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豆花叫水上漂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力楊水上漂楊老闆教你如何拈豆花

推薦

理由

老闆做豆花23年,點豆花的功夫已經登峰造極。豆花的特色是鮮嫩燙。

豆花,重慶人最常吃、最愛吃的一道菜,夏日酷暑,吃一碗豆花飯,解渴降暑,成為不少人午餐的選擇。要說豆花,渝北人和力楊水上漂特色十足,口感細膩,新鮮綿實,豆花如同漂在水上一般,每天都有數百人慕名而來。

重慶晚報記者 景濤 任君 實習生 龍帆 攝影報導

店名:力楊水上漂

人均消費:15元

營業時間:11:00—15:00,17:00—21:00

點擊率最高菜品:豆花、粉蒸排骨、紅燒肥腸

地點:渝北人和街道龍壽路萬壽山車站,可坐606路、607路萬壽山站下車,下行200米即到。

新鮮

綿實

豆花都是現點的

昨中午,店內41張桌子很快被佔滿。每個桌上,必有一盆豆花。

「豆花,我們突出鮮、嫩、燙。」說起豆花,楊守彬很自信。豆花的製作方法和流程都和傳統的一樣,先將大豆浸泡,然後粉碎磨漿,過濾掉豆渣,再將豆漿煮熟,加入適當滷水,點成豆花。

楊守彬介紹,其選用的黃豆都是2.7元一斤的好黃豆,「我們不是在大鍋裡點豆花的,給每位食客端上來的豆花都是現點,點豆花全憑手感。豆花區裡,兩個直徑2尺4的大鍋正燒煮豆漿,7名廚師正忙。廚師先將大鍋中燒煮的豆漿舀進擺在桌上的黃色瓷盆,其他6人則舀出滷水,均勻倒在豆漿裡,並用勺子底部輕輕往順時針方向滑動,10秒後,豆漿被點成豆花。

綿實

筷子直立豆花不掉

「這個豆花好嫩喲,拈都不好拈。」有食客吃豆花,不能將大塊豆花拈進碗裡,不得不用漏瓢將豆花舀起,但豆花原本的形狀已破壞殆盡。楊守彬說,許多食客嫌豆花太嫩,其實不然,很多顧客沒有掌握拈起水上漂豆花的功夫。楊守彬為食客們露了一手:先將筷子伸進豆花中間部分,鎖定要夾取的部分,然後慢慢抬起筷子,原本完整的豆花被慢慢撕裂,筷子拈著豆花慢慢抬出水面,過了約10秒鐘,筷子上的豆花才與碗裡的豆花完全分離,豆花完整的黏在筷子上,沒有散亂。他將拈著豆花的筷子直立90度,豆花依然沒有散亂。

想吃啥

自己拿

這間約300多平方米的店面,空高5米左右,傳統的圓桌,方形木凳,黑色大風扇。

「我們要的就是這種感覺。」老闆楊守彬48歲,做豆花生意23年。

「這裡,除豆花和作料是服務員端上來,其他都是自己拿。」楊守彬說,顧客想吃什麼拿什麼,如同自助餐。

為何店名叫力楊水上漂?「這名字是我想出來的。」老闆娘範庭紅很豪爽,覺得名字不大氣,就給自己取名範力,老公姓楊,便叫力楊。

1996年,兩人在人和醫院附近開了一家早餐店。當時便賣豆花飯,但生意並不理想。

「你啷個不將豆花點嫩點呢?」有人建議楊守彬弄嫩豆花,他就決定在瓷盆裡點。2003年,夫妻倆租下了萬壽山車站附近的門面。新店開業後,客人增多,每天都要接400來人,「還有從萬州,黔江上來的客人,專門到這裡來吃豆花。」

豆花和肉一起吃好消化

國家級營養師陳渝:

豆花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但光吃豆花,人體不能很好吸收,特別是腎臟不好的人,一定要少吃。豆花最好和燒白、紅燒肉等含有動物脂肪的菜品一起吃,才能促進人體吸收。老豆花和嫩豆花,營養上無明確分別。

