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一「鞋王」誕生,低調追趕阿迪、耐克,已逆襲成為全球前三
在我們國內經濟飛速發展之下,不少外資品牌都抓住機會拓展了中國的市場。比如說運動市場上,便入住了阿迪以及耐克等等外資品牌。而伴隨著他們的進入,我們國內的本土運動品牌在運動市場的份額就逐步減少,有很多甚至都被直接淘汰。不過,也有一些品牌逆勢增長。其中典型的就是「安踏」。
安踏成「新鞋王」
相信提起安踏,很多的人會想到2017年安踏公布的數據:「6000多萬雙鞋以及8000多萬件服裝」。那個時候便以一個每月就賣出500萬雙鞋的好成績突破了當時國內的運動市場所具有的「困境」。不只是如此,在2018年度安踏也實現241億元的營收,以及41億元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4.4%以及32.9%。而這已經是安踏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了。值得一說的是,在去年安踏集團的領導就表示,如今的安踏已經成為了全球行業第三。由此不難發現,安踏確實是一個體育品牌中的「新鞋王」。
安踏追趕耐克、阿迪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內的運動市場上,一直是阿迪以及、耐克等大品牌佔據主導的市場份額。國內自己的品牌要想獲得大的市場非常難。那麼安踏是怎麼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角色走到了運動市場前端的呢?
主要是因為收購擴張。不過安踏的收購跟很多企業不太一樣,他率先收購的是部分國際品牌。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收購國際品牌可以學習到更多豐富的經驗,同時還能夠加快全球布局的進程。而在擴張自己門店這一方面,安踏也沒有盲目擴張,而是採用了「單聚焦、多品牌以及全渠道」的發展戰略,加深了品牌的知名度,也提高了在全球上的布局。當然,這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安踏堅持了「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原則。通過不斷的創新升級,才讓安踏在高端的運動市場上拿下了一片天。
安踏未來規劃
安踏的領導人早就說過「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到現在,安踏在國內有10057家門店,同時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共有117家迪士尼店鋪和1652家菲拉店,已然完成了一小部分目標。而現在安踏還在逐步擴建,收購了多個國外的知名品牌廠商,大力進軍國際市場。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安踏一直都沒有改變目標,它未來的規劃依舊是——「國際市場」。
總結:安踏如今用自己的成績證明了「安踏,確實永不止步」,期待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安踏還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好的表現。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安踏如今的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