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的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德園區開園儀式上,杭州聖德義塑化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毅作為發言代表,向現場的嘉賓和企業代表分享了聖德義公司近年來的發展之路。從2007年邁出國門開拓海外市場、積極打造自主品牌,到如今以「跨境電商+海外倉」模式,全面布局跨境電商產業。「十年磨一劍」讓聖德義公司走出了一條線上線下結合、國內國外同步拓展的跨境電商發展之路,成為我市跨境電商領域當之無愧的「先行者」。
與我市眾多傳統製造企業一樣,在2002年,當張毅從父母手中接過公司的接力棒時,聖德義還只是一家以螺絲批為主要產品,為他人做貼牌生產的企業,不但利潤不高,而且生產時間、流程都受制於訂單。「想要擁有主動權,必須走上自主品牌之路。」面對這一局面,張毅決心謀求突變,從2004年開始,聖德義正式開始實施轉型升級5年計劃。張毅坦言,這5年的轉型過程非常難熬和痛苦,一時間失去了很多老客戶,企業生產經營業績也大幅度下滑。但是,他始終堅信只要有了自主品牌的銷售渠道,牢牢把握研發、質量、品牌、銷售四大核心,就可以掌握市場的主動權,就算有再大的困難和挫折,也必須堅定地走下去。
在轉型過程中,張毅重新思考和布局企業的發展,選擇從國外的華人聚居地入手,通過讓利和產品外觀吸引等方式,在華裔華商開設的商場超市裡推聖德義的產品,並且按照客戶的需求主動開發產品,聖德義逐漸與這些華商形成了「魚和水」的關係,產品銷量不斷攀升,成功在海外市場站穩了腳跟。同時,聖德義還開始從國內尋找優質的產品供應商,為聖德義做貼牌生產,把國內優質的五金工具產品嫁接到公司的銷售渠道中。2010年,聖德義設立澳大利亞子公司,在當地租下1200平方米的倉庫,主營自主品牌產品的海外批發和零售。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跨境電商B2C交易平臺大量湧現,使得供需雙方的信息更加透明化,交易方式更加便捷,這也導致了客戶的選擇面更寬,如果再繼續以傳統外貿形式發展下去,市場會越來越窄、客戶也會不斷流失。於是聖德義從2013年起,在澳大利亞的EBAY電商平臺上線自主品牌的產品,正式邁進跨境電商領域,通過電商平臺更好地把品牌產品輸送到終端客戶,直接與消費者點對點溝通。
「轉型升級是品牌建設的前提,品牌建設是轉型電商的成果。」正是堅持自主品牌建設和跨境電商同步進行的戰略,讓聖德義在跨境電商發展之路上走得步穩蹄疾,線上銷售業績直線上升。公司相繼在亞馬遜、速賣通等六大跨境電商平臺上線,共運營了3000多個產品在線銷售,每個月還不斷增加上線新品,並成立兩個電商運營專業團隊,目標在今年內達到4000個在線產品。張毅表示,通過B2C、B2B的線上線下銷售模式,不但使公司的利潤率大大提高,同時也能更好地了解最新的市場動態和客戶需求,從而更準確地開發出適應海外市場的產品。
如今,聖德義的產品已經擁有包括手工具、電動工具、汽保工具、戶外工具等6000多個品種,B2B、B2C供應鏈體系內合作單位200多家。2014年,聖德義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買下2800平方米土地自建倉庫,構建跨境電商和公共海外倉相結合的模式,為100多家企業提供海外倉服務、倉儲配送、庫存管理等一系列服務,開拓線上線下海外營銷渠道。2015年,聖德義實現跨境電商年銷售額500萬美元,公司也從傳統製造商轉型成了實體貿易商,越來越多的國內廠家為其貼牌生產,產品種類突破3000個,不僅其自主品牌在全球市場漸行漸遠,也帶動產業帶上的上下遊企業一起「走出去」。
雖然在跨境電商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張毅已不僅僅滿足於將產品賣出去,一個名為「全球賣和全球買」的營銷策略正在逐步實施,依託公司的跨境電商平臺和海外倉資源優勢,把國外優質的產品進口到國內,進一步拓展業務類型。在聖德義公司的一樓大廳,一間大型的O2O體驗展廳已經裝修完畢,並準備在9月份正式運營,屆時在整個展廳裡,可以直接看到、買到最新的國外各類商品。此外,張毅還透露道,下一步聖德義公司將繼續擴大海外倉規模,準備在已經購買的4000平方米土地,再建一個8000平方米的海外倉,以滿足日益擴大的客戶需求,預計公司今年跨境電商年銷售額可實現60%增長。
(記者 龔一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