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如何名列戰國七雄

2020-12-15 和我一起讀歷史

戰國七雄有一個特殊的成員,韓國。

這個國家從立國之初到被秦國滅掉,從來沒有取得過讓人亮眼的成績,更沒有主導過戰國的局勢。

那麼,這樣的一個國家,他為什麼能夠命令名列戰國七雄之一呢?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他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盟友。

韓國是三晉之一,甚至有一種說法,戰國就是從三家分晉開始的。

除了韓國之外,趙國、魏國兩個諸侯把諾大的晉國一分為三,三家分晉之後,很快就在魏文侯的帶領下形成了攻守同盟。

經常聯合起來對周邊發動戰爭,所以雖然依靠韓國本身的國力在戰國七雄中是吊車尾,但是有魏國趙國兩個國家幫襯著,他也能牢牢地坐穩戰國七雄的位置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韓國有點類似於二戰結束之後的法國。

第二,軍隊的戰鬥力還不錯。

能夠名列戰國七雄,僅僅依靠盟友的幫助還稍顯不夠,畢竟,到了戰國中期,韓趙魏三家也起了矛盾,這個時候就需要韓國自身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才能生存下來。

韓國軍隊的戰鬥力還不錯,曾經在魏惠王時期單獨抵抗魏國主力魏武卒部隊的攻擊,給孫臏馬陵之戰提供了機會。

同時,韓國擁有非常先進的弓弩的製造技術,可以說在當時獨步天下。

尤其是腳踏弩可以接連發射,應該算是諸葛弩的高配版,遠程攻擊能力應該要在秦國之上。

所以,雖然韓國的國家小人口少,但仍然有能力面對強敵的時候給予對手重大的殺傷。

最後,巧妙地利用了戰國其錯綜複雜的形式。

別看韓國不大,但是該國的外交水平卻非常厲害,很多重大的事件都有參與。

戰國初期,韓國與魏國、趙國一道結成同盟。

戰國中期,韓國和山東其它五大強國結成同盟對抗強秦。

即使到了戰國後期,仍然積極聯絡周邊國家和秦國對抗,最著名的就是利用上黨郡的歸屬挑起了趙國和秦國兩大強國的戰爭。

別看戰爭以秦國的勝利而告終,但是也讓秦國付出了三十餘萬人的傷亡代價,大大推遲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

