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5歲老人的勵志故事,曾影響一個時代

2020-12-16 圖報

話說最近,時尚界發生了一件大事,被部分中國時尚界人士稱之為「老佛爺」的香奈兒時尚總監卡爾·拉格斐走了(去世了)。

說到卡爾·拉格斐,可能很多國人不是特別熟悉,但是對於時尚界和娛樂圈的人來說,卡爾·拉格斐的名字,可謂如雷貫耳。

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們百家號:圖報細細給你道來。

原來,卡爾·拉格斐是一位國際時尚界的巨咖,之所以用巨咖這個稱謂,是因為「大咖」一詞不足以概括他在時尚界的影響力!

時尚界對他的崇拜,可謂窮盡了辭藻!卡爾·拉格斐背後的光環,有很多,比如時裝界的「凱撒大帝」、時尚界的「老佛爺」、時裝界的「設計鬼才」等等。

但是,在我們百家號:圖報看來,他之所以令整個時尚界如此崇拜,不僅是因為他是香奈兒的時尚總監,還因為他85年的生涯中,有著不平凡的人生經歷。

換句話說,他的勵志故事才最為吸引人,話說他的勵志故事曾影響了一代人,成為一代人的模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來,卡爾·拉格斐的早年,並非是出生書香門第,時尚大家。他的父親只是一位煉乳的商人,母親是內衣銷售員,換句話說,這樣的家庭,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德國,只能算是普普通通的家庭。但是,卡爾·拉格斐並沒有因此埋沒於平凡之中。

14歲那年,他跟隨家人一起,從德國漢堡舉家遷往時尚之都法國巴黎,在巴黎,他完成了學業。

21歲那年,也就是1954年,卡爾·拉格斐開始嶄露頭角,在法國羊毛局舉辦的一次時尚設計大獎賽中,卡爾·拉格斐憑藉新穎的設計風格,一舉奪得外套組冠軍。

要知道,在好手如林的法國時尚界,一個21歲的毛頭小夥子過關斬將,能夠取得冠軍,其實,非常不容易,也非常難得!那次的奪獎,開始讓卡爾·拉格斐在巴黎時尚界漸漸出名。

1955年,也就是第二年,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卡爾·拉格斐被時尚設計大獎的評委皮埃爾·巴爾曼看中,被親自選他作為自己的助理。換句話說,其實,這就是皮埃爾·巴爾曼想培養這個年輕後生。

果不其然,在皮埃爾·巴爾曼的培養和舉薦下,卡爾·拉格斐的設計才能逐步得到展現和發揮。

3年後的1958年,卡爾·拉格斐正式出任時裝屋Jean Patou的設計師,正兒八經地開始走上了職業設計師之路。當時,卡爾·拉格斐只有25歲。

想像一下,在講究論資排輩的巴黎時尚界,一個25歲的年輕人,能夠擔綱一家時裝品牌的設計師,的確不簡單。

但是,卡爾·拉格斐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滿足。在時裝屋Jean Patou幹了5年的設計師後,卡爾·拉格斐選擇了離職,成為一名自由設計師,換句話說,這就是自己出來創業,單立門戶。

在成為自由設計師的期間,卡爾·拉格斐並沒有閒著,而是不斷地學習,學習各國的語言、學習各國的設計理念、學習設計大師們的風格,並在學習中融會貫通,取長補短,正是因為這樣潛心的學習和摸索,為卡爾·拉格斐未來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曾有人問卡爾·拉格斐:你為什麼在成名之後,選擇隱退十來年?

卡爾·拉格斐笑著糾正道:哦,不,那不是隱退,而是給自己充電,我不想止步於此,我想走得更遠一點(Oh, no, it's not retreat, it's recharging itself. I don't want to stop here. I want to go further.)。

原來,卡爾·拉格斐深知:成名太早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步子跨得太大,容易摔跤!

利用靜下心來學習充電的十多年,卡爾·拉格斐的設計本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逐漸確立了自己的設計風格,那就是:遵循傳統時,一定要注入新鮮又不至於顛覆的力量。

上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換句話說,就是設計時裝的時候,既要保持古典美,也要力求與時代同步,注入新鮮的元素,讓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

正是靠著這樣卓爾不凡的設計理念,1972年10月,卡爾·拉格菲爾德設計的 Chloe 1973 春夏時裝系列大獲成功,成為當年法國時尚界的一則重磅時尚新聞,許多法國的媒體爭相報導,頭版頭條上了好幾天!

