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柬華日報》】(中國減貧故事)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

2020-12-15 中新網福建

  「我們想將臺灣鄉建鄉創的經驗引到大陸來,推動更多兩岸年輕建築設計人參與福建鄉村振興項目。」從2018年起,臺灣見學館創辦人許俊雄多次深入福建鄉村考察調研,帶著團隊參加多屆「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

  在福州市永泰縣長慶鎮,9家臺灣公司已攜手合作,成立長慶嚴選文創設計有限公司。臺灣見學館團隊活化當地「農技站」,以打造「長慶嚴選」作為農技站運營的品牌,對花生、蜂蜜、大果油茶、筍乾等當地農特產品進行品質和包裝上的提升。

  許俊雄看好福建鄉村的發展潛力。他認為,福建多山多村落,保留了很多傳統建築物,「它還保持著原汁原味」;他們將致力於產業活化帶動鄉村活化,培育新型農戶,實現產業升級,促進鄉村增產增收。

  如今,臺灣見學館團隊又在南平市的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光澤縣司前鄉幹坑林場等地展開新的鄉建鄉創實踐,尋找當地產業活化的可行性方向與路徑。

  「婚慶產業有非常大的商機」,許俊雄由此想結合鳳凰梯田、千年古樟、龍鳳瀑布、紅河谷等三樓風光,引入臺灣成熟的婚慶產業經驗,打造一個包含婚紗攝影、森林系戶外婚禮、地方特色婚宴、喜米包裝設計等方面的婚慶文創產業基地。

  臺灣見學館團隊成員柯霈婕說,以三樓村的米來製作「喜米」等在臺灣受歡迎的伴手禮,利用當地物產來打造婚禮文創商品,使當地物產成為婚慶產業的重要元素,還可以將當地物產更好地傳遞出去。

  今年以來,臺灣見學館團隊以三樓村自然風貌為背景設置的十幾個網紅打卡點,受到遊人歡迎。三樓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林春喜不自勝:「三樓村的民宿、農家樂隨著遊客的增多而興起,帶動許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

  近年來,福建從規劃、設計、營造美麗鄉村,到創意、營銷、帶動產業發展,鼓勵臺灣青年建築師和文創團隊來閩助力鄉村振興。據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透露,截至目前,福建累計引進66個臺灣建築師團隊、200多名臺灣鄉建鄉創人才,參與省內30個縣112個村莊的建設。

  因為臺灣青年設計師林智遠領銜的文創團隊進駐,平潭北港村已成為集民宿、文創、餐飲為一體的文創村,集聚30多位臺青常年在此生活工作,短短4年間創辦了近百家民宿,2019年接待遊客60萬人次,旅遊營業收入達2100萬元人民幣。該團隊現已入駐平潭青峰村、磹水村和莆田湄洲島,持續探索「民宿運營+臺創基地」為導向的鄉村產業振興之路。

  來自臺灣大學城鄉所的李佩珍團隊,進駐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村院前社,吸引50多位兩岸青年聯合成立濟生緣合作社,開發鳳梨酥館、麵包館、陶藝館等DIY體驗旅遊項目,修葺古厝為書院,建成綠色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親子教育體驗基地。如今,青礁村已變身為環境優美的閩臺生態文化村,遊人絡繹不絕。

  「我們的目標是用設計點亮鄉村,把他鄉變成故鄉,讓遊人成為家人。」已紮根福建6年的臺青建築師張欣頤,自2014年起率團隊與村民共同開發建設「耕讀李家」景區,把三明市泰寧縣默默無聞的際溪村打造成了大陸鄉村旅遊重點村、閩臺美麗鄉村交流樣板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走出一條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子。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人表示,福建率先推進臺灣企業資質和個人職業資格採認,率先聘請臺灣青年專才擔任社區營造師,首創「兩岸建築師聯合駐村計劃」,為臺灣青年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和創業就業的成長空間,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完)中新社福州12月11日電 (作者 鄭江洛)

