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魅族手機對外發布了新品魅族16s Pro手機,手機的亮點頗多,其中的亮點就是其屏幕使用160Hz的採樣率,這樣的設計受到好評。不難看出,從90Hz刷新率的一加7Pro大獲成功之後,不少廠商相信在手機屏幕上能尋找到用戶體驗新突破點了。而這近幾手,手機廠商深陷拍照的「軍備競賽」,產品高度的同質化,導致用戶審美疲勞、廠商也開始懷疑人生,勢必有一個新功能設計來拯救市場低迷了。
僅僅半年」牛X「,「四攝」全面普及
對智慧型手機拍照,以前也沒有很大的需求,但是華為等國內廠商的助推下,在這幾年發生很大的變化,五年前時候手機拍照還是蘋果單攝像頭的天下,隨後幾年發生巨大變化,攝像頭也開始變到四顆的水平。而剛剛發布的紅米Note8,在千元機上也實現了「四攝」,相機主攝像頭已經達到了6400萬,隨後一大波的千元四攝手機必然會馬上「到達戰場」。從"雙攝"商用到"三攝"出現用了三四年,而"四攝"的命運卻如此「尷尬」。
在2014年華為P9和榮耀6Plus搭載了雙攝像頭陸續上市,開啟了手機拍照新的探索,外界也是很多質疑。而最早「」雙攝能實現的也是大光圈效果,並沒有去探索數字變焦和無損變焦等方面。這時候手機拍照方面還是蘋果的天下,但是隨著軟體技術不斷發展下,雙攝像頭的威力開始被發掘出來,在硬體素質幫助下,拍照的進光量、暗光表現等方面「雙攝」都是優於蘋果的相機,慢慢的蘋果的拍照也沒有那麼「神化了。緊接著,創新倍感吃力的蘋果,也在iPhone7上面搭載了雙攝像頭。就這樣,雙攝基本就是手機的「標準套餐」,歷時三到四年時間。
2018年初,華為的P20Pro「三攝」組合對外推出,其搭載了一枚4000萬像素彩色鏡頭、一枚2000萬像素黑白鏡頭和一枚800萬像素長焦鏡頭,在三個攝像頭的分工協作下,功能比「雙攝」更多,尤其是在夜景等暗光下有好的成像質量、並且支持多倍變焦等功能、拍照實力能更上一層樓。這次,國內的一眾廠商陸續跟風沒有再猶豫,迅速跟上了這樣的設計。
2019年初,華為P30 Pro把「四攝」方案用到手機上面,實現了支持50倍的數碼變焦,號稱手機界「天文望遠鏡」。而隨後榮耀 20系列、紅米Note8系列都推出「四攝」設計。這些「四攝」基本都是主攝像頭+廣角+景長焦+景深/微距/TOF的組合,但是相對於三攝推出,消費者的感知度明顯下降很多。而蘋果也是架不住這樣的大趨勢,在2019年的新品裡也加入了「三攝」組合。
只花了半年時間,僅花千元成本,就能買「四攝」手機,看來在產業鏈上這樣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這也預示了手機攝像頭拼數量已經做不出差異化了。
那必然要有一個新的功能設計,來繼續刺激消費者眼球,挑動腎上腺素,激發出購買慾望。
高刷新率採樣率屏幕,進入大眾消費視野
以前,手機屏幕的刷新率和採樣率都是遊戲手機玩家所關注的,普通消費者對這些感知度不高。不少的遊戲手機刷新率都高達120Hz,而採樣率都在240Hz水平,這樣的水平跟普通智慧型手機上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先簡單說說屏幕的刷新率和採樣率,前者是來評判顯示流暢度,後置是保證顯示的質量。
刷新率是指屏幕每秒能夠刷新畫面的數量,屏幕刷新率越高,屏幕顯示的畫面就越流暢。
蘋果的產品,在iPhoneX以後,全系的採樣率都是在120Hz,這也是保證了iPhone產品比較好的顯示效果的原因之一。
屏幕採樣率就是屏幕每秒採集顯示信息的次數。採樣率較高的屏幕觸摸響應速度會明顯高於一般屏幕。換作遊戲裡就是常說的跟手度,在吃雞這類的遊戲當中,同時按下開槍鍵,設備屏幕採樣率更高的玩家是可以率先把對方擊倒的。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手機的屏幕刷新率都在60Hz,再往上做就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2019年初,一加手機發布了一加7Pro,最大的亮點是花了一個億定製一款90Hz刷新率的三星Amoled的OLED材質屏幕,帶來了非常流暢的新體驗、很多消費者用過之後都沒法習慣60Hz的刷新率的屏幕。這款手機的售價是3999元起,搭配的硬體也當前頂級的水準,再加上均衡全面的表現,產品發布後在網上的預約總量就超過了 200萬,是一款拋開拍照功能,在產品層面非常成功的案例。
這期間,許多小米的粉絲都去小米和雷軍微博吐糟,小米做不出來的完美手機、一加卻做出來了。看的出來,對於極致的屏幕觸控體驗,普通消費者也是不排斥的。
不過,在顯示效果上提高刷新率帶來的體驗提升確實很難感覺,而提升刷新率帶來流暢度還是更容易感受到,刷新率明顯能更好推動產品體驗的升級。
屏幕在這幾年的時間,從最早灰色、壽命短的TFT屏幕,過度到了色彩、壽命均衡的IPS屏幕,馬上到OLED也要大規模普及出來。手機屏幕從形態到材質都經歷很多代產品的變更。
其中,大部分精力也是聚焦色在域更廣、壽命更長、節能高效、高可控性(護眼、DC調光等等)等方面來做出更好體驗。
而這些,有時候很難像攝像頭的那樣讓人直觀感受到,所以需要聚焦更細分的場景才能有機會。但相機的攝像頭,如果只是在攝像頭的內部做升級,在拍照上面感知度也是低,跟屏幕一樣是看不到摸不清狀態。所以,未來繼續堆攝像頭數量還是另闢蹊徑,更多卻決於消費者的思考,買自己需要的手機,廠商自然就會生產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