而在這期間,卡爾·拉格菲爾還為義大利著名奢侈品品牌芬迪 (FENDI)設計了多款作品,讓 芬迪 (FENDI)一舉成為全球時裝界的矚目對象。

然而,讓卡爾·拉格菲真正聲名鵲起,奠定國際時尚界大佬地位的,還是他成為法國著名奢侈品品牌香奈兒的時尚總監之後。

話說1971年的時候,香奈兒的創始人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去世了,她去世之後,因為沒有創意和經營不善,香奈兒逐漸陷入了困境。

到了1983年,也就是可可·香奈兒去世12年後,當時的香奈兒老闆阿蘭·韋特海默,找到了卡爾·拉格斐,說出了自己想復興香奈兒的想法,並誠邀卡爾·拉格斐能夠加盟香奈兒,起初,卡爾·拉格斐並沒有打算去香奈兒。

因為那個時候,他已經是法國著名品牌蔻依的主設計師,但是,在香奈兒老闆阿蘭·韋特海默三顧茅廬,再三邀請下,卡爾·拉格斐最終還是同意加盟香奈兒,與大家一起,將香奈兒這個法國品牌,重新復興。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選擇,不僅讓法國奢侈品品牌香奈兒重新走上了復興之路,成為世界時尚圈的競相追逐的對象,也讓卡爾·拉格斐逐漸佔領了法國時尚第一大佬的寶座。

而就在這期間,卡爾·拉格斐還創立了自己的個人品牌 KARL LAGERFELD(卡爾·拉格斐)。

不僅如此,已過花甲之年的卡爾·拉格斐,還在這期間,涉足了攝影 、文學、廣告、音樂、報業等諸多行業,舉辦過個人畫展,出過自己的書籍,辦過自己的公司,出版過自己的報紙,總之,他想幹的事情,幾乎一樣不納地完成了!

所以,在時尚圈,許多年輕的設計師都非常崇拜他,甚至驚訝他超人的精力。有人戲稱:你看「老佛爺」,真的是太了不起了,就像是吃飽了人參一樣,精力那麼旺盛,不僅精通 德、英、法、意四門語言,而且一生幹了那麼多事情,80多歲,依然還堅持設計,搞創作,真的非常不簡單!

的確,在我們百家號:圖報看來,一個85歲的耄耋老人,一生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確不容易!他的勵志故事曾影響一個時代!

