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琺瑯與掐絲琺瑯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工藝是由外國傳入的

2020-12-24 文玩與收藏1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琺瑯的老物件,琺瑯包括掐絲琺瑯和畫琺瑯,一般凡是在金屬胎上施釉就稱為「琺瑯」工藝,其製品被稱為「琺瑯藝術品」或稱「琺瑯器」。畫琺瑯又分金屬胎與瓷胎,以金屬銅做器骨(胎),用五顏六色的瓷粉(琺瑯釉)經燒制而成;瓷胎是將將銅胎畫琺瑯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製的新瓷器品種。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掐絲琺瑯是在金、銅、瓷胎(現在也會在玻璃大理石木質等物品上做掐絲琺瑯藝術)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再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下面把一些老工藝的琺瑯作品與大家分享一下,再加上簡單介紹,多看看沒壞處。

琺瑯彩轉心松鶴延年鼻煙壺

簡介:銅胎畫琺瑯工藝,中心可轉動,描繪細膩,仙鶴飛落,松柏枝幹彎曲,繁茂生長,意境優美自然,寓意吉祥,皮殼包漿渾厚,值得深品。

琺瑯彩·花鳥紋·人物故事杯

簡介:銅胎畫琺瑯工藝,造型典雅,紋飾細膩,色彩清秀,花鳥人物描繪皆屬上品,面容清晰,目光靈動,鳥兒飛落,人物坐臥欣賞美景,字畫,典雅復古。

琺瑯彩·龍紋賞瓶

簡介:銅胎畫琺瑯工藝,琺瑯彩是由清代康熙年間,歐洲彩繪琺瑯工藝品,傳入我國宮廷,此器脫胎西方風格,是極具有中國風格的龍紋,龍身線條流暢,面容威嚴,栩栩如生,紋飾細膩,色彩清秀,韻味十足。

匏器·六稜梅蘭竹菊賞瓶(非琺瑯彩忍不住分享一下) 匏器又稱葫蘆器,是一種將天然美與人工匠意合為一體的傳統工藝品

簡介:包漿渾厚,雕琢梅蘭竹菊等雕琢,鳥兒飛落,目光靈動,羽翼豐滿,花卉點綴盛開,雕琢細膩,梅蘭竹菊指:梅花「傲」,蘭花「幽」,翠竹「堅」,菊花「淡」,被人稱為「四君子」,寓意好,皮殼一流,案臺陳列佳品。

掐絲琺瑯·龍鳳呈祥賞瓶一對

簡介:銅胎掐絲琺瑯工藝,飾龍鳳紋飾,龍身線條優美,面容威嚴,鳳凰飛舞,羽翼豐滿,中間飾有一寶珠,非常細緻的做工。

琺瑯彩·山水風景薰香爐,雖然小做工卻是非常輕巧,內外的每一個細節處理美觀怡人。

郎世寧款·琺瑯彩豐收圖賞瓶一對,郎世寧,義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裡奧內,生於義大利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為清代宮廷十大畫家之一。

