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朝鮮為了迎接祖國解放70周年,決定和日本劃清界限——偉大領袖也做不到不和日本同一個地球,但至少可以不和日本同一個時區。
所以,從8月15日起,朝鮮廢除東9區的標準時間,採用東經127度30分為基準的「平壤時間」,也就是說,朝鮮的鐘要撥慢半個小時。
雖然不知道有啥用,但是至少朝鮮人民可以再晚一點吃午飯了。
雖然時區這個話題聽起來比較枯燥乏味,但是其實裡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潛規則,實為吹牛裝X之利器。今天就來說說關於時區的秘密。
標準時間誰說了算,關乎國家的面子
由於地球是個球,還會自轉,所以在同一瞬間,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人,有的抬頭見到的是早晨,有的是滿眼黃昏夕陽,當然也有仰望星空的。這就是時差。
以上是中學地理教過的常識。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時差並不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因為用雙腿、馬車或駱駝來遷徙的速度太慢,並不會被不同地區的時間不同所困擾。
到了19世紀,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和長途鐵路的不斷修建,各國採用未經協調的地方時的弊端日益顯現。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多個國家的代表於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決定將通過格林尼治天文臺子午儀中心的子午線規定為經度的本初子午線,並將按全世界統一的時區系統計量的時間稱為區時。
△跟上面這位沒有一毛錢關係
會議召開後,高傲的法國人表示不服,要堅決抵制英國借格林尼治時間輸出價值觀,進行文化侵略。1891年,法國人以巴黎為標準,將法國全境統一為一個時區。巴黎位於東經2°左右,巴黎時間比格林威治時間早9分11秒。
不過這樣做當然很不方便,過了幾年,到1911年,法國就宣布將巴黎標準時向後撥9分11秒,和格林尼治時間相同,仍稱為巴黎標準時間。
後來,全世界的國家基本都接受了時區的劃分,法國人也終於不能再與眾不同,所以就把東一區的時間作為法國的標準時。要知道東一區的區時比巴黎的時間要早50多分鐘。
標準時間向誰看齊,有時候意味著向誰靠攏
西班牙在1942年以前一直使用格林尼治時間。獨裁者佛朗哥上臺之後,為了親近希特勒,決定在時間上和德國保持同步,強行把西班牙時間調快一個小時。
二戰後,大部分國土和英國同在一個時區的西班牙依然沒有調回時間,至今使用東一區時間。
為了溝通方便,很多歐洲國家都使用了東一區的區時。歐洲大陸使用東一區區時的國家從西班牙的最西邊到挪威的最東邊,橫跨了三個時區。
不過也有加入失敗的。西班牙的鄰國葡萄牙在上世紀90年代試圖和西班牙一樣進入東一區,不過交通事故飆升,連安眠藥都賣斷貨了,於是只能停止這項實驗,老老實實接著使用格林尼治時間。
在「跟誰走」這個問題上,最新鮮的例子就是克裡米亞。原屬烏克蘭的克裡米亞就為了表示已被俄羅斯合併,向東調了一個時區,和莫斯科保持一致。
此外,克裡米亞還放棄了夏令時制,因為俄羅斯沒有這種做法。
採用多時區制的國家,一般都是大得不行
世界上也有不少國土橫跨超過一個時區的國家,這些國家中有一部分使用了統一時區制,其中不乏橫跨區域很大的,如日本、阿根廷、沙特等,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管理。
不過還有一些更大的,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國土面積最大的俄羅斯就曾經劃分了11個時區,不過為了更有效地管理,俄羅斯在2010年3月把全國時區的數量減少到了9個。
國土面積位列世界第四的美國也是個典型的分時區制國家。除了海外領地和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美國的本土共有4個時間,每個時區之間都相差一個小時。
所以我們在看NBA的時候,就會發現在東部的比賽開賽時間更早,而在洛杉磯和舊金山的比賽,開賽時間較晚。
△請注意,有些州內部也是使用兩個時間的,夠頭疼
美國採用分時區制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人口聚集區集中於國土的兩側,而首都正好位於其中一側,這種布局不利於統一時區。
雖然美國的分時區制的安排合理也方便,但是也有壞消息:如果你從美國的西部飛到東部,就一定不能忘了調表,否則……不堪設想。
印第安納地區有一個「聖誕老人鎮」,由於它恰好橫跨美國兩大時區,因此在小鎮上同時並存著兩種時間,很多時候連當地居民也搞不清楚現在到底是幾點。有的家庭甚至會出現女兒按照東部時間上學、父親按照中部時間工作的奇景。
事實上,儘管現在美國擁有四個時間,但是全國性的重大活動仍然基於首都時間安排,比如奧斯卡或超級碗,時間都是按東部時間安排的,哪怕舉辦地在西部,所以,奧斯卡在洛杉磯開始的時候,洛杉磯的天都還沒黑。
中國的時區,是從五個統一到一個
中國的國土面積廣大,從東五區到東九區橫跨五個時區。在民國時期,中國也劃分了五個時區。
1918年,中央觀象臺提出劃分全國為五個時區:長白時區(GMT+8:30)、中原時區(GMT+8)、隴蜀時區(GMT+7)、回藏時區(GMT+6)、崑崙時區(GMT+5:30)。
1938年,內政部對20年前的方案有所調整,不過還是分為五個時區,並決定在1939年6月1日正式實施。不過,內政部同時決定在抗戰期間,全國一律暫用同一時刻,以隴蜀時區為標準時。抗戰勝利後,內政部又對五時區方案有所調整,並將回藏時區更名為新藏時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方便管理,使用了單一時區制,以東八區的北京時間為標準時。中國的五時區劃分制也基本退出歷史舞臺。
到1952年,除了新疆、西藏等地區外,全國統一使用東八區時間,也就是北京時間。西藏地區在民主改革後也基本使用北京時間。
顯然,這種統一,會讓人們對「大一統」的印象更加深刻,深入日常生活,也更加有利於各個省份、自治區的政治經濟融合。
反面的例子,就是這次朝鮮更改標準時間後,韓國立即反對,聲稱不利於半島統一。
當然,雖然統一使用北京時間,但不同地區的人們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作息,以避免遵照同一個標準的不便,比如東北地區的很多人在5點左右就會吃晚飯,9點左右就準備入睡,而青海的小夥伴們可能到晚上8點才開始吃飯。
在中國,時間問題上只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例外。
新疆自治區革委會辦公廳在1977年向全區發出通知:全區工作、開會等一切作息只用烏魯木齊時間(GMT+6)。
198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從1986年2月1日起,全疆使用烏魯木齊時間,凡必須使用北京時間的單位,在行文時要說明是北京時間。
直到現在,新疆仍然會使用當地的烏魯木齊時間。新疆廣播電視節目報上的新疆地方臺節目用烏魯木齊時間列出,中央臺節目會特別註明是北京時間,而學校上課和政府辦公一般使用烏魯木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