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65歲老人每天堅持跑15公裡 兩年前曾挑戰馬拉松

2021-01-15 華商網

在商洛跑步圈裡,有這樣一位提起來就會豎起大拇指的老人,雖然已過花甲之年,卻神採奕奕,活力四射。他堅持跑步近20年,勇於突破年齡的限制,挑戰著很多年輕人不敢挑戰的項目——馬拉松,他就是彭文仲。

每天堅持跑步15公裡

1月10日是三九的第三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早上六點,在這樣一個天氣寒冷的清晨,天還沒亮就可以看到一個奔跑在丹江河畔的身影,65歲的彭文仲老人已經開始晨跑了。

華商報記者在跑道邊看到彭文仲老人時,他身著運動服裝、保暖到位,剛剛結束15公裡晨跑。彭文仲告訴記者,自己每天五點半起床,做好拉伸六點整出門跑步,結束後再次拉伸放鬆肌肉。

「天氣好的時候我基本是每天跑,進入冬季之後天氣比較寒冷,因為年齡偏大,在親戚朋友的建議下,我把跑步頻率調整到兩天一次。」彭文仲一邊做拉伸一邊說,「家裡人一開始覺得我把跑步當娛樂活動。當我開始堅持一年四季都跑之後,他們就有些擔心,不過我自己也很注意,每次跑步前都會做好熱身,先慢慢跑再逐漸提速,加上經常量血壓、心跳,家裡人也就放心了。」

為強身健體開始跑步

彭文仲退休前在二龍山水庫從事水力發電工作,退休以後覺得自己身體大不如前,為了強身健體,就接觸嘗試自行車、打羽毛球等運動。可這些運動都得約三五好友一起進行,不能保證每天的運動量,所以後來彭文仲就開始在還是砂石地面的老體育場跑步,一天跑10圈。

在體育場跑了一段時間後,彭文仲將場地換到了有專業跑道的丹江公園,還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跑友。據彭文仲介紹,商洛目前有三個正規的跑步團,團員都比他年輕很多,大家交流時基本以暱稱相稱,他的暱稱「仙鵝湖」在各跑團裡,比他的大名知名度還要高。

跑友花哥說:「老彭叔是我很尊重的一個長者,更是跑團眾多跑友共同佩服的一個老跑者。在愛跑團認識後,他閒聊中告訴我,曾經愛好過很多運動項目,遊泳、騎行、登山、越野……但最後覺得跑步是最簡單、最好的一項活動,要這樣一直跑下去。就連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老彭叔也堅持在家中用跑步機每天跑15公裡,我能一直跑下去與他的不懈堅持有很大關係,他是我們很多跑友的榜樣!」

彭文仲告訴記者,他跑步之前血脂高、心跳快,每天需要吃兩頓藥控制血壓。堅持跑步後,現在已經基本上把丹參片、阿司匹林之類的藥停了,一兩天吃半片藥就可以控制血壓,血脂血糖也降下來了,覺得身體越來越舒坦。

63歲挑戰馬拉松

堅持跑步多年的彭文仲一直有個跑馬拉松的想法,但由於沒有經驗所以不敢輕易嘗試。

「在加入跑團、認識跑友之前,我每天只跑五公裡左右,和跑友們一起我逐漸突破自己,也慢慢接近可以跑馬拉松的距離。」彭文仲說,在跑友們的鼓舞下,他開始備戰馬拉松。

從下這個決定開始,彭文仲從原先的5公裡,逐步突破了10公裡、15公裡、20公裡,最後突破了半程馬拉松的距離。

2019年8月,63歲的彭文仲報名參加「商洛國際馬拉松」,最終以2小時7分的成績,安全、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首次馬拉松比賽。此後,他還分別參加了2020年的「勁酒健康跑中國商洛站」和「丹鳳半程馬拉松」比賽,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跑步已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對於一個嚴肅跑者來說,自律和極簡的生活是必須的,彭文仲就是這樣一個自律、極簡的跑者。他的跑鞋很簡單,他的裝備也很簡單,他的跑步態度更是純粹而嚴肅。

「很多人說,堅持跑步的人個個都是狠角色。因為他們說一不二,定下今天跑10公裡的目標就是10公裡,定下20公裡就是20公裡,只會超越目標而不會放棄目標。」

談及跑步的意義,彭文仲說:「跑步就像奮鬥人生一樣,都需要付出堅持和努力,這已經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未來我也會帶著熱愛一直跑下去!」

來源:

