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時,擔任海軍三長官的將領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2020-12-18 帥帥侃歷史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美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式宣布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而當時正在擔任日本海軍三長官的將領都分別是誰呢,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早年曾在日俄戰爭中參加過對馬海戰,後於1936年升任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兼第1艦隊司令。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米內光政已經是近衛內閣的海軍大臣,由於跟陸軍關係不好,再加上盧溝橋事變完全是陸軍一手挑起的,所以他本著事不關己、己不操心的態度,主張不擴大事態,並嘲諷陸軍的作戰範圍絕對不會超過永定河和保定一線,把坐在旁邊的陸軍大臣杉山元氣得滿臉發白。

淞滬會戰爆發後,張治中率領國軍精銳德械師圍攻駐紮在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這一舉動徹底惹惱了本來抱著看熱鬧心態的米內光政,一心想著為海軍報仇的米內很快就改變了自己最初的主張,極力要求派兵進攻上海,同時向華南地區派兵,並下令日本海軍航空兵進行越洋轟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海軍在太平洋上進行賭博作戰,先後取得珍珠港和中途島一勝一敗的戰果,後來在和美軍進行瓜島爭奪戰時,日本海軍再一次元氣大傷。山本五十六戰死後,米內光政再次出山擔任海軍大臣,但此時的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不是換人組閣就能夠解決的問題,投降是註定的。東京審判時,由於米內光政曾反對發動太平洋戰爭,美國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但此時的米內也已經病入膏肓,後於1948年4月20日病死。

海軍軍令部長:豐田副武,早年曾畢業於海軍兵學校和海軍大學,後歷任吳鎮府司令長官和橫須賀鎮守府司令長官。侵華戰爭爆發後,豐田副武先後指揮過第四、第二艦隊入侵過中國,後在太平洋戰爭中後期,接任因飛機失事死亡的古賀峰一出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兼海軍總司令官和海上護衛總司令官,並親自指揮馬裡亞納海戰和雷伊泰灣海戰。米內光政出任海軍大臣後,豐田副武從前線返回國內擔任海軍軍令部長。日本投降後,豐田副武遭盟軍逮捕,後被判處無罪釋放,最後於1957年9月死亡。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小澤治三郎,早年曾畢業於海軍兵學校和海軍大學,後於1939年擔任日本第一航空戰隊司令,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負責指揮航空母艦。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對日本宣戰,小澤治三郎掩護日軍在哥打巴魯登陸,由此造就日本橫掃馬來半島的局面。太平洋戰爭後期,隨著山本五十六、古賀峰一的戰死,日本聯合艦隊實力大不如前,尤其是在後來經歷了雷伊泰灣戰役後,聯合艦隊更是名存實亡,小澤治三郎被迫接手這個爛攤子。二戰結束後,小澤治三郎遭盟軍逮捕,後又被無罪釋放,最後於1966年9月9日死去。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前,叫囂本土決戰的陸軍三長官分別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在整個二戰時期,日本陸軍中有三個職位是最高的,它們分別是:陸軍大臣、參謀總長和教育總監,而這所謂的陸軍「三長官」,不僅可以直接控制陸軍所有的軍事行動,就連在內閣中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與之相比的海軍,雖然也有屬於自己的「三長官」,但卻只有海軍大臣能參與政治。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甲午戰爭中清軍有六大逃跑將軍 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在這場在陸地和海上同時進行的戰爭中,清朝軍隊湧現了不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愛國將領,如丁汝昌、鄧世昌、左寶貴等人。遺憾的是,也出現了不少逃跑將軍,如葉志超、龔照璵、方伯謙、衛汝成、趙懷業、黃仕林等人。清朝向來對於臨陣逃脫的將領處罰嚴厲。何桂清官至兩江總督,因為與太平軍作戰時不戰而逃,最終在曾國藩的嚴參下,被清朝處決。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日本投降儀式現場為何要選擇在一艘戰艦上受降?這背後隱藏著美國海軍和陸軍的博弈。當時麥克阿瑟代表同盟國受降,並主持受降儀式,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則代表美國受降。問題來了,雖然兩人都是五星上將,但是麥克阿瑟是陸軍的五星上將,而美國海軍認為打敗日本並且付出巨大犧牲的主要是美國海軍,讓陸軍將領主持受降儀式,美國海軍很不服氣,對這樣的安排意見很大。
  • 長坂坡之戰圍攻趙雲的四大猛將是誰,他們武力如何,最終結局如何
    趙雲血戰長坂坡馬延與張顗原本是袁紹兒子袁尚的部將,袁尚敗亡後,投靠了曹操,焦觸和張南原本是袁熙的部將,後來也投靠了曹操,這四人原本都在袁紹手下,所以他們一起出手攔截趙雲,那麼這四人武藝如何,最終結局如何呢?
