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的莫奈狂躁症:莫奈畫展排隊2小時才能入內

2020-12-20 網易時尚

圖說:3月8日,備受關注的「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首日火爆。新民網記者 沈文林 攝

圖:現場購票觀眾需排隊3小時才能進入展廳。 沈文林 攝

趙薇低調現身上海莫奈展

2014年4月19日下午3點20分,此刻,對,就是這一刻,我正排隊在等待進場觀看莫奈特展的人龍裡,據現場維持秩序的保安高喊,在下午5點半左右,我就有機會觀看到大師真跡。忘了帶任何可以消磨排隊時光的物件,於是我只好打開手機,嘗試寫這樣一篇小短文。

在上海淮海路上的K11購物藝術中心燈光昏暗的地下三層,排隊的人像貪食蛇一樣盤著繞過來,繞過去,年輕男女衣著入時,隨時走出來就是街拍範兒—就像關於莫奈特展的新聞圖片上看到的那樣,這樣的良辰美景、才子佳人,不禁讓我嘖嘖讚嘆。K11號稱是全球首個將藝術、人文、自然元素融合的購物中心品牌,第一家K11藝術購物中心開在香港繁華的尖沙咀。這個購物中心品牌計劃到2018年的時候,在中國大陸開設19個K11購物中心。在上海,K11曾在商場內安放一群小豬跑來跑去,為人津津樂道。

這次莫奈特展共展出55件展品,包括40幅莫奈真跡、12幅其他印象派大師作品以及3件莫奈生前所用物品,展品均來自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美術館,由莫奈兒子米歇爾捐贈。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次莫奈專題特展,展覽規格之高可想而知。

特展的票有電子票兌換和現場購票兩種,事先預購特定日期電子票再到現場兌換據說會快一些,但如果你現在打開電腦或手機準備購買電子票,據說已經只能買到5月的了。莫奈特展從3月8日開始,展出至6月15日,至今已經展出43天。傳說在這43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裡,人們都需要排隊超過兩個小時才能入內,就像我此刻被告知的一樣。大上海,真是洋溢著熱愛高檔藝術的氣氛呢。

莫奈作品欣賞:

作為一個特意買了機票從廣州飛到上海,再冒著春雨從酒店打車到K11的熱心觀眾,到了真正接近莫奈大師的第一道關口—地下二層的售票處,就面臨了第一次尷尬。進入售票處的通道口被奇怪的原因堵住了。一對夫婦帶著上小學的女兒站在通道中間,為要不要看糾結萬分,他們四處張望,互相討論。此時,從通道入口的另一端走來一對外國男女,保安將他們領到這家人身後,站在我前面,當時我就愣住了。也罷,反正差不了多少時間。這家人的猶豫持續了兩分鐘,終於外國男女和我都失去了耐性,詢問他們到底是否要去買票,他們才怏怏前行。

票到手之後,順著場內人工圍起來的通道一直拐,可以到達往地下三層的電梯口,中間會路過出售本次莫奈特展紀念品的攤位,出售的商品有印有莫奈畫作的印刷品畫作、畫冊、明信片、帆布包等,一位外國女士向店員詢問睡蓮圖樣的披肩,售價竟高達3000多人民幣。

在電梯口檢票之後,通過電梯到地下三層,真正的排隊才開始。兩三人寬的通道人擠得滿滿,我尾隨在一家人身後,緩慢地前行以及等待。不多久,卻發現身邊不斷有人超越我,擠進人群和人工圍欄中間狹窄的空間裡,先是身材高大、打扮整潔的年輕男人,一邊插隊一邊左顧右盼,仿佛這只是無意之中的行為,繼而是身材瘦小、衣著樸素的少女,再然後……來自身後女士的身體接觸更是不斷摩擦著我的背部和手臂。我不禁想起上個月此時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情形,由於電影節的售票均不劃座,每場電影開場前,觀眾都排成窄窄的長隊等待入場,但並沒有出現這樣頻頻發生身體接觸的情形。

儘管上海是國際大都市,也以崇洋聞名,但看來多是崇洋的中國人。

一大批莫奈真跡現中國:

所幸排隊的時間並不像保安不斷高呼的那麼恐怖的久,半個多小時,我們其實就進入了展廳。真正的挑戰這才開始。從莫奈早期的諷刺畫,到傳世之作,每一幅畫前都人頭濟濟,想要順著展覽次序排隊移動是不可能的事,至少在早期諷刺畫附近,我排了十幾分鐘,仍然處於人群的中間。於是我只好放棄這個念頭,拼命擠出了人群,走向展廳深處的其他展品。其他畫作前聚集的人其實沒有入口處那麼多,但也需要「擠」—如果你曾經到羅浮宮拜訪過《蒙娜麗莎》,大概能想像到那幅情景,不同的是,《蒙娜麗莎》離人群的安全線有幾米之遠,這次的莫奈則沒有。當然,顯然不感興趣的小孩煩躁地在圍欄上爬上爬下這種我們的熟悉的情況自然不會少。人群的推搡和無處不在的身體接觸極易引發不快,在我旁邊,這種缺乏安全距離的不適終於引爆了。只見一個戴眼鏡梳馬尾的姑娘朝前迅速甩動了手肘,我注意到了她一臉的憤怒,遭受「肘擊」的是前方一個白白胖胖的眼鏡男,眼鏡男當時正舉著手機在拍攝其中一幅油畫,轉過身來瞪了姑娘一眼。這時,姑娘的母親過來拉住她,用我聽不懂的上海話叨念了兩句,姑娘喊:「他踢了我一腳!」母親果斷將她拉走,眼鏡男則轉過身去繼續他的拍攝—一切像從沒發生過一樣。

說到拍照,展覽的入口和展廳內均有多處「禁止拍照」的標誌,但依然有許多人像是花100塊錢買票進場就是為了拍下所有展品及其介紹——標準動作是拍一張畫作、再拍說明文字,如此循環,災難性的閃光燈也會不時閃起,和莫奈真跡與眾多路人的合照仿佛也是觀看的一項必選動作。「難道這些畫的圖片和資料在網上找不到嗎?」我充滿了疑惑。隱約地,我聽到維持秩序的保安在人群背後有氣無力地喊著:「先生,這裡不能拍照……」「小姐,這裡不能拍照……」微弱的聲音迅速被人群的嘈雜所淹沒。這一幕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戲劇感,煩躁的感覺更讓人覺得這是「晚年梵谷展」。

「在上海,文藝活動真的很受歡迎,就連一些在北京沒人看的話劇、音樂會,到了上海都能場場爆滿。話說你為什麼不去看草間彌生呢?—哦,草間已經結束了。」我的上海朋友這樣介紹。日本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的展覽在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3月30日於上海展出,爆滿程度與莫奈不相上下,也深受時尚文藝青年們的歡迎。錯過了草間不要緊,與莫奈同期,在中華藝術宮(原世博中國館),還有迄今為止中國展出的規模最大的佛蘭德斯畫派大師作品展在展出—魔都的文藝生活選擇實在豐富。

上個月差不多這個時候,在香港看國際電影節期間,我趁著某個中午溜到了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的展廳,莫奈的《睡蓮》,雷諾瓦的《拿陽傘的女人》、《菊花》和《打羽毛球的年輕女人》,畢卡索的《女頭肖像》和《靜物和漁網》,安迪?沃霍爾的《約翰?列儂》,就那樣呆呆地掛在迷你展廳裡,畫作前沒有攔起,地毯吸收了小心翼翼的腳步聲,同伴間耳語著交談,穿運動裝的觀眾在一米多外久久地看著某個細節,然後靜悄悄地離去。

當然,在酒店的拍賣預展與在購物中心的售票展覽並沒有可比性,是如果是要觀賞藝術,比菜市場還要擁擠鬧哄的環境,顯然不知道該看畫,還是看人了。

不過,儘管在克服種種障礙之下才得以匆匆觀賞,不懂繪畫的我還是被其中某些畫作折服了。我的最愛是《倫敦國會大廈,泰晤士河上的倒影》,經過一百多年,夕陽映在泰晤士河上的餘暉,還在昏暗的河水和建築倒影裡煥發出炫目的碎金,離真跡兩米遠,人就醉了。