二三裡資訊

相關熱詞搜索:老人跑步奮鬥

相關焦點

  • 鄭州70歲老人每天跑10公裡,每月跑一次半程馬拉松
    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 文圖 在鄭州跑步圈裡,有一群公認的「老炮」,他們平均年齡60歲,卻勇於突破年齡的限制,挑戰著很多年輕人不敢挑戰的項目——馬拉松,今年70歲的葉永亮便是其中一員。1964年夏天,葉永亮考入離家4公裡的開封師院附中,每天上下學都靠跑步,這便成了葉永亮開始跑步最原始的,最迫不得已的動因。 葉永亮說,從那時起,他每天堅持跑步,為了「跑出一個健康的體魄,跑出一個全新的自我」。這一跑,他堅持了54年。
  • 57歲大叔每天早晨跑完43公裡再去上班,是為了……
    「最開始每天跑1公裡,跑著跑著幾個月之後能堅持每天跑10公裡,三高也降了下來,身體好了不少。再到後來每天跑20多公裡。」每天跑步早已經成了他的習慣。跑衢州馬拉松因為需要照顧家中的老人,顏宇慧沒法像很多人一樣頻繁到全國各地跑馬拉松,
  • 牛人李子章12小時超級馬拉松跑了123公裡
    原標題:東營最牛老師李子章12小時超級馬拉松跑了123公裡12小時耐力跑當天,李子章成功堅持跑完12小時,並以123.5公裡的成績奪得男子組第4名。當天,全國各地共有420多名選手參賽,男子組僅有4人跑進122公裡。而就在這次12小時耐力跑之前的5天,李子章剛剛和跑友赴北京參加完2014年北京國際馬拉松,跑完了42.195公裡全程。
  • 鄭州55歲「獻血王」:每天晨跑10公裡 每兩周獻次血
    河南商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宋曉珊/文 劉鴻翔/圖每天早上不到6點,55歲的他便用晨跑迎接新的一天。這樣的生活,他已經堅持了20多年,風雨無阻。除了堅持跑步,他還堅持獻血,一獻就是20年。這些年他獻血230次,大約有450袋。他驕傲地說:「如果一袋血就能救一個人,那我能救450個人。」
  • 他是如何安排時間每天跑一個半程馬拉松的
    在湖南有很多能跑的人,比如45歲跑步回家探母 的鄧良華,跑1500公裡回家見母親,孝心可貴啊。鄧良華平均每天跑70公裡,26天才跑完回到家中。對於熱愛長跑的人來說有時間整天跑在路上實在是一件挑戰自我豐富自我的好事。然而,如果要上班工作就得另論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跑者就是一位上班族。看他是如何安排時間每天跑一個半程馬拉松的。他就是來自湖南株洲跑協的王軍勇,在一家服裝公司工作,除了周末,他很少有時間去外地跑步。
  • 跑步達人8年來每天堅持跑10公裡 耗時8天跑到上海
    27歲跑步達人每天跑10公裡8年來出門辦事能跑就跑17日清晨3時多,寶應27歲的跑步達人吳超就早早起來,開始一天的長跑,隨著天色漸亮,因急著到揚州辦事,他搭乘了一段車。吳超說,他已堅持跑步8年,8年來哪怕是出門辦事,能跑著去的就一定會跑著去,除非很趕時間。
  • 香港老人「環魯跑慈善行」 兩月環跑山東途經8城1200公裡
    「我目前正在青島即墨站進行環魯跑,感謝支持我的跑友。」5月16日,日照遇見跑團跑友葉海林手機上收到這樣一條微信。看著這條微信,他的思緒又被拉回到了一周前。5月10日,隨著一聲哨響,一位香港老人與日照遇見跑團的馬拉松愛好者在市規劃館共同起跑……這位香港老人叫劉宏章,他並不是一位普通的馬拉松愛好者。他年過花甲、身患癌症,但並未放棄生的希望,他要通過馬拉松的方式「拯救」自己、感動癌友。
  • 半馬被改成4公裡 瀋陽80歲老人表示"不過癮"
    「畢竟80歲,雖然平時身體特別好,但還是有些擔心,所以就跟來了,而且偷偷把半程馬拉松給她改成了迷你馬拉松。」她表示。老人在人群中排在中遊,甚至比很多年輕人跑得還快,衝過終點,老人意猶未盡,「我其實想跑10公裡,這個太短了,不盡興。」女兒立刻跑過去,給了老媽一個大大的擁抱,在女兒看來,安全地回來比什麼都強。
  • 從菜鳥到挑戰自我 嘉興男子新加坡跑午夜馬拉松
    (本人供圖) 「呼哧,呼哧,呼哧……」3月底的一個午夜,在市民都已進入夢鄉的時候,遠在千裡之外的新加坡日落馬拉松賽場上,卻有一個嘉興海寧小夥子在賽道上拼命揮灑著汗水。 他叫沈朗浪,今年28歲。 他參加的新加坡日落馬拉松,是亞洲最大的夜間馬拉松賽事。所謂夜間馬拉松,通俗地說就是在夜晚舉行的馬拉松賽事。
  • 41周歲,男,10公裡配速5分36是什麼水平?
    本人今年41周歲,今年遇到疫情,認識到體育鍛鍊的重要性,所以從3月起開始嘗試晨跑,從每天堅持3公裡5公裡,到最近幾天10公裡做了個小測試,5公裡25分多一點,10公裡57分左右,平均配速5分多,請問各位跑步大神,這個水平算什麼水平,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提高?謝謝!
  • 65歲東莞靚姨赤腳跑「北馬」