  • 盤點四位日本陸軍元帥的結局:寺內壽一患絕症病死在監獄裡
    文/王國棟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
  • 「海軍總司令」桂永清,逃到臺灣後的最終結局如何?
    臺兒莊大捷後,蔣介石放棄了自己的「三日亡國」言論,覺得中國有機會與日本決一死戰。因此蔣介石調動各路部隊前往徐州,計劃在徐州與日本人展開決戰。這正中日本人下懷,日本也想與中國速戰速決,因此也集結各路大軍前往徐州,徐州會戰一觸即發。
  • 防守炮臺6年的海軍戰將,接收日本軍艦,起義留用將領中的傳奇
    中國海軍的歷史,幾乎是與中國近現代的國力水平、國家命運同呼吸、共患難,攜手一步步從艱難中走來,隨著國力的日漸強盛與繁榮,時下的人民海軍整體實力才有了飛躍式的發展。但無論是在悲壯、苦難與艱難並存的歲月中,還是在時下用自己實力向敢於侵犯國家主權的一切勢力發出警告,都不能忘記前赴後繼的為了中華民族崛起以及東方海洋大國夢而畢生貢獻的海軍人,尤其是在社會、國家動蕩,捍衛國家主權與民族大業的海軍官兵,以及為了建設新中國人民海軍做出重大貢獻的工作的就中國海軍人,因為正是有了他們,才能使建國伊始的人民海軍在人員、裝備、培訓等方面能夠儘快吸收
  • 侵華期間,日本曾派遣三位總司令官來華,他們是誰?其結局如何?
    為了侵略中國,日本曾派三任派遣軍總司令官。這三人是誰?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他們的結局如何?第一任總司令官叫西尾壽造,是日本陸軍大將。他是鳥取縣人,從小給伯父西尾幸太郎當養子。他沒有上過陸軍幼年學校,畢業鳥取中學後才考上陸士。
  • 日本投降後,那些曾在華夏大地胡作非為的日本軍官,結局如何?
    而日本,雖說它的閉關鎖國也被西方列強打破,可是它卻通過「明治維新」,發展成了資本主義,並迅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也是從這時開始,日本和中國的發展之路產生了分歧。那日本作為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該如何發展呢?他們也只能借著西方各國的經驗,開始依靠武力掠奪他國領土和資源來實現自身的工業化了。掠奪何處?
  • 甲午海戰中國慘敗,丁汝昌自殺,死亡時間是在艦隊投降前,或後?
    前言在甲午戰爭中,中日海軍有三次交鋒,其中豐島海戰揭開了戰爭的序幕,黃海海戰成為戰爭的重要轉折點,威海衛之戰則預示中國敗局已定。這幾場海戰的失敗,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中國在戰爭中的失敗結局。一句話總結甲午中日海戰就是:戰爭爆發後,丁汝昌這位並不稱職的海軍提督,率領著一支實力不強、士氣低落和保障不力的艦隊,在決策者的盲目指揮下,被動消極地與日本艦隊進行了三次交鋒,最終以丁汝昌本人的自殺和北洋海軍殘餘兵力的投降,結束了這場海戰乃至整個戰爭。
  • 揭秘: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打死的日本最高將領是誰?
