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縣廟頭鎮:創新發展理念,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2020-12-19 廣西日報

廣西新聞網全州12月8日訊(通訊員 唐建新 實習生 蔡禎)近年來,全州縣廟頭鎮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緊緊圍繞「宜居和諧新廟頭,打造特色旅遊小鎮」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在全域旅遊建設中融入新發展理念,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共謀鄉村振興藍圖。廟頭鎮積極建立「雲上課堂」,利用支部微信群、黨建公眾號、視頻直播等網絡平臺、開設「榜樣大課堂」,邀請創業致富帶頭人、在外企業家、科技特派員等進行線上授課,為鄉村振興培養複合型人才,讓黨員通過線上「雲互動」學到「致富經」,激發乾事創業活力。推行「三聯」工作模式集思廣益形成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通過黨委委員聯繫黨支部、黨支部聯繫黨員、黨員聯繫群眾,暢通政策落地和民意上傳的渠道,廣泛聽取黨員和群眾意見建議。增強支部和黨員示範帶動能力,探索「支部+致富帶頭人+基地」模式,通過打造高標準支部黨建示範點,以黨建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創新產業發展布局,共建特色旅遊小鎮。廟頭鎮創新「綠色產品+高效農業+觀光農業+旅遊」產業發展模式,聚焦田園綜合體建設,以全州縣「康養大碧頭」田園綜合體建設為核心,發展大健康養生文化產業為驅動,將周邊文旅項目與境內旅遊景區進行有效銜接、互補,把農事活動與休閒旅遊度假相結合,遊客通過體驗原鄉、原俗、農耕來傳承農業文明和傳統文化。引領各類經營主體向新型觀光農業轉型,創建了1個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2個現代農業核心產業園、8個新型農業產業示範點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業,通過大規模產業化種植茶花、沃柑、金槐、蓮藕等品種,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農業發展新格局。

創新生態文明建設,共享和諧美麗家園。廟頭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落實大氣汙染防治網格化管理,加強露天焚燒、煙花爆竹禁燃限放監管。強化重金屬汙染防治和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加大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大力引進農副產品加工、康養旅遊服務、電子商務等低汙染企業,推進「散亂汙」企業整治清理,對汙染環境的企業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嚴厲打擊。注重水汙染防治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嚴格落實河長制,做好河道疏浚、生態修復等工作,為人民群眾留下一片藍天、一池碧水、一方淨土。