延伸:上海莫奈畫展簡介

3月8日,上海將迎來中國內地第一次莫奈專題特展。「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亮相K11購物藝術中心,55件展品全部來自法國 巴黎 馬摩丹莫奈美術館,該館是全世界典藏莫奈作品最多最豐富的美術館之一,展品中既有莫奈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有極其罕見的莫奈少年時代的諷刺漫畫、幾幅首度來到中國內地的巨幅油畫。

莫奈以色彩和光線的精巧運用著稱,他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他熱愛大自然,會不斷旅行、尋找新的風景,從而挑戰新的題材。莫奈的世界不僅限於法國,北歐挪威 、比利時 、英國 、荷蘭 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這次的展品就有莫奈旅行中的作品如 《倫敦 國會大廈》、《挪威柯爾薩斯橋》、《布維爾海灘》等畫作,其中不乏世界聞名的經典之作。從1883年起,他住在吉維尼,成為一位「園林藝術家」。他恣意賞花養花,親手造就了一個絕妙的「水上花園」。吉維尼花園不僅與莫奈的生活密切相關,花園系列作品更是把他的藝術成就推向高峰。本次展品中有《小船》、《紫藤花》、《睡蓮》、《黃色鳶尾花》等知名代表作。


莫奈《小船》

莫奈晚年患白內障但仍堅持創作,1926年幾乎完全失明,憑著心靈感應和對大自然的一往情深完成了最後的輝煌創作。莫奈一生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他所付出的代價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他晚年所創作的睡蓮組畫可謂他藝術巔峰之作。展品有多幅莫奈晚年作品,其中就有知名的《日本橋》、《垂柳》等畫作。


《紫藤花》

多幅巨型莫奈油畫嘆為觀止,創作過程也異常艱辛。展覽展出的4幅莫奈巨型畫作,《紫藤花》3米長、《萱草》1.5米高、《睡蓮》逾2米高、《百子蓮》2米高,如此多的大裝飾作品皆是首次展現。《睡蓮》為莫奈1903年畫風的轉折點,除了越來越接近畫中的對象物,畫作的尺幅也開始改變,帶給觀眾非一般的震撼。


《睡蓮》

展覽中,幾張莫奈少年時代的畫作讓人耳目一新。他少年時期所熱衷的並非中規中矩的素描,而是以誇張但取其神似的諷刺漫畫肖像,15歲時就因此聞名,他為自己作品開出的價格是每幅20法郎。此次展覽展出有莫奈早期諷刺漫畫作品 《小龐特翁德·阿特爾》、《西奧多·佩羅蓋》、《波爾多紅酒》等,被評論家讚譽:「它們是有趣、巧妙而漂亮的,一看就知道,很有才華。 」

莫奈一生有許多良師益友,可以說這些人一路伴隨莫奈成為藝術大師。歐仁·布丹是莫奈一生中最初的並且具有關鍵意義的導師。雷諾瓦、莫裡索、卡耶博特是印象派的重要畫家成員。展覽展出歐仁·布丹的《在海邊》、雷諾瓦《巖礁上的沐浴者》、莫裡索《朱莉·莫奈與她的獵兔狗拉埃爾特》等畫作,都是他們情誼的見證。


莫奈

展覽中的眼鏡、菸斗、調色板,陪伴了大師一生,伴隨他完成無數不朽畫作。這些難得一見的物品及畫作,讓觀眾在鑑賞「印象派之父」作品的同時,走進大師的生活,零距離接觸這位偉大的印象派先驅。

展覽介紹:

本次展覽是中法建交50周年重要慶典活動之一,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次莫奈專題特展。展覽將展出55件展品,包括40幅莫奈真跡、12幅其他印象派畫家大師作品以及3件莫奈生前用過的物品。據悉,本次展覽的展品由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美術館提供,展期至6月15日結束。

本次特展分為「莫奈的朋友」、「莫奈的漫畫」、「莫奈的旅行」、「莫奈的花園」、「莫奈的晚年」五大主題,囊括了莫奈藝術生涯各個重要時期的代表作。其中,藝術家少年時代的諷刺漫畫《小龐特翁德·阿特爾》、《西奧多·佩羅蓋》等,世人甚少得見,而重頭展品《小船》、《紫藤花》、《睡蓮》等,則是莫奈中晚年的代表作。展品中還包括4幅莫奈的巨幅油畫,分別是3米長的《紫藤花》、1.5米高的《萱草》、逾2米高的《睡蓮》、2米高的《百子蓮》。