    抗日戰爭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在這場長達14年的衛國戰爭中,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抗戰,表現出了英勇頑強的民族精神。中國軍隊在這場民族解放戰爭中殲滅日軍48萬餘人,其中,中國軍隊打死的日本最高將領是誰呢?
  • 日落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這一決定立即引起了海軍的強烈不滿,激發了陸海軍之間根深蒂固的軍種矛盾(此時空軍還沒有成為獨立的軍種),海軍在戰爭中出力甚多,到了勝利一刻,卻讓一位陸軍將領站到臺前,這將給人以主要是陸軍將日本打敗的印象,因此海軍部長福萊斯特建議,如果投降儀式由陸軍將領主持,那麼儀式應在一艘海軍軍艦上舉行,此外麥克阿瑟作為同盟國代表籤字,那麼尼米茲就將作為美國代表籤字,以表彰海軍在戰爭中所作出的貢獻。
  • 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這一決定立即引起了海軍的強烈不滿,激發了陸海軍之間根深蒂固的軍種矛盾(此時空軍還沒有成為獨立的軍種),海軍在戰爭中出力甚多,到了勝利一刻,卻讓一位陸軍將領站到臺前,這將給人以主要是陸軍將日本打敗的印象,因此海軍部長福萊斯特建議,如果投降儀式由陸軍將領主持,那麼儀式應在一艘海軍軍艦上舉行,此外麥克阿瑟作為同盟國代表籤字,那麼尼米茲就將作為美國代表籤字,以表彰海軍在戰爭中所作出的貢獻。
  • 侵華戰爭時期,率領日本第六師團的谷壽夫,最終結局怎麼樣了?
    那麼這支惡貫滿盈的軍隊的結局如何呢?我只想說他們的結局是大快人心的,因為他們都死的很慘!(谷壽夫)為了侵華而設1888年,熊本鎮臺改編為日本陸軍第六師團,首任師團長為山地元治中將,兵員一萬餘人。因為第六師團的編成地為熊本,因此也習慣性稱為熊本師團。
  • 滅蜀平吳將領為何結局不同
    率軍平定蜀漢、東吳的將領,可謂一時之才俊,但他們的結局大不相同:率軍滅蜀的鐘會和鄧艾,都死於非命;率軍滅吳的王濬和王渾,卻得以善終。箇中緣由,值得回味。鍾會是徵伐蜀漢的堅定支持者。司馬昭打算興兵伐蜀時,大多數人都不贊成、「屢陳異議」,只有鍾會表示支持。為此,司馬昭任命鍾會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並派人去做鄧艾的思想工作。
  • 圖集:雪恥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日落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親歷歷史:日落東京灣(圖集)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57年前,《大公報》記者朱啟平親歷了日本籤字投降的一幕,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了那血洗舊恥的歷史時刻。下文就是朱啟平9月2日當天的日記。千龍網特別精選了一批歷史圖片,幫世人一起來重溫這一歷史時刻。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10分,我在日本東京灣內美國超級戰艦「密蘇裡」號上,目睹日本代表籤字,向聯合國投降。這籤字,洗淨了中華民族70年來的奇恥大辱。
  • 日本投降後,中國百萬漢奸去哪了,他們的結局有多悽慘?
    在抗日戰爭打響後,為了趕走日本侵略者,無數中華兒女紛紛投身戰場,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鬥爭。不過既然有保家衛國的英雄,自然也有背叛祖國的小人,他們選擇與日軍為伍,甚至還迫害自己的同胞。據統計,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我國的漢奸人數可以說是相當多。
  • 日本海軍孤注一擲的雷伊泰灣海戰,為何卻被日本陸軍將領出言勸阻?
    也是在這種時候,日本海軍拋出了所謂的'捷號'作戰,該作戰計劃包含了四個不同的作戰計劃,分別對應美軍從各個方向發起的進攻,其中'捷1號'作戰就是我們知道的雷伊泰灣海戰。
  • 日落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 四川日報
    日落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10分,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這籤字,洗淨了中華民族70年來的奇恥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