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鵝敢攻擊人,是它的眼睛看東西顯小?尚無科學說法

2020-12-21 騰訊網

生活在農村裡面的朋友可能都有被大鵝追過的經歷,正所謂農村有「三大惡霸」,分別是:狗、公雞和鵝,尤其是鵝,被譽為家禽界的「扛把子」,大鵝極具攻擊性,基本上有人靠近,都會被它攻擊。

鵝的嘴巴邊緣布滿了鋸齒狀的「牙齒」,被它咬一口雖然不會致命,但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是少不了的,小時候被大鵝支配的恐懼,至今也忘不了。其實關於鵝的說法還是挺多的,比如家裡養鵝之後,就不會來蛇了,也不會出現黃鼠狼偷雞吃的現象,因為鵝很兇猛,能夠將這些野生動物給趕走。

鵝的嘴巴

為什麼鵝這麼兇?敢於攻擊絕大多數活物?有人說是因為鵝眼睛特殊的原因,導致它看什麼東西都顯得特別小,所以在鵝的認知裡面,不管是高大的人類,還是一般的狗狗,都要比自己小。

在動物世界裡面,體型往往跟實力掛鈎,動物衡量對手實力高低的最重要標準就是體型,體重差超過30千克,就被認為是有較大的優勢,而體重差超過50千克,則被認為是有絕對優勢。

大鵝

拿狗來說,之所以大多數流浪狗所攻擊的對象多為幼童,而較少成年人,是因為狗會用自己的視線高低來衡量對手的實力,當對手身高與狗的水平視線持平或者更低的時候,就會被它認為好欺負,當對手遠遠高於它的水平視線時,它就認為對手實力較強,自然不敢攻擊,當然這個水平視線標準並不是絕對的。鵝衡量對手的標準也是看體型,由於它看人顯小,所以就敢肆無忌憚地攻擊人類了。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關於鵝眼睛看人顯小的出處來自於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牛和鵝》,大致意思就是講牛的眼睛看人,會覺得人比牛大,所以它怕人,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才敢主動攻擊人類。

類似的故事同樣出現在很多地方,但其實仔細觀察之後我們會發現,這些文章的題材基本上都是故事類,並非嚴謹的科普文,所以不能夠被當成是權威的論據來證明這一說法。

課文《牛與鵝》節選

鵝的超強視力

現實生活中的鵝的確有過人的視力,一般來說動物感知外界一共有四種方式,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及觸覺,對於鵝來說,視覺是它最為主要的感覺,遠比聽覺和嗅覺發達,這對於它們的生存來說至關重要。

在人類的視覺裡面,可以感知到三種原色,鵝卻比我們多了一種,它能夠感知到四種原色,所以它們能夠比我們看到更加生動的紅、黃、藍、綠色,這種視覺能夠幫助它們更好的尋找食物,比如看一片草地的時候,我們的整體感覺都是綠色,但在鵝的眼中,即便離得很遠,卻能很容易地找出那些更嫩的草。

鵝的眼睛中有額外的視錐細胞,能夠看到人眼所看不見的、接近於紫外線光譜的顏色,所以在鵝的眼裡,世界比我們看到的更加豐富多彩,這對於它們尋找伴侶、尋找食物、發現天敵、識別健康後代等等都有極大的好處。

另外,關於夜視能力,鵝也比人類強十倍左右,也就是說在夜晚中,我們看起來可能是一片黑暗,但在鵝的眼中,卻依舊能夠看清各種物體。

大白鵝

由於鵝的眼睛長在腦袋的兩側,而不是頭頂上,所以它的兩隻眼睛的視線並不會重疊,這樣的構造有一個好處跟一個缺點,好處就是能夠看到更廣闊的範圍,加上它們的視線與地平線略有傾斜,所以在兩隻眼睛的作用下,鵝幾乎能夠獲得全景視野,這樣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哪個方向有風吹草動,基本上都會被它看在眼裡。

關於這點,想必很多人都有深刻的印象,比如小時候我們經常從後面偷偷接近雞、鴨、鵝,但每次幾乎都會被它們發現,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的視野遠比人類看得廣。

