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我市舉行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通告新聞發布會。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就禁捕的時間,禁捕期間魚類產品的保障等問題進行答記者問。
01
我市1875名漁民全面完成退捕上岸,明年1月1日起開始禁捕
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苟斌才介紹,早在今年1月1日起,我市4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及1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已實現全面禁捕。今年7月1日前,全市5區縣、67個鄉鎮、234個村、4081公裡河流岸線、1100條河流、共1029艘漁船、1875名漁民全面完成退捕上岸,目前全市退捕漁民參保率、轉產就業率均達到100%。
12月16日,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市檢察院、發展改革委、公安局等9部門聯合發布了《巴中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通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其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第一、界定了長期性和10年禁捕範圍以及兩個時段。關於我市5個保護區長期性禁捕的範圍和時段是:四川省諾水河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江縣巖原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恩陽區(巴州區)中華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平昌縣通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南江縣焦家河重口裂腹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轄區內其他涉河涉漁保護區水域。自2020年1月1日0時起為長期性禁捕區。關於我市10年禁捕的範圍和時段是:全市所有河流天然水域。包括南江河一段(南江縣關壩鎮玉泉村至南江縣元潭鎮元潭社區含神潭河)、南江河二段(南江縣元潭鎮元潭社區至巴州區三江鎮場鎮,註:巴州城區津橋湖為人工湖除外)、巴河一段(巴州區三江鎮場鎮至平昌縣城王家沱)、大通江河(通江縣兩河口鎮兩河口村至通江縣城小江口)、小通江河(通江縣諾水河鎮獅子口村至通江縣城小江口)、通江河(通江縣城小江口至平昌縣城王家沱)、恩陽河(旺蒼縣木門鎮至南江縣正直至巴州區三江鎮場鎮)、澌灘河(平昌縣鎮龍鎮民興社區至平昌縣雲臺鎮高頂村五童廟至縣城王家沱)、焦家河(南江縣光霧山鎮牟陽城社區至南江縣光霧山鎮槐樹村與廣元市交界)、巴河二段(平昌縣城王家沱至元石鎮黃梅溪與達州市交界)等河流及其支流的天然水域,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至2030年12月31日24時止實行暫定為10年的常年禁捕期。
第二、劃分了全面禁捕和特許捕撈兩類情形。一是全面禁捕。在禁捕期內,所有天然水域禁止開展捕撈作業、水禽放養、扎巢採卵;魚類繁殖期(每年3—6月),禁止從事挖砂採石、水下工程作業(重點工程除外)等影響魚類繁殖活動;所有漁業捕撈船舶全面取締,所有網具一律封存;禁止收購、銷售、加工野生魚,從嚴打擊電、毒、炸魚和生產性釣魚行為,做到「河內無漁船、岸邊無網具、市場無河魚」。二是特許捕撈。禁捕期間,因特定漁業資源的利用和科研調查、苗種繁育等需要捕撈的,按照有關規定實行專項管理。
第三、明確了垂釣愛好者「一個允許、三個禁止」。通告規定:禁捕區域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為魚類繁殖期,禁止一切垂釣行為,10年禁捕區域嚴格禁止多線多鉤、長線多鉤、單線多鉤等對水生生物資源破壞較大的釣具釣法。一個允許:原則上允許一人一桿、一線、一鉤(單鉤)垂釣,不得使用各類探魚設備和視頻裝置。對誤釣小於最低可捕標準的幼體及禁捕品種,必須及時放回原水體。三個禁止:禁止使用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進行垂釣;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釣餌、窩料和添加劑及魚蝦類活體水生生物餌料;禁止休閒垂釣漁獲物買賣交易,有交易行為的視同非法捕撈。
第四、做到了接受舉報與從嚴打擊「兩個結合」。通告公布了禁漁舉報電話0827-5261218,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凡發現違反通告規定行為接到舉報的,將第一時間轉區縣有關執法部門現場查辦,凡證據確鑿、查證屬實的,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辦法》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02
