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著名當代藝術家舒勇先生的「講好中國故事——從絲路金橋到舒勇每日一畫致敬戰疫英雄」主題作品巡展在廣州圖書館拉開序幕。本次展會應廣州第四屆文創產業大會·天河峰會組委會邀請,成為峰會的重頭戲之一。
舒勇在畫展現場
「每日一畫」致敬抗疫英雄
從2020年1月26日開始,結合疫情狀況,舒勇每天創作一幅繪畫作品,以此致敬抗疫英雄,至今已創作作品300幅。可以說「每日一畫」為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帶來了一份獨特的人文關懷。當疫情襲來時,84歲的鐘南山披掛再出徵逆行而上,義無反顧地趕往防疫第一線,深深地感動了舒勇,他創作了《有一座山叫鍾南山》的作品,表達了對鍾南山院士奉獻精神、科學精神、專業精神的敬仰,「我們為什麼需要他,因為我們需要真話的力量、擔當的力量。向鍾南山致敬!」舒勇如是說。
「廣州有座鐘南山!」如今也已成為老百姓的口頭禪。專業精神、擔當和奉獻,其實也是廣州精神的一個縮影,激勵和感動著無數人。
舒勇在向觀眾分享創作理念
將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的抗疫精神進行系統呈現
展會現場,舒勇的「每日一畫」受到了觀者的一致好評。活動現場,談及創作初衷,舒勇表示:「這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也是感知人類大愛與大無畏精神的一種方式。」而且,隨著創作的深入,「逐漸感覺到了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的精神力量。」談及未來計劃,舒勇說:「我仍將持續不斷地創作下去,將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的抗疫精神進行系統呈現,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中國可以贏得世界更多的關注和傾聽。」
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每日一畫」系列創作以中國山水畫作為開端,將西方的色彩與中國傳統水墨結合,形成了「新水墨」畫的創作風格,在繼承中國傳統山水的基礎上,創新形成個人特色。
作為一名當代藝術家,舒勇為何選擇傳統水墨形式來反映當下,他說:「每日一畫是用中國特色山水畫來創造經典視覺符號的方式,來傳遞中國思想的實踐。通過中國山水畫天人合一的觀念來創造中國式的文化符號,來向世界傳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
廣州巡展即日起將一直持續到12月6日。據悉,舒勇計劃將所有作品都捐贈給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組織拍賣,用拍賣的資金在基金會成立「每日一畫」公益基金,用於資助應對人類公共安全突發事件。舒勇表示,這些作品在國內展出後,也將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去到紐約、巴黎、東京、羅馬、倫敦等城市展出,讓全世界人民都能夠了解中國為戰勝疫情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孫珺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維宣、孫珺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王維宣、孫珺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