【責任編輯:趙樸煜

相關焦點

  • 【柬埔寨《柬華日報》】(中國減貧故事)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
    「我們想將臺灣鄉建鄉創的經驗引到大陸來,推動更多兩岸年輕建築設計人參與福建鄉村振興項目。」從2018年起,臺灣見學館創辦人許俊雄多次深入福建鄉村考察調研,帶著團隊參加多屆「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  在福州市永泰縣長慶鎮,9家臺灣公司已攜手合作,成立長慶嚴選文創設計有限公司。
  • 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
    (中國減貧故事)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中新社福州12月11日電 題: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作者 鄭江洛許俊雄看好福建鄉村的發展潛力。他認為,福建多山多村落,保留了很多傳統建築物,「它還保持著原汁原味」;他們將致力於產業活化帶動鄉村活化,培育新型農戶,實現產業升級,促進鄉村增產增收。如今,臺灣見學館團隊又在南平市的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光澤縣司前鄉幹坑林場等地展開新的鄉建鄉創實踐,尋找當地產業活化的可行性方向與路徑。
  • 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
    (中國減貧故事)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中新社福州12月11日電 題: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作者 鄭江洛許俊雄看好福建鄉村的發展潛力。他認為,福建多山多村落,保留了很多傳統建築物,「它還保持著原汁原味」;他們將致力於產業活化帶動鄉村活化,培育新型農戶,實現產業升級,促進鄉村增產增收。如今,臺灣見學館團隊又在南平市的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光澤縣司前鄉幹坑林場等地展開新的鄉建鄉創實踐,尋找當地產業活化的可行性方向與路徑。
  • 中柬減貧項目:疫情下,中柬一家親
    為落實李克強總理在第17次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提出的「東亞減貧合作倡議」,中國國際扶貧中心會同有關單位,分別在柬埔寨、寮國和緬甸實施了「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其中柬埔寨項目(簡稱「中柬減貧項目」)由四川省扶貧開發局項目中心具體實施。項目村為柬埔寨幹丹省(Kandal Province)莫穆坎普縣(Mok Kampoul District)斯瓦安普鄉(Svay Ampear Commune)的謝提爾普洛斯村(Chheuteal Phlos Village)和斯瓦安普村(Svay Ampear Village)。
  • 臺灣鄉建團隊助力 福建省一批美麗鄉村「結碩果」
    臺灣鄉建團隊助力 福建省一批美麗鄉村「結碩果」 2020年08月05日 08:52:00來源:福建日報   「鄉村振興閩臺合作成果展」近日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推介展示臺灣團隊參與的特色鄉建鄉創項目和文創產品,百餘名來自兩岸建築設計、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通過線下和「雲端」相約,共話鄉建新模式、新理念。
  • 《柬華日報》:河北阜平:從「貧中之貧」到物阜民豐
    以下稿件被柬埔寨《柬華日報》、印尼《訊報》採用:  (中國減貧故事)「脫貧攻堅號角吹響的地方」河北阜平:從「貧中之貧」到物阜民豐  中新社保定12月1日電 題:「脫貧攻堅號角吹響的地方」河北阜平:從「貧中之貧」到物阜民豐  作者 李曉偉 呂子豪  初冬時節,從河北阜平縣城前往駱駝灣村
  • 臺灣鄉建團隊助力 福建一批美麗鄉村「結碩果」
    成果展活動中,兩岸建築設計、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通過「雲端」共話鄉建。身著民族服飾的臺灣青年「鄉村振興閩臺合作成果展」近日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推介展示臺灣團隊參與的特色鄉建鄉創項目和文創產品,百餘名來自兩岸建築設計、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通過線下和「雲端」相約,共話鄉建新模式、新理念。
  • 柬華理事總會歡迎中國援柬教師 肯定其對華教作用
    中國僑網8月30日電據柬埔寨《星洲日報》報導,柬華理事總會於當地時間28日晚上在柬埔寨鑽石島大會堂舉行「2018——2019年度中國援柬教師歡迎晚會」。柬華理事總會會長方僑生勳爵、多位柬華總會領導、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政務參贊左文星、李傑參贊、田玲主任等出席活動。
  • 柬埔寨《柬華日報》:柬埔寨衛生部發布入境新規
    中國僑網11月12日電 據柬埔寨《柬華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當地時間11月11日,柬埔寨衛生部發出新通告,對入境乘客的收費標準和條件做出調整。  具體規則如下:  ——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美國和歐盟,並獲得擔保的外國籍商務人員、公司職員、專家和技術人員在入境柬埔寨須出示多項文件,包括:  1.
  • 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
