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生死劫」:沒有了代購,以後只能買高價貨?

2020-12-21 人民網

原標題:代購「生死劫」:沒有了代購,以後只能買高價貨?

代購生死劫:十字路口的觀望

代購者王芳最近有些迷茫。

一間大約10平方米的地下室是她的庫房,地上散落著用來打包易碎物品的氣泡墊和膠帶,牆角處堆放著一些還沒有摺疊成形的紙箱,數排貨架上面只剩下幾件化妝品。據王芳描述,貨物多的時候,架子上都擺不下,這個地下室連牆角都鋪得滿滿的,人進來只能踮著腳走。

自2018年12月29日發完最後一批貨物後,王芳已經十幾天沒有來過這間地下室了,這也是她自2013年做代購以來,休息最長的一段時間。在她的代購微信上,未讀信息已經累計上百條。

「以前不管是吃飯、工作、逛街,只要有微信我都是第一時間回復,生怕誤過一筆生意。現在很久才會瞄一眼手機,因為看了也沒用。」王芳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其實有一點後悔,年前應該多飛兩趟囤貨。其實最近也在猶豫,要不要再做幾筆。」

利潤大幅縮減,誰還做代購?

一切源於2018年8月31日頒布的《電子商務法》,其中明確規定,2019年1月1日以後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繳納稅務。也就是說,新年伊始,曾經活躍在朋友圈的代購必須登記並繳納稅務,才能合法進行買賣活動。

對於這些代購來說,成為一名合法代購,不僅意味著要統一登記管理並繳納營業稅額,更意味著他們的利潤主要來源——國內外同樣商品因進口稅率不同造成的價差,從此消失殆盡。「一旦合法合規,難道我們還可以繼續在微信上售賣並沒有經過正規海關報稅程序的貨品嗎?利潤都沒有了,誰還做代購?」王芳無奈地說。

以代購中常見的某品牌精華液為例,國內專櫃售價為760元/50ml,國外銷售價格價格是610元/ml。如果走正常清關模式,完稅後的價格是804元(包括5%的進口關稅、15%的消費稅和17%的增值稅,假設在每年2.6萬元限額內按70%繳納消費稅與增值稅)。如果採取人肉代購和郵寄的方式,一旦被海關抽查到。需要繳納50%的行郵稅,代購成本為918元,遠遠超過了國內售價。也就是說,如果正常繳納稅率,那麼代購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在臨近《電子商務法》開始執行的日子裡,往日裡活躍在朋友圈的代購們開始各闢蹊徑。有人開始瘋狂出國,一個月裡飛遍韓國、日本、泰國,想在最後的日子裡大撈一筆之後收手;也有人開始特價清倉,計劃在春節前出清所有未賣出的貨品,以免砸在手裡。與此同時,代購們開始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裡瘋狂轉發:「微信開始封號,未來一個月,一律不許在微信中詢問價格,大家請使用語音,jiage,多少米來溝通,謝謝合作。政策收緊,代購艱難,且買且珍惜。」

這不是代購群體中第一次出現類似的信息。在王芳做代購的幾年中,每隔幾個月都會出現類似的信息,例如國家要整頓微商,或者海關抽查加嚴之類的。在她看來,過去幾次所謂的「內部消息」總有幾分「狼來了」的意味,更多是為了促使顧客下單。但是這一次王芳知道,代購的好日子是真的要結束了。

「我在內褲裡藏了六塊表」

飛一次韓國大約需要三四天,帶回國的貨品順利的話可以在兩周左右出清,一趟下來的純利潤可以達到五六萬,在外人看來,代購這筆生意無疑是暴利的。但在王芳來看,這些錢都是她辛辛苦苦賺到的「血汗錢」。

