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次幾個朋友在一起吃飯閒聊,談著談著不知怎麼就話鋒一轉,說到了錢這個問題上。
一朋友說,我幾乎各大銀行卡都有,工商,建設,農業,交通,招商等等,自己聽過的銀行名字,幾乎被他一口氣說完了,說完還一副挺神氣自得的樣子。
另一個朋友問到,你銀行卡這麼多,那你卡裡有多少錢了呢?幾百萬還是幾千萬?
他忽然一愣,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弄得有點如鯁在喉,臉色一下子變得尷尬難堪。也許,是因為沒有想到會有人這樣問吧!他開始支支吾吾起來,同桌的我們見狀趕緊打趣道:哎呦喂!你們談什麼錢啊,先把酒幹了再說。
就這樣,尷尬的氣氛被瞬間緩解不少,也許是被我們這一杯杯冰冷的啤酒帶進了彼此的肚子裡。
有時候,我們總愛特意向別人炫耀,無論它是什麼,只要是自己有的,就會特別想對別人表達,覺得說了以後就很了不起,就會倍有面子,但事情的真相是怎樣的,你自己心裡還會沒點逼數嗎?
你銀行卡有那麼多,可是裡面有多少錢呢?多到足夠讓你有說這句話的勇氣了嗎?若是沒有,那還不如考慮明天吃飯要不要加個雞腿來的更實際一些。
若沒有錢,你銀行卡再多又有何用呢?銀行的錢多嗎,但與你何關?
2.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總愛炫耀自己,那時候我們高中畢業剛剛進入大學,有一次寒假回家聚會,大家不約而同的談起了各自在大學裡的生活和趣事。
他跟我們侃侃而談,說的風生水起,說的精彩萬分,說的唾沫釘子滿天飛,什麼自己加入了多少多少個社團,參加了什麼什麼活動,更為厲害牛逼的是自己又認識了多少多少人。
那種自我陶醉,自我欣賞的樣子有點讓人忍俊不禁。
另一個同學頓時問到,那有多少人認識你呢?
他一怔,被這個問題打斷了原有的思緒,吞吞吐吐說到認識我的人肯定也有的啊!只是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他說這句話的底氣是有多麼的不足。
我們都不再說話,只是彼此間相視一笑,因為無需多言,所有一切我們已經銘然於心。
有時候,我們總是會更在乎那些徒有虛表的東西,即使內在只是一個空殼子。也總喜歡在別人面前呈現出一個很好很厲害的假象,而不管這個假象的背後是怎樣的一番場景存在。
有句話說,你越向他人炫耀的,恰恰說明那越是你所欠缺和不具備的。
就如,真正厲害的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認識你。
就像,銀行卡的數量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銀行卡裡有多少錢。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從某種意義和程度上來說,質量永遠是要優於數量的,只有質變才能達到量變。
可是現在,很多人卻總是將它本末倒置,忘記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還一直自欺欺人,像被蒙在鼓裡一般。
3.
時代喧囂,人的互相攀比,很多時候,我們的虛榮心總是會讓我們的方向慢慢走偏,偏離最初的航線,而我們卻渾然不知,依舊任由它在我們身上作怪。
以為,自己的銀行卡很多,就代表著自己很有錢。以為,自己認識的人很多,就意味著認識自己的人也很多。
如同皇帝新衣裡的那個皇帝,其實,自己早已赤裸裸的站在人們面前,卻以為身穿了華麗的服裝,但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即使連三歲小孩都清楚,我們成人還自以為是的騙自己。
殊不知,要想認識牛逼的人,要想牛逼的人認識你,就得先讓自己先變得牛逼,變得優秀,否者你認識再多的人也沒用,因為沒有人會知道你是誰。
想要證明自己有錢,就好好努力去掙更多的錢,而不是更多的卡,當你掙到的錢多到即使一張銀行卡都沒有,也不用為明天擔心,更不用為生活發愁時。你就會明白只要有錢,卡的多少已不重要。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心也都跟明鏡似的,很多事情無需去特意說明炫耀,只要去證明即可,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桿秤,幾斤幾兩早就心知肚明。
你騙不了別人,所以也不用騙自己。
要知道,語言的表達終究是蒼白和無力的,沒有錢,再多的銀行卡何用之有?
4.
生活中,人與人的實際交往,我們總是只看見或者只在意表面的東西,卻不關心事情的內在和本質。
我們習慣於讓別人憑藉眼睛所能看到的,耳朵所能聽到的來證明自己,卻唯獨忘了,證明是需要內心實實在在的東西的,至於其他所表現出來的假象,誰也不會相信,除了你自己。
就像我們每個人的銀行卡,若是裡面沒有錢,那有多少都只是廢卡一張。
它們本身只是一個媒介和工具罷了,至於它裡面的價值多少,是由你自己決定的,而不是由它們來說明的。
所以,別再說你有多少多少張卡,也別再說你認識多少多少人了,因為如果沒人認識你,如果卡裡沒有錢,一切皆是空談罷了。
古語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無疑這就是一個最好的解釋。正所謂,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有錢,銀行卡自來。
文/陸地上的一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