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和杭州都是江南地區的代表城市,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傑地靈的富貴地,這兩座城市,風景秀美,有江南水鄉的溫婉,同時有文化底蘊,是中國才子詩人,文人墨客最偏愛的地方,直到現在,這兩座城市依舊吸引許多遊人,想要一睹江南的風採。
蘇州,最吸引人的應該是它的園林,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這裡的私家園林,從公元前6世紀就開始建造, 到了清朝末年,這裡依舊保留了園林170多處,蘇州園林,是古代一種典型的建築形式,展現了中國精妙的建築,而蘇州園林講究的是宅園合一,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所以蘇州園林也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哲學,歷史,人文的結合。
蘇州古典園林現存50多處,這些原因建造精妙,各具特色,1997年,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而在這麼多園林中,拙政園卻被認為是蘇州園林的代表,拙政園是江南四大名園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四大名園之首,並且有著「天下園林之母」的美譽,為什麼拙政園,可以從蘇州這麼多建造精妙的園林中脫穎而出,成為無冕之王?
天下園林之母——拙政園
拙政園,位於江蘇蘇州地區,建造於明朝正德年間,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400多年來,拙政園幾經波折,卻依舊是蘇州地區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建築精美,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風格,具有濃鬱的江南水鄉特色。
拙政園佔地面積約有78畝,約52000平方米,分為東,西,中和住宅4個部分,其中,東,西,中三個部分相對獨立,各有特色,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住宅則位於南園,南園的風格這是傳統的江南民居多進的格局。
拙政園如今已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同時是我國5A級旅遊景區,在園區南部,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一座園林的專題博物館,而拙政園之所以能成為蘇州園林的代表,則是因為它完美地體現著蘇州園林的建造理念。
拙政園的建造風格
蘇州園林可以看作一種江南人文歷史傳統,地方風俗的一種濃縮,蘇州園林非常看中山水花石,將亭、臺、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在有限的空間中,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築,再搭配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等人文景觀,達到文人山水寫意畫的感覺,自然和人文的完美融合。
而拙政園就是一個「以水見長,花木為勝」的古典園林,據《王氏拙政園記》記載,拙政園「居多隙地,有積水亙其中,稍加浚治,環以林木」,是一個以水位長的園林,整個園林的水面近六畝,約佔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而園中的亭臺樓閣這多多因水勢而建,用大量的水面,凸顯了園林開朗的格局。
花木也是拙政園的一大特色,拙政園一直以「林木絕勝」,拙政園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是和植物有關,直到如今,拙政園也已經保留著大量的植物景觀,荷花、山茶、杜鵑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除此之外,還有棠春塢的海棠,柳蔭路曲的柳,枇杷園、嘉實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拙政園的主要景點
拙政園內有許多值得一去的景點,東花園的秫香館,涵青亭,天泉亭;中花園的香洲,雪香雲蔚亭,松風水閣;西花園的笠亭,宜兩亭,卅六鴛鴦館等等,各個花園中的建造風格既統一,又各有特點,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集大成者。
而拙政園中的園林博物館,是在1992年建造的,這是中國第一座園林專題的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介紹了中國的園林歷史、園林藝術、園林文化、園林傳承等等,向大眾展現蘇州園林的魅力,和中國古代古典建築之美,可以全面地了解中國園林的發展,也是一個十分值得一去的景點。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