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話青春
一、
今天A股小跌,但港股異動,盤中突然急速拉升,截至尾盤上漲1.78%。
盤後,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已向倫敦證券交易所(簡稱「倫交所」)集團董事會提議,將港交所及倫交所兩家公司合併。
據報導,港交所擬以296億英鎊(約合366億美元)收購倫交所。隨後倫交所回應稱:將考慮港交所的建議。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今日稱,這份聲明雖然內容簡潔有限,但意義極其深遠,可謂「一字值千金」。
因為它不僅體現了香港交易所20多年來發展歷史上再一次踏上國際收購徵途的巨大決心,更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不斷深化提升連接東西方橋梁作用的標誌性舉措,也可能蘊含著未來國際金融結構大變革的蛛絲馬跡。
倫交所是歐洲排名第一,世界知名的四大交易所之一,另三大交易所分別是紐交所、納斯達克交易所和東京交易所。
事實上,在規模上,上交所已經超過了倫交所和東京交易所,緊隨其後就是港交所。
本世紀以來,美國的納斯達克交易所和和德國的德意志交易所都有過多次併購倫交所的提議,但最後全部夭折。
今天該中國出手了,這件事如果成了,全球金融板塊的格局都將改寫:一帶一路打通了中歐的物流通道,那麼港交所和倫交所的合併將徹底打通中歐的資本通道,人民幣的國際化地位自然迅速太高。
此外,最主要的是在國際資產:股票、定息、貨幣、大宗商品及衍生工具產品方面的定價權和話語權,這才是核心。
二、
香港股市最近受A股的影響越來越大,跟A股行情頻率的一致性也越來越高,可是港交所想要收購世界第的五的倫交所有多大可能呢?
其實從港交所7年前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4年前支持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滬倫通開通這一系列的邏輯來看,通過的可能性至少有80%。
如果成功了這事必然是利好A股,恐怕大A必將成為全球金融中心,想不成為中心都不行!
港交所合併倫交所的利好釋放需要一個過程,但短期來看,中國不缺國際化資金。目前外資四大軍團入市非常積極:
國際指數資金方面:從6月份以來,幾大國際指數紛紛將A 股納入其中、或者提高權重比例,給A股市場帶來了額外增量,這其中主要包括MSCI的兩次擴容、富時羅素的首階段資金進場、和即將到來的標普道瓊指數。
北向資金方面:從年初截至今日累計流入A股7965億,雖然這部分資金屬於「熱錢」範疇,但它卻實實在在的為A股市場帶來了活力,它們已經是A股市場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也是大外資系列中最活躍的分子。
QFII資金方面:這幾年管理層對QFII額度已經單邊放大式的調整了幾次,今年初從1500億上調至3000億美元,到昨天為止共有292家外資機構拿到了1113.76億美元額度、只用了三分之一的額度,其核心原因是各家外資機構的基礎配額需要審批!
所以這個額度不是資金不願意進來,而是受到了基礎配額的約束,昨天的利好政策就是外匯局取消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限制。QFII資金是外資軍團中比較穩健的一支,對金融和大消費往往是重倉,對中小創中的金融消費往往是隨著時間做增倉,它這個策略為A股在大跌時期提供了一處避風港,所以也是比較受歡迎的,有興趣的可以去觀察QFII重倉板塊。
關於RQFII資金方面:RQFII針對的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那部分資金,最初是僅限制在香港地區,隨著國內券商開發國外市場的過程中也在一路增加,目前大概是開通了20多個國家和大約200家RQFII機構,查詢到的8月份底的獲批數據為6933.02億元人民幣,昨日和QFII一起取消了額度限制,這部分資金的動向並不容易觀察,但與QFII應該是相似的。
外資軍團的2萬億激活A股已是事實,此外上交所還表示在未來三年內把外資持有A股的比例提高至10%,如果按照這比例計算,是不是還有3萬億增量資金在路上?
三、
今天大盤走勢與昨日文章的預判幾乎完全一致,即3005點與3028點之間的盤整,只是今天盤間打破了3005的支撐,所以明天多方理應反攻,同樣觀察三個位置:
倘若大盤守住3005後攻擊3028成功,那表示有迎接中秋節和新行情有馬上開啟的可能;倘若3000點得到支撐,則繼續橫盤震蕩和微微下探的概率大;在戰略上把它當成是小周期的自然調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