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是中國湖北省黃岡市下轄代管的一個縣級市,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中遊港口城市。市總面積1246平方公裡,轄12個鎮處、342個村(社區),耕地面積50萬畝。截至2018年,武穴市戶籍總人口82.34萬人。武穴市境位於長江中遊北岸,大別山南麓,鄂東邊緣,地扼吳頭楚尾,歷來是鄂、皖、贛毗連地段的「三省七縣通衢」。武穴市前身為廣濟縣,古稱「佛國」,取「廣施佛法,普濟眾生」之意。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武穴市擁有中國園林綠化模範縣市、中國油菜之鄉、湖北省工業城市、湖北省文明城市,中國武術之鄉、中國科技先進市,「中華詩詞之鄉」等榮譽稱號。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當然,武穴市自古至今人才濟濟,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了解下武穴市歷史上最知名的六大名人。你知道黃岡武穴市的哪些名人呢?
第一位:居正
居正(1876—1951年),原名之駿,字覺生,號梅川,別號梅川居士,湖北省廣濟縣(今武穴市)人,民國時期「廣濟五傑」之一,中國當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法學家。年輕時赴日學習加入中國同盟會,參與組織共進會,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指揮者之一,辛亥革命元勳。南京臨時政府內政部次長,南京國民政府司法院院長。著有《辛亥親歷記》《為什麼要重建中國法系》《辛亥禮記》等書。晚年熱心教育,任淡江英語專科學校董事長。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晚年潛心於佛經的研究。文採頗高,擅做詩寫文,平時凡朋友去世或周年忌日,都作文哭之。1951年11月23日寫作至晚11時,照例洗足就寢,於洗足時坐化,終年75歲。
第二位:郭泰祺
郭泰祺(1889—1952),字復初、葆東,湖北廣濟(今武穴)人,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早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獲博士學位。1912年後任湖北軍政府秘書、外交股股長,武昌商科大學校長。曾參加護國運動。1919年以中國代表團專門委員身份出席巴黎和會。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政府外交部次長。四一二政變爆發後,反對流血。1928年後任駐義大利公使、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外交部次長、駐英國大使。曾三次代表中國出席國聯會議。1940年後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部長、國防最高會議外交委員會主席。抗日戰爭勝利後,任聯合國安理會首任中國首席代表。1952年病逝於美國。
第三位:餘玠
餘玠(1199年1月6日-1253年),字義夫,號樵隱。蘄州(今湖北黃岡武穴餘川鎮)人。南宋名將。餘玠少為白鹿洞諸生,後投淮東制置使趙葵幕下。嘉熙年間,餘玠任知招信軍,於汴城、河陰、安豐相繼戰敗蒙古軍。淳祐元年(1241年),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四川總領兼夔州路轉運使。在蜀時期,構築山城防禦體系,以抗擊蒙古軍。從淳祐三年(1243年)到淳祐四年(1244年),餘玠與蒙古軍大小三十六戰,戰果顯著。後又率軍北攻興元府,還擊退進擾成都、嘉定的蒙古軍。餘玠受任於南宋危難之際,竭力經營巴蜀,為支撐南宋王朝半壁河山做出了傑出貢獻。寶祐元年(1253年),宋理宗聽信讒言,召餘玠回朝。餘玠聞召不安,在四川猝逝。理宗為其輟朝,特贈五官。
第四位:陳康
陳康(1910年4月7日—2002年5月23日),原名陳五和,湖北省武穴市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紅軍排長、連指導員、營長、團長,新四軍補充營營長,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團長,太嶽軍區第4分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13旅旅長,第2野戰軍13軍副軍長。1935年參加長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13軍軍長。1956年起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省軍區司令員、昆明軍區代司令員,中共雲南省委書記。1977年12月—1981年11月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02年5月23日在北京逝世。
第五位:劉賾
劉賾,(zé,1891-1978),字博平,湖北武穴人,著名小學(古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專家,國家一級教授,武漢大學文學院中文系「五老」之一。 1929年在武漢大學中文系執教,直到1978年病逝,曾多年擔任中文系主任,對家鄉廣濟方言頗有研究,1958年出版有《廣濟方音之調類與調值》。劉賾研究文字聲韻訓詁之學,繼承了章黃學派的基本觀點和方法,面又有自己的創新。早在30年代初,他就注意到了漢語浯音和文字的系統性,以大量例證闡明了「古聲同紐之字義多相近說。此後的幾十年裡,音義關係這個難度極大的問題成了他研究的主要對象。黃炸曾概括地指出他的著作「卓然獨見吾土語言文字本真,一祛前儒漫言假借之敝,且灼見文字為先民心聲,而其事與史同功也。
第六位:塗途
塗途,本名塗武生,湖北武穴人。中共黨員。1959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歷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文藝理論與批評》雜誌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副會長,中國延安文藝學會副會長,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理事,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理事,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研究員。1951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美學原理提綱》(合作)、《西方美學史概觀》、《美學原理》(合作)、《現代科學之 花——技術美學》、《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與美學》、《堅持與發展——毛澤東文藝思想在當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