大佬已去,但是大佬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地學習和敬仰

相關焦點

  • 西寧火車站,一位85歲老人獨自坐在售票廳門口……
    一位衣衫襤褸的耄耋老人緊握著工作人員的手感激地說。西寧車站工作人員在與列車長辦理重點交接後,將老人安全地送上了Z224次列車。7月9日,一名高齡老人獨自一人坐在售票廳門口,導購員發現並了解了老人的情況後,立刻通知車間。原來老人從新疆一路乞討著輾轉至西寧,碰上了好心人給她購買了10號回家鄉的車票。
  • 85歲南京老人曾給國民黨駐兵拍證件照 技術好獲贊
    85歲南京老人曾給國民黨駐兵拍證件照 技術好獲贊 現年85歲的老人周培賢可能是六合區年齡最大的老攝影師。從15歲在照相館裡當學徒時,他便開始給六合人照相,用鏡頭記錄70年間六合人的生活變遷。  1945年,照相機遠遠沒有走進普通中國人的家庭。15歲的周培賢來到六合的一家照相館當了一名學徒。周培賢能接觸到這種「西洋玩意」,倒不是因為家境富足,而是被生活所迫,憑此吃上飽飯。  那一年,在六合土生土長的周培賢長成了小男子漢。
  • 沛縣這對85歲的老年夫妻,勤勉勵志,一年創收五萬元……
    80多歲,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是到了本應該頤養天年的年紀,但是,這對來自沛縣邵馬邱集村的老夫妻,卻絲毫沒有「退休」的想法,他們依然做著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自己的家庭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這位老爺爺名叫王德福,今年已經84歲,老人精神矍鑠,幹活乾脆利落,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 《獅子王》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刷新了我對動畫片新的認知
    動畫片《獅子王》真的很經典,第一次看是10歲,在弟弟家VCD看的,之前一直沉迷於國產動畫面,葫蘆娃、黑貓警長、大盜賊啊,反正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系列,在看到《獅子王》之前,覺得國產動畫面是非常好看了,但看了《獅子王》,才給我超級的震撼:原來動畫面的情節是可以這麼完整,畫面是可以這麼豐富
  • 85歲新疆老人千裡迢迢來觀山湖區為了啥?
    1月6日,一位85歲老人特意從新疆和田趕來,帶著在貴陽市經商的兒媳來到觀山湖區,為觀山湖區委、區政府及中鐵置業中加學校送上寫有「中華民族一家親」「 聽黨話、感恩黨、跟黨走」等內容的兩面錦旗。這背後究竟有什麼故事?
  • 85歲老人自製月餅送親友
    85歲老人王業志: 在惠州生活幸福自在 「來嘗嘗,這是我剛做的月餅。」昨日是中秋節,記者來到家住市區麥地的香港籍老人王業志家裡,他熱情地拿出自己做的廣式月餅給大家品嘗。今年85歲的王伯來惠州9年了,他非常喜歡這裡房子大空氣好環境美,晚年生活過得幸福自在。
  • 淄博女子公交車上讓座 85歲老人贈畫表感謝
    一對老夫婦上車後車上只有一個空位,見此情形,一位53歲的女乘客趕緊起身讓座。本是很平常的舉動,令乘客們沒想到的是,一位老人竟拿出一幅自己創作的國畫送給了讓座人。據了解,贈畫老人是一位退休老教師,目前已經贈畫上百幅。讓座女子:起身讓座 得到老人畫作昨天晚上,記者聯繫上了讓座的魏女士。她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 遵化85歲老大爺甘當「義務園丁」!
    遵化85歲老大爺甘當「義務園丁」!最近,榮錦花園一位85歲的老大爺火了究竟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瞧瞧採訪結束後,劉大爺又帶上剪刀繼續「工作」了,「春節前我得把這一片剪完」,對於每一片綠化帶的管理,老人心裡都有規劃。「你看這樣多好看」,看著手中剪得平整又漂亮的冬青,老人十分高興。一位普通的老人,卻用他的堅持改善著小區的生活環境,並在過程中感化他人,成為了小區中自覺維護生活環境的帶頭人。
  • 勵志大課堂《感恩成長》將開播 邀六小齡童加盟
    今天他要感恩的對象是學校唯一的一位老師,在周大龍在國外打工期間,堅守學校的唯一老師——曾慶。因為曾老師的堅守,讓孩子們的舞蹈夢得以延續,而周大龍的感恩方式是召集已經畢業的學生,來到曾經的課堂,以一段激情四溢的拉丁舞,為曾老師獻上自己的感恩之情。
  • 全國只招7名她考上了 常州11歲小提琴女孩的勵志故事
    原標題:全國只招7名她考上了 常州11歲小提琴女孩的勵志故事   原標題: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小學,對於學音樂的孩子來說,那是心中神聖的藝術殿堂。  中國江蘇網9月7日訊 今年,一位常州小姑娘考上了上音附小的小提琴專業,這個專業,全國只招收7名。  11歲小提琴女孩的勵志故事  脖子左側的「榮譽勳章」是這樣來的  6年學琴路就是一部活脫脫的勵志片  中國常州網訊 11歲的宿朵兒瘦瘦的,個子在同齡人裡面偏高。