所以,雖說韓國在戰國期間一直沒有成為主導者,但照樣有資格位列戰國七雄之一。

相關焦點

  • 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如何名列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有一個特殊的成員,韓國。這個國家從立國之初到被秦國滅掉,從來沒有取得過讓人亮眼的成績,更沒有主導過戰國的局勢。那麼,這樣的一個國家,他為什麼能夠命令名列戰國七雄之一呢?經常聯合起來對周邊發動戰爭,所以雖然依靠韓國本身的國力在戰國七雄中是吊車尾,但是有魏國趙國兩個國家幫襯著,他也能牢牢地坐穩戰國七雄的位置了。從這個角度來看,韓國有點類似於二戰結束之後的法國。第二,軍隊的戰鬥力還不錯。
  • 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如何並列七雄的?
    戰國有七雄,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國是戰國時期最頂尖的存在,而其中的韓國爭議頗大,一是因為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國的,二是戰國時期韓國實在是沒有幹什麼事,存在感極低,如果不是列入戰國七雄之一,很少有人能記住這個國家。韓國的實力真的很低麼?韓國為何會被列入戰國七雄之一?
  • 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如何並列七雄的?
    戰國有七雄,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國是戰國時期最頂尖的存在,而其中的韓國爭議頗大,一是因為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國的,二是戰國時期韓國實在是沒有幹什麼事,存在感極低,如果不是列入戰國七雄之一,很少有人能記住這個國家。韓國的實力真的很低麼?韓國為何會被列入戰國七雄之一?
  • 作為戰國七雄之中不起眼的存在,韓國究竟有多浪?答案你想不到!
    秦、齊、楚、燕、趙、魏、韓,戰國七雄之間的合縱連橫、縱橫捭闔,毫無疑問演繹了一段 精彩絕倫的時代。但是在這七雄之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便要數韓國了。如果我們單純只是從歷史課本上了解韓國,那麼這是一個極為容易被忽視掉的國家。但是為什麼偏偏韓國又能夠位列七雄之中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
  • 作為戰國七雄之中不起眼的存在,韓國究竟有多浪?答案你想不到!
    秦、齊、楚、燕、趙、魏、韓,戰國七雄之間的合縱連橫、縱橫捭闔,毫無疑問演繹了一段 精彩絕倫的時代。但是在這七雄之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便要數韓國了。如果我們單純只是從歷史課本上了解韓國,那麼這是一個極為容易被忽視掉的國家。但是為什麼偏偏韓國又能夠位列七雄之中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
  • 戰國七雄中,存在時間最久的諸侯國是哪個?是楚國嗎?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早在西周時期,周朝分封的諸侯國至少在100個以上,這些諸侯國遍布各地,很多甚至在史料中幾乎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
  • 告訴你戰國七雄中看似最弱小的韓國到底有多牛
    戰國七雄中提到齊國我們想到孫臏、鄒忌,提到秦國我們想到商鞅、秦始皇,提到魏國我們知道信陵君,提到趙國我們知道趙武靈王,提到楚國我們想到屈原,而提到韓國我們好像想不到什麼名人或者什麼大事,可以說七個國家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就是韓國,而從當時的疆域來看,韓國的疆域面積也是最小的,那這個領土弱小、存在感不強而且又是七雄中最先滅亡的韓國,是如何在夾縫中生存,又是如何在戰國這一諸侯爭霸的亂世中將國祚延續近200年的呢
  • 韓國那麼小,為什麼還是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七雄,秦楚燕齊韓魏趙,每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歷史與輝煌時期。比如楚國,最輝煌的時候,問鼎中原,其他諸侯國都為之側目;再如齊國,齊桓公時期,任用管仲,將齊國直接送上了諸侯首位(春秋時期);魏國、秦國在戰國時期也有非常厲害的諸侯國,韓國最輝煌的時候應該是在申不害時期的韓國,這個時候的還存在著很多其他的諸侯國,為什麼韓國會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呢?
  • 戰國七雄中,韓國弱到何等程度,區區六個字令聞者落淚
    三家分晉後,中國歷史從春秋進入戰國時代,諸侯數量大幅減少,其中齊、楚、韓、趙、魏、秦、燕七國被後世稱為「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中,齊、楚、趙、魏、秦、燕六國,至少都有過一時輝煌,都曾是一時最強之國,唯獨韓國僅有一個「勁韓」之稱,卻幾乎一直備受挨打、從未強過,堪稱倒數第一。
  • 歷史上真實的戰國七雄實力排名,戰國七雄是怎麼形成的
    歷史上真實的戰國七雄實力排名 經歷了春秋時期的大篩選,在弱肉強食的混戰中,數量眾多的諸侯國減少到了個位數。一直到了戰國時期,僅僅是剩下了7個諸侯國,他們並稱為戰國七雄,分別是齊國,楚國,趙國,韓國,魏國,燕國和秦國。戰國初期的時候,戰國七雄的實力排名是魏國,楚國,齊國,韓國,趙國,燕國和秦國。
  • 韓滅鄭之戰:韓國消滅鄭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還是天子,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其中,就鄭國來說,就是被韓國消滅的。
  • 戰國七雄中最無能的國家,為什麼是韓國?
    呂海峰話說,在我國的古代歷史長河中,戰國七雄也曾經是一段較為重要的歷史時期。而就在這一時期當中,有的國家是逐漸崛起,就如秦國,最終統一了中國。然而,有的國家,卻從它剛剛成立時,就像一個早產兒,是軟弱不堪。尤其是,其中的韓國,更是最為懦弱,平時只要和別的國家開戰總是以失敗告終。
  • 戰國七雄中,倒數第一的國家,滅亡之前慘到僅剩一郡之地
    三家分晉後,中國歷史從春秋進入戰國時代,諸侯數量大幅減少,其中齊、楚、韓、趙、魏、秦、燕七國被後世稱為「戰國七雄」。戰國七雄中,齊、楚、趙、魏、秦、燕六國,至少都有過一時輝煌,都曾是一時最強之國,唯獨韓國僅有一個「勁韓」之稱,卻幾乎一直備受挨打、從未強過,堪稱倒數第一。
  • 戰國七雄中,韓國弱到何等程度,區區六個字令聞者落淚
    三家分晉後,中國歷史從春秋進入戰國時代,諸侯數量大幅減少,其中齊、楚、韓、趙、魏、秦、燕七國被後世稱為「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中,齊、楚、趙、魏、秦、燕六國,至少都有過一時輝煌,都曾是一時最強之國,唯獨韓國僅有一個「勁韓」之稱,卻幾乎一直備受挨打、從未強過,堪稱倒數第一。
  • 名列戰國七雄的韓國,家裡有礦,夾縫中生存卻被秦國第一個攻滅
    韓國、趙國、魏國被稱為三晉,同氣連枝,相互倚靠。但韓國始終是三晉乃至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在戰國時代存在感一直不強,從興起到滅亡,大多數時候都波瀾不驚,被實力大國來回碾壓。長期處於弱勢地位的韓國,並非一無是處,它也曾經掙扎過,但在夾縫中根本找不到翻盤點,眼看著列國爭相崛起,被動地在戰國舞臺上演出,自己卻最終成了戰國七雄中第一個被秦國兼併的國家,拉開了「秦王掃六合」的序幕。戰國初期短暫高光的新生諸侯韓國韓氏是原本晉國世襲卿大夫家族,出自晉國宗室,是曲沃桓叔的後裔。
  • 戰國七雄中韓國最弱,為何能支撐那麼久
    在戰國時期,曾經有7個很強大的國家,它們被人們稱為戰國七雄。韓國正是屬於七雄中的一國。是其中地盤最小,實力最弱的,最不起眼的。即便是這樣,韓國這個小國家能在當時七雄之中有一席之地肯定有些秘訣。韓國始終能堅守國家,建國時間是公元前30年建立,公元230年被秦國滅掉。
  • 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是哪個?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早在西周時期,周朝分封的諸侯國至少在100個以上。不過,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 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諸侯國是哪個?
    那麼,問題來了,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是哪個?地理位置最差的諸侯國又是哪一個?對此,在筆者看來,在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諸侯國應該是秦國和齊國,而最差的就是韓國。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差的是韓國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諸侯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對於韓國來說,地理位置最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這是因為韓國的疆域面積相對較小。在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的互相攻伐,目的自然是為了爭奪地盤。
  • 韓國明明推行了 「申不害變法」,為何還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國家
    到了春秋末期,魏趙韓三家聯手消滅智氏,並在戰國初期瓜分了晉國,成為魏國、韓國、趙國這三個諸侯國。與此同時,田氏代齊的發生,促使戰國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國、齊國、韓國、魏國、趙國、楚國、燕國七雄並列。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的較量,往往還講究一個名正言順。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戰爭則是更加殘酷和頻繁了。
  • 戰國七雄當時的都城,都是現在哪?
    到了戰國時期,七雄並起,雖然那個時候周王室仍然存在,但是已經名存實亡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實行郡縣制,分封制徹底消亡。不過在後面的漢朝和晉朝也實行過分封制。戰國七雄和周王室的都城在哪兒,現在又是哪些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