口頭報告。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曾誠
曾誠,男,1976年12月出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服務計算專委會委員。1999年在湖北大學任教,2010年武漢大學博士畢業,2013年博士後出站。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型行業軟體項目研發和雲計算等,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省部級縱向課題3項,發表論文20餘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批軟體著作權28項,獲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2)。在橫向課題科研中,承擔了稅務、教育和司法等領域的大型軟體應用系統的研製工作,參與了教育部、國家網信辦、湖北省教育廳、貴州地方稅務局、六盤水市司法局等企事業單位20多個項目的研發,累計經費5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