每次出國,為儘可能地省下成本,王芳預訂的都是晚出早歸的「紅眼航空」。晚上10點起飛的飛機,提前6個小時王芳就已經抵達機場,她要先在日上免稅店完成一部分採購目標。深夜抵達首爾之後,王芳首先選擇前往半夜才營業的東大門商圈。接下來的三四個小時裡,王芳通過自己的判斷來選擇能夠衝擊銷量的衣服和飾品,詢價並儘可能在店主不注意的空隙拍照。必要的時候,她會提前購買一些衣服到酒店,拍攝試穿效果,再將編輯好的照片和文字發送朋友圈。時間允許的話,王芳會在酒店休息幾個小時,接著前往首爾市區的免稅店進行另一輪掃貨和直播。

在王芳的朋友圈裡,經常可以看到「包裝全拆,特殊情況請加500包裝費」的字樣。據王芳介紹,包裝太佔地,尤其是一些手錶的盒子,一個就可能有一公斤重,而且很容易被海關查到。每次回國的貨品被王芳分成郵寄和人肉兩種途徑。「衣服飾品什麼的,就直接從東大門打包寄走,那裡一到晚上就聚集了很多物流公司,還負責幫你清關。化妝品和奢侈品這些稅率高的,主要靠人肉帶回去。」王芳表示。

每次回國過關,對於王芳來說都是一次提心弔膽的體驗。關口安檢的X光機一般只過大件行李,手提並不需要過檢,她把單價更高的商品都塞到了自己隨身的背包和衣服口袋裡。「冬天最方便,大衣口袋裡一塞就可以。夏天比較麻煩,我買了一條帶拉鏈口袋的男式平角內褲,最多的一次裡面放了6塊手錶,單價都在5萬至10萬之間。每走一步,我都覺得內褲馬上要掉下來了。」

海關的抽檢被代購們稱之為「逃生」,在一些代購群裡經常會出現口口相傳的「逃生」經驗,譬如過關時要鎮定,假裝打手機逃避行李過檢,必要時找同行旅客塞錢幫帶行李過關。但是在王芳看來,能不能順利過關主要靠運氣。

2018年9月28日被代購們稱為史上最慘的一天。在上海浦東機場T2航站樓,海關工作人員在晚上10點左右關閉了免申報通道。這意味著所有過關旅客的行李都需要過 X 光機安檢。當晚抵達浦東機場的代購們有上百名,據當天現場流傳出來的消息說,有個男生帶了幾塊總價178萬的名表,被海關工作人員發現後,他在海關辦公室下跪求情,還是沒能逃脫被緝私隊羈押的懲罰。

「那天之後,我朋友圈裡的韓代都暫停了一段時間,我本來訂了國慶往返韓國的機票,最後還是退了。」王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如果真的按照50%扣稅,別說飛一次血本無歸,自己大半年的生意都白做了。

沒有了代購,以後只能買高價貨?

主打奢侈品代購的劉鈺在法國、義大利和英國等國家僱用了數十名留學生作為買手。她與幾個朋友一起打理微信、微博、QQ等帳號負責接單,買手們負責將訂單中的物品買齊,通過物流寄到香港,再由水客們將物品過關帶到深圳後後分寄全國。

「信息越來越透明,隨著國內電商品平臺和海淘的興起,做一般物品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大家都知道這個東西原來多少錢。只有奢侈品不一樣。」劉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隨著這些年的積累,包括她在內的多個買手都已經成為一些品牌的VIP客戶,常常有一些內購折扣。除此之外,針對一些相對熱門難買到的物品,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先渠道。如此一來,生意自然越來越好。

在代購的圈子裡,劉鈺的代購生意儼然已經小有規模,但最近一年以來,劉鈺也感覺到代購生意已經越來越難做了。

首先面對的壁壘是奢侈品牌對於代購們的限制。在巴黎,一些品牌已經規定憑一本護照一個月只能買一款包,部分品牌甚至會翻查你的購買記錄,同一款包半年內禁止再購買第二個。對於一些代購的熟面孔,一些店鋪直接開始禁止售賣。

海關的檢查也越來越嚴格。就在2018年7月,深圳海關開始在口岸的海關通道加裝人臉識別系統,過客過關時間、次數與退港記錄等信息全部被抽查,15天內出入境超過一次的遊客,只被允許放行旅途必備品。這意味著水客們越來越難將東西帶出關了。

