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庭陽 | 北京報導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9期)
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超過50%的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458家,這在A股歷史上還從未有過。
7個行業嚴重下滑,4個行業內部分公司存在很大財務風險!這是商務部下屬的信用研究所對今年一季度A 股實體上市公司財務安全評分的結論。財務安全平均得分降幅為近4年中最大。
兩桶油和四大航空公司巨虧
截至5月9日,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報披露基本完畢。據Wind統計,全部3839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2505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同比下降,其中1458家下降50%以上,更有1213家虧損。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製造業、信息軟體技術業、批發零售業淨利潤腰斬公司數量最多,分別是861家、148家和75家。
製造業中的汽車製造業,多數知名公司 「欠收」。有56家汽車公司淨利潤腰斬。例如,廣汽集團(601238.SH)和上汽集團(600104.SH),這兩大汽車集團淨利潤降幅都超過80%。上述兩大集團尚有盈利,有些公司則是 「入不敷出」。如眾泰汽車(000980.SZ)、北汽藍谷(600733.SH)和長城汽車(601633.SH),3家公司一季度淨虧損均在4億~7億元。
信息軟體技術行業中,軟體業公司的淨利潤也普遍下降。
此外,百貨商場屬於批發零售行業,一季度本是4個季度中最旺的季節,能貢獻全年1/3以上利潤。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很多商場門可羅雀,體現在財務報表上就是淨利潤大幅下降,甚至虧損。
蘇寧易購(002024)、鄂武商(000501.SZ)和王府井(600859.SH)是虧損較多公司。
蘇寧易購創出上市以來一季度淨利潤最低紀錄,虧損5.51億元。在一季報中,公司稱,「公司各地家電3C、百貨門店根據地方疫情管控規定進行了階段性暫停營業或者縮短營業時間,銷售受到較大影響;受交通管制、小區村莊封鎖及上門安裝等條件的限制,上門安裝類的產品銷售也受到較大影響。」
鄂武商今年一季度虧損2.2億元,該公司上市以來單個季度盈利從未如此之低。公司是湖北省內最大的零售企業之一,公司的購物中心和超市門店均在湖北省內,受到疫情衝擊最大。
和鄂武商同一年登陸A股的王府井(600859.SH),一季度虧損了2億元。公司在一季報中表示「旗下48家門店為配合有關部門防疫措施,採取臨時關閉的政策,復工復產後,各門店營業時間較平時大幅縮短,客流量銳減。同時,公司作為零售類企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為供應商和租戶減免疫情期間租金及相關費用。」
比上述公司更困難的是大額虧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石化和航空業。其中兩桶油和4家航空公司的虧損額最大。
今年一季度,中國石化(600028.SH)和中國石油(601857.SH)分別虧損198億元、162億元。
這個虧損額有多大?如果用創業板全部809家上市公司同期淨利潤去填中國石化虧損窟窿,還差18億元。
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在季報中稱,兩公司一季度內成品油產量分別下降16%和14%,煉油板塊虧損是兩公司巨虧「元兇」之一。
現任中國石油董事長的戴厚良,應該最了解兩桶油的經營壓力。在今年1月17日之前,他任中國石化董事長。之後,他到中國石油任董事長、黨組書記。
在中國石油提質增效動員推進會上,戴厚良稱,儘管公司各項工作總體運行平穩,但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暴跌「兩隻黑天鵝」疊加而至,對油氣市場供應端和需求端造成雙重擠壓,集團公司生產經營受到的衝擊前所未有。
僅次於兩桶油,航空公司日子也十分艱難。
中國國航(60111.SH)、東方航空(600115.SH)和南方航空(600029.SH)是國內航空公司三巨頭,這三大航空公司幾乎佔據國內市場四分之三份額。這3家航空公司今年一季度合計虧損140億元。
東方航空稱,今年一季度旅客周轉量、運輸旅客量同比減少都接近六成,只能大幅削減航班運力,致使收入銳減。
兩桶油和上述三大航空公司家底殷實,而財務狀況原本緊張的公司,受到疫情衝擊後則「雪上加霜」。
