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廚房淘米,熊孩子一番操作讓寶媽崩潰,家裡的菜都進了廁所

2020-12-15 十分父母

如果你現在捨不得教育你家的「熊孩子」,那麼他以後不如社會,自然會有人「教育」他。

編 輯:柔山

「熊孩子」可以說是一種神奇的物種,他們可以很輕易的就惹怒老師、家長,而大多數的家長、老師還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今天要說的這個「熊孩子」,可是讓點沒把她老媽氣暈過去,寶媽淘米的功夫,娃就在廁所給寶媽個「驚喜」,這個「驚喜」似乎有點大了。

媽媽在廚房淘米,熊孩子一番操作讓寶媽崩潰,家裡的菜都進了廁所

每周日都是寶媽帶著軒軒去超市大採購的日子,這一天也是軒軒最興奮的日子,因為自己可以在超市裡「大顯身手」了,就這樣母子倆大包小包的回到了家。

母子二人到家之後,由於太累了,寶媽就把買回家的東西先放到了一邊,想著等老公回來再收拾這一攤子東西。

寶媽在屋裡躺了一會,然後打算去廚房淘米,寶媽也沒注意軒軒在房間裡做什麼,過了一會寶媽開始喊軒軒,可是軒軒半天也沒有回應。

寶媽趕緊從廚房出來去房間找軒軒,沒想到軒軒不在自己房間,也不再客廳,最後還是在廁所找到的兒子。

沒想到,打開廁所門,裡面的一番景象可是讓寶媽差點沒站穩,只見今天辛苦買回來的菜都被兒子放進了廁所,而且馬桶已經放不下任何菜了。

周邊還堆放著很多的蔬菜,寶媽看了一眼軒軒,發現軒軒還玩的很起勁,絲毫沒有想理自己的意思。

只見軒軒一會拿起土豆、一會拿起西紅柿,似乎在考慮那個放進馬桶更合適?寶媽靠在門口作為支撐。

相信此刻的軒軒媽,心中一定開始默念:這是親生的,這是親生的,不能打不能打。不過任憑誰看到這個場景,也很難不心生怒火,看來軒軒媽還是有「定力」。

不過接下來軒軒的解釋,可是讓寶媽苦笑不得,更多的還是無奈啊。

菜都進了廁所,兒子的回答讓寶媽很無奈

寶媽說出了第一句話:「軒軒你在幹嘛呢?」軒軒一臉童真的回答:「媽媽,我在替你整理今天買的蔬菜啊,我看你今天好像有點累,我就幫你做了。」

聽到兒子這番回答,寶媽是又生氣又想笑還很無奈。寶媽開始耐心的給軒軒解釋,這些吃的蔬菜是不能夠拿進廁所,倒進馬桶的,買回來的蔬菜要放到冰箱。

不過看著軒軒心不在焉的樣子,估計寶媽說的話軒軒並沒有真正的聽進去並理解,這件事的結果,以把馬桶裡的菜全都丟掉為結束。

這件事看似很搞笑,但背後也反應了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最好不要讓娃離開家長的視線範圍,或者要了解孩子的動向。

如果這種事發生在你的身上,你能保證像這位寶媽一樣「心平氣和」嗎?估計我是做不到,所以「熊孩子」還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不要以為年紀小就可以隨便闖禍。

一句「他還只是個孩子」,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有熱心的網友總結了中國家長的3大寬容用語:大過年的、來都來了、還是孩子

這3句話一出,很多人就是想發火也覺得算了,不過這3句話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尤其是「他還只是個孩子」這句話,被很多家長掛在嘴邊。

有一部分家長,會用這句話當做藉口,以此逃避孩子造成的破壞和損失,可是他還小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如果父母不及時的對「熊孩子」進行教育,孩子邁入社會之後,會有大把人替你「教育」他,所以世上並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們。

