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觀察|太古地產「慢」生長 出售非核心資產溢利大增

2020-12-13 新京報網

3月12日下午,太古地產在香港召開2019年業績發布會,出席的管理層包括太古公司及太古地產主席施銘倫、太古公司財務董事劉美璇及太古地產行政總裁白德利。


在2019年-2020年,香港社會因素以及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香港及內地的零售物業產生了不利影響。太古地產也未能倖免,從2019年業績來看,可見一斑。與此同時,太古地產在業績公告中也指出,預計2020年的零售物業及住宅租金收入將會下降,酒店的入住率和收入也將大幅下跌。

 

「太古」式慢節奏 注重產品打造和選址策略

 

過去數年間,商業地產進入新周期,輕資產成熱門詞彙,業界迎來一輪「跑馬圈地」,就連同是港企的恒隆、新世界亦加快擴張步伐,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古地產以穩紮穩打、精雕細琢的風格在內地的商業地產領域「慢節奏」前行。

 

公告資料顯示,太古地產於1972年在香港成立,在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及美國均有投資,2012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零售物業方面,記者梳理發現,太古地產在內地發展的近20年間,僅開發了6個商業項目,主要包括太古地產全資擁有的北京三裡屯太古裡及廣州匯坊、持有97%權益的廣州太古匯,以及各分別持有50%權益的北京頤堤港、成都遠洋太古裡及上海興業太古匯。

 

在業內看來,太古地產的「慢」,或可以從太古集團的發展歷史中尋到答案。據悉,太古地產雖是太古集團中較年輕的業務單元,但其行事風格依然有著較強的太古集團烙印:著眼於長期,不會為短時間內市場或行業波動所影響。

 

「太古懂得慢,看準時勢,才能走得長久。」偉城顧問公司CEO徐偉成指出,太古地產較注重聘請優質的員工,集團企業文化也具有英式風格,能吸引和留住優秀員工。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白德利曾表示,「這是一個馬拉松,而不是一個短跑的競賽,既然是一項長跑,肯定視角要看得更長遠一點。」

 

儘管項目開發速度不快,但業內對太古地產開發的項目評價頗高,徐偉成點評稱,太古地產的企業文化和商業策略一如既往,偏穩重、保守,注重產品的最優打造,投資選址策略也十分謹慎,同時也不忘靈活的市場定位。

 

出售非核心資產 用於聚焦核心物業、補充土儲

 

記者了解到,太古地產的商業物業以自持為主,但重資產運營需要強大的現金流實力。因此,通過出售非核心物業回籠資金,用作核心物業的獲取、建設與修繕,是太古地產在商業項目上的一大運作方式。

 

在此邏輯下,2019年,太古地產完成出售香港太古城的兩座辦公樓附屬公司100%權益以及香港英皇道辦公樓公司的50%權益。

 

由此,反饋至財報的數據是:太古地產基本溢利由2018年的101.48億港元上升至2019年的241.3億港元,漲幅達到138%。與此同時,截至2019年底,太古地產債務淨額為152.92億港元,而2018年同期為299.05億港元。資本淨負債比率,亦由2018年底的10.6%下降至2019年底的5.3%。

 

業績會上,太古地產董事局管理層表示,以非常有吸引力的估值出售多項非核心資產,符合太古地產的發展戰略,「出售非核心資產是我們資金的主要來源,出售獲取的資金會重新進行投資。但目前還沒有立即出售資產的計劃,2020年有足夠的資金啟動將出臺的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售非核心資產的同時,太古地產亦在補充土地儲備。記者了解到,2019年7月,太古地產與另一家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收購了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南部一地塊,該土地將開發住宅項目,將於2023年完成,太古地產持有該合資公司50%權益;2019年9月,由太古地產持有80%權益、中華汽車持有20%權益的合資公司完成收購香港柴灣一地塊;2019年10月,太古地產與嘉裡建設有限公司及信和置業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資公司,獲得香港黃竹坑一住宅物業項目,該項目預計將於2024年完成,太古地產持有該合資公司25%的權益。

 

而在內地市場,太古地產亦在推進零售物業的合作項目。在業績上,太古地產管理層表示,目前在大灣區的廣州和香港有相關業務,未來也會進一步發展到其他城市。深圳團隊正在尋找合適的機會和資產。

