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觀光旅遊貧困村變「網紅村」

2020-12-19 騰訊網

■揭陽市揭西縣棉湖鎮鯉魚溝村 橋頭鎮駐村扶貧工作隊供圖

棧道、池塘、美人蕉,綠水、青山、老祖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忍不住掏出手機,定格這幅美麗鄉村畫卷。

這裡是揭陽市揭西縣棉湖鎮鯉魚溝村。2016年以來,在東莞市橋頭鎮對口幫扶下,打好「美麗宜居生態」和「休閒觀光旅遊」兩張牌,農村人居環境極大改善,脫貧攻堅成效明顯。省定貧困村已轉變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建設美麗鄉村

農村面貌蝶變

「我第一天來,看到破損的道路,叢生的雜草,隨處可見成堆的垃圾雜物,心裡就想這不是我想像中的鯉魚溝。」2016年到鯉魚溝村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的鄧沃新回憶。當時的鯉魚溝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沒有主導產業,基礎設施落後,是一個典型的後進村。

「要吸引外面的人來鯉魚溝,配套肯定要做起來。」橋頭鎮派出的現任駐村第一書記鄧澤康介紹,對口幫扶工作重點就是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始,大力建設美麗宜居生態鄉村。近年來,鯉魚溝村利用扶貧資金和社會捐款,重修道路、硬底化截洪堤、亮化村道路燈,建起了健身小廣場、文化公園、衛生公廁等,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如今,站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口向外望,寬闊的廣場乾淨整潔,種上美人蕉、裝上新護欄的池塘美麗如畫。從空中俯瞰,鯉魚溝村就置身在一片綠水青山之間。去年,該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國家森林鄉村」。

發展生態旅遊

成為「網紅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委託專業公司編制規劃,打造棉湖鎮乃至全縣休閒觀光的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鄧澤康說。

鯉魚溝村統籌了農田80畝,投入引導資金105萬元與揭西盛誠景觀建築有限公司合作建設鯉魚溝生態旅遊觀光園項目。項目總投資750萬元,鯉魚溝村所得收益60%用於幫助受益貧困戶增收,40%用於村集體經濟增收。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增收6萬元,帶動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就業10人。

今年8月6日,生態旅遊觀光項目進行了試營業,每天吸引來自周邊地區約300人遊玩。「我們通過網絡微信平臺進行推廣,許多人慕名而來,鯉魚溝村已經成為『網紅村』。」鄧澤康說。

鄧澤康介紹,接下來將構思把村裡空出來的房子打造小吃一條街,發展農家樂和民宿,讓鯉魚溝村的生態旅遊內涵更加豐富,進一步推動鯉魚溝村升級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

村黨支部書記王勇光準備帶頭將自家祖屋開發出來做民宿,給村民做個示範,進一步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動力。

貧困戶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貧困戶王少芳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2016年,她的丈夫患尿毒症沒有勞動能力,家裡4個小孩有3個還在讀書,每年學費就要三四萬元。她自己在隔壁村打工,月收入2000餘元。家裡的魚塘因為無人料理,讓家庭雪上加霜。

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順利完成學業的孩子已經外出打工,只有最小的孩子還在上學。她的家庭年收入達到13萬元。看著村裡的變化和自家生活的改善,王少芳表示,要感謝大家的幫助,特別是扶貧幹部的幫助。

在橋頭鎮的對口幫扶下,目前鯉魚溝村集體年收入達12萬元,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227元。鯉魚溝村36戶139名貧困人口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鯉魚溝村也達到貧困村出列標準。