這是它們求生的本事,在自然界中,水禽在面對捕食者時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所以只能依靠敏銳的視覺能力提前發現危險,然後快速反應過來。

飛奔的大鵝

然而缺點就是它們看前方的時候視力不是那麼好,鵝有很強的單眼視力,但看前方的時候由於不像我們一樣雙眼視線能夠重疊,所以在鵝在看前方的時候深度知覺會差一些,簡單來說就是無法分辨出三維空間和距離感。

我們嘗試著閉上一隻眼睛,然後看東西,會發現對距離的判斷要差了那麼一點,換另一隻眼看的時候會發現立體感也差了一些,這就是單眼的深度知覺遠遠不及雙眼的緣故。

深度知覺

或許人們說鵝的眼睛看東西都會顯小,正是來源於此,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這一缺點早就被大鵝輕鬆化解掉了, 它們通過頻繁擺動腦袋來獲得雙眼視覺,從而彌補無法看清前方的區域,所以因此我們並不能就判斷鵝看人顯得很小,目前學術界還無相關的定論。

事實上鵝不僅比我們看的更生動、看得更廣,也比我們看得更遠,鵝視力極限是人類的三倍多,可以說我們看遠處的物體十分模糊,甚至連輪廓都無法分辨,但在鵝的眼中,可能還看得見物體上的細節。

另外,我再多說一句,即便是在鵝的眼睛中,看物體都顯小,但是比例是不變的,即它看人會很小,同樣的,它看自己或者看同伴也一樣顯得小,那麼在同比例下對比,鵝不也一樣比人類小很多嗎?所以從邏輯上面這也無法說通。

另外,動物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所以衡量對手實力高低至關重要,在野生環境下,如果鵝無法正確判斷對手的實力,遇上豹子等動物時,還主動衝上去,那不是「送餐」嗎?

你瞅啥「鵝」?

鵝攻擊人的原因

既然還不能證明鵝看人會顯得比實際小,那麼為什麼鵝會比其他家禽更勇於攻擊人類呢?這其實與鵝的性格有關,鵝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尤其是在雌鵝育幼期間,更是如此。

農村裡雌鵝育幼時,公鵝往往守衛在籠舍周邊,它警戒著一切活物,只要有其他動物靠近,基本上都會被公鵝攻擊,所以在公鵝的守護下,老鼠、貓、狗等動物都不敢輕易靠近。繁殖本能是動物最強烈的推動力之一,幼鵝邊上的大鵝、雌鵝邊上的公鵝,攻擊性往往更高。

大鵝咬人

這種現象在狗的身上也能得到很好地體現,農村的朋友可能深有體會,平日裡的狗狗幾乎很溫順,對人沒有攻擊性,但是當它成為母親,帶仔時,就會變得敏感起來,同時攻擊性也強了不少,即便是同村的人,此時也不敢貿然靠近了。

這在自然界裡面幾乎是共性的問題,在絕大多數的野生動物身上都能夠看見,比如納利波基森林裡面的歐亞猞猁,在雌猞猁育幼期間,雄猞猁會積極捕殺生境中的狼,以達到清除幼崽潛在威脅的目的,當然啦,即便是大猞猁,也不會去招惹狼群,它最主要的攻擊目標是孤狼。

猞猁與孤狼對峙

如何避免被鵝攻擊?

既然鵝的攻擊性這麼強,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被大鵝攻擊呢?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不要貿然靠近它們,即便是要從它的周圍走過時,動作也儘量輕緩,不要做大喊大叫、揮舞手臂等在它看起來充滿挑釁的動作,這樣就能大大降低被鵝攻擊的概率。

當然這種做法比較適合剛來到鄉下,或者不常經過有鵝地方的人們,如果你本身就生活在農村裡面,且每天要經過有鵝的地方,還不想此次都提心弔膽經過的話,不妨嘗試下另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有一定的風險哦,女孩不要輕易嘗試。

從鵝群旁邊經過

荷蘭生態研究所的託馬斯·拉梅裡斯博士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在接近鵝巢穴的時候就經常被攻擊,後來他每次被攻擊的時候都將鵝抓了起來,次數多了之後,託馬斯再靠近鵝巢穴的時候,這些被他抓過的鵝就不敢再攻擊他了,而是選擇逃離,表明鵝會識別特定的人群,此時的託馬斯在它的眼中,是一個不好惹的人。

抓住大鵝

遭遇鵝襲擊時怎麼辦?