劉鈺告訴記者,她很明白自己做的生意等同於「走私」,其實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在「走鋼絲」。「代購其實很辛苦,掃貨的時候一天下來都沒時間吃飯喝水,關鍵是提心弔膽過日子,每個人都知道一旦被抓是有可能被判刑的。」

在她看來,即使因為電商法大家不做了,也很難杜絕代購這種行為。「有些東西國外確實是便宜,現在誰的朋友圈裡沒有幾個代購啊。就算現在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了,你也不好意思每次都拜託朋友幫你帶。我覺得代購很難被真正取代掉。」

王芳則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代購其實促進了一些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比如澳洲的保健品、德國的濾水器等等,這些都是先通過在當地生活過的代購們了解、 推廣,才逐漸地被國人所熟知。尤其是一些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 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同樣會在國內產生購買需求。「比如YouTube上美妝達人常常使用的一些小眾化妝品,國內還沒有這些品牌,想要購買只能通過代購這一個途徑。」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雖然《電子商務法》已經正式施行一個月有餘,但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的「封號」並沒有真正在代購圈子裡發生。在王芳的代購群裡,熟識的幾個韓代還在繼續一周一次來回中韓的代購旅程,劉鈺的微信號還在正常刷屏、接單,持續運營。王芳告訴記者,自己打算再觀望一段時間,如果順利的話,春節前一周自己可能會考慮再飛一次韓國。

「這次會謹慎一些,有些東西不方便的就不帶了。先看看風向吧。」王芳說。(張燕)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王芳、劉鈺均為化名)

 

(責編:任妍、孟哲)