 

管理層亦表示,上海前灘太古裡項目預計在今年稍後落成,北京三裡屯項目的擴建部分也會在今年第三季度啟動。

 

香港地區業務表現不佳 「拖累」公司整體營收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年,香港的社會因素及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太古地產旗下商場、寫字樓及酒店業務。這從太古地產2019年的業績表現上,亦可見一斑。

 

財報顯示,營收層面,2019年,太古地產收入為142.22億港元,下降3%;股東應佔綜合溢利為134.23億港元,而2018年則為286.6億港元,同比減少53.17%。

 

目前,太古地產的收入來源以中國香港、中國內地及美國為主。財報顯示,太古地產在中國內地和美國的投資物業組合,以及中國香港辦公樓組合帶來的盈利仍有所上升。2019年,太古地產租金收入總額為122.71億港元,而2018年則為121.17億港元,同比上升1.27%。

 

分析其原因,太古地產在財報內指出,中國內地租金收入總額上升8%,美國租金收入亦有滿意增長。此外,香港市場方面,辦公樓物業組合的租金收入由於續約租金上調、租用率堅挺,以及2018年第四季開幕的太古坊一座的全年租金收入而有所增長。不過,這不足以抵銷香港零售物業的租金收入下降。

 

實際上,2019年,太古地產香港零售物業組合的租金收入總額為24.37億港元,比2018年減少12%。2019年,太古廣場購物商場、太古城中心及東薈城名店倉的零售銷售額分別下跌17%、3%及5%,香港整體零售銷售額則下降11%。原因在於,遊客減少、本地消費者的花費亦轉弱。


此外,受影響的還有酒店業務。2019年,在香港由太古地產管理的酒店,受到訪港遊客數量減少的不利影響,業績轉差。訪港的過夜旅客全年減少19%,而12月份則減少57%。2019年,由太古地產管理的酒店折舊前營業溢利下跌16%至1.68億港元。

 

內地物業租金收入增一成 預期疫情下市場或將承壓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人民幣兌港幣貶值4%,但是2019年太古地產內地零售物業的租金收入總額增加10%至23.76億港元,反映續約租金上調及零售銷售額上升。


與此同時,財報顯示,2019年,北京三裡屯太古裡的零售銷售額上升11%、廣州太古匯上升20%、北京頤堤港上升26%、成都遠洋太古裡上升23%及上海興業太古匯上升73%,均高於8%的全國零售銷售額增長率。

 

展望內地零售市場,太古地產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太古地產在內地的零售投資物業帶來不利影響。預計2020年的零售物業租金收入將會下降;個別零售租戶會因其業務狀況需要獲得暫時性租金支持。在不影響與租戶長期關係的情況下,將儘可能節省成本。內地儘管當前存在疫情的影響,長遠而言,預計國際零售商及餐飲業經營者對零售樓面的需求仍會強勁。

 

而在內地辦公樓市場方面,財報顯示,2019年,太古地產來自內地辦公樓物業的應佔租金收入總額增長3%至8.3億港元。截至2019年底,太古地產內地辦公樓物業的估值為210.6億港元,其中太古地產應佔權益為132.81億港元。

 

實際上,2019年,4個一線城市的寫字樓市場均有所承壓。太古地產表示,未來在廣州及北京,由於中心商業區有新樓面供應以及需求疲弱,預期2020年辦公樓空置率將會上升及租金受壓。此外,在上海,預計2020年來自國內及國際企業的需求疲軟,但由於靜安中心商業區租用率高企及新樓面供應有限,上海的辦公樓租金預計會相對堅穩。


新京報記者 張曉蘭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劉越

 

 

 

 

 

 


