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隨著國網寧波供電公司顯示屏上主變壓器開關合閘成功,寧波電網第8座500千伏變電站鎮海變成功投運。
為保障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和舟山群島新區用電需求,健全鎮海、慈谿供電網架,自2015年起,國網寧波供電公司著力舟山500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至今日,寧波鎮海區新建的500千伏鎮海變電站(寧波第8座500千伏變電站,容量100萬千伏安,另一邊的500千伏舟山變將於1個月後投運)經過1年零4個月的施工建設和接入,併網投運,成為電網大家庭的一員。500千伏鎮海變是寧波舟山聯網工程的關鍵樞紐,500千伏是目前寧波電網最高電壓等級,如果把110千伏和220千伏輸電線路分別是省道和國道,那麼500千伏鎮海變通往舟山的輸電通道就是高速公路,投運後不僅改善提升寧波和舟山地區供電質量,還為省重點項目提供支持,引入綠色能源,守護藍天白雲。
在曾經雜草蓬生的圍墾和茫茫東海的灘涂,如今一座有著兩個足球場大的智能變電站拔地而起,沿著一基基挺拔的高塔,一根根嶄新的銀線穿越高速公路、高架鐵路。與此同時,,世界第一的380米輸電高塔也穿上了石墨烯鎧甲,全球首創的500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在泥螺山圍墾區登陸……工程投運後將為寧波以及舟山的建設提供強大穩定的綠色動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可靠能源保障。
「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我看著他一點點起來,一天天茁壯成長,感覺就像自己剛出生的孩子一樣,很親切,我們叫他『威遠』,希望他長大後能夠威力強大、送電遠方,為電力事業多做貢獻。」副站長李博望著鋥亮的鎮海變新設備笑著說。
的確,建設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各種難題接踵而至,項目全體人員靠著一股韌勁,逐一克服解決。施工中,在圍墾灘涂有一根五釐米粗的專用電纜橫梗在施工現場。據了解,已埋設十年、深度十米、見首不見尾……這著實給施工出了一道難解題。為此,寧波公司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與相關電信部門主動聯繫對接,踩著泥潭頂著海風實地踏勘,查找電纜位置,諮詢探討解決方案。幾經努力,確認電纜方位,並採用了紅色線杆做好標記,有效地降低了施工風險,保護重要設備,也為後續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
基建工程的實施與電網生產運行的更好融合是一個長期以來亟待完善的問題,如何在此次工程中將兩項專業工作無縫對接,寧波公司建設和運維部門多次碰頭協商,消除專業壁壘。對於工程需要的北句北章雙線同停、110千伏蟹浦變全停,公司上下齊心協力,提前謀劃,創造性地形成保電方案,使工程建設與安全運行完美有機結合,讓電網更強更安全。
記者了解到,為了使鎮海變順利接入主電網,寧波電網部分主要線路同道需要停役,供電負荷轉由其他主幹線承擔,壓力劇增,期間電網運行非常薄弱。自11月22日起,500千伏北句北章接入鎮海變工程就正式進入特級保電階段,保電線路共計26回,其中特保線路2回,特巡線路21回,加強巡視線路3回。保電線路涉及慈谿、餘姚、北侖、鎮海、杭灣5個縣市區以及寧波江北、海曙部分地區,共計43個鄉鎮街道。公司負責人要求把此次保電當做是基建任務、政治任務,經濟任務、民生任務,並以 「不拉電、不限電、不跳線」為目標,不懼困難,不畏嚴寒,全力以赴確保供電保障萬無一失。
保電期間,一方面寧波供電公司上下一心、眾志成城,舉全局之力多措並舉做好電網設備安全風險管控,加強應急保障,第一時間成立共產黨員服務隊25支,隊員490人,青年突擊隊25支,隊員253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和青年生力軍作用,運用無人機、PDA、機器人巡檢、遠程監控等高科技手段開展設備特巡,成功抵禦了近期的低溫雨雪天氣的影響,盡最大努力確保供電穩定和社會經濟不受損失。
另一方面,寧波公司積極協調動員各方面力量,理解、支持、參與,確保萬無一失。相關地方電廠頂峰發電,為補線路搭接停役的供電損失而開足馬力。保電線路下方施工單位作業遠離帶電區域,並增派安全監護員24小時蹲守,保證輸電線路安全。多家大型用戶主動配合有序用電預案,做好讓電於民的準備。此外,鎮海煉化機組檢修時間的推遲,職工家屬的全力支持等等,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得保供電工作進展順利。(王幕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