資料圖片,

相關焦點

  • 張明敏:釋放發展活力注入鄉村振興動能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12月16日,銀川市興慶區大新鎮大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明敏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發展方向,激勵著大新村人通過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釋放農村發展新活力,注入鄉村振興新動能。
  • 蘭考縣三義寨鄉:成立鄉賢議事會 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蘭考縣三義寨鄉付樓村新當選的鄉賢議事會會長趙慎言在表態發言時說:「能把我們村鄉賢的心凝聚到一起,為村兩委排憂解難、建言獻策、貢獻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積極發揮新鄉賢作用。」引導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特別是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近日,蘭考縣三義寨鄉付樓村鄉賢議事會成立大會在該村文化廣場舉行。會議通過了議事會章程並選舉出了議事會領導班子。
  • 梧州市長洲區:農家書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有了這個農家書屋以後,村民們農閒時候有了新去處,學習上也有了新途徑。「泗洲村農家書屋每天都開放,從借書登記表上可以發現,村民們的借閱率還不錯,尤其是周末或寒暑假期間。」趙國偉說平時不少村民也會將孩子送到書屋來,大家一起閱讀、探討,無形中增長了知識。這種在「家門口」就能樂享的文化服務,成為村民們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 「中國的脫貧智慧」花卉產業為賀蘭縣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來,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同時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花卉種植,目前,園區已有30戶農戶加入了花卉種植行列。」寧夏豐植源花卉產業園負責人朱海波告訴記者,「園區培育技術依託於寧夏大學和寧夏農科院。
  • 為河北旅遊發展注入新動能「太行山全域旅遊發展聯盟」成立
    ,2020首屆(靈壽)太行山全域旅遊交流大會在靈壽縣錦繡大明川風景區舉辦,本次大會旨在凝聚太行山地區優質文化旅遊資源,以太行山人的共克時艱、發展家鄉、攜手共贏的目標為契機,充分就太行山各省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區域協同發展等議題進行廣泛討論和研究。
  • 廣西全州縣鹹水鎮績效引領創新「黨員+」模式 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縣鹹水鎮黨委揮好績效管理指揮棒,充分發揮黨員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項目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將轄區1167名黨員分類別、分模塊嵌入到鄉村振興網格中,為全鎮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 深度:發展新基建踐行新理念注入新活力澎湃新動能
    可以預見,新基建必將為遼寧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新活力、澎湃新動能。聚焦這一前沿課題,本版特邀相關領域人士解答讀者關心關切的話題。前不久,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對此,劉洋解釋:「新基建是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涉及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
  • 吉林市:為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新動能
    吉林市:為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新動能 作者:李婷、張添奧    編輯:李慧    來源:吉林日報    2019
  • 為遼源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打好基礎、遼源將夯實創新帶動基礎,撐起高質量發展「龍骨」,在遼源市委七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清晰指出了新時代振興一步一個腳印的根本路徑:以推進「五大改革」為動力,以構建「六大體系」為抓手,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加快推動遼源高質量轉型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
  • 全州縣鳳凰鎮:打好鄉村振興「組合拳」 為產業興旺加碼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馬宗毅 何佳 編輯:王飛 廣西新聞網全州12月12日訊(通訊員 馬宗毅 實習生 何佳)今年以來,桂林市全州縣鳳凰鎮充分發揮績效考核
  • 玉州區仁東鎮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動力」
    這是仁東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五個加強」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剪影。近年來,仁東鎮黨委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加強組織保障,加強人才培育,加強產業發展,加強文化建設,加強環境整治,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據了解,該鎮以村集體經濟作為發展重點,因地制宜謀劃產業發展項目。
  • 為港澳發展注入新動能
    此平臺能為港澳人員提供225項足不出境即可線上跨境通辦的政務事項。由此,該平臺實現了港澳居民享有與內地居民相同的身份認證服務。這只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互聯互通的一個小例子。粵港澳大灣區的制度優勢集成效應逐步釋放,為香港、澳門的發展注入新動能。近水樓臺先得月。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 桂林全州廟頭鎮以旅帶農 鋪就脫貧致富「黃金路」
    廣西脫貧攻堅百縣調研行桂林全州廟頭鎮以旅帶農 鋪就脫貧致富「黃金路」桂林市全州縣廟頭鎮以打造特色旅遊小鎮為抓手,依託「民俗文化、特色產業、扶貧車間」三大特色旅遊資源,以旅帶農、興旅富民,因地制宜把「綠水青山
  • 【鄉賢工作】臨安區昌化鎮「四步走」引導新鄉賢為鄉村振興注入...
    【鄉賢工作】臨安區昌化鎮「四步走」引導新鄉賢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2020-06-26 0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鄉村振興注入鮮活動能 ——農行煙臺大辛店支行服務「三農」側記
    今年5月,農行煙臺大辛店支行作為農行山東省分行首批美麗鄉村特色網點重裝開業,為大辛店鎮特色產業發展注入鮮活動能,金融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特色網點,打造美麗鄉村「新體驗」。  走進大辛店支行,智能化的電子設備,富有蓬萊仙境特色的網點裝修令人耳目一新。
  • 做好產業文章 激活振興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人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脫貧攻堅收官後,要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繼續帶領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全州縣石塘鎮奏響鄉村振興「曲」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王玉珍 韋佳利 編輯:張曉微 廣西新聞網全州12月2日訊(通訊員 王玉珍 實習生 韋佳利)近年來,桂林市全州縣石塘鎮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工作
  • 培育鄉村創新發展新動能 威海南海新區這個村裡有了發展顧問
    經過一番摸底考察,「依託旅遊資源和美麗鄉村建設開辦民宿」的想法在刁寶龍的腦海中越發強烈,於是他找到魚池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於喜友,把憋在肚子裡的想法告訴了他。一個公司的總經理為什麼常常惦記著村子發展的事,這是因為刁寶龍有了一個新身份:魚池村發展顧問。
  • 貴陽:全域旅遊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3年多時間,我市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不斷提高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和國際化水平,全域旅遊已經逐步成為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動能。1 堅持規劃先行,加強政策保障,明確旅遊發展路徑產業發展,規劃先行。近年來,圍繞全域旅遊產業發展,貴陽市堅持規劃先行,以全域旅遊理念完善旅遊頂層設計,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政策性文件,為全域旅遊發展保駕護航。
  • 武漢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
    中新網武漢6月19日電 題:武漢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  記者 張芹  位於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交匯處的武漢,作為長江經濟帶沿線重要節點城市,這座老工業基地如何譜寫新時代的新篇章?  近期,武漢捷報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