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話帶有濃厚的四川味。成都人愛說「巴適」、「伸抖」、「莫來頭」等,重慶人常說的是「朗格」、「對頭」、「錘子」等,外省人聽了就「曉不倒」(搞不懂),有的同語還是一同多義呢。
如:
這件衣服給小張穿肯定巴適。(合適)
他能說會道,說起話來句句巴適。(得體)
她把家務事安排巴適才來。(妥當)
新買的沙發床,睡起硬是巴適。(舒服)
小天把病人照顧得很巴適。(周到)
一個「巴適」詞彙,就有合適、得體、妥當、舒服、周到等多種意思,體現了一詞多義的特點。
又如「么」字,除了「么妹」、「么兒」、「么爸」、「么爺」等外,
還有麼師(舊時旅館服務人員)、么臺(結束或小食)、么店子(農村路邊小店)、么姑兒(排行最小的姑娘)、么不倒臺(下不了臺或了不起)等。
再如「扯」字,有扯伸(拉直、痛快)、扯風(發癲癇病或造謠惑眾)、
扯拐(故意搗亂或出了故障)、扯筋(吵架)、扯客(愛開玩笑者)、扯絆(拖累)、扯把子(吹牛、說謊)、扯敞子(圍觀)、扯垛子(說謊)、扯怪叫(鬧彆扭)、扯回銷(給回信)、扯噗鼾(打鼾)、扯閒條(閒聊)、扯謊捏白(說謊話)、扯筋角逆(吵嘴打架)、扯指拇(扳指頭算,引申為經濟困難)等等。
怎麼樣,這些四川話你能聽懂幾句,你還知道哪些好玩的四川話,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