當然,現實中就算你千防萬防,也總有意外的時候,如果你此時正在遭遇鵝的攻擊,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制服鵝的話,應該怎麼辦呢?記住兩個步驟:

首先要保持冷靜,眼睛盯著鵝的眼睛,保持眼神接觸的同時,要站直正面對著大鵝;其次行動要要自然緩慢,不要大喊大叫,更不要揮舞手臂進一步刺激它,接著慢慢後退,直至遠離鵝所在的區域。

當然,如果你對自己的速度有自信,也可以完全迅速跑開,畢竟鵝的靈活性不及人類,速度也不及人類,最重要的是只要人類離它的地盤較遠,它是不會繼續追趕或者攻擊的。

相關焦點

  • 在北方,黃鼠狼被很多人愛護尊崇,但是一種東西可不給它留情面!
    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根本不以為然。但是有專家經過考察和相關研究後表明,黃鼠狼真不能殺。黃鼠狼的學名黃鼬,是鼬科中的小型食肉動物,大約二十八至四十釐米之間,主要生活在平原、河谷、村莊和山區等地帶。黃鼠狼確實是一種肉食動物,但它的主要食物並不是雞鴨。而是嚙齒類動物,也就是說野生的黃鼠狼其實主要的是吃鼠類和野兔。黃鼠狼是公認的捕鼠類能手,是害鼠的天敵。
  • 小豬因毛色不同被歧視,幸好霸氣大鵝保護它,讓它同吃同住!
    小時候有很多這種動物同個籠子,從腳或眼睛判斷裡面各有多少只動物的問題。當時很少會想,為什麼豬能和鵝在同一個籠子?鵝本來就是很強勢的動物,可謂農村一霸,就連狗都鎮不住它們。不過鵝大爺也有鐵漢柔情,也有自己的原則。在韓國一個農場裡,有一隻小豬出生以來就與眾不同。同一窩的其他豬寶寶都是黑色的,只有它一身棕色。
  • 大鵝是它倆的結合體
    只要一說起烤鴨,相信大家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名詞就是北京烤鴨,沒錯,要說這烤鴨最出名的就是北京烤鴨了,無論你在哪裡,只要有人問你北京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嗎?想在十個人有九個人都會說是北京烤鴨,由此可見烤鴨在北京是多麼的出名了。說完最出名的烤鴨,接下來肯定少不了燒雞,要說起燒雞那可是下酒的一道美食呀。
  • 一幅鬼畫賣3次都被退回,被列為世界禁畫,專家坦言不敢看它眼睛
    根據這三位買家的說法,都是因為覺得這幅畫太過詭異,只要將它放在家裡就沒辦法安然入眠。據第一位買家卡德羅娃表示:自從將這幅畫買回家後,每到夜晚都能聽到若有若無的東西飄蕩在家裡,甚至還會出現頻繁的腳步聲和移動物品的聲音。
  • 有什麼科學依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蛇怕鵝的說法在我國由來已久,早在北宋的大文學家蘇軾的《仇池筆記》中就有一段相關的記載:鵝能警盜,亦能卻蛇。其糞殺蛇,蜀人園池養鵝,蛇即遠去……。它到底為什麼怕鵝呢?鵝糞到底能不能殺死蛇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幾個問題。大鵝是許多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的「童年陰影」,因為在農村,大鵝、土狗以及大公雞被稱為「農村三霸」,而且別看土狗比大鵝體型要大很多,而且還算的上一種食肉動物,但是「三霸」排在首位的卻是大鵝。記得小時候,經常能在街上看到大鵝追著狗子亂跑,那個時候還天真地以為,它倆是鬧著玩。
  • 農村的大鵝明明是家禽,為何農民說它是「家畜」?