海航控股(600221.SH)同期虧損63億元,在航空公司中墊底。這一個季度的虧損額,相當於海航控股2016年和2017年兩年盈利之和。海航控股是海航集團的優質資產,流動性風險有加劇趨勢的海航集團在今年2月29日宣布,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聯合工作組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海航集團的風險處置工作。
房地產等四行業「存在很大的財務風險」
一季度的「欠收」對哪些行業上市公司財務安全衝擊最大?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以下簡稱「信用研究所」),在今年一季度A 股 25大實體行業(編者註:不含金融公司)、3237 家上市公司的行業和企業的純量化財務安全評估報告中給出了答案。
信用研究所採用Themis 財務安全評估技術(編者註:一種財務安全評級模型),從2012年開始,已經連續發布了 9 期評估報告。
信用研究所的評估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A股實體行業上市公司的財務安全評估平均得分,較去年同期下降 2.83%,降幅比例近 4 年中最大。在25 個行業中,有18個行業財務安全評估得分下降,其中7個行業嚴重下滑(降幅7%以上),分別是房地產、休閒服務、建築裝飾、商業貿易、鋼鐵、交通運輸和化工行業。
房地產行業財務安全評分同比下降 24.04%,降幅在 25 個行業中排名第一。此報告牽頭撰寫人之一蒲小雷博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這說明房地產「行業整體財務安全下降幅度很大,行業所屬的部分企業風險已經顯現」。
蒲小雷說, 50分為行業財務安全榮枯線,高於50分表示行業總體風險可控或表現較好。而房地產行業得分僅為 19.6分,在全部行業中墊底。「行業內公司運營周轉非常不合理、金融債務效率非常低下、投資效率低下、經常收支狀況較差。」蒲小雷這樣評價房地產行業。
房地產行業財務緊張,並非是今年一季度才開始形成。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部分公司盈利能力呈連續下降態勢,按年度算,2017年至2019年,淨資產收益率低於10%的房地產上市公司數量逐年增加,分別是65家、66家、72家。
房地產行業獲得資金的難度也在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增速比上年末低0.5個百分點。在2019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增速連續17個月回落;全年增加佔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比例低於上年同期。六大行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2019年對房地產行業貸款額佔比下降,農業銀行的佔比仍低於2017年。
今年一季度的利潤下滑使部分房地產公司財務狀況更加捉襟見肘。
中房股份(600890.SH)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只有8.4萬元,全公司的收入抵不了一些上市公司高管一個人的工資。公司淨利潤為虧損1218萬元。
2019年甩賣資產緩解資金緊張的泰禾集團(000732.SZ),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不到去年同期7%,致使1個季度內虧損額佔到了2019年淨利潤的七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125%。公司實際控制人黃其森一度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上遊,建築裝飾、鋼鐵行業同樣下滑嚴重。
如果按照絕對評分對比,信用研究所報告顯示,房地產、建築裝飾行業、休閒服務行業和商業貿易行業,評分都低於50分,行業內部分企業存在很大的財務風險。
蒲小雷指出,由於國家政策扶持和行業發展機遇,國防軍工、通信和電子行業在此次疫情中非但沒有受到影響,整體財務安全狀況還有較快提升。國防軍工行業得益於近年來我國國防建設投入的不斷加大;通信行業和電子行業則與我國5G 建設和高科技建設發展密切相關。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不要把今年的經濟增長情況和常規年份簡單比較,還要以平常心看待一季度經濟增長。隨著復工復產加快統籌推進,更大力度的政策相繼出臺,二季度會明顯好於一季度,這是一個基本趨勢。
央行行長易綱不久前也表示,預計中國經濟會在二季度反彈,下半年會回到潛在增速附近。
2020年第9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