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聶燦
深圳非遺「合成號」傳統小食攜手烘焙大師黎國雄,助力本土非遺發展。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獲悉,「大國工匠」黎國雄烘焙藝術中心正式入駐「合成號」深圳民俗文化產業園。
黎國雄是全國技能能手第一人,在第45屆技能大賽中獲得中國焙烤行業兩個項目的一銀一銅。黎國雄藝術團隊與深圳本地百年老字號品牌「合成號」的合作,將為本地非遺傳統小食製作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培養最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更好的服務深圳市民和世界遊客。
深圳傳統小食「合成號」以「弘揚民族品牌,傳承和推廣深圳本土文化」為理念。13日上午,在眾人的矚目中,黎國雄國際烘焙藝術中心正式入駐。活動現場,黎國雄藝術團隊展示其製作的優秀烘焙作品,讓人驚嘆;與此同時,百年「合成號」現場展演深圳老一輩傳統小食製作用具和作品。不同的藝術碰撞,煥發同樣的生機和活力。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留給後代寶貴的精神財富,民族復興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傳承,百年『合成號』自恢復以來不斷創新,為本土傳統技藝的傳承培養優秀的技術人才。」寶安傳統文化協會會長、百年「合成號」項目傳承人陳淦忠說,「這次產業園引入黎國雄老師,是中式的傳統小食製作技藝與西式烘焙藝術的碰撞與交融,更是深圳文化高度包容與融合的重要表現。之後,文化園還將引入其它的國家級非遺,互相學習,為中國非遺文化的傳承作出貢獻。」
據了解,合成號深圳民俗文化產業園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和文化展演面積達10000平方米。園區設立糕點學院,建設非遺傳習基地、民俗文化交流展演平臺,手工傳統小食生產、研發、培訓及旅遊娛購產業化發展配套的一體化綜合文化園區,是展示非遺傳承與民俗文化活動的宣傳陣地和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連結一:
百年深圳墟,百年合成號。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合成號在深圳墟正式掛牌營業,專門生產經營傳統食品。據《寶安縣誌》大事記載:合成號發明了馳名中外的「深圳雲片糕」產品遠銷南美洲雪梨南洋華埠,是廣大華僑同胞寄託鄉憂的家鄉食品,曾經也為一帶一路和出口創匯作出貢獻。
如今,合成號深圳傳統小食,喜嫁禮餅,廣式粽製作技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數年來共研發近百項專利,其中艾草餅,梘水粽,汾酒臘腸製作配方和工藝獲國家級發明專利。合成號「深圳雲片糕製作技藝」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同年被評為「廣東著名商標」稱號。2017年,合成號被廣東省老字號協會認定為深圳首家「廣東老字號」,同年被寶安區品牌促進會評選為「寶安四寶」。合成號的成功恢復展現了歷代深圳人的智慧和勇於創新,百折不撓的精神。
連結二:
黎國雄在烘焙業已有三十餘年工作經驗,是國家級競賽裁判員,中國名廚、廣西西餐協會副會長、中國飯店業白金五星勳章獲得者、廣州市優秀烘焙專業教師,是首名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的烘焙技師。獲得「烘焙業傑出貢獻獎」,首個推出塑膠、陶瓷、硬塑仿真等蛋糕飾品,並獲得國家專利;烘焙業第一個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榮譽和中國名廚五星勳章的行業名人,30多年致力於蛋糕裱花藝術的研究,他融合了烘焙業中西文化的精髓,不斷創新,勇於開拓,刻苦鑽研,把黎國雄蛋糕打造成為了中國烘焙業知名品牌。
黎國雄為了能將中國的烘焙文化與技藝更好的傳承、發揚下去,成立了黎國雄國際烘焙藝術中心,為中國烘焙行業培養人才不斷輸送高水平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