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礦車、吊車到積木機器人,再到顏色傳感器、傳感器開發板。。。給了我和兒子帶來無限的樂趣,但是它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於此,結合各種機械結構零件,可以學習各種機械傳動的原理,通過Copy現實中的機械設備,完美展現機械設備的設計、製造過程及運行原理,還能初步學習編程,讓孩子在娛樂中學習、成長。話不多說,各位大小工程師們,今天就一起動動手搭一個五車位雙層立體車庫。隨心搭建,有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教。
設計思路及原理結構設計:在3個車位的位置設置上下雙層共5個車位,下層2個車位(可以左右移動)1個空位,上層3個車位(可以上下升降),上層取車停車時,下層車位通過移動使空位對準上層車位後,上層車位即可下降至一層。該結構的傳動方式主要使用絞盤、滑輪線性傳動的原理及主要特點,了解定滑輪、動滑輪的概念,同時可以引入彈性勢能的概念。
控制原理:利用顏色傳感器,模擬刷卡識別,發送給主控,控制電機執行系列動作,該過程可以學習信息傳送的過程,條件判斷的編程使用。
搭建步驟使用材料:米兔主控1個及電機2個,顏色傳感器1個,積木若干(這個真沒數),自備皮筋2根,尼龍線若干(不建議用棉線,釣魚的爸爸可以用魚線),剪刀一把。
1.整體框架搭建
基本造型就是三個長方體連接起來,形成三個獨立的空間,而後再加上底板,底板中間安裝一條滑軌,再安裝上下車的坡道,兩頭安裝固定皮筋用的東東,頂部後面安裝一排定滑輪,上下安裝固定繩索的小零件(後面還有詳圖),最右邊下面還有一個定滑輪。如下圖所示:
2.五個可移動車位
上層的車位:注意:上層三個一樣的,要做三個
上面和側面
底部細節
後面的動滑輪
下層的車位:注意:兩個底部車位不一樣哦。
左面細節
右面細節
底部細節
固定皮筋及繩索部位
3.安裝上層車位限位繩索
限位繩索固定細節,下部打結方法
上部壓接,便於後期調長度
安裝上層車位,注意限位繩索穿越兩個滑輪的位置,這是個細心的工作,安裝時讓車位動滑輪一側朝下由上口進入,先調整後面繩子位置,滑輪落到底部壓住,再調整前面繩子位置。繩子長度調節使上下和水平方向拉直。
三個車位完成
安裝電機A、絞盤和繩子,注意電機絞盤上面的繩子纏繞方向,不要反了。安完以後轉動絞盤將車位升到最高以方便下層安裝。
4.安裝下層車位,固定繩索和皮筋
先安左面的車位
再安左面的車位
頂部的紅色七孔梁可以放平,就位之後再直起來
安裝主控和電機B,固定牢固就好,電機B採用右面結構當絞盤,一方面方便纏線固定,另一方面輪軸比較大,過程中線不會太松導致線纏一起。
注意:纏線的方向不要弄反,兩邊都是逆時針,線留長一些,輕微拉直後將多餘的線全部纏繞到絞盤上再用小積木塞住固定。
5.安裝顏色傳感器以及電機保護殼
電機保護殼
有興趣的上面再搭一個小造型(上圖造型為傳感器開發板外殼)
至此,米兔積木 五車位立體車庫的外觀部分搭建完畢。下期,我們將給大家帶來後續編程操作,讓你的車庫變得更智能。
本文作者:清風拂岸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