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點擊上方藍字「觀點」,歡迎置頂或設為星標,即可快速獲取房地產新鮮深度資訊。
鉤沉裡的商業筆記: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時間總是愛捉弄人。賴正鎰花了六年的時間才將青島涵碧樓建成落地,六年之後,這個臨海的頂豪項目又化作一片廢墟,重新歸零。
觀點地產網 天價設計費、大陸第一家七星級酒店、範冰冰婚房......青島涵碧樓自誕生之初就一直保持著話題與熱度。近日,有關該項目的一段視頻在微博和朋友圈迅速傳播開來,視頻中,挖掘機正在拆除一段海上樓房,現場煙塵滾滾,一片狼藉。被拆除的海上樓房是青島涵碧樓項目的別墅群——「海上莊園」。據悉,臺灣鄉林集團於2008年拿下項目的建設用地,直至2010年項目才正式開工,2014年下半年開業面世。如今,僅過去六年時間,青島涵碧樓項目因「破壞礁巖」、「回填海岸線」等原因落下帷幕。從誕生之初的光彩奪目、聲勢浩大,到延期入市,再到如今的唏噓落幕,青島涵碧樓的一步一履,折射的卻是臺灣鄉林集團在內地的十餘年蹉跎。
3月25日,青島市黃島區委宣傳部通過官方微博表示:「新區涵碧樓項目建設45棟建築,在建設過程中實施了海岸線施工、回填,對礁巖造成一定程度破壞。根據省、市有關單位研判,需對項目涉及破壞生態岸線的41棟建築進行整治。」青島涵碧樓項目是鄉林集團在內地的第一個項目,位於青島市黃島區張屯嘴鳳凰山下的九龍山路,項目佔地14萬平方米,總投資額達到30億元。據悉,該項目分為七星級酒店和「海上莊園」兩個部分,包含161套客房、41棟海景獨棟別墅,此次被拆除的正是41棟獨棟別墅。時間迴轉至2008年,彼時,青島市政府與鄉林集團籤署合作協議,並拿出五宗海景地塊供其挑選,而鄉林集團的董事長賴正鎰唯獨中意鳳凰山腳下的這片土地,僅用了短短半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項目的選址。事實上,青島涵碧樓項目所在地塊屬於商業用地,產權只有40年,無法進行住宅開發,因此,在拿地之後,上述項目曾因修建別墅違反規劃、未通過青島市規劃局的審批於2009年擱置下來。2010年審批終獲得通過,項目正式開工。隨後,鄉林集團宣布,青島涵碧樓項目將於2013年5月入市,但隨後,項目入市的時間推遲至8月,而後又推至10月……彼時,接近青島涵碧樓項目的相關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項目之所以一直未能開業,主要是賴正鎰對項目的要求極高,材料、規劃等都要求最好。直至2014年10月12日,青島涵碧樓正式開業了。算上拿地、建設的時間,該項目前前後後共花費了六年。時間總是愛捉弄人。賴正鎰花了六年的時間才將青島涵碧樓建成落地,六年之後,這個臨海的頂豪項目又化作一片廢墟,重新歸零。有分析認為,青島涵碧樓項目能夠存活六年時間已實屬不易。一方面,項目選址鳳凰山景區,在風景名勝區內建設別墅本就是嚴格禁止的;另一方面,自2016年開始,沿海各省市相繼推出海岸帶保護的政策和法規,青島亦著手對海岸帶進行專項整治。資料顯示,2019年下半年,青島市頒布《青島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條例》表示,除必需的公共基礎設施外,禁止在沙灘上建設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上述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如今,青島涵碧樓的別墅群被正式拆除,但涵碧樓酒店通過官微透露,修整拆除民購別墅區與本酒店無關聯,對酒店的營運並沒有影響。