相關焦點

  • 房企業績觀察|頻受「黑天鵝」拖累,老牌港企太古地產股東溢利腰斬...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見習記者 李凱旋 北京報導老牌港企太古地產(HK1972)進入了「慢生長」周期。2019年,太古地產的基本溢利同比上漲了138%,股東應佔溢利則大幅下降了53.1%。
  • 租金收入增1% 太古地產稱仍對香港內地有信心
    只是今年因為新冠疫情,這場業績會在線上舉行,出席的管理層包括太古公司及太古地產主席施銘倫、太古公司財務董事劉美璇及太古地產行政總裁白德利。3月12日中午,太古地產發布2019年度業績報告。期內,太古地產實現營業收入142.22億港元,同比減少3%,股東應佔綜合溢利為港幣134.43億元,同比減少53.1%。
  • 太古地產穿越「中年困惑」
    8月8日,太古地產發布上半年業績公告。截至2019年6月30日,太古地產實現收入75.1億港元,同比增長3%;公司股東應佔溢利89.73億港元,同比減少58%。1866年,英國施懷雅(Swire)家族遠行上海的身影猶在,太古這一品牌隨「阿伽麥門號」輪船漂流至華。一百五十餘年來,商業時代的主題不再是保守。
  • 太古地產重置資產 23.75億港元出售香港英皇道項目
    太古地產亦然。   5月21日,太古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附屬公司太古地產以23.75億港元出售香港北角樓高26層的商業大廈50%權益,預計將錄得約港幣9.65億元(按法定基準計算)、或約港幣17.59億元(按基本基準計算)的出售收益。   這是太古地產又一宗非核心物業出售。
  • 成都太古裡去年究竟賣了多少?一份數據的沉浮、官司與名利場
    太古地產2019年年報,不但涉及到相關數字,還帶出了外界很難知曉的官司——2013年購入太古地產在成都物業的乙方,因未按約付款,部分物業被太古地產索回重新銷售。這部分物業究竟有多大?具體在哪?1- 成都太古裡業績曝光 -3月12日,太古地產發布2019年度業績公告。期內,太古地產實現營業收入142.22億港元,同比減少3%,股東應佔綜合溢利為港幣134.43億元,同比減少53.1%。
  • 聚焦一線新機會 太古地產內地加倉補貨
    這一次,家族成員掌管太古地產,打開了外界對於公司未來的想像。更為值得注意的是,慣例被打破的背後,圍繞著太古地產的變化也已經展開。出售香港資產加倉內地施銘倫的任職信息在今年年初發布,恰巧在這段時間以來,太古地產接連拋出了兩單物業出售公告。
  • 「會議直擊」太古公司:香港仍能維持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優勢
    太古地產(01972-HK)公布2019年度業績,收入錄得142.22億港元,同比下滑3.4%;出售合資公司錄得溢利9.94億港元;投資物業公允值變化顯著減少80.9%至37.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下挫53.2%至134.23億港元。每股基本溢利2.29港元,跌53.3%。末期息每股0.59港元,同比升3.5%。
  • 太古地產:香港內地業績截然不同,持審慎樂觀態度
    太古地產香港零售租金總額略為下降,中國內地的租金收入總額上升8%,香港和內地截然不同的業績表現,是持續大半年的社會動蕩下香港經濟的一個縮影。3月12日,太古地產(01972.HK)在線上召開2019年度業績發布會,董事會主席施銘倫、行政總裁白德利以及財務董事劉美璇出席會議。
  • 恒隆、太古、萬達、新城、九龍倉2018業績出爐,商業地產或提前入春
    受到零售核心模式逐漸從線上回歸到線下趨勢影響,包括恒隆、新城、太古在內的,不少以商業地產開發租賃為主業的房企公布的2018年業績顯示,其商業地產租金收益都有不同程度增長,商業地產或將在2019年迎來一輪新的增長期。
  • 太古地產:完成出售太古城中心第三座及第四座物業
    4月11日,太古地產有限公司公告稱,完成出售太古城中心第三座及太古城中心第四座物業。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去年6月份,太古地產向中資恆力隆投資有限公司出售了上述物業,現金代價總額為港幣150億元。   太古地產表示,此交易目前已經宣告完成。
  • 北京三裡屯太古裡2019財年零售銷售額增11%
    北京商報訊(記者 王曉然 劉卓瀾)3月12日,太古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古地產」)公布2019年度業績顯示,實現營業收入142.22億港元,同比減少1%;歸屬股東淨利潤134.23億港幣 同比下降53.17%。公司表示,2019年下半年多方面因素導致業績未達到預期。
  • 太古地產23.75億港元出售香港北角樓商業大廈50%權益
