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商辦物業的投資增速較快。2010年和2013年商辦物業投資經歷過兩輪躍進。在大多數時間裡,商辦物業的開發投資增速要快於住宅開發投資增速。
過去十年多以來,我國商服用地一直都佔到房地產用地出讓30%上下的比例。這個比例和社會真實需求是不匹配的(即使考慮開發商的確有自持物業不對外出售的情況)。商品房銷售中,商業物業的銷售佔比一直都只在10%左右。
2003-2015年土地出讓和銷售環節的業態佔比背離
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商場本身的分化十分嚴重,一些商場的經營狀況十分糟糕,租金不能覆蓋運營成本,空置嚴重。另外一些商場經營效果較好。區別於住宅「拿地,開發,銷售,結算交付」,商場的開發本身就較複雜。商場的開發和經營涉及規劃,定位,招商,運營這樣的全鏈條。如果只是建造並銷售,很可能造成供給結構和商家需求不匹配的局面。由於總量過剩,不少商場實際上處於門可羅雀的狀況。優秀的商場規劃建設經營人才較為稀缺,企業也紛紛陷入提升商場內在價值的競爭中。
商場不僅受到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消費增速放緩,奢侈品消費長低落的系統性衝擊,也受到了網際網路對居民消費行為的影響。在網際網路時代,物理空間的實體體驗功能日漸重要,購置行為,尤其是支付本身則越來越不依賴於實體空間。儘管商業企業紛紛試圖切入O2O領域,但網際網路畢竟整個減少了購物消費的需求。與此同時,服務和體驗在商辦物業的運營中日漸重要。圍繞餐飲、健康、美妝、兒童等娛樂體驗式業態改進招商品牌和運營重心,已經成為了商業地產商的共識。企業不斷追求增加更時尚、更有趣、更新奇、更富有探索性的商業元素,以吸引更多人流。
體驗式消費(電影和餐飲為例)增速較城鎮居民人均年度消費性支出增速更高
(來源:產業網)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