ok今天的琺瑯彩就介紹到這裡,大家還有什麼疑問下方留言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畫琺瑯與掐絲琺瑯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工藝是由外國傳入的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琺瑯的老物件,琺瑯包括掐絲琺瑯和畫琺瑯,一般凡是在金屬胎上施釉就稱為「琺瑯」工藝,其製品被稱為「琺瑯藝術品」或稱「琺瑯器」。畫琺瑯又分金屬胎與瓷胎,以金屬銅做器骨(胎),用五顏六色的瓷粉(琺瑯釉)經燒制而成;瓷胎是將將銅胎畫琺瑯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製的新瓷器品種。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掐絲琺瑯是在金、銅、瓷胎(現在也會在玻璃大理石木質等物品上做掐絲琺瑯藝術)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再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 畫琺瑯與掐絲琺瑯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工藝是由外國傳入的!!
    2020/10/25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琺瑯的老物件,琺瑯包括掐絲琺瑯和畫琺瑯
  • 元明清掐絲琺瑯工藝的發展歷史
    :據考古發現,在12世紀,掐絲琺瑯器由阿拉伯地區直接或間接傳入我國。先是由彼地製作的掐絲琺瑯器,經由東西貿易的興起,隨著一般番貨傳入;而後又由於蒙古人統治歐亞大陸,建立大元帝國,由於人種的遷徙與文化技藝頻繁的交流,掐絲琺瑯的製作技巧隨著西方藝人傳入。
  • 景泰藍、畫琺瑯、廣琺瑯、鏨胎琺瑯、瓷胎畫琺瑯有何藝術特點?
    明清時期的琺瑯器工藝發展非常迅猛,此時的琺瑯種類也十分豐富,而且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生產的器物質量最為精良。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令人眼花繚亂的琺瑯器藝術特色,使您對琺瑯細緻的分類加以了解。一、掐絲琺瑯-藝術特點掐絲琺瑯,又稱之為「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
  • 登景容樓丨探秘微縮掐絲琺瑯
    本期,豫鑑美石特邀您一起探秘老廟黃金景容樓,尋找那美輪美奐的微縮掐絲琺瑯飾品。沿著景容樓的青雲梯旋轉直上,在「好運樹」樹頂所在的第三層,老廟黃金聯合「孔氏」琺瑯,展出戒指、掛墜、耳飾等二十七件琺瑯藝術臻品,其色彩之絢麗,工藝之細膩,讓人嘆為觀止。
  • 景泰藍(掐絲琺瑯)工藝畫入駐徽品會商城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是中國著名特種工藝品之一,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專供於皇家貴族,罕見於民間,相傳在隋朝末年由法國傳教士傳入。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由周總理主辦了北京琺瑯廠,到近代,景泰藍工藝大有提高,造型多樣,紋飾品種繁多。
  • 金屬器 | 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之美
    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最巔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後人稱這種金屬器為「景泰藍」。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 中國琺瑯工藝,明清兩代新興的工藝品種,走進豐富多彩的琺瑯世界
    中國的琺瑯工藝,無論掐絲琺瑯、畫琺瑯、鏨胎琺瑯、抑或透明琺瑯,都是元代以後先後由西方傳入的外來技術,但很快為中國工匠所接受,並融合本民族風格,製造成具有本民族風格特點的琺瑯製品,成為明清兩代新興的工藝品種。本文就琺瑯器的分類展開探討,帶您進入豐富多彩的琺瑯藝術世界。
  • 帶你解密元明清時期掐絲琺瑯工藝的歷史發展軌跡
    據考古發現,在12世紀,掐絲琺瑯器由阿拉伯地區直接或間接傳入我國。先是由彼地製作的掐絲琺瑯器,經由東西貿易的興起,隨著一般番貨傳入;而後又由於蒙古人統治歐亞大陸,建立大元帝國,由於人種的遷徙與文化技藝頻繁的交流,掐絲琺瑯的製作技巧隨著西方藝人傳入。
  • 掐絲琺瑯工藝之彩砂畫
    掐絲琺瑯,是中國傳統的工藝,製作方法是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後,經過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由於此工藝在明代景泰年間獲得史無前例的發展,又一般多外飾藍色釉料,故叫作景泰藍。