    (買方)訂立協議,出售太古地產於IslandLand Development Limited(目標公司)的全部50%權益予買方,代價為港幣23.75億元,可予以資產淨值調整。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獲悉,於二零一八年十二月末目標公司及太古地產各自的經審核財務報表顯示,預計太古地產將錄得約港幣9.65億元(按法定基準計算)、或約港幣17.59
  • 商業街|太古地產完成出售香港英皇道625號股權
    商業街觀點地產新媒體沒有商業,就沒有未來,這是「衣食住行遊購娛」一網打盡的商業世界。太古地產23.75億港元出售英皇道625號50%權益完成7月19日,太古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附屬公司太古地產有限公司出售英皇道625號的50%權益完成。
  • ...地產一周要聞:大悅城、太古地產2018年業績 阿里、騰訊爭奪屈臣氏
    中糧地產表示,重組之後,公司資產、業務結構等發生了重要變化,為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增強公司的市場影響力,擴大公司規模化效應,故對公司名稱進行變更。   大悅城地產營收81.29億元,未來如何加快版圖擴張速度?   大悅城2018年營收約81.29億元,同比下降30.3%;淨利潤約31.13億元,同比增長20.9%。其中,公司所有者應佔溢利約為21.03億元,同比增長82.4%。期內,大悅城購物中心租金收入錄得26.03億元,同比增長約11.4%。
  • 太古地產12月10日收盤報19.89元 上漲0%
    來源: 風財訊風財訊消息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太古地產(01972)開盤報價19.93元(人民幣,下同),收盤於19.89元,與上個交易持平。太古地產相關資訊:深一度|今年第三宗非核心資產出售 太古地產持續優化物業結構10月28日上午9點57分起,太古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古公司)、太古地產有限公司(簡稱太古地產)的股份和債券短暫停止買賣。
  • 12月22日收盤日報:太古地產已連續2日下跌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該股2020年半年報營業收入為59.84億元,淨利潤為8.72億元,每股收益為0.18元,毛利46.14億元,市盈率9.91倍。    機構評級方面,1家券商給予增持建議。    公告指出,其一,自2021年1月25日起,劉美璇將不再擔任國泰航空董事,由馬天偉出任國泰航空非常務董事,同時擔任國泰航空審核委員會、董事局風險管理委員會、財務委員會及董事局安全審核委員會成員;馬天偉將不再擔任國泰航空董事及財務總裁,由沈碧嘉接任。
  • 太古地產(01972)擬23.75億港元出售香港英皇道一商業大廈50%權益
    公告 太古地產(01972)擬23.75億港元出售香港英皇道一商業大廈50%權益2019年5月21日 18:51:50 查看PDF原文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太古股份公司A(00019)發布聯合公告,該公司的附屬公司太古地產有限公司(太古地產)(01972)及Jacko Rise Pte. Ltd.
  • 商業志|基匯二度接盤 太古百億港元再售香港物業
    反觀賣家,其實,市場各方對於太古地產會出售太古城中心第一座物業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在其此前停牌時,高盛曾發表研報稱,自己對於這個「出售消息」並不意外:「因為太古地產曾表示一直尋求出售非核心資產的機會,此前也有過出售動作。」
  • 智通港股公告精選︱(3.12)友邦保險2019年稅後營運利潤增9%至57.41...
    【新股上市】煜盛文化(01859)每股發售價2.26港元 預計3月13日上市燁星集團(01941)公開發售獲超購1947.62倍 每股定價1.56港元【財報數據】惠理集團(00806)年度純利大增123.7%至5.13億港元 每股派22港仙新華保險(01336)前2月原保險保費收入395.6億元 同比增長44.2%銀杏教育(01851)年度淨溢利預增25%-35%鷹普精密(01286)2019年股東應佔利潤增長31.5%至5.38億港元 每股派3.2港仙
  • 新湖中寶出售200億資產回籠資金紓困 「囤地」慢周轉模式錯失主業...
    在業績承壓及「三條紅線」監管要求下,新湖中寶加快了出售資產回籠資金的步伐。另一方面,旗下地產項目進度緩慢也讓新湖中寶備受困擾,據媒體公開報導,新湖中寶多個房地產項目開發時長超10年,「囤地」慢周轉開發模式導致地產主業銷售去化壓力大。12月23日,長江商報記者針對頻繁出售資產回籠資金,業績下行負債高企,囤地慢周轉等方面的問題發送採訪提綱至新湖中寶,截止發稿前仍未得到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