首席記者 林朝豐/文

相關焦點

  • 揭陽這個貧困村華麗蝶變為網紅旅遊村,花園式美麗鄉村
    揭西縣山湖村利用優美的田園風光,圍繞山水做文章,從貧困村打造成為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花園式美麗鄉村。一起來看看山湖村是如何蝶變的。揭西縣金和鎮山湖村是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196個、廣東5個貧困村定點觀測點之一。
  • 脫貧攻堅丨貧困村變身「網紅村」如何逆襲?
    2019年,獅峰村被評為潮州市十大最美村莊、首批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廣東美麗鄉村特色村、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您可能很難想像,如今風景秀麗的獅峰村,在幾年前還完全是另一幅景象。結合當時正在進行的「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村兩委的黨員幹部帶頭清拆,又耐心細緻地做通了群眾的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獅峰村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白鷺湖也從之前的廢舊魚塘變身成為荷花搖曳、鷺影蹁躚的網紅打卡點。
  • 農文旅融合發展 大巴山裡的貧困村變身「網紅村」
    這間民宿位於巴中市南江縣赤溪鎮西廂村——一個近年來聲名鵲起的「網紅村」,該村日前剛入選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2014年之前,西廂村卻是另一番模樣。村子三面環山,「我們連條出村的水泥路都沒有,去鎮上趕場要走一個多小時,更別說有遊客來玩。」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培軍介紹,2014年西廂村被確定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時,老百姓以種莊稼為生,2014年村裡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
  • 譙城區十八裡鎮小懷村:芍花海引遊人 貧困村變「網紅」
    以前的小懷村卻是另一番光景。該村位於譙城區十八裡鎮的東南處,由於地處偏僻,無集體經濟,發展遲緩,是出了名的困難村。2014年,小懷村因無產業、無資源、無發展環境,人均收入低,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村。經過幾年的發展,2016年,小懷村順利脫貧出列,村集體經濟收入也由零變為30萬元。小懷村的柴窪自然村經過3年的打造,還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 廣東最低調的千年古鎮:景點眾多,僅用3年貧困村就變「網紅村」
    其實我國有很多古鎮,江浙、川渝一帶的古鎮偏多,每年去旅遊的遊客數不勝數。像廣東省這樣走在改革開放前沿的地方古鎮就偏少,但仍有幾個有自身特色的古鎮,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其中一座——棉湖鎮。棉湖鎮,位於廣東揭陽市揭西縣,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有聽說過,在旅遊熱度來說,棉湖鎮十分冷門了。
  • 脫貧攻堅丨貧困村變「寶藏村」,叻!
    昔日粵西北的「空心村」,在南航的對口幫扶下,插上了產業騰飛的雙翼,讓村民們拔掉了窮根;而粵東的破舊山村,在企業的幫助下華麗轉身成為網紅打卡地,既記得住鄉愁又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廣東通過「萬企幫萬村」行動,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優勢扶貧產業,企業各顯神通,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加速跑。
  • 劣勢變優勢,生態農業、自然景觀旅遊雙線發展解開貧困村變身風景區...
    原標題:劣勢變優勢,生態農業、自然景觀旅遊雙線發展解開貧困村變身風景區的綠色密碼近年來,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利用巴伐利亞莊園、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大鵬(源城)產業轉移園落戶的契機,結合自身自然風光優勢資源,積極發展觀光旅遊產業,2019年,陂角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 青山變金山,這個貧困村靠旅遊富了
    「坐擁秀水青山、有旖旎風光的馬鞍山村,唯獨欠缺的就是具有規模的餐飲、民宿、旅遊項目。」 在一次與村幹部的交流會上,駐村第一書記楊勝利一語道破了癥結與出路。正是從那時起,村裡開始對鄉村旅遊產業動起了腦筋。在調研過程中,楊勝利了解到,每年要有近10萬人次來到馬鞍山登山、徒步、遊玩。但因為村中沒有任何配套設施,因此很難產生二次消費。
  • 英德貧困村變身「網紅村」
    記者今天獲悉,英德浛洸鎮魚咀古城文旅項目2018年3月啟動,兩年多來,碧桂園和廣物控股集團充分運用國企與民企的優勢,相互補位,立足實際情況,積極推動魚咀古城文旅項目,讓曾經的空心村變成了如今的「網紅」村。2018年初,碧桂園集團派出扶貧小組進駐魚咀村,與此前已入駐幫扶的廣物控股集團攜手共建,在魚咀街片區打造休閒旅遊項目。
  • 河南桐柏縣:貧困村成為「網紅打卡地」