    中國日報12月8日電(記者 張怡)12月8日下午,根據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安排,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在廈門隆重舉辦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活動,解讀政策、分享經驗,進一步促進閩臺兩地深化鄉建鄉創交流合作。
  • 【柬埔寨·柬華日報】「五一」小長假 中國天眼掀起研學旅遊熱
    刊於柬埔寨《柬華日報》  中新社貴州平塘5月4日電 (石芳 田舉 冷桂玉)5月1日至4日,每天都有上千人上網預定中國天眼科普基地參觀票,吸引中國各地天文愛好者慕名參觀。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坐落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
  • 湄公河畔,中國減貧理念開花結果
    村民走上致富路      中國在第17次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並據此自2017年起在柬埔寨、寮國、緬甸啟動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中方將這3國各兩個村作為試點,派出扶貧專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村民能力建設等活動,為東亞國家減貧提供示範。  在柬埔寨幹丹省莫穆坎普縣斯瓦安普鄉的斯瓦安普村,35歲的單親媽媽斯雷佔塔告訴記者,她以前帶著3個孩子住在一個面積約35平方米的殘破吊腳樓裡,一家人全靠她在金邊建築工地上打工的微薄收入生活。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通過推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保證社會公平和完善政府治理,柬埔寨人民的生活有了顯著改善。2019年,柬埔寨經濟增速為7.1%,貧困率降到10%以下。柬埔寨仍面臨不少挑戰。過去我們主要通過發展農業、旅遊業以及促進商品、服務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促進減貧。如今,我們可能無法單純依賴過去的方式來推動經濟增長和減貧。
  • 柬華日報:柬埔寨損失大量國內外遊客 全年預計損失30億
    據柬埔寨《柬華日報》報導,7月20日,柬埔寨旅遊部國務秘書巴蘇坤在出席技能發展項目(SDP)第二階段(2020-2024)啟用儀式時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柬埔寨損失大量國內外遊客,今年全年旅遊收入預計損失約30億美元。
  • 柬埔寨開辦「快樂雙語通」柬中文翻譯培訓班
    柬埔寨開辦「快樂雙語通」柬中文翻譯培訓班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0月18日19:43   新華網金邊10月18日電(記者雷柏松)由柬埔寨加華銀行資助,《華商日報》主辦的「快樂雙語通」柬中文翻譯培訓班17日在金邊舉行開班儀式,柬王國政府首相首席經濟顧問、加華銀行總經理、《華商日報》董事長方僑生以及柬華理事總會副會長杜瑞通等出席開班儀式。
  • 世界林氏懇親大會在柬埔寨開幕 宗親共聚敘情誼
    中新網11月2日電 據柬埔寨《星洲日報》報導,柬埔寨林氏宗親總會第10周年慶祝會和世界林氏宗親總會第13屆大會於10月30日晚在鑽石島隆重開幕。  文拉尼對柬埔寨林氏宗親總會致力參與國家的建設與發展表示感謝。  她說,通過柬埔寨林氏宗親總會,柬埔寨吸引國內外投資商前來投資,參與發展柬埔寨經濟,增加了就業機會,並引入新科技,為發展國家與減貧工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柬埔寨林氏宗親總會還積極參與柬埔寨紅十字會的人道活動,許多林氏會員還撥出許多私人經費,協助紅十字會帳濟災民。」
  • 臺灣鄉建鄉創青年為閩清鄉村振興獻策
    福州新聞網8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23日上午,第七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臺灣鄉建鄉創青年·登陸第一家園」項目對接會在閩清啟動,一組組團隊依次上臺,把脈閩清鄉村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  據悉,此次活動吸引了臺灣16家建築師事務所、5所臺灣高校、3個行業協會。
  • 柬埔寨柬華總會向華校480名老師發放補貼金
    中國僑網11月30日電 據柬埔寨《柬中時報》報導,柬華理事總會11月28日發布關於全柬華校老師11月份補貼金發放事宜的公告。 據公告內容,柬華理事總會給予全柬華校老師的11月份薪資補貼金,已直接匯到每位老師的銀行帳戶,老師們即日起可領取補貼金。
  • 柬埔寨《柬華日報》: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河南舉行
    柬埔寨《柬華日報》、巴西《南美僑報》、泰國《星暹日報》、澳門《華僑報》等刊發中新社通稿《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河南舉行 全球華人共「網拜」同祈福》:  中新社鄭州3月26日電 (記者 李貴剛 闞力 李超慶)三月三,拜軒轅。
  • 天津工業大學與柬華理事總會籤署協議共建「柬華理工大學」
    中國天津工業大學與柬華理事總會籤署協議共建「柬華理工大學」中新社金邊6月5日電 (記者 黃耀輝)當地時間6月5日下午,中國天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連潔與柬埔寨柬華理事總會會長方僑生在金邊籤署《共建柬華理工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