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是趙奕霖歸國隔離的第8天,他所在的隔離酒店食堂為他送來了盒飯。今天的午飯看起來十分豐盛,麻婆豆腐和帶魚,都是他愛吃的菜。按照規定,趙奕霖必須隔離滿兩周,才能回家與親人團聚,然而他在韓國就讀的大學要求所有學生得在3月30日前返回,這意味著解除隔離後,趙奕霖和家人相聚的時間僅有3天。
↑全副武裝的趙奕霖,受訪者供圖
趙奕霖原本在韓國大邱留學,隨著大邱疫情的爆發,出於各種考慮,他選擇回國。但是回國之路並不一帆風順,經歷許多坎坷。
國內母親奔赴防疫一線 國外兒子身陷疫情重地
今年18歲的趙奕霖是河南漯河人,因為從小喜愛韓國文化,所以在高考後,便選擇到韓國大邱廣域市慶北大學留學。據了解,目前趙奕霖在韓國留學已快1年。
2019年12月底,還未放假的趙奕霖看到了國內報導武漢出現新冠疫情的新聞,沒隔幾天,河南省也出現確診患者。趙奕霖的母親是一名醫生,在漯河市出現疫情後,便迅速奔赴抗疫一線。
那段時間,趙奕霖非常擔心,幾乎每天都要與母親視頻一次,在得知母親醫院防護物資短缺後,趙奕霖積極聯繫朋友,為醫院捐贈防護用品。
2月18日,隨著大邱市首例確診病例的出現,不到3天,大邱就成為了韓國最嚴重的新冠疫情感染地。
消息一出,趙奕霖便接到家中老人的視頻電話,80多歲姥姥、姥爺希望他能儘快回國。因為家中老人日夜擔憂,母親又奔赴戰疫一線,身為家中獨子的趙奕霖認為,自己應該回去與家人在一起。趙奕霖覺得,即使回國後被隔離,但只要回到故鄉,也會讓家人安心一些。
權衡考慮之後,趙奕霖買好了回國的機票。3月10日,趙奕霖「全副武裝」:身穿防護服,戴著護目鏡、手套,為確保萬無一失,他還在N95口罩外多戴上一個醫用口罩。拉起行李箱,趙奕霖踏上回國的路途。
歸國之路頗為坎坷 中途遭遇車禍
邁出慶北大學校門,趙奕霖招手打到一輛計程車,當他繞到計程車後備箱放行李時,一輛小轎車突然從後面撞向了他,造成趙奕霖腿部和左側腰部感到猛烈劇痛。
據趙奕霖回憶,那時他非常緊張。首先,即使他在韓國生活了近1年時間,但是他的韓語水平還不足以溝通這種場景;其次,這是趙奕霖人生中第一次遇到車禍,因此沒有處理此類事情的經驗。即便如此,趙奕霖還是強裝鎮定,給在韓國的中國朋友打求助電話,在朋友的電話翻譯幫助下,肇事小轎車車主載著趙奕霖去往大邱城市醫院。
前往醫院的路上,趙奕霖十分擔心,因為大邱疫情的爆發,去醫院實屬危險。後來趙奕霖得知,大邱城市醫院並不是防疫醫院,不會接收新冠肺炎患者,而是一家專門針對骨科的醫院後,他懸著的心才慢慢放下。
↑車禍後前往醫院檢查,受訪者供圖
到了醫院,進入醫院前,護士對趙奕霖和肇事司機進行體溫檢測;隨後趙奕霖拍了全身CT,醫生也檢查了趙奕霖身上的骨頭有沒有錯位,發現並無大礙後,醫生給趙奕霖開了治療肌肉損傷的膏藥。
因為突如其來的車禍,趙奕霖錯過了從東大邱站到仁川機場的大巴。於是,他只能另外購買從大邱站到首爾站的火車票,再換乘首爾站到仁川機場的地鐵。到達機場附近後,趙奕霖入住仁川機場內的膠囊酒店。因為擔心感染新冠病毒,所以住在酒店時趙奕霖整晚都沒脫下防護服。
34小時他第一次脫下了防護服
3月11日早上,趙奕霖終於登上回國的飛機。談及一路的艱辛,趙奕霖則表示其實自己更多的是擔憂,「從韓國大邱站到仁川機場的這一路上,包括地鐵,所有的出入口幾乎都沒有測體溫的,直到在仁川機場登機時,才在登機口測了一次體溫。」
↑鄭州新鄭機場,入境者排隊接受檢測 受訪人供圖
因沒有直飛的航班,趙奕霖需要先飛至北京。機上的飛機餐被取消,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給他們發放了入境表。而抵達北京首都機場後,轉機與到達的旅客被分為兩條通道,趙奕霖順著轉機通道一直走,來到入境等候區。在入境等候區裡,有很多把椅子供人們坐著等待,每把椅子之間保持著安全距離,人們就這樣坐著慢慢往前移動,等待入境。成功入境後,所有轉機的人被安排在一間候機室,候機室裡有一臺飲水機,旁邊有紙杯,但據趙奕霖觀察,喝水的人並不多。
在經歷7個小時的等待後,穿著防護服的機場工作人員來到候機室通知航班號,當趙奕霖聽到自己是下一趟航班後,便起身排隊,和其他乘客一起被安排上了一輛擺渡車。隨後,趙奕霖踏上了從北京回鄭州的路途。2個多小時後,飛機到達鄭州,趙奕霖又重複經歷了一遍和首都機場一樣的流程。
在趙奕霖從韓國啟程前,他的家人便前往小區所在的社區上報了趙奕霖的行程。按照相關規定,歸國後趙奕霖需要被隔離14天。
從鄭州新鄭機場出來,趙奕霖坐上前往隔離酒店的車,這下,他終於能脫掉防護服,摘下護目鏡和口罩。這是歷經34個小時後,趙奕霖第一次脫掉了防護服。「坐在回家鄉的車上,我終於感到了什麼叫安心。」趙奕霖說。
離家3公裡 隔離結束後只有3天和家人相處
3月12日凌晨1:00,趙奕霖終於來到了漯河市安排的隔離酒店。至此,35個小時的漫長歸國之路終於結束。 據趙奕霖介紹,漯河市共有3家隔離酒店,他入住是離自己家最近的一處,大概有3公裡的距離。
趙奕霖說,姥姥、姥爺聽說自己回來了,心情十分激動,每天都會給他打視頻電話,從之前的每天一次,到後來的每天幾次。在與趙奕霖視頻時,老人們多次表達希望能來酒店附近,隔著街道看望趙奕霖,但被他拒絕了。趙奕霖勸說老人,還是得聽從隔離要求。
↑隔離酒店提供的餐食,受訪者供圖
隔離酒店的餐廳每天三餐都會送盒飯。趙奕霖的家人也為他購買了一些日常用品,放到酒店前臺,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交給他。還有一些初高中時代的同學,給趙奕霖送來一些零食。對此,他心裡感到十分溫暖。
然而,慶北大學要求,所有留學生必須於3月30日前返回韓國。因此在解除隔離後,趙奕霖只有3天時間與家人相處。當被問及解除隔離後最想做什麼時,趙奕霖不假思索地回答:「最想做的,一定是和家人團聚、擁抱家人。」
經歷這一趟特殊的回國之旅,趙奕霖覺得,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不怕了。趙奕霖覺得,這特殊的35小時,讓他一下從一個小男孩成長為了一個男子漢。
紅星新聞特約記者 張籍勻 韓國大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