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小洞不補,大洞叫苦;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生活中很多問題,其實最開始都並不嚴重,然而一次又一次地忽視,最終便成了再也無法填補的「大洞」。同樣,一個孩子小時候偷了別人一根針,長輩沒有及時管教,那麼長大就敢偷黃金,走上不歸之路,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便是這樣一個人。
1964年,一個健康的男嬰在湖北省武漢市呱呱墜地,父母為其取名為劉農軍。從小,劉農軍就展現出了過人的聰慧,左鄰右舍都說老劉家好福氣,養了個好兒子,久而久之,劉農軍骨子裡便有些飄飄然,認為自己以後定大有所為,而他的父母,對他也幾乎有求必應。
一次,劉農軍和母親出去逛超市,看到一個特別有趣的小玩具車,母親嫌貴沒有買,劉農軍便直接把它裝進了自己的口袋裡,事後母親發現,卻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懂規矩了,也就是從這時候起,劉農軍成了一個「小時偷針」的孩子,為他日後的犯罪埋下了可怕的隱患。
憑藉著聰明才智,劉農軍輕鬆考取了武漢市公安學校,如果他願意改掉偷竊的惡習,以後也是前程似錦,可他並沒有,進入警校以後,依然不知悔改,甚至把罪惡之手伸向學校,偷竊了學校的教學器材,很快被開除了。
劉農軍的父母一收到這個消息,火冒三丈,父親直接狠狠揍了他一頓,然後把他「關」在家裡,要他洗心革面,重新考學,劉農軍表面上沒說什麼,每天認認真真看書,其實背地裡,他早就在醞釀新的盜竊計劃了,後來,劉農軍順利考上了江漢大學,不得不說,他確實是個聰明人。
就在父母以為他會安心讀書,重新做人的時候,劉農軍立馬開始了自己的犯罪路,這一次,他沒有「親自動手」,而是培養了一群「小弟」,平時有空的時候就傳授他們「盜竊技巧」,形成了自己的犯罪團夥,並成功實施了多次犯罪。每每拿到贓物以後,劉農軍的內心便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
大學畢業以後,劉農軍也不急著找一份工作,而是回到家中,潛心「學習」了2年文物知識,父母還以為他想從事考古等相關工作,殊不知自己的兒子,正在醞釀一場可怕的犯罪。
「學成」之後,劉農軍便開始尋找目標,經過他的考察,頗為壯觀的開封博物館很不錯,裡面的文物樣樣價值連城,若是能得手那麼幾件,劉農軍的後半生就衣食無憂了,但他很清楚,盜取國寶是重罪,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但欲望還是戰勝了理智,劉農軍決定放手一搏。
很快,劉農軍便聯繫了昔日的「手下」,幾個各自「身懷絕技、經驗老道」的盜賊聚集在一起,很快便制定出了周密的作案計劃,他們先是偷來了一輛夏利車,並改好了牌照,結果模擬逃生路線的時候,覺得夏利車跑太慢,於是又跑去偷了一輛桑塔納,接著開著桑塔納買來了作案工具,並再次進行了「演習」。
搞定了逃生車輛和路線後,劉農軍來到了博物館,開始研究這裡的紅外線警報器系統,很快,聰明如他便發現了漏洞,經過他的測試,紅外警報器對紅布不會產生反應,也就是說,偷東西時蓋上紅布就萬事大吉。一切準備就緒,一場震驚全國的大案即將發生。
1992年9月17日,陰雨,能見度較低,耐心等到博物館工作人員下班,劉農軍和手下們開著改裝過後的桑塔納,緩緩靠近博物館。凌晨1點左右,他們摸進了博物館,披上提前準備好的紅布,在這裡大偷特偷,接著離開了現場。
第二天,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們如往常一樣來上班,結果一開門,當場愣住,只見展廳內一片狼藉,展櫃裡空空如也,他們立刻報警,警方迅速趕來現場。根據警方初步勘查,發現展廳中有8個展櫃被撬,69件珍貴文物被盜走,其中國家一級、二級文物59件,這些國寶,總價值超過6億元。
此事一經曝光,轟動全國乃至全世界,成為建國以來最大的文物盜竊案,也是繼「蒙娜麗莎」盜竊案以後世界第2大的文物盜竊案,國家有關部門立刻展開了全面調查。
但對手實在狡猾,文物得手以後,劉農軍立刻讓手下劉進銷毀證據,比如那輛偷來的桑塔納,結果這個負責燒車的人,捨不得這輛好車,便私藏了下來,而正是因為這輛車,警方順藤摸瓜,劉進被捕,很快就交代了犯罪事實,但狡猾的劉農軍還是提前跑了。
然天網恢恢,豈能由著這些犯罪分子逍遙法外?1993年1月9日,鬼鬼祟祟的劉農軍來到了廣州,準備乘坐飛機去到倫敦,早已埋伏好的警察一舉擒獲了他,據悉,劉農軍當時正準備出國去做整容手術。
由於此案性質過於惡劣,劉農軍、劉進等人直接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93年9月18日,開封「9·18」特大盜竊館藏文物案4名主犯被槍決,這一年,劉農軍年僅29歲,臨行前,劉農軍終於後悔莫及,說他不過是想發財,讓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從劉農軍的身上可以看出,一個人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若他的父母在他第一次偷竊時就嚴厲指出他的錯誤,並正確引導他,也許就不會出現後續的一系列悲劇了,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