相關焦點

  • 代購生死劫:十字路口的觀望
    一間大約10平方米的地下室是她的庫房,地上散落著用來打包易碎物品的氣泡墊和膠帶,牆角處堆放著一些還沒有摺疊成形的紙箱,數排貨架上面只剩下幾件化妝品。據王芳描述,貨物多的時候,架子上都擺不下,這個地下室連牆角都鋪得滿滿的,人進來只能踮著腳走。自2018年12月29日發完最後一批貨物後,王芳已經十幾天沒有來過這間地下室了,這也是她自2013年做代購以來,休息最長的一段時間。
  • 高價代購香港餅乾疑似假貨 庫存如較多 買時留個心眼
    大半個月前,她無意中在微信朋友圈裡找到了一家代購美食的店。看到這家店在微信上發布了代購香港「珍妮曲奇」小熊餅乾的消息後,她果斷地下手訂購了一盒。現在在微信朋友圈裡,食品代購信息鋪天蓋地。但是,這些代購真的靠譜嗎?近日,揚州一市民就遭遇了尷尬事。
  • 美國購物季華裔民眾也找代購 買便宜貨不用排隊
    美國購物季華裔民眾也找代購 買便宜貨不用排隊 2015-11-30 09:57: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南若然(美國《世界日報》/讀者提供)   中新網11月3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代購不再僅僅是國際代購,一些在美國的華裔民眾也開始找到本地代購,搶購時不用排隊,方便省時,照樣買到便宜貨。南加州最大的沙漠山直銷中心(Desert Hill Premium Outlets)今年從感恩節當天就開始營業至黑色星期五當晚10時。
  • 關於免稅店、代購和刷貨
    我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起碼百分之九十的人找代購買過東西吧,不管是化妝品還是箱包手錶之類的,一定會有各式各樣的代購在你們的朋友圈出現過。但是,如果你有出境旅遊在免稅店消費的經歷的話,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拿一隻口紅來說,你在免稅店現場購買的價格,比起國內專櫃並沒有便宜多少,除非剛好趕上免稅店節日活動會有一些大的折扣,不然怎麼算下來都還是沒有朋友圈代購報的日常價格便宜。
  • 在專櫃花高價買化妝品好,還是朋友圈找代購買聰明?代購維權很難
    大家都知道去專櫃購買化妝品價格不便宜,所以有很多人會選擇找代購,因為兩者之間的差價真的有點大。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願意選擇在專櫃購買化妝品,這又是為何呢?難道真的是錢多?在國內買化妝品,到底是堅持在專櫃花高一點的價格買化妝品好還是去朋友圈找代購買化妝品更划算?
  • 沒有囤貨的代購,貨源地從海外轉到莆田
    彼時,國內的物流已經基本停滯,帶回的貨物只能暫存於儲物間。「當時國內大部分地區都在封路,幾家稍微大點的快遞公司也都放假了,陸運根本發不出。而且化妝品也沒有辦法走空運。」劉玉只能在朋友圈安撫客戶,「畢竟是特殊時期,大家就耐心等等吧。」德國的代購同行於桐也發出朋友圈,「直郵的線路很快就停了,包稅路線可以發但會很慢。」
  • 《電商法》實施在即 以後是不是找不著代購了?
    「進口商品的國內外差價大,是代購能存在的最主要原因,」任志律說,「而且早兩年進口產品和國產產品在一些品類上還有是有質量差距,有一些好用的產品國內也還沒有正規渠道可以買,所以代購是解決了一些問題的。」任志律正式開始做代購是在2011年。那時他因為孩子出生,卻在國內買不到性價比高的紙尿褲而煩惱不已。他由此想到了在日本生活時聽說過的品牌花王,並決心代購。
  • 亞馬遜代購代買怎麼做
    很久沒有分享文章了,最近做上了中介行業,時間比較緊迫,趁國慶還有一天假期來分享一下。 之前做測評的很多服務商或者小刷手都有涉及到買貨這塊兒 ,就是用低價的成本幫助需要代購的朋友買產品,這裡也要分為兩種情況了,一種是幫別人買回國內,這就是代購,還有一種就是幫人買到指定的地址,這叫代下。
  • 海淘代購也造假?6招教你如何鑑別真假代購
    尤其是熱門的東西,非常非常容易斷貨一次代購幾十件?這是把全國的貨都給你了吧?就拿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說,7月份娘親去法國,我讓娘親給我人肉雅漾大噴,娘親只給我帶回來4瓶~原因是一人只能買2瓶,另兩瓶還是讓我小姨幫我帶的看到這裡有人會說,那我可以走物流啊~這我就呵呵了。
  • 浦東機場嚴查代購,「人肉代購」以後涼涼?
    對此,網友眾說紛紜,有些說是和國慶長假有關,有些說和即將於明年1月1號開始實施的《電子商務法》有關,還有的認為可能是海關近期出臺了新政,對代購又有新的要求。如此之多的猜測,是否預示著「人肉代購」時代的終結?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 海南島「拯救」代購