據主辦方透露,12幅其他印象派大師作品中包括雷諾瓦為莫奈所作的畫像,而陪伴莫奈一生的眼鏡、菸斗、調色板3件生活用品也一併展出。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魔都的莫奈狂躁症:莫奈畫展排隊2小時才能入內
    新民網記者 沈文林 攝圖:現場購票觀眾需排隊3小時才能進入展廳。忘了帶任何可以消磨排隊時光的物件,於是我只好打開手機,嘗試寫這樣一篇小短文。在上海淮海路上的K11購物藝術中心燈光昏暗的地下三層,排隊的人像貪食蛇一樣盤著繞過來,繞過去,年輕男女衣著入時,隨時走出來就是街拍範兒—就像關於莫奈特展的新聞圖片上看到的那樣,這樣的良辰美景、才子佳人,不禁讓我嘖嘖讚嘆。
  • 上海莫奈畫展異常火爆 觀展需排隊數小時
    原標題:莫奈畫作上海展出 偷拍「睡蓮」者屢禁不止   據《i時代報》報導,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畫展在申城開展的首個周末遭遇超負荷客流,原本預計每天接待1500人,上周末兩天就接待了超6000人(周六3500人,周日截至16點已超2500人)。主辦方表示已竭盡所能,呼籲觀眾錯峰前往,畢竟展覽為期3個月。
  • [上海] 莫奈畫展主辦方呼籲「文明觀展拒絕偷拍」
    [上海] 莫奈畫展主辦方呼籲「文明觀展拒絕偷拍」 發表時間:2014-03-10   來源:上海文明網 有觀眾拿出手機偷拍莫奈畫作   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畫展在申城開展的首個周末遭遇超負荷客流,原本預計每天接待1500人,上周末兩天就接待了超6000人(周六3500人,周日截至16點已超
  • 莫奈曠世真跡 「《日出·印象》」150年來首次登陸魔都
    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 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其莫奈藏品絕大部分來自於莫奈兒子米歇爾的捐贈,他向該博物館捐贈了超過100幅作品。
  • 《莫奈.日出印象》畫展
    今天和好友姜琍珍去欣賞了兩個畫展——《莫奈.日出印象》畫展和《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油畫展。
  • 網上已在預售莫奈畫展門票 《睡蓮》三月在滬「盛開」
    [摘要]12年前的夏天,上海博物館辦過一場莫奈畫展,雖只有2幅作品,卻引來八方觀眾排隊觀看。此後,莫奈作品多次來過上海,但大多是零零散散的。40幅莫奈作品均出自其子捐贈12年前的夏天,上海博物館辦過一場莫奈畫展,雖只有2幅作品,卻引來八方觀眾排隊觀看。此後,莫奈作品多次來過上海,但大多是零零散散的。
  • 莫奈作品
    印象出自其代表作印象·日出的標題。《日出印象》《日出·印象》創作於1872年,描繪的是從遠處觀望阿弗爾港口晨霧中日出的景象,是一個充滿了陽光和歡快的色彩世界。《草地上的午餐》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
  • 莫奈《睡蓮》成都展出排隊2小時 樂見沒有「排大隊」的博物館熱
    有觀眾為了看一眼正在成都博物館展出的莫奈的《睡蓮》,長途奔襲不說,起早排隊兩小時後,才剛剛抵達「距離入館還需排隊等候約30分鐘」的告示牌,進入展廳還要因為限流再等半小時。文物大省陝西更是盛況空前,據該省文物局統計,2017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共有1436萬人次觀眾在陝西文博單位裡體驗傳統文化、了解中華文明、追尋文化記憶。
  • 看莫奈日出·印象畫展,看什麼
    2看莫奈的印象1872年,莫奈創作了日後揚名於世的《日出印象》。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莫奈的故鄉勒阿弗爾港口日出的景象。在1874年3月25日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這幅作品展出。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
  • 「流光溢彩·印象永駐」莫奈畫展
