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有這樣一座小縣,位置偏遠,在長期處於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中,顯得頗為低調,但是就是這樣一座偏遠小縣,確奢華而有內涵,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但5A級景區就有2處,而4A級景區有4處之多,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大縣。
這座小縣就是位於豫西南南陽市下轄的西峽縣,西峽縣位於伏牛山南麓,位於河南與陝西兩省交界之處,這裡西與陝西省商洛市接壤,北與三門峽市、洛陽市臨近,東、南分別與南陽市的內鄉縣和淅川縣相接,總面積3454平方公裡。這裡地處兩省交界,距離省會鄭州和地市南陽距離相對都較遠,顯得位置偏僻,從而形成了低調的存在感,然而,西峽縣歷史文化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先後榮獲「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 「中國恐龍之鄉」、「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遊》最佳全域旅遊目的地」等榮譽稱號,是名副其實的低調奢華有內涵。
西峽老界嶺
西峽縣歷史悠久,早在周代就已經出現規模性的封國城池,春秋戰國時期,是楚國著名的軍事要塞,而西峽最著名的文化當屬於重陽文化,這裡被譽為中國重陽文化的發源地。中國的重陽文化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可能就已經存在,而在屈原的詩文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的詩句,算起來,這個重要的節日已有數千年之久,而在西峽縣,其可以看到諸多有關重陽的標記,這裡自古就有重陽的地名,現如今這裡還保存有重陽村、重陽寺、重陽河等諸多地名。
除此之外,西峽還盛產菊花,被譽為「菊文化之鄉」,甚至西峽長期行政屬於「菊潭縣」,而現如今的西峽縣還保存有菊花山、菊花潭、菊花洞等諸多冠以菊花的名勝,菊花是重陽節的重要見證,而西峽縣的菊文化也同樣見證了西峽重陽文化的源遠流長。
西峽重陽文化
西峽縣不僅歷史文化厚重,而且旅遊資源極為豐富,這裡地處八百裡伏牛山腹心地帶,複雜的地質運動造就了這裡奇俊的自然風光,而且境內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高達81%,作為旅遊的主要目的地,這裡擁有中國西峽恐龍遺蹟園、西峽老界嶺等2個國家5A級景區,龍潭溝、鸛河漂流風景區、西峽老君洞、寺山國家森林公園等4個國家4A級景區,五道幢、荷花洞、雲華蝙蝠洞、神仙洞等4個國家3級景區以及國家水利風景區石門湖、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宛西製藥工業園等眾多著名景區。
西峽恐龍遺蹟園
在這眾多的風景區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西峽恐龍遺蹟園,這裡因為發現大量的恐龍蛋化石而享譽全國,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整個遺蹟園與西峽其它景區的自然風光不同,這裡不僅有全國以恐龍蛋化石為主要展品的西峽恐龍蛋化石博物館,還有一座以恐龍蛋化石原始埋藏狀態為特色的恐龍蛋遺址展館,景區內設置有動感影院、有以展示地球滄海桑田變化和生物複雜演化主題的時空隧道,在這裡可以領略滄桑的時代變化,是科學認識的絕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