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咖啡行業浸潤多年的人,不能說十年看盡,但也真的看到了國內咖啡行業的巨大變化,各類咖啡品牌的浮浮沉沉,如過眼煙雲,隨著這種變化與增長,這對一家清醒的咖啡品牌來說,可謂是強大的挑戰,是隨波逐流獲取短利,還是承擔品牌背後的責任,倒下與跨得過去,完完全全是兩種狀態。
基於對咖啡及咖啡西餐行業的熱愛,也總是在思考國內的咖啡行業發展,也有一些自己的思想與見解,借著今天這篇文章的機會,我挑一個國內有十一年歷史的咖啡連鎖加盟品牌--塞納左岸咖啡,說一說自己對於咖啡品牌及咖啡連鎖加盟行業的一些拙見。
1、品牌定位角度:這是一個怎樣的品牌?
塞納左岸咖啡作為此次闡述的核心,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對「國際化思考,本土化發展」的品牌定位,闡述的非常好。相對於市場上的其他咖啡品牌,這種實在的品牌調性定位,讓我看到了這個行業的突破口,沒有盲目跟風。
說實話,如果讓我選擇傳統形式的咖啡館,我90%會選擇星巴克咖啡。同理,多數的咖啡消費者也是差不多的心理,想把如「星巴女」一樣的顧客,變成你的消費者,你只能從品牌調性上下功夫,要有差異化的「品牌存在感」。
塞納左岸咖啡的「咖啡+輕餐」模式,是我比較認同的運營方式,這也是多年觀察國內咖啡館生存發展與盈利狀態得到的結論。為什麼要說「輕餐」,而不是「簡餐」呢?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咖啡消費者對於咖啡店的需求,還是基於咖啡文化更高心理需求,而不是簡單溫飽滿足。因此,不管你如何搭建品牌調性與產品體系,你都不能過多的去跨越這種文化氛圍,不能脫離咖啡的核心標識,要不很容易成為四不像。
「簡餐」對於咖啡館的氛圍還是太重,而「輕餐」則很好的平衡了「傳統咖啡文化氛圍」與「國內消費者飲食文化」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說塞納左岸咖啡「本土化」做的最好的原因。
只是一點點產品細節的差異,卻也顯示了品牌對於國內咖啡行業的了解深度。
2、連鎖加盟行業角度:品牌在做那些後期支持?
為什麼國內開咖啡店這麼多,連鎖加盟咖啡店也異常的火熱呢?其原因咖啡是舶來品,有點高逼格,看似容易打理,關鍵還發現利潤還很高。但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做,和開一家火鍋店麵館有差別,專業性要求非常高(產品技術、店面設計、運營策劃等)。因此通過加盟連鎖的形式就成了最有效的方式。當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內的咖啡市場增速快,豐富的資本都看好咖啡市場,存在巨大的利潤空間。如是如目混珠、濫竽充數幫你搭建一家咖啡店的策劃公司和空殼公司隨之而來。細心觀察,發展路數還真不一樣:
空殼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於投資商的加盟費,因此他們所做的營銷更多的是針對投資商的,大量的廣告或是虛頭的活動都是吸引投資者的眼球以招商為目的,作後期運營支持和品牌建設的,可謂是少之又少。但是真正品牌始終是針對消費者!
關注塞納左岸咖啡,我很驚喜的發現,在它的連鎖加盟服務體系中,它的廣告策劃聯盟以及活動落地路徑都是針對消費者,支持投資商運營的,而且是持續的、有計劃性的,不是這次有,下次沒有的品牌宣傳的。
央視、今日頭條、優酷都屬於成熟型的大型媒體,塞納左岸咖啡選擇與他們合作互動,就需要品牌付出巨大的成本投入,而且這並不像品牌直營的模式,品牌總部可以直接收穫營業額和品牌價值,所有的市場回報都將在投資商的加盟店體現,這種反哺消費者和投資商的做法,在連鎖加盟行業是一種可喜的變化,顯得格外另類。國內的連鎖加盟行業常被人詬病的也是這一點,沒有後期的有效支持,失去了商務部執行連鎖行業發展優勢的本質。只有更好、更完善、更規範的後期運營服務支持標準化運營體系,才能讓連鎖加盟行業發展更好,才能讓投資商更省心。回到咖啡西餐行業,也同樣如此。
3、品牌責任的行角度:更多的擔當,才有更大的發展
咖啡行業想要持續健康發展,就需要更多的咖啡品牌,像塞納左岸咖啡一樣務實的做好、做到後期的有效支持,三位一體(總部、消費者、投資商)品牌共建設,利潤共分享的有機循環新局面。國內目前仍然缺少一個如星巴克咖啡一樣的領導型的本土咖啡品牌,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本土品牌出現,這對國內的咖啡市場,具有標杆的示範作用。品牌的誕生和成長其實跟做人做事一樣,你承擔的越多,你的價值就越大,你的收穫也更多。
從塞納左岸咖啡建立咖啡學院、在雲南布局咖啡豆種植研發基地,區域直營店實戰經營,總部最初EPR系統建設,網際網路+新經濟形勢下雲計算大數據中心的成立,成功打通消費者線上和線下支付(支付寶、微信、拉卡拉)連結構建以品牌自身為基點的「咖啡生態系統」來看,塞納左岸咖啡在後期運營支持,及自身品牌基礎建設不斷完善的力度之大上看,也具備了衝擊頂級咖啡品牌基因,塞納左岸咖啡是有這樣的「野心」的。
不管最後是塞納左岸咖啡,還是其他品牌,相信熱愛咖啡行業內的人,都期待有這樣一個品牌出現。最後,很期待本土的咖啡品牌能出現一個「巨頭」,規範國內的咖啡行業標準,促進國內咖啡行業相關產業的進一步良性發展。在咖啡連鎖加盟方面,期待能有更加完善,有品牌責任心佼佼者出現,不只是塞納左岸咖啡。希望國內的咖啡行業越來越好,也期待未來,我們90%的投資會選擇是一家本土的咖啡品牌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