相關焦點

  • 有一種麵食叫「水上漂」
    有一種麵食叫「水上漂」在豫西南與鄂西北地區,有一種麵食叫作「水上漂」,其實呀,這種麵食就是大家平時都習慣叫的「鍋出溜」。「鍋出溜」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也是普通百姓都喜歡吃的麵食,流傳下來已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但為什麼,現在有人把它叫作「水上漂」呢?「鍋出溜」,說白了,就是水煮煎餅。
  • 南方池塘1種昆蟲,水面如履平地,人送外號「水上漂」,它是啥?
    導讀:南方池塘1種昆蟲,水面如履平地,人送外號「水上漂」,它是啥?夏季的時候,雨水非常的多。每次在下雨前後,也是蚊蟲最多的時候。二來是這種蟲子確實很厲害,一般的昆蟲掉在水裡面,沒一會兒就淹死了,而水上漂這種蟲子,在水面上就像會滑冰一樣,行動非常的敏捷,關鍵是還不會掉下水去。再聯想到父母說它們是水鬼變的,所以就更加對水上漂產生了恐懼心理。可是長大以後才知道,這種蟲子的學名叫水黽。
  • 《煙雨江湖》水上漂秘籍如何獲得 水上漂秘籍獲得方法
    導 讀 煙雨江湖水上漂秘籍怎麼獲得?
  • 普通人如何水上行走,只要足夠的快,又何愁不能水上漂
    有人問,如何才能做到水上行走,成為水上漂。火雲邪神表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要你足夠的快,又何愁不能水上漂。1、自然界中的水上漂人才。看到上面的結論,有的同學難免有點失望,飯後散步也是奢侈運動的吃瓜群眾,增長15倍肌肉力量,那確實有很大的難度。大家也不用灰心,增加腳掌的面積也同樣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如果同學們穿上面積1平方米的「蹼」,在水面上奔跑的速度就可以大大的降低,只要你百米能確保進入10秒,那麼你將實現水上漂之夢!
  • 《煙雨江湖》水上漂厲害嗎 水上漂招式傷害效果測評
    導 讀 在煙雨江湖手遊中水上漂小夥伴們應該怎麼去打呢?
  • 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 輕功水上漂居然是真的!
    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 輕功水上漂居然是真的!上面那隻蜥蜴叫蛇怪蜥蜴,它們可以在水上直立行走。看這步子邁得,那叫一個豪氣幹雲、昂首闊步。嘖嘖嘖~~直叫人自嘆弗如呀!!!可它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 《煙雨江湖》輕功水上漂怎麼玩 輕功水上漂玩法攻略
    導 讀 江湖風雲錄原班人馬正統續作《煙雨江湖》是一款歷時三年打造的武俠類獨立遊戲,在一個真實開放且多變的江湖中探索,走出一條只屬於自己的道路,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煙雨江湖輕功水上漂怎麼樣
  •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劉鐵毛:告別「水上漂」 轉業種 「稻蝦」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劉鐵毛:告別「水上漂」 轉業種 「稻蝦」2020-12-24 13: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縣人民政府        瀏覽量: 424 次退捕上岸後,他們一家告別了「水上漂」的日子,轉業流轉了300餘畝農田精心種養「稻蝦」,開啟了新生活。
  • 真的鐵掌水上漂裘千仞,生平唯一的一次在水上漂,結果怎樣呢?
    看過《射鵰英雄傳》的朋友都知道,鐵掌幫的幫主是裘千仞,輕身功夫了得,江湖上送了他一個外號鐵掌水上漂。他還有個弟弟叫裘千丈,有個妹妹叫鐵掌蓮花裘千尺。裘千丈在水上漂過一次,真裘千仞也在水上也飄過一次。這裘千丈這手驚人內功把歸雲莊的陸乘風給驚呆了,心想就算是李莫愁來了,有裘老前輩在也不怕。裘千丈第二絕技,把一塊磚頭捏成粉末。