對於這些「熊孩子」,教育的確是個難題,不過也是可以做到的,關鍵一點就是抓住教育孩子的敏感階段,而小學正是這個敏感期。

教育熊孩子,小學是個關鍵期

很多的熊孩子在上小學後,會出現不適應、抗拒的心理,因為小學和幼兒園的教育模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們一時也很難接受並適應。

而且讓孩子快速的學習並準確的表達,更是困難重重,可見幼小銜接有多麼的關鍵,很多孩子在小學成績跟不上,聽不懂,很大一部分是幼小銜接不連貫的問題。

如果小學的1-3年級就跟不上,4-6年級再想提高成績,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5-6年級開始,小學內容的難度會有一定的提升,也是為了適應小升初。

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是我周邊家長都力薦的一本小學教育書籍,適合幼升初、1-6年級,以及小升初階段的孩子,書中有分階段的進行分析與解讀。

要知道,小學的6年打好了基礎,決定的往往是孩子未來10年的成績,只有思維模式和學習方式的及時轉變,孩子成績才不會被落在後面。

這本書現在正值優惠階段,29.8元的價格就能給孩子帶來改變,等待只會看著別人的進步,自己孩子成績提升上去了才是硬道理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這樣的熊孩子嗎?

相關焦點

  • 寶媽去了趟廁所,回來廚房大變樣,網友:這是自醃自製娃娃菜?
    有時候特別喜歡和媽媽玩「躲貓貓」,躲著躲著就躲進了衣櫃裡,寶媽找半天都找不到。甚至有時還會自己偷偷溜進廚房,搞得「雞飛狗跳」,不過這個畫面也是讓很多人哭笑不得。有位寶媽在廚房準備晚飯呢,做到一半的時候,就去了一趟廁所。誰成想等她回來之後,廚房竟然大變樣了。只看到寶寶手裡拿著蒸籠,擰開了醬油蓋,在自己的手上和身上正塗抹得起勁,而且弄的蒸籠上面都是醬油。
  • 熊孩子「作妖」組圖火了,寶媽很有代入感:你在我家安監控了?
    熊孩子「作妖」組圖火了,寶媽很有代入感:你在我家安監控了?說起熊孩子這個話題,沒有孩子的家庭,覺得這樣的孩子真的是非常的可愛,根本就是個小機靈鬼,但是對於家中有寶寶的家庭來說,熊孩子有時候做法真的是會讓人血壓飆升。
  • 寶媽帶娃的一個動作,引起無數媽媽共鳴,當媽的才明白其中含義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小天使,他們總能給家裡帶來歡聲笑語,但是,伴隨孩子成長的道路,卻是充滿著酸甜苦辣。近期,網上流傳著一段視頻。視頻中的媽媽,懷裡抱著孩子,晃來晃去,哄著孩子睡覺,突然,寶媽的手向下一滑,拽住了自己的衣角。
  • 「生4個娃也不妨礙我當辣媽」,這屆寶媽帶娃,操作太令人意外
    不少女性朋友升級媽媽之後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生了孩子自由再度被壓縮。新手媽媽們苦於育兒和個人生活失衡,令人沮喪的不只是帶娃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憊。 不過,也有寶媽成功升級為辣媽,帶娃不僅累而且還樂在其中。以前總以為這只是誇張,看了她,我才知道這屆寶媽帶娃真的是太優秀了。
  • 媽媽上個廁所的功夫,廚房就成了這樣,網友:正在醃製中的娃娃菜
    幾乎每個寶寶的最佳崇拜對象就是自己的媽媽,他們都幻想自己長大能和媽媽一樣,無所不能。所以當媽媽在廚房做飯時,寶寶更加好奇,並且躍躍欲試,所以廚房對於寶寶來說,充滿著神奇的色彩。媽媽上個廁所的功夫,寶寶把廚房搞成了這樣這一天,媽媽在廚房準備做飯,做到一半,就去了洗手間上廁所。媽媽上完廁所回來後,看到廚房的畫面,她完全驚呆了,寶寶把廚房搞得如同戰爭現場。這時候的寶寶正拿著蒸籠,蒸籠上抹上醬料,而寶寶的身上,也全都是醬料。
  • 「媽,我好難受」,4歲女兒提著褲子痛哭,脫下後媽媽瞬間崩潰