  • 景泰藍和畫琺瑯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看到好多小夥伴問我說景泰藍不就是琺瑯嗎?還有問琺瑯不是瓷器嗎怎麼成景泰藍了?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疑問呢。接下來傳世經典跟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景泰藍,什麼是畫琺瑯,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釋:這麼一對比最本質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景泰藍是特種金屬工藝品,琺瑯彩是彩瓷器。
  • 皇家之器:銅胎掐絲琺瑯標準器
    清康熙景泰藍纏枝蓮紋衝耳爐掐絲技術起源於國外波斯國家(今伊朗),成熟於五、六世紀,以後由波斯傳到阿拉伯、東羅馬帝國等地,在元代從西方傳入我國,從故宮元代展品看,元代掐絲琺瑯工藝在我國就已經很成熟,故宮前些年也曾經有較長期展覽元代銅胎掐絲琺瑯。到了明代,掐絲琺瑯工藝更趨成熟,金絲和鎏金金光燦燦,填料色澤純真。
  • 清代掐絲琺瑯現在市場收藏價值價格是多少
    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是起線琺瑯的主要品種。起線琺瑯還包括鏨胎起線和稍後出現的錘 起線兩種,掐絲琺瑯和鏨胎起線琺 大約在13世紀中葉從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畫琺瑯,俗稱「洋瓷」,大約17世紀初傳入中國。這兩種不同特點的琺瑯製品傳入中國後,其技術也隨之為中國工匠所接受。並很快製作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工藝品。
  • 兩隻琺瑯神獸,帶你鑑別兩種琺瑯工藝
    Tiffany琺瑯手鍊,藍色部分即為琺瑯釉料覆蓋 金屬胎琺瑯工藝,顧名思義,需要金屬和琺瑯兩種材質,金屬為胎體,琺瑯為釉料顏色。依據不同的製作方法和工藝特點,主要分為掐絲琺瑯(就是我們所說的景泰藍)、畫琺瑯、鏨胎琺瑯和透明琺瑯幾種做法。
  • 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賞瓶 — 掐絲琺瑯市場價值
    掐絲琺瑯掐絲琺瑯,中國傳統工藝品,屬於琺瑯器品種之一,一般特指銅胎掐絲琺瑯,又稱「景泰藍」。使用其他金屬做胎的,如金胎掐絲琺瑯等。掐絲琺瑯的製作工藝也稱為掐絲琺瑯。掐絲琺瑯,其製作一般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 什麼是掐絲琺瑯?
    掐絲琺瑯步驟圖 掐絲琺瑯以明代宣德、景泰為代表,因此,也被民間稱為「景泰藍」,但規範叫法為「銅胎掐絲琺瑯」。掐絲琺瑯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元代時從阿拉伯半島陸路傳入,當時稱之為「大食窯」器,我國的古代工匠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窯」的製作技藝,並與我國本土的傳統工藝相結合,製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嶄新的金屬掐絲琺瑯景泰藍。明代景泰藍受到皇帝青睞,它用薄而窄的銅絲掐作成多種圖案,粘在銅胎上,填上各色琺瑯料,經過烘燒、磨光等工序成器。因當時釉料多呈藍色,故俗稱「景泰藍」。
  • 什麼是掐絲琺瑯
    ——鐘錶鑑賞和拍賣專家、安帝古倫創始人Osvaldo Patrizzi。掐絲琺瑯以明代宣德、景泰為代表,因此,也被民間稱為「景泰藍」,但規範叫法為「銅胎掐絲琺瑯」。掐絲琺瑯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元代時從阿拉伯半島陸路傳入,當時稱之為「大食窯」器,我國的古代工匠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窯」的製作技藝,並與我國本土的傳統工藝相結合,製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嶄新的金屬掐絲琺瑯景泰藍。明代景泰藍受到皇帝青睞,它用薄而窄的銅絲掐作成多種圖案,粘在銅胎上,填上各色琺瑯料,經過烘燒、磨光等工序成器。因當時釉料多呈藍色,故俗稱「景泰藍」。景泰以後,這一工藝品種至乾隆時期達到了又一巔峰。
  • 有一種寶貝,日本叫七寶燒,歐洲叫琺瑯,中國叫什麼?
    中國習慣把附著在陶、瓷上的琺瑯叫釉,覆蓋於金屬表面的叫琺瑯或景泰藍。 「琺瑯」一詞來源於古德語「冶煉廠」,有「融化」之意。琺瑯工藝起源於埃及,後傳至歐洲,在元朝時傳入中國。
  • 裝飾畫界的貴族——掐絲琺瑯
    然而,當小編走過去看一下這種畫的名稱的時候,令小編有點尷尬的是,「琺瑯」二字不知道怎麼讀,但卻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於是,小編就立馬掏出手機進行查找。當時,小編還有一個困惑:這麼精美的琺瑯彩,到底是怎麼樣製作出來的呢?
  • 畫琺瑯「皇家工程」造就的藝術大觀
    ,有一類精美的工藝品——畫琺瑯。同是「琺瑯器」 區別大不同首先我們來明確一點,都是「琺瑯」,「景泰藍」和「畫琺瑯」區別到底在哪裡。簡單來說,兩種工藝都是採用「琺瑯料」加工而成的,但景泰藍為金屬胎,屬於銅器;而畫琺瑯為瓷胎,屬於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