    而在這三萬餘名選手中,一個60多歲的靚姨赤腳跑馬拉松的身影引起了不少關注,她就是來自東莞厚街的方友仔。方友仔以4個小時45分59秒跑完了北馬因跑團與馬拉松結緣方友仔是東莞厚街溪頭社區人,今年65歲,個頭不高。
  • 54歲女子兩年跑10場全程馬拉松 6個是海外賽事
    張萍和她的馬拉松獎牌牆馬拉松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精神,近年來全國各地馬拉松賽事盛行,它倡導的「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理念,是一股正能量,帶給快速發展的城市一道熠熠生輝的精神之光今年54歲的張萍,幾年前經歷過一次生死考驗,乳腺癌手術後身體也變得很虛弱。2014年底生意上的一次投資失敗,讓她損失慘重。為了排解壓力,2015年4月26日,毫無跑馬經驗的她,竟然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個馬拉松,從此開啟了與跑馬的緣分。
  • 人類跑馬拉松的極限是多少?
    基普喬格本人就是馬拉松世界紀錄的保持者——2018年,他在柏林馬拉松賽事中,創造了2小時1分39秒的好成績。2小時內跑完全馬意味著什麼?你可以在跑步機上試試每小時21公裡的配速。如果你是個健康的普通人,那麼你或許能堅持大約2分鐘。人物「就像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為了創造歷史,就像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一樣。」
  • 171天,一天一場馬拉松,54歲跑友從烏鎮跑到了拉薩
    171天,跑壞五雙跑鞋,平均一天一場馬拉松,沿著著名的318國道,一路從烏鎮跑到拉薩,跑完了4500多公裡!5月6日下午3點多,有著「長跑哥」之稱的54歲浙江桐鄉跑友劉貞前站在布達拉宮前,激動地發了一段視頻:「大家好,我是長跑哥,歷時數月,四千多公裡,烏鎮到拉薩萬裡長跑,今天我已經成功跑到拉薩布達拉宮廣場。」
  • 很多跑者就由十公裡開啟了馬拉松
    對很多跑者來說,10公裡是一個神聖的距離。剛開始跑的時候10公裡有點望塵莫及,而堅持跑步一年以上時,十公裡就成了每天的標配。
  • 昆明跑圈有一位拉風的帥老頭 73歲的他4年來跑了50多場馬拉松
    11月底結束的成都馬拉松賽上,一名留著銀白色長髮和鬍子的老人,英姿颯爽馳騁在賽道的圖片刷屏網絡,他被許多網友稱為馬拉松賽道上最靚的仔。 這位有個性的老人,就是來自昆明的梁護國,跑圈名號「梁小哥」。即將年滿73歲的他,接觸馬拉松運動才短短4年,但已經參加了50多場比賽。
  • 贊,商洛國際馬拉松被評為中國馬拉松·銅牌賽事
    2019陝西舉辦了24場馬拉松賽事(不含山地馬拉松、越野跑、高校百公裡等賽事)。其中13場為中國田協共辦賽事!。(數據來源:中國馬拉松平臺官網) 在去年的比賽中,2019商洛國際馬拉松是陝南地區首場國際馬拉松賽事,也是商洛歷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性體育賽事。
  • 馬拉松,一項勇者的運動!越跑越痛快……
    四級軍士長劉紅磊深有感觸地說,「跑步的真諦,是越跑越痛快。你不挑戰,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能;你不嘗試,永遠不明白跑步有多快樂。只要堅持了,你就會愛上大汗淋漓後的暢快,就會愛上身體漸漸強悍的感覺。」「以前覺得跑步鍛鍊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我這麼年輕,沒必要去堅持跑步。」28歲的烏魯木齊市民李美熙說。但現在,每天走路上班、每周長跑一次的她,已逐漸愛上了跑步。人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命運有無窮的期盼,試圖創造生命的意義。「拿出勇氣,真心面對,在前方遇見更好的自己。」
  • 85歲半馬249,55歲完賽800裡流沙:這些乘風破浪的姐姐,你跑不過
    她曾10次參加攀登中央電視塔賽,9次冠軍,1次亞軍。2009年,北京TNF100越野賽,她奪得女子冠軍,2013年8月UTMB168公裡,她獲得年齡組第三。2018年,55歲的她,完成了常人難以完成的挑戰:八百裡流沙挑戰賽。她用時116:16:50,女子第二。
  • 瀋陽66歲大爺堅持10年馬拉松!昨天,在冰面滑倒離世……
    12月18日凌晨,堅持了整整十年馬拉松的瀋陽馬拉松爺爺——66歲的尚爾順(跑圈名「小紅豆」),在他深愛的跑道上,永遠地離開了。跑友楊文忠:「小紅豆尚哥就這樣跑向了天堂,再次感慨生命的短暫與脆弱。願他在那邊繼續自己鍾愛的馬拉松,永遠快樂。」他曾創造了全馬3小時28分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