    寶媽小田有一個4歲的女兒,小孩已經到了可以上幼兒園的年齡,因為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媽媽一個人帶,所以平時難免嬌慣一些。因此在挑選幼兒園時,小田也非常謹慎,在幾番選擇下,小田給女兒挑選了一所價格比較昂貴的學校。
  • 「全家吃飽,一人挨餓」,95後寶媽哭訴:太不把人當人
    我們知道女人懷孕的時候很辛苦,但是卻也很幸福,準媽媽能夠感覺到胎兒的存在,這時心裡充滿了初為人母的喜悅,而且家裡人對孕婦通常也特別寬容。但是許多女性在生下孩子以後,往往會患上產後抑鬱,因為許多女性承受不了帶娃的艱辛,同時又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各種各樣的原因都可能讓讓寶媽崩潰。
  • 媽媽無法將寶寶哄睡,查看監控後,保姆的做法讓寶媽心裡不是滋味
    很多女性生了孩子後要立馬回到職場上班,如果家裡的老人不能幫忙帶孩子的話,多半要請保姆來幫忙。近些年來,惡保姆虐待孩子的消息頻頻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這不禁讓很多寶媽感到擔心,實際上,這樣的情況極少發生。
  • 熊孩子不愛吃飯,巧手媽媽蒸出花樣饅頭,網友:饅頭還可以這樣蒸
    熊孩子不愛吃飯,巧手媽媽蒸出花樣饅頭,網友:饅頭還可以這樣蒸?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在家呆的時間太久了,熊孩子不上學,食慾也下降了,經常挑食,這不吃那不吃的,這可愁壞了寶媽我,跟同事交流,她家的娃也是一樣一樣的,白天睡到近中午,起來還不想吃飯,做好了看著沒胃口,一天只吃一頓正餐,其他的小零食代替,有空就愛抱著平板看看看。
  • 好心情從哪來|寶媽篇1 給家有熊孩子的焦慮媽媽的三個忠告
    作為過來人,幾個忠告送給同樣焦慮的寶媽們:一 堅定信念,不要杞人憂天,孩子大概率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差我也曾經為了孩子,深陷困惑迷惘,大傷腦筋。二 認清自己的焦慮類別很多寶媽處於過度焦慮狀態。寶媽們需要把期望值調低,把所有要求打個8折,如果你希望他考100分,那麼你的底線就是80分;如果你希望他寫的每個字都要橫平豎直,達到你的標準,那麼試著只要求他,80%的字,寫成你想要的樣子。不妨試一下,看看這天晚上,你的心情是不是比以往好了80%。
  • 家有熊孩子是種什麼體驗?寶媽:出門逛次街,扛回來45袋大米
    文|秘籍君提到熊孩子,大家第一印象就是男孩、淘氣、倒黴蛋,一聽哪裡有熊孩子,那肯定少不了有被禍害的倒黴人士。由於熊孩子大多年齡很小,人們也不好意思斤斤計較,大多在倒黴後輕輕揭過,最多找對方父母算帳。只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熊孩子禍害的並不只是外人,有時候,連熊孩子背後的親生父母也要跟著倒大黴。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這麼一位寶媽和她的熊孩子,大家一起來看下,也好自我警醒。畢竟教子不善的後果大多是由父母承擔。
  • 【朵媽陪娃】旅行小遊戲玩起來,熊孩子1秒變安靜
    [彩虹]適合等待時玩的遊戲等等等等等……只要一出門,吃飯、搭車、候機、坐地鐵,甚至上廁所,人多的地方都得排隊。等待確實無聊又焦躁,隨手準備一些打發時間的小遊戲,娃再也不會催你:「媽媽,還要等多久啊?!」
  • 日本「媽寶」男引爭議,每周至少與媽媽共浴一次,網友:這很日本
    隨著網絡的發展,一些新興的詞語走紅網絡,如「媽寶男」「伏弟魔」「巨嬰」等。因為對婚姻關係與家庭教育的重視,以上這幾個詞語每每出現,都會引發網友的熱議,紛紛表示自己寧願單身,也不會跟以上三種人群攪到一起。但是很多家庭的教育方式仍然存在弊端,女孩子依賴家庭,男孩依賴媽媽就像是天性,家長們小時候縱容,長大後卻也沒有辦法去改變了。
  • 「我媽媽在車廂廁所生寶寶了」,6歲小男孩的求助,眾人舉動很暖