    一般這個是土狗的職責,在農村裡多數人家中養狗,就是為了讓它來看家護院的。但是大白鵝也有這個「特長」。這是因為鵝有很強的領域性,其警惕性也是非常高的。遇到有陌生人,或者是其他的動物靠近了,那它就會不管不顧的撲上去,然後用它的大長脖子來「擰」。老話說得好:不怕狗咬,就怕鵝擰。有些成年的大鵝,就連土狗也不怕的,可見其攻擊性多強。其次,鵝非常善戰也好鬥。
  • 長春人為啥第一場雪後要吃大鵝(n é)?咋吃最香?
    除了讓人驚嘆的美圖之外,小編最近兩天看到最多的就是類似這樣的朋友圈↓↓↓為什麼東北人一到冬天,小雞燉蘑菇都不愛了,只愛鐵鍋大鵝?究其原因主要是下雪前大鵝是散養的,吃青草,肉質細膩鮮美;雪後,大雪覆蓋了地面,大鵝一般就圈養,餵些麥麩皮、苞米麵,肉質鬆散,口感不佳。而且,下雪後大鵝開始進入過冬模式,基本不再長肉,有的大鵝還會瘦下來。所以這個時節正是吃大鵝的最好時機!敢動我就和你幹!~東北大鵝都這麼霸氣艾瑪!
  • 闢謠:鱷魚連大型的水牛都敢攻擊,就是不敢攻擊豹子?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鱷魚攻擊水牛不敢攻擊豹子,這純屬是謠言,因為,在非洲,尼羅鱷在水中連獅子都敢攻擊,在東南亞地區,灣鱷可是連孟加拉虎都敢攻擊的存在,更不用說比獅虎都小的豹子了。那麼,鱷魚敢攻擊水牛不敢攻擊豹子的謠言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簡單的來闢一下謠哈。
  • 切洋蔥為什麼辣眼睛?
    倒不是說考驗刀工,而是說洋蔥散發的刺激性味道會讓人涕淚橫流。如果你在網上搜索「切洋蔥」,可以找到一些小竅門,比如帶上防風眼鏡、冷凍洋蔥、泡在水裡切、在抽油煙機下面切等等。那麼,究竟為什麼切洋蔥會辣眼睛呢?洋蔥的辛辣味道和催淚作用其實是漫長演化過程中形成的自我保護機制,為了防止有害生物對它的侵襲。
  • 眼睛看東西變形扭曲?當心眼睛在「報警」
    如果有一天,方方正正的門窗突然變的歪曲,筆直的電線桿仿佛變成了性感的S型,世界仿佛變成了哈哈鏡,原本橫平豎直的東西仿佛在「蛇形走位」,那不是科幻片,而是你的眼睛可能出現了問題。 首先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遊戲,自測黃斑病變。 下面這個表叫阿姆斯勒表格。
  • 訓狗不能看眼睛,是真的嗎?
    我們就去查了一下,問題是說:訓犬是不是不能看狗的眼睛?有這麼一種說法,說訓犬的時候千萬不要看狗的眼睛,其實我們完全不理解這種說法是為什麼,如果我們養一隻狗,還不能看它的眼睛,那我們是要跟它們靈魂交流嗎?這也是不太可能的,我們一定要跟狗進行互動的。
  • 黃海出現虎鯨群,敢把鯊魚當零食吃,就連藍鯨都留有它攻擊的傷疤
    在中國歷史上,黃海與渤海曾經棲息著一些虎鯨,它屬於西太平洋留居鯨。據當地漁民介紹,由於海洋汙染等原因,近20年來都沒見虎鯨的蹤跡了。01背鰭上長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標記,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虎鯨的稱呼很多,常被人稱為逆戟鯨、殺人鯨與殺手鯨。
  • 養只大鵝當寵物,人前看家護院,人後忠誠還念舊
    大家都紛紛表示在農村見到鵝一定要繞著走,它是比狗還要恐怖的存在。甚至一談起大鵝,許多成年人都面色慘澹。沒錯,兇悍是鵝的性格,社會我鵝哥,鵝狠話不多。看你不爽,一句話不多說,拿起自己的秘密武器—堅硬的喙,不分大小,不分老少一律啄到你忘記家往哪條路走。所以把這麼兇悍的動物拿來當寶貝寵物養,常人可能難以想像。但是住在臺南的王女士卻毫不介意,甚至還將她和自家大鵝的故事分享了出來。