  • 它的名字叫水黽!農村人稱它為「水上漂」!你們那裡叫它什麼
    文/天眼觀河南(原創文章,謝絕轉載,侵權必究)對於不少農村的孩子而言,一定會見過一種蟲子,它生活在水中,通常夏季在水塘裡、水田裡、溝渠裡都會見到它的身影,它能夠像蜘蛛一樣漂在水上,而且行動非常靈活,農村人通常稱它為「水上漂」,好但是卻又極少的人能夠說出它的名字。
  • 百源路有位豆花魔術師,將豆花玩出混搭風,她的名字叫「陸小鳳」
    >陸小鳳的裝潢處處皆驚喜木質裝潢落地玻璃兩層小樓頗有江南小樓的韻味一推門就被冷氣和豆香圍繞一樓是夾道的窄座位部分室外座位,那叫一個愜意呀~服務員妹子彎腰打豆花一片片的落在碗裡時讓九兒想起小時候街邊叫賣豆花阿姨只不過這小時候的豆花搬到了店裡
  • 田園犬玩網紅浮橋,從頭到尾如履平地,狗:請叫我輕功水上漂……
    不得不說,狗狗智商高且具有不錯的運動能力,在做一些特定動作的時候可能會更加標準,比如前幾天,一隻黃狗還爬上了網紅浮橋,在浮橋上表演了一套輕功水上漂。這隻狗狗是網友曉光所養,曉光家在郊區,最近這兩年棚戶區改造,曉光家的農田被徵收建起了一座遊樂場。
  • 《煙雨江湖》水上漂去哪學 水上漂學習地點分享
    導 讀 煙雨江湖水上漂如何學習?水上漂招式是什麼?來看看九遊小編帶來的煙雨江湖水上漂怎麼樣。
  • 爆料一下……桐山溪水上漂
    爆料一下……桐山溪水上漂 有料,就要爆 據網友爆料稱 每逢下雨,桐山溪沿岸 就是「水上漂」現場
  • 水上漂神功並非傳說:機器人實現水面跳躍
    本文來源:愛範兒  金庸先生的大作《射鵰英雄傳》中,水上漂是一項神乎其神的功夫,唬住了各路英雄,就連假裘千仞都要在水下釘木樁來冒充一下。而在現實中,還有不少人研究過水上漂在科學上的可行性,另有一些當代「武林人士」則退而求其次,在水面鋪上木板,表演這一項是失傳的絕技。
  • 《煙雨江湖》水上漂秘籍獲得方法介紹
    在煙雨江湖手遊中水上漂秘籍怎麼得呢?水上漂那是武俠小說裡面最平常的武功,那麼在遊戲中該怎麼去獲得呢?
  • 煙雨江湖水上漂獲得方法效果介紹
    18183首頁 煙雨江湖 煙雨江湖水上漂獲得方法效果介紹 煙雨江湖水上漂獲得方法效果介紹 來源:網絡
  • 《花生漿豆花做法》榮縣花生渾漿豆花,令人慾罷不能的絕妙美食
    與川南小城榮縣同轄於自貢的富順,有聞名全川的富順豆花,而榮縣,則是榮縣人獨創的花生渾漿豆花,這花生渾漿豆花那可稱得上是令人慾罷不能的絕妙美食。沒有要得罪富順的意思,現在不這樣取標題,都沒人看。實際上我認為榮縣豆花和富順豆花,各有千秋,都很美味。一方一俗,一方一美食。
  • 河南這種街頭小吃叫「水上漂」,只賣5塊一碗,加上饊子味道一絕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小吃就是河南特色小吃的一種,這種河南特色街頭小吃叫做「水上漂」,它到底長什麼樣呢?讓我們來看看吧。說到水上漂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想必是一種武俠小說裡的武功吧,那麼要是水上漂變成美食的名字,它該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就讓大河君給大家介紹一下吧。其實美食界的水上漂就是一種會漂浮在水上的一種丸子。
  • 貴州一女孩從七歲開始勤練15年,最終練會了獨竹水上漂
    貴州有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竹漂。顧名思義,獨竹漂就是在水上扔進一根竹竿,人站在竹竿上不沉下去,漂行水上如履平地。這也是貴州的一項民間絕技,發源於遵義赤水河流域一帶。在貴州遵義有一個叫楊柳的姑娘,今年23歲,從七歲開始勤練十多年,經過艱辛、努力、不放棄,終於練會了水上獨竹漂!也許有人要問,水上獨竹漂看起來沒多大難度,需要練十多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