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報名正當時,不曉得還有沒有同學依然在猶豫:考,還是不考?考,一大筆學費,三年光陰,畢業後好工作照樣難找,考試本身更是一道坎;不考,無數用人單位標明「碩士以上學歷」,本科生的工資總是低到只能填飽肚子……
To be or not to be,這是一個問題。哈姆雷特沒搞明白,很多同學也沒搞明白。
因此,建議困惑中的同學們想想以下幾個問題,也許就能想通該「to be」還是該「not to be」了。
一、所學專業是否需要繼續深造
筆者以為,是否考研,首先要從自己所學的專業來判斷。
如果你學的是數學、天文學、哲學、海洋科學、生物工程這樣的理論研究型專業,那麼只要條件允許,考研是不錯的選擇。不然,一個學數學的大學本科生畢業了去哪裡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師範類除外)?這類專業的特點是學術性強,就得鑽進去深入研究才會有名堂,自然是讀的書越多越好,學歷越高越好,越「研究」越好。再加上導師和前輩們的提點,說不定還能早日略有小成。
如果你學的是新聞傳播、建築、醫藥、國際貿易、計算機等偏重實踐性的專業,那麼還是及早就業的好,讀研可以工作後再做打算。實踐類專業的特點是實際重於理論,「事實勝於雄辯」,想在這一行當中如魚得水,就得親身在其中摸爬滾打,才能學到第一手的技能,這些都不是坐在實驗室裡埋頭研究能掌握的。比如你新聞專業畢業做記者,就得實地跑採訪,甚至經歷無數次拒訪,才能弄明白水有多深,怎麼刨才能挖到獨家。而且,實踐性專業的用人單位更看重工作經驗,一個跑了三年採訪的職業記者,一個剛畢業的新聞學研究生,你說誰更有競爭力?
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的高級白領中,62%的人所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無關或關聯不大。因此,學什麼專業並不是考研與否的唯一決定因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是重要判斷標準之一,即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
想將知識分子進行到底,就喜歡研究點學術,對實驗室和研究所氛圍有偏愛的,考研自然是不二法門;想早早進入職業領域把自己打磨成資深職業人士的,還是先工作,穩定後再考慮進修。想再經歷些知識資本積累,為就業增添砝碼的,考研;想證明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的,別考。想當科研人員研究出點名堂的,考研;想多掙錢早日小資的,或者就想安安穩穩過活的,別考。
甚至,還沒想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人的,也不妨考研,一邊學習一邊慢慢想自己這輩子的規劃,因為一旦工作,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了。
三、個人興趣
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就是考大學時因為種種因素限制,沒有考入自己心儀的專業,大學畢業時發現自己並不想從事所學專業範圍內的工作。對於有想法的人來說,這種情況有兩種解決辦法:一是本科期間一邊學習自身專業,一邊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並積極進行實習,畢業即「改行」;二是通過跨專業考研,實現改變專業和就業方向的目標。
如果你正處於這樣的狀況,又錯過了大學四年學習「第二專業」的時機,建議選擇考研。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今後無論在哪個行當裡撲騰,興趣在此,不但利於身心舒暢、工作順利,也更容易獲得自身能力和社會地位的提升。如果你對自己的工作提不起興趣,自然是敷衍了事,各種提升便無從談起,更重要的是容易失掉生活和工作的好心情。
記住,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不要為了一時的利益而妥協,否則將來很容易後悔。
同樣,也不能為了一頂研究生的帽子隨意選擇自己的專業,不求專業,只求考上,為了考研而考研。如此這般,舍掉的東西遠比得到的多。
四、自身實力、經濟基礎及其他
影響考研的因素還有自身實力(即考得上或考不上)、經濟基礎(取消公費後讀研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未來就業趨勢等,但這些相對於上述三點來說均屬次要因素,綜合進行考慮即可。(編輯:胡慧)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