無論是正常運營的酒店,還是已經拆除的別墅群,這些都是青島涵碧樓的一部分,如今,涵碧樓斷臂,賴正鎰在內地的第一個項目折戟,而其於內地的十餘年又何嘗不是走走停停,艱難險阻?「臺灣偏遠雲林縣古坑鄉草嶺山上,有個愛做夢的男孩,他常夢想,有朝一日要在臺灣蓋出最美的飯店。這個男孩就是今日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兒時夢想雖已實現,他繼續編織另一個偉大夢想:要在全世界蓋出200家讓世人驚豔的涵碧樓。」打開鄉林集團的官方網站,賴正鎰的創業經歷被寫成兩千餘字的故事刊載於上。1975年,當時還是個高一學生的賴正鎰成立食宿接待處所,開啟創業生涯,隨後他通過開辦的旅行社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86年,賴正鎰正式進軍房地產行業。他打造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位於臺中,當時,賴正鎰以高出周邊區域地價15%的價格拿下臺中市漢口路的一宗地塊,並命名為「漢口山江」。項目之初,賴正鎰灑重金拿地就引發不少人士的質疑,但隨後,項目的銷售情況也讓他在臺灣房地產市場嶄露頭角。彼時40套房源短時間銷售一空,銷售價格更是在三個月內從280萬新臺幣一棟飆升至千萬。首個項目的得心應手,也讓賴正鎰確立了房地產業的發展方向,截至目前,鄉林集團在臺灣推出了超過40個住宅項目,包括鄉林皇居、鄉林淳青、鄉林士林官邸、鄉林大境等。在高端酒店方面,1997年,他買下蔣介石行館——涵碧樓的原址,並重金聘請世界著名建築大師Kerry Hill操刀建設成為首個涵碧樓觀光酒店。歷時五年,日月潭涵碧樓終於揭開面紗並大獲好評,消息顯示,涵碧樓從開業就開創了臺灣酒店市場每晚房價萬元新臺幣的紀錄。2008年,鄉林集團正式開拓大陸市場,據悉,賴正鎰在內地的第一站原定於北京,但由於北京拿地艱難,所以其將地址改到了青島。進入內地僅兩年時間,賴正鎰於2010年提出了「1030」計劃,即10年內要在大陸興建30家以「涵碧樓」命名的大型房地產綜合體,預計投資總額300至500億元甚至,賴正鎰還提出,未來鄉林在大陸與臺灣的推案量比重將調整為6:4,同時在未來五年左右,鄉林會在涵碧樓開到第十家的時候,將涵碧樓在上海或是香港獨立掛牌上市。根據鄉林集團的官網披露,截至目前,該集團已進駐青島、南京、成都、桂林、瀋陽等城市。從官網的數據來看,其在內地的項目並未達到30個。風風火火進入內地,如今十年時間已至,「1030」未見結局,其在內地的幾個項目也始終發展得不溫不火。南京涵碧樓是繼青島涵碧樓之後,賴正鎰在內地落子的第二個項目。在酒店開幕之際,賴正鎰曾公開表示:「我幾乎把在臺灣40年的經驗,集我一生的智慧把它放在南京涵碧樓。所以,以後不會再有了,再錯過,何止六十年。」但2016年,有消息透露,南京涵碧樓項目正在對外散售私人酒店房源,共約365套。2019年,有媒體走訪發現,南京涵碧樓項目一半客房處於空置狀態。而鄉林集團進駐的第三個內地城市為成都,2013年,鄉林集團以10.9億元的成交價拿下金牛區鳳凰山公園東西片區287.4畝宗地,擬打造其在內地的最大項目。但無奈的是,2015年開工建設的成都項目因航空限高因素於2016年3月停工,直至近日,上述項目才傳出再度復工的消息。走走停停,鄉林集團在內地的每一個項目都有意或無意地遵照「慢工出細活」的宗旨執行,但也正是這種「慢行」的方式讓賴正鎰錯過了在內地的最佳擴張時機。賴正鎰自己也曾透露,曾經,王健林等如今已是龐大綜合體集團的王者,在打造萬達集團之初還請教過我,但是當時的我認為,內地的房地產市場不應該操之過急,結果自己錯失良機。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