    「主要是化妝品便宜,奢侈品的價格優勢沒有韓國那麼突出。尤其是一些珠寶和手錶,海南免稅無論是品牌還是價格,優勢都沒有那麼大。但是好在貨品齊全,而且常常有貨。韓國雖然價格好,但經常不是缺貨就是要限購,接了單買不到也白搭。」王瑩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8月份最多的一次,她通過和現場其他消費者湊消費額度的形式,3天內一共從三亞國際免稅店購買了25萬的貨品。其中,僅瓊版iPhone就購買了10部。
  • 揭秘假代購的 5 個內幕,3 招教你辨別真假代購!
    你們有沒有發現?隨著國外疫情的蔓延,越來越多的假代購湧現了出來。前段時間就有個韓國代購被鄰居舉報,疫情期間還飛去韓國人肉背貨。經過核實發現她根本沒出門。當民警問她貨是從哪裡來的,她支支吾吾地說:你懂的!
  • 海外代購水有多深 記者暗訪代購發貨鏈條(圖)
    面對群裡不斷更新的代購消息,兜兜媽媽對很多信息存在質疑,「殺熟是微商與生俱來的特質,深諳買家心理的他們會想盡辦法讓你相信我的貨最真」。  為了讓買家相信自己的商品確實為正宗外國貨,一些代購者會提供全套的「證明材料」。
  • 志願者變身「代購」,武漢全城搜貨
    接到醫療隊的物資需求「訂單」後,武漢志願者變身「代購」,武漢市民獻物出力,全城搜貨。「8S2A58003,8S2A04035,找到了,這邊有。」武漢的一家服裝店倉庫裡,餘文航穿著防護衣,戴著口罩,湊在貨架的清單前,仔細尋找相應的貨號。餘文航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公司一名火車司機。1月份,回家過年的他因為疫情滯留在武漢。
  • 聊一聊真實的韓國代購
    只不過我一般是1-2個月去一次,也許做得比較晚吧,主要還是客戶群體有限,現在代購真的非常艱難,航空公司限重和海關問題,真的越來越難了。首先韓妝拿貨的渠道對我來講,就分兩種,一是免稅店二是品牌專櫃。品牌專櫃呢,貨全價格貴,因為免稅店它不是什麼貨都有的,只是賣一些熱銷品,別的都是沒有的而且斷貨也厲害,只能去明洞品牌專櫃買,價格就差在這裡了,一樣的東西免稅店100能買到,但是如果斷貨了你去明洞買就必須花120左右吧,不過當然也不是不能砍價,因為明洞專櫃買的少你最多只能退稅,你買的很多很多是可以和對方談價格打折扣的,專櫃貨大批量買,打折後的價格和免稅店差不多,有的可能還會低很多,但是明洞的話其實門店不全
  • 閨蜜代購一愛馬仕的真相!奢侈品包包代購和專櫃關係不淺
    小雪喜歡一款愛馬仕的奢侈包包好久了,這為此過了一段苦日子,就是為了能夠買上自己喜歡的那款包包,攢夠了錢,小雪便去了專櫃,但是專櫃的櫃員告訴她這款包包在國內沒有貨。正當小雪愁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時,小雪的閨蜜跟他說他要去香港旅遊,小雪一聽便激動了起來,便讓閨蜜幫她代購一下自己心儀已久的包包,閨蜜也痛快地答應了她。
  • 韓國代購,不出國也能「國外代購」?外國的月亮不一定圓
    比如說以往的節目我們就講過,多年興盛不衰的傳銷團夥,因為這次疫情被打破了,因為嚴防死守,傳銷團夥發現自己連買飯的地方都沒有了。還有十年幾十年流竄在外的逃犯,因為這次疫情居無定所、食不果腹,只能向當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了。
  • 澳洲奶粉可能不再限購 但代購或須向超市登記
    去年年末,Coles和Woolworths超市已將嬰兒奶粉限購數量從8罐調回兩罐,以試圖阻止有人成批購買嬰兒奶粉並以高價銷往海外。31歲的女子賽羅(Molder Sayrao)坦言,每年她外銷奶粉的收入達到9萬澳元(約44萬人民幣)。2014年,賽羅來雪梨麥考瑞大學留學時,便開始了這項利潤頗豐的代購生意。當時,家人讓她將一些東西寄回國,消息很快不脛而走。
  • 別讓代購變「狗帶」|代購套路深似海,購物之前這些內幕要知道!
    女生大多會購買一些彩妝護膚品或者奢侈品,例如韓國和日本的一些本土的彩妝,人氣很高,但由於國內沒有專賣的,只能通過代購來進行購買;大牌化妝品價格力度大,一隻口紅專櫃要賣300多,代購可能便宜將近100元;而奢侈品,由於每個國家的價格不同
  • 找代購買手辦,花下去16萬,沒收到貨!錢被揮霍了?
    (視頻版戳這裡)找「代購」買過幾次「手辦」對方如約寄過來小潘從小就喜歡各種動漫模型,他說自己省吃儉用,買了不少模型。今年三月份,他認識了一位朋友。消費16萬沒收到貨代購承認錢被揮霍了最近一次,他決定找對方多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