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親子遊
報團親子遊,團內只有3個孩子
業界:親子遊暫無行業標準
最近,市民李蕊(化名)為了帶著孩子出遊玩得更開心,特意報了一個親子團,沒想到期待的親子遊等到出發時,團裡卻只有3個孩子,玩的項目還跟普通旅行團差不多,一點親子體驗感都沒有,讓她感覺自己被坑了。
即將到來的暑假,是親子遊的高峰期。隨著「80後」「90後」晉升為新生代父母,寓教於樂逐漸成為廣受認可的觀念,節假日裡父母帶上孩子旅遊,正成為人們生活的新常態。據攜程針對近千名用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6%受訪者表示願意參與親子旅遊。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瀏陽市場上眾多旅行企業都在積極掘金親子遊市場,路線設計覆蓋了全國各地。但不少旅遊產品存在行程安排缺乏針對性、親子遊與普通旅遊產品缺少差異性等問題。因此,家長想要帶孩子體驗真正的親子遊,還需擦亮眼睛認真挑選旅遊產品。
瀏陽日報記者周婷
市民體驗
部分親子遊有名無實,針對性行程太少
李蕊告訴記者,最近她在某旅行網站報名參加了桂林-灕江親子六日遊。然而和旅遊團匯合後,她卻發現這個所謂的親子團中,多為年輕學生,還有幾名六七十歲的老人,孩子卻只有3個,行程也是灕江等傳統觀光景點為主,幾乎沒有針對孩子設計的景點項目。
廣告宣傳中的「親子同演桂劇」「手繪風箏」等活動也讓李蕊有些失望,「就是給我們一些道具,這些活動我們自己在家也能進行。」
李蕊告訴記者,這趟旅行中,行程安排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每天遊玩的時間很趕,有時候晚上也要外出看表演,孩子的體力根本吃不消。
去年寒假帶孩子赴「新馬泰」旅遊的王女士,提起旅行的經歷時,也是一肚子氣。
王女士說,孩子從小就對熱帶文化感興趣,因此一家三口特意報了個親子遊項目。原本計劃讓孩子實地見識各種熱帶植物,了解海島的民族風情、地理特徵,讓整趟旅途可以「遊有所獲」。可到了當地,不僅缺乏專業的講解員,導遊還總是推薦大家去觀看人妖表演。「人妖表演是當地的特色項目,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觀看,既然是親子同遊,就應該主要以滿足孩子的需求為主。」王女士說。
業內觀點
親子遊暫無行業標準,開發新產品不易
針對親子遊互動性與針對性不強的問題,李蕊所在旅行團的負責人認為,親子旅遊只是吸引顧客的一個概念,鼓勵家長帶著孩子來玩,因此對於參團人員不會有明顯的限制。
對此,瀏陽一家旅行社負責人羅先生表示,親子遊是近幾年興起的,仍處於初級階段,國家旅遊管理部門還沒對親子遊產品標準進行統一界定,行業也沒有約定俗成的規範。
目前市面上的旅遊產品都是多年運作而成的成熟產品,遊覽、住宿等環節都已經成型。新設計一款專門針對親子遊的產品,對於旅行社來說,成本太高。羅先生說:「比如現在很多人生了二孩,很多親子遊的家長希望住宿酒店能提供寶寶床和提供兒童餐,這些都不是旅行社能輕易協調好的。」
在羅先生看來,目前親子遊項目開發還存在一些天然的難點。除了寒暑假、國慶等長假,孩子能外出遊玩的時間就是周末。瀏陽市內及周邊的旅遊景點,如萬花卡通園、西溪滑草遊樂園、達滸冒險島叢林樂園等都是親子遊的熱門項目,「在周邊遊中增加親子元素更容易操作,因為我們自己可以靈活調整目的地、酒店、景點的選擇,但問題是,周邊遊中有幾個人會報團?」
因此羅先生認為,在這種背景下,難免會有一些旅行社和旅行網站為了應景,暑假時把一些產品冠上「親子遊」的名號推出來,不過行程本質上還是為大人準備的,因此家長要注意區分。
□出行建議
可自行拼團或參加夏令營
針對現在市場上親子遊產品繁多卻良莠不齊的情況,羅先生告訴記者,如果家長特別強調親子之間的互動,可以自行拼團。「家長可以召集幾個家庭一起報名,只要湊成十幾個人,我們就可以量身設計行程,價格只比普通拼團稍貴一點。」
如果更強調孩子在旅行中的收穫,則可以考慮讓孩子參加夏令營。他表示,每年七八月份,瀏陽各大旅行社都會針對學生推出夏令營,其人員構成十分簡單,通常只有孩子,也有親子夏令營,遊玩的主題都是「遊中有學」。
瀏陽市一旅行社總經理陳女士告訴記者,夏令營這種旅遊方式現在很受市民歡迎,他們已經連續14年推出研學夏令營,去年暑期,該旅行社的夏令營接待量就突破了300人,今年預計還會更高。
「親子旅遊絕對不是帶著孩子到河邊捉捉魚、挖挖泥鰍這麼簡單。」在陳女士看來,針對孩子設計的旅遊要體現深層次的互動和個體針對性,除了項目觀光等傳統旅遊形式,還應加入與山區孩子同在田間勞作、同做一頓飯、觀看露天電影等體驗式行程,讓孩子收穫更多。
為了體現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陳女士說他們的夏令營中還會要求家長在孩子出發前做一份「作業」,「讓家長寫下孩子的特長、興趣,以及最希望孩子收穫什麼,再在旅行中找合適的機會讓孩子展示,或者讓隨團的輔導老師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今年,瀏陽日報社小記者中心也推出了夏令營活動。小記者中心精心策劃,反覆推敲,為小記者量身定製,推出了6天內蒙古大草原線路,凡瀏陽市範圍的年齡在7歲以上的中小學生均可報名。
行程包括領略草原風光,騎馬、射箭、滑沙、摔跤、吃手扒肉、喝馬奶酒、住蒙古包、沙漠露營……讓每一天都是成長的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