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哈爾的移動城堡》中,18歲的少女蘇菲和繼母及兩個妹妹住在一 起,每天在父親的帽子商店工作,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有一次,因為迷路, 蘇菲被英俊神秘的哈爾營救。但妒忌的荒野女巫對蘇菲和哈爾關係產生了誤解, 就對她下了詛咒,把蘇菲變成了一個90歲的老太太。
不知該如何是好的蘇菲離家出走了,獨自一人在空曠的大山上逆風而行的她, 幫助了一個善良的稻草人,在他的指點下,蘇菲走進了魔法師哈爾的移動城堡。
這個神奇的城堡有一個轉鈕機關,隨著它的位置改變,城堡會飛行移動, 周圍的環境也不斷變換,剛才還是鮮花遍布的城市生活,瞬間就變成戰火紛飛、 硝煙瀰漫的戰場。城堡的主人、魔法師哈爾擁有神奇的力量,就像這個國家所 有的魔法師一樣,他接受了國王的號召,用自己的魔法幫助國家進行一場戰爭。 哈爾常常在黃昏後才精疲力盡地回到自己的城堡裡。蘇菲隱瞞了真實的自我, 以清潔工的身份住下來,並和哈爾的小學徒,以及火魔卡西法結下了深厚的友 誼。慢慢地,她開始了解哈爾,試圖在幫助他的過程中,也幫助自己從這個尷 尬的境地中走出來。不知不覺間,外表上最不相配的兩人墜人了愛河。
從移動城堡和世界背景設定來看,《哈爾的移動城堡》基本秉承了宮崎駿的 一貫風格。移動城堡的設定隱約可看出《天空之城》中拉普達的影子,只不過 移動城堡有四條賴以支撐的腿,在地面做蹣跚的移動,除此之外,整個城堡大 體上也歸屬於空中樓閣的範疇。回想宮崎駿以前的作品,從來沒有對機械的大 型設計,那麼「下魚上城」的城堡設計和大部分的鋼鐵結構,再加上遍布的煙囪、滑輪以及輪渡、桅杆式的布局,絕對是影片中最搶眼的存在。
《哈爾的移動城堡》原著是英國作家黛安娜韋恩瓊斯的同名兒童幻想小 說,由於原著的人物設定,使得宮崎駿在《千與千尋》之後,再次選擇了一個 不具有異能力的主人公,他絕對忠於自己對少女作為主角的偏好,只不過蘇菲 比他所有動畫片中的女孩都偏大一點而已。蘇菲雖然在咒語的作用下,外表衰 老成90歲的老人,但她的內心依然保持著少女的天真和樂觀,這種關於年輕和 衰老的、表面和深層的對比,還通過住在移動城堡中的小男孩進一步加深。
蘇菲的善良讓哈爾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使命,他拒絕了國王的戰爭命令, 甚至開始阻止戰爭。但是僅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哈爾的老師、皇家女巫 莎莉曼夫人一直沒有放棄徵召這位得意門生的念頭。陰差陽錯之間,蘇菲回到 了哈爾的過去。原來,哈爾為了得到星之子,放棄了原來屬於自己的人心,這 顆屬於哈爾的人心轉由火魔卡西法保管。沒有了心的哈爾像這個國家所有的魔 術師那樣,擁有了神奇的魔法,卻失去了人類的善惡。
貫穿整部影片的是宮崎駿一貫愛用的暗喻:魔術師為了獲得神奇的法力, 代價是放棄.自己的人心,這就像大多數生活屮擁存權力的現實人物一樣,在擁存力量的時候,往往很難再以一顆正常人的心態去做善惡判斷。這就是權力的代價。
不過,《哈爾的移動城堡》卻不再有《幽靈公主》、抑或是《千與千尋》中 的無奈和對現實的妥協。影片的最後回歸到一種大團圓式的結局上。蘇菲幫助哈爾放棄了星之子,重新從火魔卡西法那裡取回屬於自己的人心。哈爾失去了 強大的魔法,但身上的咒語也被解除,稻草人也變成了一個英俊的王子。戰爭停止了。哈爾和同樣被解除魔法的蘇菲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讓我們從《哈爾的移動城堡》回溯至開始,便可以非常客觀地承認,宮崎 駿是日本動畫產業的中流砥柱,一個最優秀的折中主義者。從技巧上來說,他 的藝術語言一點也算不上前衛,他一直在別人實驗的基礎上耐心地打磨,然而 就是如此,他的技巧反而能讓更多,人領略到。或許宮崎驗這麼做的理由在於, 他明白如果要世人警醒,那他的語言反而要溫和,因為過分刺耳的吶喊有時會 令脆弱的人類掩起耳朵。或許宮崎駿吃了折中主義的虧——那使他不能成為一 個耕耘者,但他更多地佔了折中主義的便宜——他成了 一個收穫者。
其次,他完美地把握了現實和想像的平衡。他讓人知道想像世界的美好, 一切如天花亂墜,看他的作品,就像在人類狹窄的後腦上開了一個廣闊的天窗, 讓人不由自主地相信夢想的力量,因為夢想的存在是人類藉以與神比肩的理由。 但是他也提醒我們,夢想也許正在現實中發生,生活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好好珍 惜和品味的瞬間,我們要從容地面對它,讚美生活中的美麗,但同時也要對生 活中惡的一面作出譴責。
從開始到現在的所有作品裡,宮崎駿的思想是一以貫之且辯證發展著的, 他的世界觀、歷史觀、人生觀和藝術觀有著明晰的脈絡,最終都為建構那個完 滿的「宮崎駿世界」而努力。這個「宮崎駿世界」也許遠遠不是最好或最真實 的,但它卻是目前最成熟和最完整的。
不過經過數次「退休」之說之後,在2008年,年滿67歲的宮崎駿又創作了 新的作品——《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畫作的原型就是宮崎駿的孫子。在這部作 品裡,除了擁有宮崎駿所擅長的唯美畫面、動人的音樂外,他還以自己的小孫 子為原型,融人了自己的家庭故事。挑戰自己不擅長的水彩繪畫手法,親自動 手一幅一幅地描繪場景,作為送給孫子的兒童節禮物。雖然有好事的媒體認為, 此舉是為了緩和他與兒子之間水火不容的矛盾。但不管怎樣,對喜歡宮崎駿作品的我們來說,則是又一次的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