    art space展覽介紹一、展覽簡介「流光溢彩•印象永駐」莫奈畫展由巴黎馬摩丹莫奈美術館、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K11 Art Foundation聯合主辦、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特別支持的「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將於2014年3月8日—2014年6月15日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B3層chi K11
  • 早鳥 | 莫奈曠世真跡 「《日出·印象》」150年來首次登陸魔都
    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其莫奈藏品絕大部分來自於莫奈兒子米歇爾的捐贈,他向該博物館捐贈了超過100幅作品。識別二維碼即可購票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它興起於19世紀六七十年代,得名於1874年的一次畫展。
  • 莫奈故居,法國小鎮吉維尼
    二月的法國天亮得很晚,那天早上,我們從巴黎出發去吉維尼小鎮克勞德·莫奈故居。出巴黎城大約8點來鍾,天邊一片漆黑。天色漸亮,我看著郊外之景,漫不經心地這麼想著,莫奈肯定個性非常強之人,而且喜歡親近大自然,要不然,他不會逃離巴黎城來到這個偏僻的鄉村。約莫一個小時就到了這個村子,從村口進到莫奈住過的地方,不過幾百米。
  • 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莫奈和印象派大師絕世真跡將登陸魔都
    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經典館藏、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其莫奈藏品絕大部分來自於莫奈兒子米歇爾的捐贈,57幅法國國寶級大師巔峰巨作、《睡蓮》、《紫藤》、《玫瑰》等多幅巨型莫奈油畫、雷諾瓦、馬奈、德加、莫裡索等印象派大師之作雲集
  • 莫奈——是印象派大師,也是花藝師和園藝師
    畫展,真跡啊!迫不及待地去看了,排隊進展廳就排了一個多小時,看《日出·印象》又排了一個小時,我低估了十一上海的人流量。不過不用出國就能看到莫奈的畫展,還是相當開心的,省下一個億。這次畫展持續到明年1月3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 莫奈的世界
    這是一部宏偉史詩,是莫奈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第九交響樂」。最近,《睡蓮》將再次公開拍賣,這是該畫1962年最後一次展覽後,近60年來的首次現身。據英國蘇富比拍賣行消息,拍賣時間定於6月14至19日,估計成交價約3500萬英鎊(約2.42億元)。
  • 新書《莫奈的花園》走入莫奈半生打造的靈感源泉
    作為耗費莫奈半生精力親自打造的花園,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植物充斥其中作為創作的靈感源泉,花園一步一景,處處是莫奈畫作的靈感對照精美的攝影記錄,多角度展現莫奈花園中最動人的四季景色細膩的文字敘述,揭示莫奈在此居住半生的喜怒哀樂
  • 莫奈:日出印象,給2020的我們帶來了什麼?
    再次回到上海,從一位搞藝術的友人那裡得到了莫奈展覽的消息,筆者平時對藝術領域關注不多,但也是從小就知道梵谷莫奈,大名鼎鼎的日出印象也是早有耳聞。當時就決定十一假期一定要抽空去看看,也提高一下自己的品味。
  • 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風景畫選
    莫奈於1866創作的《Camille》和《The Woman in the Green Dress》為他博得了廣泛讚賞,這兩幅畫也是以他的未來妻子Camille Doncieux為主題的眾多作品之一。普法戰爭(1870年7月19日)爆發後,莫奈前往英國避難。
  • 周末精典《莫奈的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每個人都在排隊,只為拍攝下保價15億歐元的莫奈畫作,存入手機,發在票圈,卻也沒有仔細多看一眼原作。這是在上海參觀莫奈的畫展看到的拍攝到的。這些都是一切圖片無法賦予的~筆觸、色彩、層次...這些的確要專業學畫的人才會看更深,但是大家一掃而過的那種狀態真的是很驚,畢竟今天開幕的人超多,連上個三樓展廳的電梯都要排隊很久很久
  • 「睡蓮」主題畫展,向莫奈致敬
     提示:點擊上方"新民晚報"↑免費訂閱印象派的旗幟人物莫奈翻開了西方現代繪畫史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