  • 民間故事:打獵誤殺黃皮子,惹怒了黃大仙,沒想到被大鵝救了一命
    如今,老宋心情糟糕透了,別說打獵了,他就這樣站在山上都覺得有東西盯著自己,渾身難受。沉思了一會兒,老宋仗著膽子走過去,將箭拔了出來,而後挖了個坑將黃皮子埋了起來,點了三根煙,還磕了三個頭。話說的容易,但是兩口子誰也睡不著,只打老宋說了這件事,老宋媳婦就時不時的看自己家的窗戶,生怕猛不丁的多出一雙眼睛來。就這樣,兩口子一夜無眠,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天早上。老宋媳婦趕緊起來,去準備早飯,吃完了好回娘家。但是剛打開房門,就看到院子裡一地的腳印,不用分辨都知道這是黃皮子留下的。
  • 貓的眼睛在夜晚會發光,它真的能看到人類看不到的東西?
    引言:相信很多家裡養貓的人都有大半夜被貓的眼睛驚嚇到的經歷,因為它們的眼睛在黑暗中確實十分詭異,看起來像是在發光,實際上這是它們在放大瞳孔搜索光源。貓的瞳孔比人類的瞳孔大,那麼它們是否能夠看到人類看不見的事物呢?
  • 水獺、大熊貓、大鵝軟萌又可愛?實際上它們超兇的!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些外表軟萌或平平,但戰鬥力爆表的動物們吧!1河中一霸「嚶嚶怪」因為可愛的外表、絲滑的皮毛和「嚶嚶嚶」的叫聲,水獺被人們取了一個「嚶嚶怪」的愛稱,吸引了大批粉絲。巨獺啃食食人鯧巨獺啃食「清道夫」(甲鯰)這些大傢伙平時拿食人鯧當點心,吃個滿身硬鱗的「清道夫」魚也毫不費力,還敢與美洲豹正面衝突,甚至有時候還會主動攻擊凱門鱷。把鱷魚都能當作盤中餐,真可謂是河中一霸了。
  • 看完明白了
    農村老人愛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世間萬物都是相互相成自然也有相剋的,作為農村三霸之一的大鵝。是很多孩童的噩夢,老話說的好不怕狗咬,就怕鵝擰,鵝這貨是典型的愣頭青,無所畏懼的姿態,敢跟任何生物幹上一架,除了天性使然,鵝具有好鬥性情之外,據研究表面,鵝的眼睛才是真正的狗眼看人低,由於眼睛的構造原因,鵝看什麼都感覺比較小,跟自身比起來相差很大,所以對於自認為比自己渺小的,當然是不會害怕。
  • 民間說法有什麼科學依據?看了就知道
    中國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留下了許多的民間說法,比如眼睛長得大的孩子愛花錢,女孩子小時候要破了相,才能養的大。這些說法都是老一輩人根據經驗總結的,如果細究的話,也不一定有什麼科學依據。民間說法中有一句話叫"七活八不活"。"七活八不活"是什麼意思?民間說法有什麼科學依據?
  • 大鵝羽絨服為什麼那麼貴,真的值得麼?
    這幾年地球上最火爆的羽絨服最貴的羽絨服是啥牌子,哪非是加拿大鵝了莫屬了,據統計在亞洲90秒就能賣出一件大鵝,在美國最頂級的大鵝售價折合人民幣要11800多元,比芝加哥一個家庭的暖氣費還要高,因此不少人質疑羽絨服賣出奢侈品的天價根本就是在交智商稅,哪加拿大鵝到底值不值得買呢
  • 狗真的能看見人看不到的東西嗎?科學的來解釋一下
    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親眼所見,很多人會認為,狗能看到靈異的東西,換句話說它們能看到人看不到的東西。證據就是狗在門口時,會對著一片沒有人的空地亂叫,或是在一個空蕩蕩的房間裡,驚恐地盯著一個死角,然後邊叫邊後退。而一些研究也證實狗能在一些傳說鬧鬼的房子,出現一些奇怪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