打擊非法捕撈水產品,今年已抓獲犯罪嫌疑人67人
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政委何智介紹,長江十年禁漁,這是重大的生態國策。今年通過開展禁捕專項整治,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案件33件,抓獲犯罪嫌疑人67人,移送起訴26件54人,達到了震懾犯罪、教育群眾的效果。全市公安機關還將通過強力宣傳,培育群眾生態保護意識,引導群眾不再非法捕撈,不再食用野生動物,養成全社會「不願為」的良好氛圍。開展綜合治理,公安、漁政、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部門協同作戰,一方面要保護好漁船退出的補償工作,使專業捕魚者安心退出,警示教育捕魚愛好者不捕不撈;另一方面要強化河道巡管、餐桌監管、運輸查禁等鏈條管理,組織護漁志願者開展聯合巡查,形成全社會「不能為」的良好格局。從重從快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犯罪,堅持零容忍,打源頭、端窩點、斷網絡、斬鏈條、出重拳、下狠手,形成全社會「不敢為」的良好格局。
03
含有「河鮮」「江鮮」等字樣的經營單位將要被要求更換、刪除或遮蓋
為期10年的禁魚期,針對如何加強銷售市場管理,維護市場供應秩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苟斌也進行了詳細回答。
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重點場所監管。以水產製品生產企業和加工小作坊為重點,嚴格要求企業不得採購、加工非法捕撈漁獲物;以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超、餐飲、水產製品生產經營企業為重點,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進貨查驗記錄製度,確保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凡無合法來源憑證或證明文件的漁獲物,一律不準採購、加工、銷售。指導食品銷售單位和餐飲服務單位及時更新店招、菜單、食品標籤、銷售清單、魚缸標語,對發現含有「捕撈」「河鮮」「江鮮」和非法捕撈漁獲物名稱等字樣、信息的,督促經營單位立即予以更換、刪除或遮蓋。嚴厲查處違法行為,嚴格落實「八個嚴禁」,圍繞非法採購經營無合法來源水產品、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虛假違法廣告等行為,依法從重從嚴從快予以處罰,涉及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查處,目前我市已查辦11個「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的相關案件。
04
全面實施5個萬畝水產養殖園區,確保巴中自供率70%
長江禁捕後,如何解決市民吃上魚類產品問題也是市民比較關心的問題,市水產漁政局局長劉操進行了答記者問。
2020年,我市漁業養殖有效水面18.02萬畝(全省第4位),水產品產量6.84萬噸(全省第12位),漁業總產值13.78億元(全省第15位),全市水產品自給率約為40%、缺口達10萬噸。巴中將實施5個萬畝基地(園區)。新建和改造提升標準池塘8000畝,標準化稻漁綜合種養34000畝,水利工程(攔溝築壩大水面養殖)8000畝;建進排水系統、作業通道、三機配套、水產品質量追塑體系;建「江口青鱅」、寬口光唇、巖原鯉等地方保護品種和蝦類苗種孵化、繁育、推廣設施;建產品銷售和品鑑平臺。創建省級「魚米之鄉」,形成5萬畝「棗林魚」原料漁基地(園區),擦亮川魚「棗林魚」品牌。具體如下:巴州區以「化湖」3000畝水利工程為依託,帶動周邊區域發展3000畝標準池塘養殖和4000畝稻魚綜合種養,形成10000畝「棗林魚」原料魚基地;恩陽區以下八廟鎮石城村1000畝標準化小龍蝦繁育中心為核心,帶動周邊10個自然村,攔溝築壩形成3000畝大水面養殖和6000畝稻魚綜合種養,形成10000畝「棗林魚」原料魚基地,創建省級「魚米之鄉」;南江縣以「玉湖」2000畝水利工程為依託,輻射帶動赤鎮付家漁業合作社,發展8000畝稻漁綜合種養,形成10000畝「棗林魚」原料魚基地;通江縣以「水產科技園」及周邊2000畝標準池塘養殖為依託,輻射帶動三溪鄉5個村發展8000畝稻漁綜合種養,養殖地方特色品種寬口光唇、紅尾副鰍、巖原鯉等,形成10000畝「棗林魚」原料魚基地,創建省級「魚米之鄉」;平昌縣以涵水鎮道生漁業及周邊2000畝標準化池塘養殖為中心,孵化、繁育、養殖地方特色品種「江口青鱅」,發展8000畝稻漁綜合種養,形成10000畝「棗林魚」原料魚基地;創建「漁業小鎮」,並爭創省級現代(漁業)園區。
掌巴推薦
新藍圖——加快建設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區危急時刻,他們挺身而出!巴中這4人獲見義勇為表彰獎勵打通基層治理「毛細血管」 為居民打造美好生活
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 嚴波
原標題:《@巴中人注意!2021年1月1日起,巴中禁漁十年!》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