    帶娃出行對於寶媽來說,也是一件不輕鬆的事情,必須集中精力防止娃丟了,而且搭車買票、中途上廁所這些,一個人帶著孩子屬實不方便,尤其是手裡拉著一個肚子裡也懷著一個寶寶的孕婦。但是不管出行如何艱難,家長們都會儘自己所能去保障孩子的安全,孩子不出意外就是家長最放心的。
  • 英國媽媽搶到18卷廁紙,轉眼成了孩子的傑作,你家有熊孩子嗎?
    一位普通的英國媽媽也是如此,她花了巨大的心力才在各大超市裡一共搶到十八卷廁紙。但很可惜,她的成果卻在頃刻之間被毀於一旦。這都要感謝她家裡那個上房揭瓦的熊孩子。原本廁紙屯好之後,媽媽心滿意足,覺得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用再出門了。結果,當媽媽走進浴室的時候,她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 熊孩子3天沒吃肉,自己動手做「口水鴨」,鴨子:我當時害怕極了
    文丨洛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很多家長都會發現,當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時,可能就會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麼當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呢?熊孩子給全家人做「口水鴨」,看清操作步驟後,寶媽:這誰吃得下有一位寶媽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家熊孩子給全家人做「口水鴨」的視頻。寶媽說,自家孩子已經3天沒有吃肉了,出於渴望,於是決定自己親自做一份「口水鴨」。只見他準備好了鍋碗瓢盆,以及做菜的各種調料,然後便一本正經地開始了。
  • 看哭無數媽媽
    有的寶寶晚上還要好幾次餵夜奶、換尿不溼,寶媽們常常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強撐著照顧孩子……不少媽媽基本上很久很久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了,可能很多媽媽們最想要的就是能好好睡個覺而已……有時,你做個飯的功夫,孩子就哭鬧不停了,這時候你不得不一手抱著孩子,一手來做飯;有時,你恰好肚子不舒服,要上廁所,也不得不一手抱著孩子,一邊坐在馬桶上……有寶媽曾表示,曾經的自己真的是手無縛雞之力、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現在完全轉變成了一手抱娃,一手提著二十斤的米、還有油上六樓的女金剛了……心酸嗎?
  • 媽媽抱孩子的一個小動作火了,網友:當媽的才懂,如何緩解?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寶寶降生了,全家都很開心,可是帶孩子的過程並不輕鬆,尤其是對於寶媽來說,那真是一把屎一把尿「一手」帶大的。獨自帶娃的艱辛,讓很多寶媽備嘗苦楚,但即便是這樣,為了孩子的成長他們也甘之如飴。
  • 大部分寶媽感慨:孩子兩歲前最難帶,這位的寶媽的做法,長見識了
    大部分寶媽感慨:孩子兩歲前最難帶,這位的寶媽的做法,長見識了剛剛懷孕的媽媽們在家人的悉心照顧下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是非常開心幸福的,但是到了臨產時,身體上開始支持不住,但至少心理上對於寶寶的出生還是充滿期待的。
  • 寶媽及單身貴族看過來
    寶爸寶媽選購它是因為很多微波爐支持寶寶菜單,而且微波爐的控溫功能,能保持溫度在40-50度,最大的保留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所以,每個家庭需要微波爐的理由不同,弄清楚自己的需求,才能準確的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