    暢遊傳統民居、觀荷打卡拍照、體驗民俗風情、品嘗特色美食……8月2日,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餘名遊客齊聚河南省桐柏縣美麗鄉村北楊莊村,陶冶情操,放鬆身心。近年來,城郊鄉邀請上級規劃設計部門制定了中心村規劃和歷史文化名村保護發展規劃,多方爭取資金600餘萬元,新建村內道路12.8公裡、整修水利設施6處、改造房屋83戶、栽種景觀樹木1000餘株,打造網紅橋1座,建成了休閒健身娛樂廣場、停車場、建設黨群服務中心、文化舞臺、水衝式旅遊公廁、垃圾池等基礎設施,安裝了體育器材、休閒設施、太陽能景觀燈等。
  • 記者蹲點|民俗文化館、特色民宿…這個山東貧困村變美麗休閒村
    >一個貧困村的「美麗變形記」端午時節,武城縣李家戶鎮西店村200畝桃園裡,紅彤彤的龍峰桃掛滿枝頭,果香沁人心脾。當天,記者來到西店村,只見碧綠的蓮葉,潔白的荷花相映成趣,池塘裡混養著的藕、魚、小龍蝦,一派田園風光。然而,當把時間撥回到5年前,西店村卻是另外一幅面貌。西店村是省級貧困村,有村民151戶436人,2015年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1戶。不僅如此,村容村貌也是雜亂不堪,秀美風光更無從談起。變化從2015年開始。
  • 廣州白雲區打造連片生態旅遊特色村 昔日普通農業村變身網紅觀光地
    廣州白雲區打造連片生態旅遊特色村 昔日普通農業村變身網紅觀光地金羊網  作者:許悅、穗振興辦  2019-04-07 文/圖 記者 許悅 通訊員 穗振興辦春天踏青
  • 脫貧攻堅丨貧困村變「寶藏村」,叻!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昔日粵西北的「空心村」,在南航的對口幫扶下,插上了產業騰飛的雙翼,讓村民們拔掉了窮根;而粵東的破舊山村,在企業的幫助下華麗轉身成為網紅打卡地,既記得住鄉愁又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廣東通過「萬企幫萬村」行動,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優勢扶貧產業,企業各顯神通,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加速跑。
  • 百村調研行 | 泰興祁巷村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貧困村蝶變...
    交匯點訊 「全國文明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國家森林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五星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驅車前往祁巷村,當路邊一個個國字號榮譽標牌躍入眼帘,目的地便到了。
  • 【網聚美麗鄉村 見證全面小康】安徽潛山:「旅遊+扶貧」繪出美麗...
    央廣網潛山10月3日消息(記者 汪稱)「七山一水兩分田」,擁有特殊地貌特徵的潛山市,近年來充分利用自身發展優勢,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實踐,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態富裕的要求,把貧困村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優先扶持,推進鄉村產業發展,提升帶動能力,全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 補齊基礎短板 廣東2277個省定貧困村「後隊變前隊」
    肖雄 攝中新網廣州1月13日電 題:補齊基礎短板 廣東2277個省定貧困村「後隊變前隊」作者 程景偉 黃進走進廣東清遠連州市龍坪鎮松柏村,映入眼帘的是乾淨整潔的村道、清澈見底的溪流、整齊劃一的民居。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駐松柏村第一書記陳育東回憶,就在幾年前,松柏村現在規劃整齊的菜園子、果園子還都是爛房子,出村的沙土路也僅僅寬3米。
  • 鳳凰縣竹山村:落後山村神奇「裂變」鄉村遊新名片
    近年來,在鳳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竹山村立足資源特色,發揮行業優勢,轉換發展思路,通過「旅遊+扶貧」的發展模式,堅持旅遊傳承非遺文化、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路,探索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新路。竹山村民宿錯落有致。
  • 浙江安吉美麗鄉村建設不斷「進階」 村美民富旅遊旺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如今的餘村,青山疊翠,農家小樓整潔美麗。習近平說,美麗鄉村建設在餘村變成了現實。位於浙西北的山區縣安吉,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境內擁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家。比這些「國字號」名頭更加耀眼的是,安吉美麗鄉村建設的實踐歷程。
  • 貧困村吃上了「旅遊飯」 ——荊州市最美鄉村松滋市洈水鎮樟木溪村...
    貧困村吃上了「旅遊飯」 ——荊州市最美鄉村松滋市洈水鎮樟木溪村掠影 2020-10-14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惠東縣白盆珠鎮橫江村變形記 ——從貧困村到「網紅」村
    網紅效應下,這個小山村煥發出勃勃生機!其實,四年前,網紅書記賴佛應還不會上網,橫江村還是一個窮在深山無人知的省定貧困村。       要想用「民宿經濟」來撬動鄉村振興,就要提升旅遊品質,還得從細微處著手,從改造村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