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美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式宣布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而當時正在擔任日本海軍三長官的將領都分別是誰呢,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早年曾在日俄戰爭中參加過對馬海戰,後於1936年升任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兼第1艦隊司令。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米內光政已經是近衛內閣的海軍大臣,由於跟陸軍關係不好,再加上盧溝橋事變完全是陸軍一手挑起的,所以他本著事不關己、己不操心的態度,主張不擴大事態,並嘲諷陸軍的作戰範圍絕對不會超過永定河和保定一線,把坐在旁邊的陸軍大臣杉山元氣得滿臉發白。
淞滬會戰爆發後,張治中率領國軍精銳德械師圍攻駐紮在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這一舉動徹底惹惱了本來抱著看熱鬧心態的米內光政,一心想著為海軍報仇的米內很快就改變了自己最初的主張,極力要求派兵進攻上海,同時向華南地區派兵,並下令日本海軍航空兵進行越洋轟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海軍在太平洋上進行賭博作戰,先後取得珍珠港和中途島一勝一敗的戰果,後來在和美軍進行瓜島爭奪戰時,日本海軍再一次元氣大傷。山本五十六戰死後,米內光政再次出山擔任海軍大臣,但此時的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不是換人組閣就能夠解決的問題,投降是註定的。東京審判時,由於米內光政曾反對發動太平洋戰爭,美國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但此時的米內也已經病入膏肓,後於1948年4月20日病死。
海軍軍令部長:豐田副武,早年曾畢業於海軍兵學校和海軍大學,後歷任吳鎮府司令長官和橫須賀鎮守府司令長官。侵華戰爭爆發後,豐田副武先後指揮過第四、第二艦隊入侵過中國,後在太平洋戰爭中後期,接任因飛機失事死亡的古賀峰一出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兼海軍總司令官和海上護衛總司令官,並親自指揮馬裡亞納海戰和雷伊泰灣海戰。米內光政出任海軍大臣後,豐田副武從前線返回國內擔任海軍軍令部長。日本投降後,豐田副武遭盟軍逮捕,後被判處無罪釋放,最後於1957年9月死亡。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小澤治三郎,早年曾畢業於海軍兵學校和海軍大學,後於1939年擔任日本第一航空戰隊司令,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負責指揮航空母艦。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對日本宣戰,小澤治三郎掩護日軍在哥打巴魯登陸,由此造就日本橫掃馬來半島的局面。太平洋戰爭後期,隨著山本五十六、古賀峰一的戰死,日本聯合艦隊實力大不如前,尤其是在後來經歷了雷伊泰灣戰役後,聯合艦隊更是名存實亡,小澤治三郎被迫接手這個爛攤子。二戰結束後,小澤治三郎遭盟軍逮捕,後又被無罪釋放,最後於1966年9月9日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