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12月19日訊】據印度媒體報導,12月19日,印度新冠確診人數已突破1000萬大關,位列全球第二。
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了25152例新冠確診病例,347例死亡病例。儘管印度每日新增病例數量自9月中旬的高峰以來已大幅下降,但仍突破了千萬大關。
目前,印度已進入疫情多點暴發階段。初期,印度疫情中心主要集中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隨後,首都新德裡與泰米爾納德邦的病例數也極速增長,成為一個新的疫情中心。在過去24小時內,馬哈拉施特拉邦的病亡人數最多,其次是西孟加拉邦和新德裡。
起初,新冠疫情肆意席捲印度之時,印度政府並不在意。莫迪甚至還稱讚媒體以 「前所未有的方式」通過傳播預防新冠病毒知識來為人們服務,並說,像印度產品一樣,印度媒體也需要走向全球。莫迪稱:「不僅是印度產品,印度的聲音也變得全球化了,印度媒體也需要全球化。」甚至還極力表示,印度擁有發達的製藥業,已準備好隨時幫助國際社會生產新冠病毒疫苗,幫助全人類抗擊新冠病毒。據報導,莫迪稱:「印度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產國,印度的疫苗生產和供應將用於幫助全人類戰勝這場危機。」
直到印度新冠確診病例突破900萬時,莫迪才幡然醒悟,呼籲各州採取措施,將死亡率降到1%。據報導,莫迪在與首席部長和各州及工會地區的其他代表舉行的虛擬會議上,緊急呼籲中央政府和州政府領導人採取有效的措施應對新冠疫情,要求各州建立基礎設施,例如建立用於冷藏疫苗的設施等。同時要求首席部長以書面形式與他分享應對新冠病毒的建議以及疫苗分配建議,呼籲各州提高RT-PCR檢測(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首選檢測方法,用於檢測個人是否攜帶新冠病毒)的比例。這次會議特別強調了新冠疫情呈上升趨勢的哈裡亞納邦、德裡、恰蒂斯加爾邦、喀拉拉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西孟加拉邦八個州,要求這八個州必須將陽性率降低到5%,將死亡率降低到1%以下。
此前,莫迪曾因新冠疫情多次發表全國性講話,並表示印度已成為「全世界新冠肺炎康復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在7月18日,印度新冠確診病例數已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巴西和美國,每日新增病例逐步抬高,三次突破8萬例。11月24日,印度的疫情依舊不容樂觀,在24小時內報告了37975例新增病例,總病例數接近917萬,新冠確診病例數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12月19日,印度疫情仍未好轉,在過去的24小時內,印度新增了25152例新冠確診病例,347例死亡病例,新冠確診總病例正式突破千萬大關。
早在2020年8月,莫迪曾表示,印度產疫苗將很快上市,但直至今日,仍未見蹤影。12月8日,印度衛生部表示,多種候選疫苗正處於不同開發階段,部分可能在未來幾周獲得許可,包括輝瑞疫苗在內的3種疫苗,正在印度申請緊急使用。
隨著數以萬計的人受到感染,在結束這一毀滅性流行病的集體競賽中,每一天都顯得至關重要,接種疫苗刻不容緩。如今各國已陸續展開了接種活動,印度也將隨著展開,但據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即使是在獲得了「全球疫苗共享計劃」(COVAX)的支持之後,印度也將要為他們第一階段的疫苗接種計劃支出14億到18億美元不等的費用。印度政府2021財年為整個醫療體系投入的資金只有100億美元不到,想要在這不到100億美元的資金中拿出十多億美元來採購疫苗似乎並不現實。更主要的是,這些資金缺口還只是第一階段接種計劃產生的,如果印度政府未來想擴大疫苗覆蓋規模,那麼這個資金缺口勢必要水漲船高。
不僅如此,印度還將面臨疫苗運輸的問題。眾所周知,疫苗只能儲藏在低溫環境中,運輸條件極為苛刻,從裝載到運送都須經過特殊處理。此前,美國為運輸疫苗,準備了多個手提箱大小的「thermal shipper」運輸盒作為「移動冰櫃」,一個手提箱一般可容納1000到5000劑疫苗。對此,總部設在新德裡的非政府組織「人民健康運動」的成員桑德拉拉曼表示,政府需要將基礎設施的規模,擴大到現有規模的5至10倍。同時解決冷鏈系統僅限於城市地區,在農村或偏遠地區幾乎不存在的問題。
目前,印度政府表示,預計將在2021年1月開啟大規模疫苗接種活動,2021年8月,或將覆蓋3億人口。
校對:居偉強