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每一年春天和秋天,
來到呼和浩特周邊河、湖、水庫等地
落腳的候鳥也越來越多,
有一些候鳥在休息一段時間後繼續向北飛去,
有一些則選擇在我市居住成為「常住居民」。
3月14日,託克託縣河口管委會樹爾圪梁村的黃河灘地上,天鵝、鴻雁、野鴨的數量達到兩萬多隻。當這些天空的精靈飛翔在蘆葦蕩裡,那靈動的身影掩映在藍天碧水之間,飛過鄉村一棟棟紅色屋頂的時候,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當日上午,記者跟隨呼市森林公安局民警來到託克託縣河口管委會樹爾圪梁村黃河灘地邊,還沒有走近,就聽到一聲聲「昂,昂,昂」「嘎,嘎,嘎」的叫聲。森林公安民警告訴記者,那些白色的是大天鵝、小天鵝,還有數量不多的黑天鵝,那些紅白相間的是鴻雁,那些發黑色、個頭小一點的是野鴨。從3月7日開始,隨著這片黃河灘地的水面解凍,每一天都有不少候鳥飛到這裡,在水面上覓食、嬉戲、休息,從一開始的十多隻,到今天已經達到兩萬多隻。
天鵝展翅高飛 託克託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記者走近黃河灘地後看到,遠遠的天際有一條明亮的分界線,那就是黃河,黃河向北幾千畝的灘地,有蘆葦,有玉米秸稈,有些灘地的冰面還結冰沒有融化。在已經融化了的灘地水面上,密密麻麻的有一群候鳥在水面棲息。託克託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告訴記者,這一片黃河灘地每年11月以後會被黃河水淹沒,之後結冰,第二年4月中旬以後冰雪消融,水慢慢滲入地下,附近的村民就能在灘地上種地了。這一片灘地主要種植玉米,每年秋天收割玉米的時候,會有一些掉在地裡、泡在水中,這也是為什麼這裡會吸引大批候鳥來栖息的原因。據記者了解,託克託縣黃河沿線周邊有大大小小的水域數千個,有4個主要區域每年都會吸引數十萬候鳥來這裡落腳,從3月初到4月底兩個月的時間裡,這些候鳥來來去去,還有一些可能覺得這裡環境不錯,春天來了以後就不走了,生活在附近的溼地。為此託克託縣森林公安局在每一片出現候鳥的溼地周圍,都會安排專職民警值班,並向周邊農村的村民進行宣傳教育活動,如果發現有受傷的候鳥,一定要及報警。
呼市森林公安局高局長告訴記者,不僅託克託縣沿黃河溼地候鳥多,距離我市最近的海流水庫每年也會吸引數萬隻候鳥到來,而且很多候鳥已經成為那裡的「常住居民」。因為海流水庫有一部分水域冬季不結冰,周圍又都是農田,有吃有喝,又能玩水,還有森林公安民警常年在水庫周圍巡邏,候鳥不再遷徙,而是選擇定居。與此同時,細心的市民還會發現,在市區的扎達蓋河、金橋開發區、如意開發區等一些景觀河道,每年也有大量的野生鳥類來這裡避暑,最常見的是紅嘴鷗和野鴨,偶然還能見到天鵝和鴛鴦。野生鳥類的警惕性很高,它們之所以選擇在城市的景觀水系常駐,這說明我市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再加上市民的文明程度越來越高、野生動物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才讓一部分候鳥選擇做呼和浩特的「常住居民」。高局長表示,自每年的3月1日到4月30日,是呼市森林公安局開展候鳥保護集中行動的時間,要求市四區、五縣所有的森林公安部門,在出現候鳥的水域、林地安排專職民警執勤巡邏,向周邊居民宣傳保護候鳥的意義和重要性,發現有受傷的候鳥或野生鳥類,要及時撥打110報警,接警後森林公安民警要第一時間找到受傷的候鳥,將其送往大青山野生動物園的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進行治療,對發現故意傷害、殺害野生鳥類及動物的違法人員,森林公安局將依法嚴厲打擊,追究其法律責任。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徐達明
校對:王文豔
審讀:志偉
編委:郝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