  • 人生感悟:101歲的摩西奶奶的勵志故事,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101歲的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姜子牙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因為他只是傳說的中的人物,太沒有說服力。這才是我們最應該擁有的,樂觀這是一個真實的勵志故事,非常值得我輩借鑑。為什麼叫「摩西奶奶」,因為她的輝煌是從80歲開始的。
  • 這民族深受漢文化影響,以六十歲為一甲子,老人六十歲要辦回甲節
    朝鮮族歷史上是一個受漢文化影響很深的民族,這種影響體現在了一些日常節日上,比如說天幹地支,採用幹支的方法進行紀年的時候,六十就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數字了,我們以六十為一甲子,因此對於人生來說,六十年就一個簡單的輪迴。
  • 85歲牛犇親自考察捐建養老院!晚年長住老人院,前不久才買新房
    只見85歲的高齡的牛犇老師衣著十分樸素,滿頭白髮,身形稍微有些佝僂,但精氣神看著還是挺不錯的。在他的身旁還陪同的幾位人員,其中還有兩位穿著制服。據爆料網友所言,牛犇老師這是在「攜當地的工作人員實地考察捐獻養老院」。
  • 85歲老人坐計程車,因找不到地址被驅趕下車,司機大罵:你死去吧
    導讀:85歲老人坐計程車,因找不到地址被驅趕下車,司機大罵:你死去吧尊老愛幼,一直是咱們中國的優良傳統。如今的中國式家庭基本上都會有一到兩位老人要贍養,這個贍養老人也成了子女們煩惱的問題,因為大部分的子女都要工作,甚至要加班,沒有太多時間來照顧老人。近日,一位80多歲的老人獨自去醫院看病,在坐計程車的過程中受到了司機的辱罵。司機師傅為什麼要欺負一位80多歲的老人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吧!
  • 貴州一位80歲老人,用22年借款300多萬,打造了一座石頭城
    貴州,是世界知名的山地旅遊大省,有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著名景點也非常多,比如梵淨山、黃果樹瀑布、萬峰林、千戶苗寨等,你知道嗎在貴州還有一個「夜郎國」,是一位80歲老人花費22年時間打造的石頭城,它的名字叫作花溪夜郎谷。
  • 85歲李順載被SBS報導曾壓榨經紀人,火速闢謠後,雙方欲對簿公堂
    文/丁敏君日前,SBS報導稱現年85歲的老演員李順載疑似壓榨經紀人金某,在得知此消息之後李順載及其公司火速否認並表示將會向SBS和造謠者追究法律責任。不過李順載的經紀人金某卻堅稱自己沒有說謊,他還在節目中透露了更多的細節,這也讓整件事情變得撲朔迷離。
  • 澳門旅行中遇見85歲的澳門茶王,曾助中國茶葉走向世界,真了不起
    澳門旅行,總會有一些驚喜不期而遇,可能會在某個轉身看到一個電影裡熟悉的場景,也可能會在某個街頭看到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古建築,又或者在無意間遇上一位特別厲害的名人,比如說我們將要本文給大家介紹的澳門茶王曾志揮大叔便是這樣的典型例子。
  • 85歲老人一早冒著嚴寒騎行30公裡,只為這件事著急
    一位85歲老人撿到了一本汽車行駛證,為此老人冒著嚴寒,騎自行車來回近30公裡,把證件送還到了失主手上。老人叫單紹昌,家住越城區。已經85歲高齡的他,12月2日這天下午在紹興市區撿到了一本行駛證,證件上的地址顯示是柯橋區中國輕紡城東市場。「行駛證上沒有電話,也沒有名字,只有他的公司廠名,東市場。」
  • 85歲老人迷路後騎坐圍牆 警方助其回養老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四川南充嘉陵區,一名85歲老人因迷路騎坐在圍牆上,十分危險。嘉陵公安巡邏民警發現後,將其扶下,並通過移動警務終端和「一標三實」系統查詢到老人信息,最終將老人送回養老院。「星期六(18日)下午,我們巡邏到國道212附近時,看到一名頭髮花白的老人,騎坐在一戶居民院門前的欄杆上,滿臉迷茫,當時我們就懷疑老人家迷路了。」嘉陵區公安分局燕京路派出所民警將老人從欄杆上扶下來,進行詢問。老人約85歲,獨自出門散步迷路。
  • 85歲老人演繹嶽麓山楓香樹之戀
    85歲老人演繹嶽麓山楓香樹之戀 2015-04-24來源:瀟湘晨報 鍾叔河老先生認養這棵古樹已經8年,希望能一代一代傳下去 十幾天前,85歲高齡的鐘叔河老先生就一個人坐在亭子裡,遠遠靜靜地看著古樹,就像他在文章裡寫的,「看見它挺拔精神,自己的精神也覺得好了些。」EFU瀟湘晨報網EFU瀟湘晨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